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尼生曾經說過,暴力是盲目的野獸。
這句話所言非虛,因為暴力會讓人失去理智,甚至無法正常去思考問題,然而為什麼會讓出現這樣的情況,實際上多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沒有及時糾正導致。
尤其是孩子小的時候喜歡打鬧,家長千萬不要大意,如果未能及時引導小心變成"暴力傾向",因此,家長要注意孩子有沒有這些行為和跡象。
01哪些跡象和行為會導致孩子以後出現"暴力傾向"?
一:被驕縱的孩子
在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過度驕縱的話,那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是孩子因為父母沒有"設限"的關係,導致孩子覺得什麼樣的事情都可以嘗試。
因此,如果孩子嘗過欺負人的滋味,然而家長卻沒有阻止,很有可能因此"迷上"這種感覺,經常以欺負人為樂,屆時也會為孩子的暴力行徑埋下種子。
二:容易"上頭"
所謂的上頭,就是孩子在打鬧的時候,突然間就失去了理智攻擊小夥伴,而一般來說孩子之所以觸發這樣的行為,多半是因為其他小夥伴在玩鬧的時候不小心打到他。
然而這樣無意識的行為卻能觸怒他,甚至讓他用更重的力道打在小夥伴身上。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行徑,家長一定要注意了。
三:喜歡無理取鬧
這類孩子不一定是被驕縱的孩子,然而卻喜歡用無理取鬧的方式索取別人的關注,甚至在被批評的時候,仍舊喜歡用這樣蠻橫無理的方式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合理的溝通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
這樣的孩子,其實在未來很容易產生暴力傾向,因為他們拒絕用理智的想法溝通,而是用一種較為簡單粗暴的形式去解決問題,而這點恰恰和暴力行為有所重疊,因此,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太喜歡和自己溝通解決問題,家長要格外注意。
賀拉斯說過,施展暴力又無理由,只會自食其果。
有暴力跡象的孩子會因為自身的暴力行徑而遇到一些嚴重的問題,那麼,家長可以通過下面幾點了解一下,孩子如果有暴力傾向,會對他們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
02"暴力傾向"的負面影響:
1、走向歧途
有暴力傾向的孩子,其實最嚴重的一點還是在未來走向歧途,畢竟孩子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影響的。如果說已經萌生暴力傾向的話,那麼在未來便會因為這樣的潛在隱患跟隨不法分子走向歧途,到時候即使家長要管教的話也已經來不及了。
2、性格惡劣
因為崇尚暴力的關係,這類孩子就變得難以溝通,即使家長想用溝通的方式教育孩子,也會因為對方的不耐煩而導致溝通效率變得低下。因此,為避免這樣的問題持續發酵,乃至影響到孩子的前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的暴力"跡象"。
從上述提到的幾點,家長一定非常擔憂孩子有暴力跡象該怎麼辦,然而還未"鑄成"暴力傾向之前,家長不要太擔心,只要及時糾正便能幫助孩子走回正道,因此,家長可以怎麼幫助孩子?
03家長可以這麼幫助孩子:
方法一:帶孩子去戶外走走
帶孩子到戶外走走的原因其實有這幾個,第一點是外面的世界其實有助於孩子散心,讓孩子的壓力被外面美麗的風景所緩解,這樣孩子也不會過於緊張而產生什麼暴力的念頭。
第二點則是孩子的精力需要消磨,如果到戶外走走的話,則能幫助孩子消磨過多的衝動,讓孩子顯得更加安靜,這樣有助於孩子心境的平和和個人修養的養成。
方法二:及時糾正孩子
倘若孩子有什麼過分的舉動,比方說傷害別人或者刻意去破壞什麼事物,家長便要及時作出糾正,因為家長的勒令,其實是避免孩子認為這樣的暴力行為是正確的,從而導致孩子的觀念出現扭曲。
因此,家長要有這樣的意識,如果看到孩子欺負其他的小朋友或者踢踹貓貓狗狗、踩花花草草,就要出聲阻止孩子,然而告訴孩子如果站在對方的角度上被人欺負會怎麼樣,通過這樣"換位思考"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欺負人的嚴重性。
04結語:
孩子如果引導和教育不善,確實會導致孩子走向歧途,畢竟孩子就像白紙一樣有很多的可能性,只不過這樣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消極且負面的,因此,家長對此應當警惕,不要讓"暴力傾向"出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