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這是德慶另類的吃法!德慶"雞扎鴨扎"酸甜鹹辣香,美味可口!內附最新德慶旅遊宣傳片

2021-02-06 德慶在線

德慶在線旗下有德慶在線網、德慶在線微信公眾號、德慶在線新浪微博、德慶在線騰訊微博及系列QQ群,是德慶領先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德慶在線QQ客服:940854092

德慶旅遊宣傳片:龍母故鄉 魅力德慶

來源:肇慶發布

國慶回到德慶

除了吃竹篙粉

你有吃德慶地道特色的「雞扎鴨扎」嗎?

吃雞,一直是廣東的最愛,也是世界各地都喜愛的美食。

小編今天收集到另外一種,特別有風味。

當地人叫做雞扎,小編沒寫錯,不是雞雜,而是雞扎。一種很小的風味小吃。

它獨特的味道和食材的多樣,使得它與其他德慶美食相比更顯特別。

在過去,德慶人做「雞扎鴨扎」這道菜一般會在農曆七月十四前後,因這時正值炎熱的三伏天,人們食慾減退,很想吃些酸味食物來調節胃口,於是這道菜便應時而生。但現在,德慶大多數的酒樓都常年設這道菜餚,是因為這道德慶人的「家鄉菜」也代表著德慶特色和風味。

「雞扎鴨扎」的材料主要是醃製的酸味和雞(鴨)雜碎、雞(鴨)腳、豬腰、豬瘦肥肉、滷腊味等。做法是先將肉類加入醬油、精鹽、麯酒煮熟,酸薑、酸蕎頭、甜筍、酸筍、酸辣椒等酸味,以及炒白菜芽、炸腐竹、蔥白等配菜切成3釐米長的小條塊,各種配料分盤盛好備用。綑紮時,各種葷素配料各夾一片,用一條開水燙軟的長韭菜葉橫放手上,各種酸菜均夾一塊置於韭菜葉上,然後綑紮成束。紮好之後一束束地排在盤中,淋上甜酸芡(或不打芡,食用時蘸蔥白、生抽、熟油亦可)便可上桌。

小小的「雞扎鴨扎」,紅,黃、白、綠五顏六色,酸甜鹹辣香俱全,美味可口,甚是好看。當然,也有德慶人是不放雞、鴨肉的,這叫做「素扎」,在一些小攤檔也有賣。

在德慶,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雞扎鴨扎」這道菜,不論是平常人家的菜式,還是喜宴親朋,都少不了這道菜,既節約又得體,深為邑人喜愛。

今天來到廣東肇慶的德慶有幸嘗到當地普通家裡做的,的確味道不錯。他們親切的成為德慶的「壽司」,就因為它很小,但嘗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來源:雲間e家管家


如果你有什麼想說的,可在底部留言評論,在線君扶你上牆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德慶在線微信公眾號

