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磨憨口岸。 本報記者 曹 松攝
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最南端,是我國與中南半島開展合作的重要前沿。近日,記者來到勐臘縣,處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在中老鐵路勐臘站的建設現場,一輛輛卡車來回穿梭,一臺臺壓路機來回碾壓,遠處施工隊員們正緊張作業。一座對外開放之城正展現出勃勃生機。
區位優勢獨特
「勐臘背靠祖國大西南,擁有面向東南亞重要的陸路和水路口岸,這就是我們獨特的區位優勢。」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黨工委副書記周亮生說。
勐臘縣境東、南與寮國相連,西南與緬甸隔瀾滄江相望,是邊疆少數民族地區。2015年7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讓這個邊境縣走向開放前沿。
2016年,雲南省結合實際出臺《支持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若干政策》,制定了包括行政管理、通關便利化、投融資和金融、財稅、產業、土地林地、公共服務與人才等方面32條105項政策。目前試驗區已有73項政策落實到位,15項政策部分落實到位;探索出臺縣區招商引資、文化旅遊產業支持、園區開發建設等優惠政策和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發展法治環境的10條措施以及外籍人員入境就業(務工)管理試點辦法等,同時建立了投資綠色通道,制定了重大項目縣區領導掛鈎聯繫服務制度和重大項目投資「一事一議」「一企一策」制度。
打通交通阻隔
釋放區位優勢,打通交通阻隔是一大關鍵。2017年9月28日,通向國門的小勐養至磨憨高速公路開通運營,昆曼國際大通道國內段實現全程高速。2020年勐臘至勐滿口岸高速公路通車運營,成為勐臘第二條通往寮國的高速公路。瀾滄江·湄公河可常年通行300噸級船舶,即將啟動的航道整治工程將進一步提升關累港吞吐和航道通航能力。周亮生說,中老鐵路全線預計2021年底建成通車,勐臘機場前期工作已全面啟動。屆時,勐臘將形成公路、鐵路、航空、水運立體交通網,成為聯通我國與中南半島各國的綜合性交通樞紐。
中老鐵路連接雲南省會昆明和寮國首都萬象,從中老邊境磨憨口岸出境,在勐臘縣境內設有勐臘火車站、磨憨火車站,建成通車後,昆明市至寮國萬象有望實現朝發夕至。「這條鐵路不僅方便了沿線群眾出行,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中老之間的又一個大通道,將有力促進試驗區的對外開放。」勐臘(磨憨)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開發建設局副局長李雲波說。
據李雲波介紹,為保障中老鐵路年底順利通車,勐臘火車站的市政配套基礎設施也同步推進。整個項目包括新建市政道路、停車場、公交車站場、站前廣場及景觀綠化、亮化等配套設施,預計投資近3億元,目前已經完成5000萬元,計劃8月份基本完工。
做優特色經濟
除了建設交通樞紐,試驗區還依託靠近東南亞的區位優勢,做活做優園區特色經濟。沿著勐滿高速,半個小時車程即達勐滿工業園區。經過3年籌備建設,如今一個佔地223畝的勐臘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項目已初具雛形。
「作為雲南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龍頭企業,公司已經建成進口肉牛隔離檢疫場、屠宰加工廠,同時二期牛副產品加工廠、三期生物製藥加工項目也在加快建設。」勐臘誠康農業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屠宰加工廠副廠長李永善介紹,項目建成以後,年隔離屠宰加工肉牛可達50萬頭,產值超過200億元,形成從境外養殖到境內隔離、屠宰加工、銷售的完整產業鏈。
立足沿邊,加快開放,5年來,試驗區通過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培育外向型產業體系,已經形成特色農業和生物產業、出口加工業、商貿物流業、文化旅遊業4個重點產業。在勐滿園區,雲錳新型濃縮乳膠深加工綜合開發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05億元,乳膠枕頭、床墊生產線已投入使用,其他產品生產線正逐步建設;在勐臘縣城園區,海發木材、承興木業和陳昇福元昌等企業目前已入駐,其中海發木材廠已建成試生產;勐臘還開通了琅勃拉邦4天3晚遊、磨憨—磨丁跨境2日遊、磨丁—南塔2日遊等多條邊境跨境旅遊路線。
以開發促開放,以開放促發展,產業多點開花也帶動了口岸經濟發展。目前,磨憨口岸已獲批為進境糧食指定口岸、進境植物指定口岸和羅漢松特定口岸、冰鮮水產品指定口岸;關累口岸已成為國家級口岸;勐滿口岸已成為跨境動物疫病區域化管理試點項目口岸,試驗區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和通關能力大幅提升。
「試驗區成立5年多來,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邁上了新臺階,但與沿海開放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周亮生說,「『十四五』期間,要堅持把勐臘縣城作為中老邊境第一城市、把磨憨口岸作為中老邊境第一口岸來定位發展,以邊境(跨境)旅遊、跨境物流、過境貿易、跨境金融、進出口加工等外向型產業為重要抓手,探索推進與周邊國家在監管服務、人員往來、貿易投資、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金融服務等領域合作,把試驗區建設成為中老戰略合作的重要平臺、聯通我國與中南半島各國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沿邊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睦鄰安鄰富鄰示範區。」(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 斌 曹 松)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