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國企巨頭混改掀開帷幕 天津醫藥集團將出讓不低於65%股權

2020-12-1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見習記者 胡豔萍

6月15日,天津醫藥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天藥股份、中新藥業、力生製藥集中發布間接控股股東混改進展的公告。三家公司稱,接到天津醫藥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其控股股東渤海國資擬於6月16日將其持有的天津醫藥集團股權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進行產權轉讓項目信息預披露,轉讓比例不低於65%。

6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從天津產權交易網站了解到,天津醫藥集團本次混改,擬通過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交易的方式,將不低於65%的股權轉讓給1到2家投資者。

據了解,天津醫藥集團納入混改範圍企業共159戶。以2019年9月30日為基準日,合併口徑的資產總額約317億元,負債總額約183億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約134億元,預計總評估值不低於165億元。

天眼查數據顯示,天津醫藥集團是天津市政府授權的從事資本經營和產業運營的大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中國500強企業之一。經過近40年的發展,現已發展成以綠色中藥、化學原料藥、化學製劑與生物藥、特色醫療器械、現代商業物流五大板塊為主體,科研、生產、商業銷售一體化運作。在產產品1300餘種,擁有2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3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渤海國資持有天津醫藥集團100%股權。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向《證券日報》記者分析,天津醫藥集團這樣的優質標的,出讓比例較大,達到65%。很多的民間投資機構、相關的戰略投資者比較看好這類的混改標的。

中新藥業和天藥股份均在6月15日晚間發布的公告中表示,天津醫藥集團開展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擬通過股權轉讓形式引入投資者,導致其股權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可能將會導致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力生製藥在公告中稱,基於無償劃轉事項的相關安排,本次醫藥集團混改不會導致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醫藥集團混改資產範圍需以其混改正式披露信息為準。

對此,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實際控制人會對上市公司運營策略等諸多方面產生決定性影響,實際控制人變更是影響公司股價的重大事件。

盤和林告訴記者,當前背景下,醫藥企業的混改是不錯的標的,會有一些很好的機會。

「近年來,醫藥行業政策變化很大,市場格局將被重新塑,行業內企業也面臨著轉型的壓力。多家央企和國企醫藥企業都進行了不同領域的改革,未來醫藥國企改革仍值得關注。」一位醫藥行業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編輯 田冬 才山丹)

