(央視財經《生財有道)吉林省集安市位於鴨綠江河谷地帶,境內山巒重疊、溝谷縱橫,森林覆蓋率超過82%,優良的生態環境使得這裡物產豐富,尤其是進入深秋時節,這裡的多種特產陸續開始收穫。體會集安的秋天,我們就從特產出發;認識集安三寶,我們先從白桃開始。
「集安三寶」之一:白桃
說到集安白桃,就不能不提七十多歲的雷大爺,因為在36年前,當地根本沒有集安白桃這麼一個品種,雷大爺家的果園裡,全部都是本地的一種毛桃。1983年的一天,雷大爺在果園裡幹活,偶然間發現有一棵桃樹上面結的桃子有點兒特別,雷大爺馬上意識到,這棵桃樹不一般,應該好好利用。從那一年開始,他就用這棵桃樹跟園子裡的其他毛桃進行嫁接。
十年之後,雷大爺覺得新的桃樹品種已經穩定,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把桃賣出好價錢。很快,雷大爺的白桃就打出了名氣,這個新的品種也在集安當地開枝散葉、落地生根,種植面積逐年增加。
在榆林鎮地溝村,幾乎家家戶戶都種集安白桃,眼下正是白桃成熟集中上市的季節,村裡到處都是摘桃裝箱、檢斤裝車的忙碌景象,村民們在不停的忙碌中釋放著豐收的喜悅。
「集安三寶」之二:人參
集安處處都是山林,大山孕育了很多的特產,除了集安白桃外,當地最有名的就是人參了。
在集安,宗生就是依靠人參創業生財的代表之一,如今他的人參估計在一億元左右,不過回顧過去,這份特產財富來之不易,2003年,宗生把這裡的三千畝山林承包下來,把參籽播種下去,在開始的十多年裡,他總是在等待和煎熬中,宗生每年只能靠著採參籽賣上幾萬塊錢來維持家庭的基本開銷。
十五年時間過去了,如今在宗生這三千畝山林的下面,生長的不同年份的林下,據宗生預估,按照目前的市場價格來看估計一個億,許多的集安人正如宗生一樣,每年秋天也是他們依靠這些特產來享受收穫喜悅的季節。
除了林下參以外,在如今的集安市,面積更大、產量更多的是非林地栽參,也就是用一些山坡地或者荒地來人工栽植人參,這樣的人參,一般生長五到六年即可上市銷售,得益於當地優良的生態環境,這裡出產的人參品質優良,在市場上不愁銷路。
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要求,集安把特色農產品的種植、銷售和深加工作為提高農民收入的重要抓手,以實現產業興旺,百姓生活富裕的目標。說起集安的特色農產品,每到秋天還有一樣特產不能不提,那就是山葡萄。
「集安三寶」之三:山葡萄
集安的葡萄以山葡萄為主,專門用於釀酒,鴨綠江河谷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使得這裡的山葡萄具有鮮亮的色澤和獨特的芳香,成為馳名全國的山葡萄之鄉。
村民李倩家裡種了五十多畝葡萄,除了三十多畝普通的山葡萄之外,還有十五畝北冰紅葡萄,這種葡萄專門用來釀製冰酒,每年10月中旬開始成熟,但要等到深冬時節才進行採摘。僅靠這十五畝北冰紅葡萄,李倩的收入就超過了二十萬元。
吉林省集安市副市長蓋雲波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以人參、山葡萄,白桃等為主的特色產業,佔農業經濟總收入的80%以上,通過特色產業發展,實現了致富一方百姓的目的,在這個秋天裡,讓百姓享受到了豐收的快樂。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央視財經頻道《生財有道》10月16日18:55分播出。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