獲取最有價值的德慶資訊

相關焦點

  • 食在德慶
    我的家鄉廣東德慶是擁有二千一百年歷史的粵西古城,古城都離不開美食,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德慶的各種美食。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德慶香山泉水清冽,所制粉皮柔韌爽口;地氣獨特,所出簕竹品正性涼。二者結合,竹篙粉便具有了可口清熱的特點。竹篙粉是處於粵西的廣東省肇慶市德慶縣頗具特色的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其特色是美味爽口、芡汁獨特,口感顯著區別於普通河粉,且需放竹篙掛晾而得名。
  • 肇慶德慶八大美食推薦,千萬別錯過!
    1、竹篙粉在德慶,竹篙粉就是那熟悉的味道,竹篙粉在廣東省德慶縣流傳了五百多年,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它滑而不膩,爽口柔韌,吃起來會有淡淡的竹子香,也是因為需要放竹篙掛晾而得名。2、德慶酥德慶酥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傳統名點,屬於廣式點心,甘香鬆脆,呈淡黃色,色澤鮮明。原產於廣東省德慶縣,是在桃酥中添加芝麻、花生等原料製成。
  • 德慶又出大名了!廣東旅博會現場制德慶蜂蜜,德慶花生糖、鵝油酥成為"明星產品"
    德慶在線旗下有德慶在線網、德慶在線微信公眾號、德慶在線新浪微博、德慶在線騰訊微博及系列QQ群,是德慶領先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平臺。
  • 德慶這個農村地方,驚聞"飛機菜",仲有米酒啤酒任你灌!
    而深藏於德慶城郊這個地方環境舒適安靜,吃的都是農家菜還有中國舌尖品牌美食」飛機菜「拿來打煲,口味獨特,爽口清甜,濃而不膩,再加上澳洲進口肥牛和農村走地雞,有素有肉,營養健康,打煲後喝上一碗香噴噴的雞菌湯,人生一大享受!
  • 德慶謝氏受廣西岑溪孔任村謝氏邀請,前往參加熱鬧的「慶龍誕」廟會
    15人作為代表,前往此村參加三年一度廟會"慶龍誕"慶龍社譙會,受到親人們熱情招待。留住這一刻兩地親人代表再次一起合影留念熱鬧氣派的孔任村廟會現場原來,孔任村謝氏屬於廣東德慶始祖純公世系,屬於二世祖文晏後裔。
  • 德慶盤龍峽交通路線指引
    最新資訊:五一肇慶哪裡好玩?德慶盤龍峽2013年5.1遊玩指南  景區開放時間 8:00-18:00  便民指南:  一、德慶盤龍峽自駕車路線:  1、德慶--盤龍峽公路路面平整,為雙向2車道省級公路,交通便利、通暢。西出廣州上321國道,經肇慶繼續西行抵德慶後,北行向官圩鎮方向直抵,約需3個半小時。
  • 德慶悅城龍母特產:花生軟糖
    而純手工打造的花生軟糖則為德慶悅城龍母故鄉的特產之一,在德慶悅城當地可是無人不知曉的一種美食,不管男女老少個個都愛吃,同時也深受遊客的喜愛,因為花生軟糖弘揚龍母的精神,誠信待人。  來到悠久嶺南特色的德慶悅城龍母故鄉遊玩,當然要買德慶悅城的特產花生軟糖啦!別的你可以不買,但是這裡的花生軟糖你不得不得買,不買那你就「走寶」啦!
  • 過年中山萬人遊德慶
    原標題:過年中山萬人遊德慶  南方日報訊 (記者/羅麗娟 實習生/胡露)6日下午,德慶縣在中山市興中廣場舉行「中山萬人遊德慶過大年」啟動儀式。據悉,從當日起至春節期間,中山市將組織開展1萬名以上遊客到德慶旅遊「過大年」。中山市副市長譚培安,肇慶市政府副市長李天,以及中山、德慶兩地旅遊、文化部門負責人等參加了此次活動。
  • 【美味德慶】教你造「油炸滯」!真香,睇到都流口水!
    由於「油炸滯」外脆裡香、入口鬆化、風味獨特,一直以來都贏得大眾喜愛。1、把八份糯米和二份粘米磨成粉,再用冷水加入適量的鹽把這兩種米粉和漿揉搓成一團,把米粉團入進鍋裡煮熟,大約十分鐘;開吃!外面香脆,裡面鹹香。
  • 舌尖上的德慶...
    德慶清蒸邊魚德慶邊魚取材於德慶西江河段,魚頭細小,身體邊闊,鱗色銀白閃爍。其魚肉幼滑而鮮甜,尤其以魚腩部最為肥滑,邊魚的食法以清蒸為主。德慶白切雞德慶白切雞食材來源於德慶鄉村,選用細骨農家雞與沙姜、蒜茸等食材,慢火煮浸後,晾乾切塊。成菜後,色潔白帶油黃,皮爽肉滑骨香,清淡鮮美。
