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南做好沿邊這篇大文章
綿延數千裡的邊境線,在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及沿邊開放熱潮中,就是數千裡的合作發展一線、互聯互通一線和友好交往一線。
因邊而謀,因邊而興,雲南正在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機遇中揚帆遠行。
多平臺協同發力
2015年8月,中老兩國政府正式籤署《中國寮國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總體方案》。作為中老兩國經貿合作發展的重要裡程碑,合作區可以說是兩國創新合作模式、加快開放步伐的一塊核心「試驗田」。與此同時,中越河口—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中緬瑞麗—木姐跨境經濟合作區也積極發揮優勢,找準突破口,打造開放合作新平臺。
在德宏州,瑞麗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的5年,積累起沿邊開放先行先試的寶貴經驗;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兩項重大開放利好,引領全州進入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開放發展;在紅河州,蒙自經濟技術開發區、紅河綜合保稅區、河口—老街跨境經濟合作區「三區聯動」,打開了新的開放發展局面……
當前,雲南正充分發揮自身獨特的區位、人文優勢,啟動和實施了涵蓋互聯互通、產業合作、人文交流等領域的51項重大項目、重點工作和重要政策,形成以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為先導和帶動、以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為重點、以各類開放功能平臺為載體的沿邊開放多點開花的良好發展態勢。
以點串線,由線及面。各沿邊州(市)匯聚的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國家級口岸、邊境城市、邊境經濟合作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等重點發展區域,協同推動、整合發力,日益顯現強勁的經濟創造力和輻射帶動力,逐步成為中國、雲南開展雙邊及多邊合作的先手棋、排頭兵。
眼下,第4屆中國—南亞博覽會暨第24屆昆交會開幕在即,雲南舉全省之力、借全國之力,將通過會展大平臺,給中國和世界創造一份別樣的精彩。從首屆南博會外經貿成交174.66億美元、籤訂外來投資項目423個、總投資5982億元,到第3屆南博會外經貿成交250多億美元、籤訂投資合作項目903個、總投資7850億元,南博會的合作領域不斷拓展,影響力不斷擴大,人文交流的內涵不斷豐富,增強了南亞東南亞對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認同和響應。
整合平臺,疊加機遇,在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中,雲南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新機制共建共享
滿載雲南咖啡的列車15天抵達歐洲,來自波蘭的黑加侖汁、白蘭地等知名商品經過1萬多公裡的行程直達昆明王家營鐵路貨櫃中心站。中歐班列(昆明—成都—羅茲)雙向對開,開啟了雲南直通歐洲的鐵路運輸模式,為中國西南地區商品出口歐洲開闢了新的快捷物流通道,也為南亞東南亞國家的物資轉運到歐洲國家提供了新的便利。
目前,大湄公河次區域(簡稱GMS)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平臺企業聯盟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GMS各國的電子商務促進機構、電子商務企業等瞄準電商大舞臺,躍躍欲試。
如今,雲南參與GMS經濟合作走過了24年的輝煌歷程,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也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雲南—泰北合作工作組、雲南—老北合作工作組、中越5省市經濟走廊合作會議、滇越邊境5省協作會議以及滇緬經貿合作論壇等雙邊合作機制,為互利共贏打下了紮實基礎。
著眼雙向大開放,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主動參與中國—中南半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建設以及中國—東協自貿區、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的同時,深入構建與長三角、泛珠三角、京津冀及周邊省區市的常態化合作交流機制。
在合作機制框架下,雲南同各省(區、市)、同周邊國家積極共商、共建、共享,推動彼此之間的產業鏈、價值鏈、物流鏈相互對接,深化利益融合,推動在互聯互通、投資貿易、產業發展、能源資源和人文交流與合作等領域取得突破,努力讓南方古絲綢之路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今年4月,我國發布「一帶一路」規劃,明確了雲南沿邊開放的方向。深耕周邊,雲南將在國家沿邊開放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謀篇布局中,更加積極主動。
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積極發展跨境旅遊合作、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慧邊境線」……在未來,雲南以「邊」為媒的各類開放機制、開放平臺,終將因邊而興、為邊謀福,輻射帶動多邊,實現合作共贏。(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