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的前交叉韌帶斷裂,到底是否需要手術?

2021-01-09 騰訊網

這是一篇分享起來有些困難的文章,卻還是決定要分享給大家,關於兒童、青少年的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

每一個父母都會對孩子百般照顧,捧在手心,卻也無法阻擋一些意外的發生,尤其兒童或者青少年在好動時期的運動損傷。

問題一旦發生,父母能做的只有勇敢的面對,但是比起勇敢面對更有力量的應該是科學面對。

當孩子一旦發生前交叉韌帶損傷,手術與否就是非常令人糾結的問題,一方面會擔心孩子對於手術的耐受程度,康復的接受程度,身體骨骼的發育程度;另一方面還會考慮到不手術帶來的一些風險因素,比如膝關節的不穩定,半月板撕裂和軟骨損傷等。

到底是否應將ACL手術推遲到孩子長大之前,還是應該在骨骼成熟之前進行ACL重建?分享一篇來自verywellhealth的文章,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兒童手術可能會延遲,但這正在改變

前十字韌帶(ACL)是膝蓋關節穩定性是重要的內連接。傳統上,當一個孩子受到ACL損傷時,醫生不願立即操作和重建韌帶,因為擔心手術會損壞生長板

令人擔憂的是,在兒童達到骨骼成熟之前(女孩大約12-13歲,男孩大約14-15歲),這種類型的手術存在傷害生長板的風險。由ACL手術引起的生長板問題可能導致腿長不均或角畸形。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未固定ACL,則發生生長板問題的風險遠小於永久性膝蓋損傷的風險

什麼是生長板?

生長板是骨骼中長度增長的部分。大多數骨骼生長發生在這些區域的長骨末端附近,稱為生長板。身體中兩個最活躍的生長板正好位於膝關節的上方和下方。這些生長板有助於大腿骨(股骨)和小腿骨(脛骨)的長度。

ACL手術如何影響兒童的生長板?

傳統的ACL重建手術涉及直接在這些生長板的位置附近形成隧道。在骨骼成熟時,生長板關閉。一旦生長板關閉(或幾乎關閉),引起生長擾動的風險就消失了。但是,通過在打開的生長板上鑽一個洞,身體可能會儘早關閉生長板。這可能會導致生長板完全閉合,從而導致腿長不均,或者導致部分生長板閉合,從而導致一系列問題。

改變兒童對ACL損傷和重建的態度

由於ACL撕裂而不穩定的膝蓋極有可能發生半月板撕裂和軟骨損傷。許多美國的外科醫生建議將兒童的ACL手術推遲到兒童達到骨骼成熟為止。希望通過延遲手術,可以避免由於ACL手術而導致生長板損傷的潛在併發症。

不過,有兩個因素導致更多的外科醫生推薦早期ACL手術,即使在兒童中也是如此。首先,與延遲手術治療撕裂的ACL的不利因素相比,最近的研究評估了生長板損傷的風險。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半月板撕裂和軟骨損傷的風險高於生長障礙的風險。

其次,有些醫生對傳統ACL手術進行了一些修改,使兒童的生長板受到的影響最小。此外,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特定類型的移植物,以幫助最大程度地減少如果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時生長板受傷的機會。因此,甚至在兒童中,更多的醫生也建議早期ACL手術。

最重要的是,等待等待的風險(關節不穩定,半月板撕裂和軟骨損傷)似乎要大於採用當前手術方法進行早期ACL重建的生長板損傷的風險。結果,今天的外科醫生更有可能建議早期ACL重建。

總結:

如果孩子發生了前交叉韌帶撕裂並達到手術指徵,是否需要手術取決於:

