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了,239個家庭家庭依然在期待真相。但也許真相不會有了,留下了永遠的謎團。
再來回顧6年前這次客機離奇失蹤案,並不是重新揭開遇難者家屬的傷疤,而是按邏輯推理發現真相的可能性。為那些痛苦的家屬提供點借鑑。
回顧事件本身:
2014年3月8日晨,馬來西亞MH370航班執飛吉隆坡至北京的任務,機載239人,包括227名旅客及12名機組人員,其中有154名中國籍乘客。
起飛時間為00:42,計劃於當日6:30降落北京國際機場。起飛後38分鐘一切正常。
1:20,飛機在馬來西亞和越南的空管交接處從雷達屏幕上消失,地面未接收到任何求救信號。之後便是永久消失,由於機上航油只夠8小時,所以8小時後飛機只能是墜落某處,人跡罕至的某處。
後來馬來西亞官方的報告顯示,馬方軍用雷達又記錄了飛機的一段航線,飛機在失蹤點來了個超級大轉彎,折返西南方,向馬六甲海峽飛去,隨後再向西北飛至阿曼群島附近,至此,已經達到了軍用雷達的探測極限。之後的航線就無法得知了。
飛機後來的軌跡:
判斷飛機後來的航線對搜尋至關重要,現在最後的希望落在了國際海事衛星身上了。當時海事衛星3F-1衛星正值赤道上空,由於飛機與海事衛星之間每間隔1小時還會進行握手通訊,一共進行了7次握手通訊,這也成為判斷MH370可能軌跡的最重要證據。
該衛星組織最終分析得出飛機最後可能的軌跡:飛機在軍用雷達極限邊沿外再次掉頭向南,飛向南印度洋深海。再結合航油8小時航程,最終圈定了飛機墜落範圍:南印度洋,靠近澳大利亞西海岸、馬來群島的海域。
失事報告疑點重重:
1、飛機在越南空管域沒有復誦胡志明頻率。
2、飛機突然折返的時機,剛好是吉隆坡和胡志明交接的時間,折返用了2分10秒,而且剛好吉隆坡提前了3分中進行了交接。剛好吉隆坡空管和胡志明溝通出現問題,並且沒有確認飛機的實際位置,而且飛行瀏覽器的投影數據表示飛機在柬埔寨境內。
3、飛機的兩次大拐彎,一次在馬來西亞和越南空管交接處(兩不管),一次在馬來軍方雷達探測的極限處(阿曼群島上空附近)。
如此精湛的操作,不是一般恐怖分子劫機能做到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機長或副駕。
而在2016年8月,馬來西亞官方承認,MH370航班的機長扎哈裡曾在家中模擬飛行墜機航線。這款模擬遊戲是微軟的《模擬飛行X》,操縱虛擬航班飛入南印度洋深處,這條航線與墜機預測的航線非常接近,這是美國FBI在機長的硬碟中恢復出來的數據。
因此判斷,機長操縱的可能性最大,而副駕肯定被機長支走了。後來發現有問題了,還曾用手機試圖搜尋信號聯繫地面。報告中說「在檳城有命中副駕駛手機號的記錄」也驗證了這一點。
機長被逼執行死亡飛行(推測)
如果只是如此,那我們最多說是機長遇到什麼重大刺激了,不想活了,順道拉幾百人一起上路。
但蹊蹺的是,這一批中國乘客裡,不乏重量級晶片專家。據媒體透露,154名中國籍乘客中有 60 多位是來自華為、中興和中國電信的技術類專家。他們是前往參與馬來西亞鋪設馬六甲海峽光纖電纜的工程競標。
另外還有飛思卡爾(Freescale)技術專家 20 位,其中有4位中國蘇州籍的核心專家:程志宏、王培東、李英、陳志軍。
如此密集的通訊技術人才,趕上機長的瘋狂自殺,世上沒這麼巧的事吧!
最可能的邏輯是機長受某個組織之命,執行此次驚天失蹤任務。機長有3個孩子有老婆的,不想活命是假,但如果要老婆孩子繼續活命,那只能被逼接受此任務。還不能出半點差錯,比如墜到陸地上那樣容易被發現。斷開飛機一切通訊工具,避開民用軍用所有雷達,飛向距陸地幾千英裡的深海,連殘骸都找不到,更別說黑匣子了。
至於背後的主謀,那只能是與機上這些頂級技術專家存在利益糾葛與衝突的團體或組織。
如今,6年過去了,除了幾片飛機外殼零件被發現外,機體殘骸早已沉浮大海,也許幾十年、幾百年後,能意外發現,也許永遠發現不了。而留下的只是乘客家屬們永遠忘卻不了的痛苦與悲傷。
謹以此文紀念該機上「無緣無故」的犧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