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ggie圖片:來源網絡
得消費者得天下,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我們對食物的渴望從未如此強烈過——沒錯,說的就是新進網紅螺螄粉。
近一個月來,螺螄粉在微博上話題性十足,相關話題討論超十萬、閱讀量輕鬆過億,消費者購買慾也隨之大漲。
據悉在淘寶、京東等多家電商平臺上,螺螄粉基本處於缺貨、預售狀態。「最近我們在電商平臺上架的螺螄粉,不到三小時就全部售罄,現在還欠著兩三千萬的貨等著發。」對一粉難求的現狀,諸多品牌負責人顯得幹勁十足。
不僅螺螄粉,像是自熱小火鍋等在往常就頗受歡迎的速食產品,也在這段時間打開了銷售新局面。
天貓數據顯示,自2月以來速食食品整體銷量同比增長700%;1月24日至2月2日,京東方便食品成交金額增長3.5倍,蘇寧自嗨鍋品類銷量同比大增370.27%;2月3日至17日,螺螄粉、方便麵、自嗨鍋等速食食品進入淘寶熱銷榜單前五。
對於「為什麼會買帳」,我們認為與速食食品數百億的市場不無關係,因懶宅族、單身經濟的盛行,方便速食早已贏得了年輕消費群體的追捧。
另一方面,熱度的飆升與疫情影響也息息相關:大眾宅家體驗了自製米皮、蛋糕的新鮮感後,越發不想費勁做飯;而復工後的上班族更是沒時間做飯。基於「做飯費事,外賣太貴還不安全」的因素下,螺螄粉等方便速食自然重新變成了心頭好。
需求推動之下,入局者眾多。
除海底撈、小龍坎等餐飲品牌,自嗨鍋、筷時尚等專注自熱食品領域的新品牌外,還有休閒零食品牌良品鋪子、三隻松鼠等。此外,京東發起了「餐飲零售發展聯盟」,推動餐飲品牌半成品速食生產;每日優鮮也邀請全國線下餐飲品牌加入,共同開拓成品、半成品速食;方便粉面企業白家食品,更是獲得資本青睞,達成總額1.1億元的投資合作。
或許企業自己都沒想到,方便速食能變得如此搶手。
目前來看,速食食品憑藉自身的方便性和疫情的輔助,成為了線下食品行業的新寵。不過,當疫情帶動下的高光時刻消失殆盡後,行業回暖還能否持續下去?
我們認為,在消費端,人口紅利仍然存在。懶人經濟早已是全球性趨勢,這一點不容置疑,即使在食品總體需求平穩的美國、日韓,速食食品市場增速也顯著高於其他食品品類。
從產業端來講,生活節奏的加快,讓消費者在吃這件事上,對便捷、高效、健康、美味的需求更是缺一不可。
為方便速食買單,
關注口味更關心健康。
對此,企業不妨從功能、人群、場景細分著手,成為小賽道上的領頭羊。例如研發新鮮口味。以自熱火鍋為例,現在大部分是麻辣、香辣等重口味,消費者選擇的還不夠多。如果有更豐富或頗具特色的口味,自熱火鍋就能進一步提高消費者的消費頻次,同時擁有更大眾的消費群體。
而在功能上,可以更加關注健康、減肥等功效。CBNData《報告》顯示,近半年來減脂、低脂相關商品消費金額環比提升2倍以上。光是最傳統的方便麵食,就已衍生出燕麥麵、苦蕎面等低卡速食,迎合年輕消費者需求。
畢竟,美食在哪裡,消費者就在哪裡。
除了抓住吃貨們的胃,
更要抓住他們的心。
做好產品品質,用實力說話。新速食時代下,人們越發在乎吃的是什麼。以方便麵為例,其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應該是讓消費者找出在家裡吃飯的那種感覺、食材和口感。比如紅燒牛肉麵,裡面就應該有幾塊牛肉,實實在在的擺在那裡。
平衡成本與價格,也是其關鍵一環。目前自熱食品的價格一般在20—40元之間,價格偏高,這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降低成本消耗,使其更符合主流消費水平,才能擁有更廣闊的消費者市場。
此外,加熱方式的創新與升級,也勢必為速食市場帶來一波新的消費場景。目前,速食食品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影響其銷量和普及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能夠升級加熱技術,大幅度提高自熱產品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使得自熱食品被允許帶上高鐵和飛機,拓寬的消費場景將會帶來更多的消費者與更大的市場容量。
那麼,在年輕消費者對速食痴迷的當下,誰能長長久久地滿足他們的「胃」,誰是不是就能走的更長遠。
討論:
疫情結束後,
你還會繼續吃螺螄粉等速食嗎?
歡迎在下方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圖文為大國品牌原創作品,轉載請聯繫管理員
【大國品牌日籤】
長按保存圖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