1. 年齡

2. 損傷類型:是否包含半月板以及其他損傷

3. 經驗豐富的醫生的判斷:包括利弊的風險評估

最後的最後,還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相關焦點

  •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7個階段歷時1整年!
    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損傷是運動系統常見損傷之一,傷後關節疼痛、穩定性差、自然修復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功能活動,並且使骨關節炎的發生率增加。圖片來源:Pixabay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後關節不穩,通常依賴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才能根本解決。
  • 明記曝光是前交叉韌帶斷裂,他恐遭賽季報銷
    對於新疆男籃而言,能戰勝CBA知名防守強隊北京首鋼本應該是振奮人心和鼓舞士氣的重要系列賽,但比賽首節,阿不都沙拉木膝蓋受傷被擔架抬出的噩夢引起眾多CBA球迷的關注,根據籃球記者曝光的傷病來看,目前初步診斷很可能是前交叉韌帶斷裂,最終的結果還要等待醫院的進一步檢查確認。
  • 前交叉韌帶重建後再次損傷的風險因素
    前交叉韌帶損傷(ACL撕裂)是運動員常見且令人恐懼的損傷。當運動員撕裂自己的前交叉韌帶時,膝蓋通常會感覺不穩定,並且在他們嘗試急停、急轉時可能會再次受傷。儘管這可能無法阻止您參加所有運動(包括一些低負荷的運動),但在嘗試進行許多運動(如足球和籃球)時,確實會造成重大問題。
  • 高空速降致遊客韌帶斷裂 北京九龍遊樂園被判賠償
    高空速降致遊客韌帶斷裂 北京九龍遊樂園被判賠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6日 11:41 來源: 中國法院網   王女士在北京市十三陵水庫的九龍遊樂園玩高空速降,卻在下滑的過程中被撞成韌帶斷裂,為此她將北京九龍遊樂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被告賠償各項損失8萬元。
  • 沒那麼簡單,警惕韌帶損傷!
    醫生檢查後說小李的踝關節韌帶損傷並未癒合,導致踝關節穩定性下降,容易出現反覆崴腳,需要手術治療。許多人認為崴腳只是小問題,為什麼會發展成需要手術治療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科宋斌副教授表示,崴腳若處置處理不當,會發展為 " 習慣性崴腳 ",出現慢性踝關節不穩,這時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因此,崴腳可千萬不能輕視。
  • 【臨床論著】游離腓骨長肌腱聯合半腱肌腱單束解剖鞘內重建前十字韌帶股骨端損傷
    回顧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於我院骨科運動醫學治療組收治的24例前十字韌帶股骨端損傷患者資料,男19例,女5例,年齡(27.88±7.13)歲;受傷至手術時間為(14.83±9.09)d;右側16例,左側8例。24例均經關節鏡手術證實,前十字韌帶自股骨端完全斷裂,脛骨側殘端保留完整。
  • 參與「撕名牌」遊戲,長沙18歲女學生小腿韌帶斷裂
    然而,「撕名牌」遊戲對抗性強,稍有不慎就極易發生意外,正在長沙上學的18歲女生小燦就因為這個遊戲導致腿部韌帶斷裂。小燦摔倒後,因腿部疼痛不已,當即就被同伴送往附近的醫院就診,經醫生檢查診斷,小燦的右小腿韌帶斷裂、膝蓋半月板受損,需要手術治療才能康復。
  • RMC記者:姆巴佩腳踝嚴重扭傷,但是韌帶沒有斷裂
