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6日 09:0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0)河口口岸新聯檢大廳裡正在辦理入境邊檢手續的中越客商。
在河口中越友誼大橋上過關的中越遊客、客商。
本報記者 石 暢攝
雖然已是冬季,雲南紅河河口儼然依舊初夏,燥熱的不只是氣溫,還有在這裡來來往往的通關行人。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越南商客,跨越紅河來到河口做生意,於是沿河一帶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越南街」。即使是深夜,記者看到這裡依然燈火通明、人潮湧動,店主們操著越南口音不流利的普通話兜售著咖啡、拖鞋等各種越南商品,河口日漸成為越南小商品向中國各地批發的大市場……
跨境經合藍圖鋪開
來自河口邊防數據顯示,河口年出入境旅客通關多達320多萬人次。在河口口岸公路大橋,每天出入境車輛600餘輛次、進出境貨物逾2000噸。河口業已成為雲南省對越貿易最大的陸路口岸。在這裡,一個醞釀多年的規劃正在提速實施,河口將完成從口岸城市向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轉變。
「中越兩國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的諒解備忘錄的籤署之後,雲南省政府下發了《關於支持紅河州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若干政策的通知》,上升到國家層面來推動的河口跨境經濟區建設已經進入了提速階段。」雲南省商務廳廳長熊清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雲南、廣西已在11月22日前各自上報了一個包括合作區建設定位、原則、區域劃定、產業布局和範圍、實施措施等各項細節的具體方案。12月中旬進行實地調研並與越方交換意見,明年1月經過商討、修改後的方案將完成相關部委的徵求意見,2月22日前上報國務院。「從現在起,每個相關進程都有明確的時間要求,每個月都會進行一個小結。」據悉,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圍網工程預計明年3月可以啟動,屆時也就搭起了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雛形。
「一區跨兩國」給力滇越
幫親戚打工的越南廣寧省農村婦女阮雲秀對跨境經濟合作區並沒有什麼認知,不過以「一區跨兩國」簡單一解釋,她立即有些憧憬起來,「如果是這樣,交通來往會更方便了吧?就業和做生意的機會也更多了吧?」
「把蛋糕做得更大,分享給各國人民」——這是對打造「升級版」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最直觀的表述。李克強總理在越南訪問期間提出,到2017年力爭中越雙邊貿易達到1000億美元。作為雲南省第三大貿易夥伴和對外投資的第四大市場,越南與雲南省的貿易合作未來還有很大潛力。
目前的滇越雙邊貿易中,雲南省以出口電力、機電、農產品和化工產品為主,越南主要出口農產品、紡織品和資源性產品。未來滇越貿易的增長空間在哪裡?擴大海產品、大米、熱帶水果進口,依託跨境經濟合作區發展製造業和國際貿易,同時進一步活躍邊貿市場,通過擴大雙邊貿易拉動物流業發展——各級商務、研究部門和地方企業給出了幾乎一致的答案。而有關方面也提出,在關注重大項目推進的同時,應爭取推進紅河國際航道開發,惠及區域內小微企業發展,並以此帶動跨境旅遊產業發展。「產業規模的成型和升級需要時間積累的過程,但在現有基礎上,2017年的滇越貿易可以完成20億美元以上。」雲南省商務廳東協處為幾年後的滇越雙邊貿易定下了一個具體目標。
沿邊小城的邊境自貿夢
一大清早,記者看到人潮從河口中越友誼大橋兩岸湧來,河口這座美麗的雲南邊城就這樣被繁忙的人流和車流喚醒。而在每天夜晚,紅河兩岸燈火相映,河口和老街宛如被江水隔成兩半的一座城市。從邊境貿易區到邊境經濟合作區,再到跨境經濟合作區,河口這個沿邊小城在雲南對外開放格局中擔當的角色不斷更替演進。
在跨境經濟合作區這一概念提出後,雖然滇越雙方都很積極,但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模式,因此,對於發展思路、規劃範圍、法律對接等問題一直陷於理論摸索和爭論中。「雖然越南的基礎設施水平相對落後一些,但明顯感覺到他們在加緊步伐追趕。同樣是一個邊境省份,老街在對外開放政策的實施方面比我們更靈活。」河口邊境經濟合作區管委會主任蘇東才認為。河口的地理環境以河谷山地為主,建設開發區工程量浩大,僅僅依靠地方財政推進速度緩慢。「近年來,為了支持老街的建設發展,越南政府不但不收取老街貿易關稅,還從中央反哺地方。現在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上升到國家層面,我們應該可以借鑑越南的方式,爭取國家相關政策支持。」
「從現在起,河口跨境區的推進就將進入到細節的落實階段了。」對於跨境區建設的未來,蘇東才憧憬著:「上海都建立了自貿區,未來的河口跨境經濟合作區應該會成為一個真正的邊境自由貿易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