  • 德慶象牙山上的野山竹
    民生無小事,德慶多關注!
  • 德慶這個免費景點又要紅了!風起雲動簡直美爆了~還有德慶附近這個...
    德慶在線旗下有德慶在線網、德慶在線微信公眾號、德慶在線新浪微博、德慶在線騰訊微博及系列QQ群,是德慶領先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平臺。
  • ...杜秀慧、鍾前波、德慶金輝羅洪水泥廠有限公司、德慶和煌酒店...
    莫海丹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黃埔支行、廣州市再華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杜秀慧、鍾前波、德慶金輝羅洪水泥廠有限公司、德慶和煌酒店管理有限公司、陳華、冼鋒借款合同糾紛、信用證開證合同糾紛一案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似橙似桔,愛妮61的德慶貢柑為何如此受歡迎?
    一到冬天,柑橘大量上市,各種品類絡繹不絕,各大超市輪番被柑橘大軍「攻陷」,但也給愛吃橘子的人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除了砂糖橘、南豐蜜桔,你肯定吃過這一款風靡市場的品種——皇帝柑。皇帝柑是較為口語的稱法,文書上以「貢柑」之稱,而以廣東德慶的最為出名,德慶貢柑果型圓潤,色澤青綠飽滿,皮薄核少,「輕輕」一捏,果肉香脆,汁水四濺。
  • 「中國柑桔之鄉」廣東德慶柑桔上市熱銷
    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德慶柑桔預計總產量達8.6億斤,雖然是產量「小年」貢柑,但價格遠比往年高,目前收購價達4.5元/斤,熱銷市場。  本次上市推介展銷會以「中國柑王耀動廣州、中國桔王閃亮中華」為主題,由南方農產品貿易網與德慶縣柑桔協會共同主辦,為德慶果農搭建直面消費者平臺,通過面對面的推介,讓消費者能夠更詳細地了解德慶柑桔。
  • 德慶今年6月前建成特色飲食街,黃瓜榨豆角榨酸蕎頭花生葉榨等將應有盡有
    德慶縣豐富旅遊元素   規劃建設特色飲食街   【導語】民以食為先,識飲識食,一定要食德慶美食。德慶美食已經有一定的知名度了,為了進一步豐富旅遊元素,我縣目前正規劃建設特色飲食街。【正文】我縣的特色美食眾多,有目前最火的紫淮山系列菜式、麵條等品種,有深受食客喜愛的竹篙粉、西江河鮮、釀豆腐、家鄉雞扎、釀大薯、馬圩燒豬、官圩五福雞、永豐火焰鵝、腐竹、莫村瀨粉、回龍大頭菜、九市蘿蔔等等。
  • 逛景在城中不見城的肇慶,品特色竹筒飯宴採德慶貢柑
    肇慶廣寧寶錠山可謂是「竹的王國」它是廣東省竹子試驗基地景區內擁有有全世界最大的竹,全世界最小的竹也有全世界罕見的紅寶石竹更妙的還有酸竹、甜竹、苦竹、辣竹品嘗德慶德慶貢柑宋紹興年間,宋高宗到德慶府品嘗了德慶的地方特產柑桔後,連連稱讚此後德慶柑桔被尊為御用貢品貢柑之稱由此而來
  • 德慶縣長與優秀人才代表共敘友情共話發展
    2月2日,德慶縣召開2021年優秀人才代表春節慰問座談會,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凌雲與優秀人才代表歡聚一堂,共話德慶經濟發展,向德慶各戰線人才致以誠摯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聶玉成主持會議。
  • 這條鐵路經過德慶...
    蜜汁叉燒兩三塊就能KO一碗大米飯, 蜜汁包裹著嫩到出水的豬肉, 每一口都香甜可口, 吃到焦脆肉邊的話這頓飯就圓滿了~ 剛出爐的燒鵝,
  • 【德慶盤龍峽賞花海、大型瀑布群】¥299享西江河鮮+疍家糕全宴2天~打卡三洲巖、金林詩歌小鎮、摘沃柑、DIY德慶經典傳承的竹篙粉
    —德慶竹篙粉一條街晚餐(自理)—入住德慶縣城早上出發,到達德慶官圩,往金林水鄉方向,帶有彩色標線的雙向車道寬敞平整,中間紅、黃、藍三種顏色格外顯眼,遠遠望去如同彩虹一般光彩美麗,沿著這條「彩虹公路」,約10:30分到達德慶金林詩歌小鎮(約1小時),作為德慶縣最大的自然村落,村內民居多為明清時修建,古樸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