相關焦點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重要成果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泰達控股旗下津聯控股攜手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和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取得新的重大成果。
  • 醫藥國企巨頭混改落地 津滬兩地國企聯手布局大健康
    ,在天津醫藥集團67%股權公開掛牌轉讓項目中,截至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結束,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津滬深醫藥」)為唯一摘牌方,津滬深醫藥為天津醫藥集團混改項目的最終受讓方。截止目前,天津醫藥集團是天津市第20家成功混改的市管企業,至此,天津市市管競爭類企業完成混改的已佔總數的83%。
  • 老牌藥企天津醫藥集團混改,釋放新活力
    來源:時刻頭條自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國企改革以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推進,取得顯著成效。2020年12月19日,天津醫藥集團舉行混改籤約儀式,意味著天津醫藥集團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實質突破,這一重大成果備受外界關注。
  • 醫藥國企混改異地合作提速:上海上實67%入股天津醫藥
    天津醫藥混改落地。 12月19日,天津津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津聯控股」)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取得重大成果。
  • 天津又一國企混改落地!
    ,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醫藥集團混改落地,天津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又斬獲新的重大成果。此次摘得天津醫藥集團股權的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海上實集團為參與天津醫藥集團混改,專門牽頭成立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0億元,「津滬深」具象化代表著中國最具發展活力的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
  • 天津醫藥集團混改落地 津滬兩地大型國有集團強強聯手
    中國網財經 12月19日訊(記者 杜丁)今天,天津津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津聯控股」)與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上實集團」)舉行天津醫藥集團混改籤約儀式,標誌著天津醫藥集團混改取得重大成果。天津醫藥集團混改項目於2020年9月29日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交易,津滬深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摘得醫藥集團 67%股權。本次混改項目成功籤約,將推動天津醫藥集團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與法人治理結構,提升天津醫藥集團的科技創新與市場化運營能力。
  • 醫藥國企改革研究:等風來?風已至!
    從政策層面看,2016年6月30日國資委宣布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基本完成,已制定出臺13個專項改革意見或方案。自2014年以來,國家部委推動動國企「混改」的方向越來越明確、速度越來越快。2014年,國資委啟動四項改革試點以來,從國企「混改」試點,到投資運營公司,再到創建世界一流示範企業不斷深入。2017年底,國企改革31家企業進入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其中中央央企子企業10家,地方國有企業21家。
  • 重磅| 天津這些國企公布混改計劃!
    2020年是天津國企改革的「決勝之年」。據悉,2020年津誠資本將推動北方國際、利和集團、住宅集團、市政集團等9家市管集團及一商投資下屬6家企業混改工作。津誠資本是我市負責推動國企混改的5個平臺公司之一。
  • 天津醫藥集團即將展開混改 旗下控股力生製藥、中新藥業、天藥股份...
    作為天津最大的國資醫藥集團,天津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也即將展開混改。、中新藥業、天藥股份分別發布10月10日公告稱,10 月 8 日接到間接控股股東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熵周刊】醫藥國企巨頭加速轉型 中信資本領投小蘋果兒科
    >【一線觀察】天津醫藥集團旗下三家上市公司中新藥業、力生製藥和天藥股份同時發布公告稱,擬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今年5月,天津醫藥集團已在交易中心公布了相關混改信息,擬採取增資擴股結合產權轉讓的方式進行混改,引進投資者持股,將集團改制為天津國有相對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天津國有股權保留40%,引入2個投資者分別持股35%、25%。此外,近年來的雲南白藥控股股東白藥控股整體上市、國藥集團混改也引起業界關注。
  • 天津濱海新區:2020年國企混改計劃出清出讓140家企業
    新華社天津5月15日電(記者王井懷)記者15日從天津市濱海新區獲悉,今年濱海新區將全力推動區管企業以股權轉讓、增資擴股、上市等多種方式加快混改,計劃混改出清出讓140家企業,目前已掛牌10餘家企業。濱海新區有區屬國企約960戶,總資產約10200億元。濱海新區去年完成企業清退44戶,啟動混改60戶,完成混改出讓掛牌18戶。今年計劃混改出清出讓140家企業。「目前,國企改革進入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關鍵階段,想要如期完成改革任務,必須努力完善各項工作,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儘快取得新的進展和突破。」
  • 上海國資上實集團94億元接盤天津信託,持股達77.58%
    天津信託歷時三年的混改終於有了重大進展,控股股東將正式易人。3月23日,據天津產權交易中心網站顯示,天津信託51.58%股權競拍正式結束。澎湃新聞從天津信託相關人士處了解到,本次交易完成後,上實集團將持有天津信託77.58%股權,為其控股大股東。
  • 一商集團全部股權花落「方大」 天津混改成功市管國企增至13家
    津雲新聞訊:一商集團「招親」塵埃落定,最終方大集團以22.69億元受讓其全部股權,成功抱得「美人歸」。11月22日下午,天津津誠國有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與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簡稱「方大集團」)共同籤署產權交易合同,自此天津混改成功的市管國有企業增至13家。
  • 天津濱海農商行再啟混改,擬以增資擴股形式出讓絕對控股權
    記者|張曉雲天津市國資委日前推出60個精品國企混改項目,涉及金融服務、醫藥等行業領域,合作方式包括產權轉讓、增資擴股等。其中,去年底剛完成50億定增的天津濱海農商行也赫然在列。根據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信息顯示,天津濱海農商行此次擬以增資擴股方式引進新投資者,且持股比例在51%以上,也就是說,將出讓絕對控股權。公開信息顯示,天津濱海農商行成立於2007年12月24日,是一家以國有股權為主導、外資和民營企業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現代商業銀行。
  • 收購三家瀋陽大國企後 方大系聯手瀋陽國資成立混改基金
    股權結構方面,瀋陽盛京方大混改投資基金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包括6個股東,分別是上海滬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瀋陽盛京安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萍鄉萍鋼安源鋼鐵有限公司、遼寧富安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江西方大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瀋陽盛京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
  • 綠地控股張玉良:國企混改最好形成「金三角」股權結構
    「我們全部採用了國有、社會資本及團隊資本『三足鼎立』的股權結構。我始終認為,沒有經營團隊和核心員工持股的混改是不徹底的,因為推進性不夠,最主要人才的動力機制沒有發揮好。」5月30日,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在第十一期國資大講壇上談及國企混改時如此表示。
  • 豫園股份控股收購海鷗表業 以實際行動響應國企混改
    本報記者 劉會玲11月20日,豫園股份發布對外投資公告,通過旗下漢辰表業參與天津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的海鷗表業增資擴股項目。交易完成後,漢辰表業將持有海鷗表業65%股權並成為其控股股東,並與此前控股收購的上海表業形成國民腕錶「上海」、「海鷗」雙品牌戰略格局。天津市國資委黨委副書記焦文勝,復星國際執行董事、聯席總裁、豫園股份董事長徐曉亮,豫園股份執行總裁、漢辰表業董事長石琨等出席了當天的籤約儀式。
  • 國企改革十大經典案例及國企混改「4+1模式」
    江中集團部分退出即引入戰略投資和員工持股:江中集團2010年9月15日,江西省國資委通過江西省產權交易所掛牌交易的方式,將持有的江中集團10%股權出讓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一般需結合四種手段或在二次混改的基礎上實施,不可單獨實施。在實際運用中,佐佑國企改革中心發現,國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現為單一模式的混改、多種模式的組合式混改以及模式+配套措施的組合式混改。將以雲南白藥、中油資本、中糧資本、綠地集團、江蘇高投的混改案例為大家系統解讀「4+1模式」。
  • 聚焦國企混改 「一商」走進「方大」
    2019年11月22日,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摘牌,以22.69億元受讓天津一商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至此,天津一商集團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深化國企改革,推進國有企業混改的總體部署,順利完成混改任務,在實現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道路上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瀋陽化工股票漲停 混改和國資監管成改革重點
    據媒體報導,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已經審議通過了第四批混改試點名單,試點企業共160家,其中,中央企業系統107家,地方企業53家,資產總量超過2.5萬億元。之前已經推出3批50家重要領域混改試點,已完成改革主體任務的企業經營業績都有顯著改善,實現營業收入和利潤額同比增長均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