    直播吧7月25日訊 據法國媒體RMC體育的記者Mohamed Bouhafsi的消息,右腳踝受傷的姆巴佩在法國當地時間今天早上接受了進一步的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右腳踝嚴重扭傷,但是韌帶並沒有斷裂。在賽後的頒獎儀式上,法國總統馬克龍親自詢問了姆巴佩的傷情,後者表示感覺韌帶有點撕裂,但是應該沒有斷裂。RMC體育記者Mohamed Bouhafsi在其個人推特上發布了姆巴佩最新傷情:「姆巴佩在今天早上接受了進一步的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右腳踝有嚴重扭傷,但是腳踝韌帶沒有斷裂。俱樂部方面也在擔心他能否出戰歐冠與亞特蘭大的比賽。」
  • 伍佰溜冰受傷,腳踝骨折韌帶斷裂,開刀打鋼板後再打石膏
    52歲伍佰「溜冰」受傷,腳踝骨折韌帶斷裂,開刀打鋼板後再打石膏據臺媒報導稱,伍佰在溜冰時意外摔傷,遭到前方的人群連環追撞,腳被前面的人壓住,卡在滑冰鞋裡造成腳掌整個扭曲,左腳腳踝骨折、韌帶斷裂,必須開刀後打鋼板進去再打石膏,手術過後,至少需要3個月以上的恢復期!
  • 安倍·薩拉姆宣布最近的受傷情況將前往美國進行手術
    1月12日——近日,新疆男籃前鋒阿比迪·薩拉穆(Abedi Salamu)通過社交媒體平臺宣布,他將前往洛杉磯進行手術。此前,他在與北京首鋼的比賽中受傷,後來被診斷為左膝關節前十字韌帶撕裂。 最終,阿卜杜拉薩拉姆的傷勢被診斷為左膝關節前交叉韌帶斷裂。新疆廣匯男子籃球俱樂部表示,將根據阿布杜·薩拉穆的受傷情況確定最佳的治療和康複方案,同時選擇並確定最佳醫院,以便他能儘快接受治療和康復,幫助他儘快康復。[編輯:王禹]阿貝·薩拉穆的受傷觸動了許多粉絲的心。最近,他還通過個人社交媒體平臺宣布了自己的近況。
  • 兩歲寶爸滑雪斷了兩根韌帶,居然需要膝蓋韌帶重建!
    但是並沒有提到朋友之間到底可不可以教滑雪,只是提他們員工態度和表達的問題。其實滑雪是個挺危險的運動,建議大家去滑雪的時候還是要量力而為,注意安全。去年同樣是在長白山,我的一個朋友就在滑雪的時候遭遇意外,直接導致韌帶斷了兩根,回大連以後做了個大手術,叫膝蓋韌帶重建。
  • 拜仁後衛埃爾南德斯腳踝韌帶撕裂
    新華社柏林10月23日電 德甲豪門拜仁慕尼黑俱樂部23日透露,球隊法國國腳、左邊後衛埃爾南德斯因為右腳腳踝韌帶部分撕裂,將至少缺陣數周時間。10月22日,拜仁慕尼黑隊球員埃爾南德斯(左)與奧林匹亞科斯隊球員布查拉基斯拼搶。
  • 南醫三院成立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全國聯盟
    信息時報訊 (記者 謝菁菁 通訊員 孫健 遊華玲)8月10日,南醫三院召開「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全國聯盟」成立大會,全國78家醫院400餘名骨科康復醫生參會,共同搭建骨科圍手術期康復平臺,希望在多年研究實踐的基層上擬建立一套完整的骨科圍手術期康復理論及實踐體系,形成統一的標準,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應用。
  • 滑雪記要領保護膝關節 操作不當會導致韌帶損傷
    而雙板則一般和撞擊無關,而是容易造成膝關節交叉韌帶的損傷。  以積水潭醫院門急診就診情況來說,滑雪最常見的膝關節損傷,以膝關節內側副韌帶、前交叉韌帶損傷最為多見。尤其是對於雙板滑雪者,在剛開始學習時,為了掌控平衡,都會將膝關節輕輕彎曲,膝蓋內收。這種姿勢在遇到突然變向或停止動作時,極容易出現不可控制的膝關節扭傷,造成韌帶損傷或斷裂。
  • 北京和睦家醫院:有些急症不能等 特殊時期也需要看診
    由於醫院是人流密集場所,並且前來就診的患者大多數處於非健康及免疫力低下的狀態,因此為了減少人流及交叉感染,更多人選擇了繼續響應國家號召,非必要,不出門。 那麼,哪些急症不能等?哪些急症拖不得?哪種情況需要去醫院就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