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過尼羅河水的人,一定會重返埃及 」
每一段路都是一種領悟
-----
-----
在哪一世喝過尼羅河的水
我已不記得
走進一個神秘而古老的國度
我相信大多是前因的牽扯
……
說起埃及你想起什麼?
金字塔?木乃伊?尼羅河?帝王谷?卡納克 ……
相信不論你想起的是什麼,這個國家都在你心底種下了一個神秘的種子並隨著年歲的增長發了芽,開了花。
它像一條吐著杏子的蛇直勾勾的望著你讓你覺出危險的氣息;又像一隻盤旋的禿鷹扇動著翅膀時刻撩撥著你。
埃及是多少人的夢我無從知曉,但這個古老的國度一直召喚著我,讓這份嚮往與日俱增。
----------
海水火焰,大漠黃沙,千年遺蹟
圖坦卡蒙摘下了面具
拉美西斯喚出納菲爾塔莉的名字
我的旅程因此開啟
了解一個地方或許需要十年八年,愛上一個地方卻只是一瞬間的事……
有人說「 埃及是一個一生必須去一次的地方,也是一個去了就不想再去的地方。」
時局動蕩的埃及垃圾遍地,這個文化停滯的國家讓我們無限嘆息。
開羅:從懸空教堂到吉薩金字塔
初到埃及除了名字分外陌生,我被這座城市震驚你很難想像這裡髒亂差的常態。
這是一座永遠建不完的城市;這是一座垃圾遍地的城市;這是一座難以想像的城市 ……
這座城市很奇怪它把好與壞赤裸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並不在乎我們的評價一副理直氣壯的樣子似乎本該如此。你只能一面接受著它不堪的現狀,一面欣賞著它輝煌的過往。
教堂間的尋常通道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百年前的浮雕,斑駁的牆面,以及用雜誌,畫報與光碟裝點的通道,顯得既文藝又富有美感。
埃及是一個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並存的國家,因曾經被希臘和羅馬殖民信仰基督教的人也很多,除最大的宗教伊斯蘭教外約佔總人口15%的人信仰基督教。在埃及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形成了和平共處的局面。
這個幾乎全民信教的國家裡有數不清的教堂和清真寺。這些大大小小,樣式各異的清真寺各有特點。當地人會選擇喜歡的一座去做禮拜,這裡是他們寄託信仰的地方也是他們會友交流的地方。
懸空教堂
位於開羅科普特老城區的懸空教堂也稱聖母馬利亞大教堂,作為埃及最古老的教堂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因為它建在古開羅的巴比倫堡西南門的上方,教堂主殿懸吊在過道上看起來像懸在半空所以被稱為懸空教堂。
懸空教堂雖然不大,但裝飾,壁畫都散發出中世紀的古樸氣息,在湛藍天空映襯下的雪白色塔樓和美麗的十字架散發著基督教堂獨有的聖潔和光輝。
埃及博物館
位於開羅的解放廣場的埃及博物館是由法國著名考古學家瑪利埃特於1863年在 設計建造,是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館之一。這裡收藏文物有30多萬件,因博物館以收藏法老時期的文物為主,又被稱為"法老博物館"。
博物館門口有一個持蓮花的法老浮雕,法老所持的物件,是古埃及南方與北方的象徵,可謂是寓意深刻。
博物館一層以年代的先後分為新王國、中王國、古王國三大組成部分。
博物館二層不僅有讓人嘆為觀止的圖坦卡蒙墓藏品還有讓人毛骨悚然的木乃伊館。
金字塔
世界七大奇蹟只剩下埃及的金字塔,它成為奇蹟曾經存在的唯一證明。屹立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人勞動與智慧結晶。是埃及對於後世重生的信仰。
吉薩金字塔群由胡夫、哈夫拉、孟卡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組成,周圍還有許多「瑪斯塔巴」與小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
胡夫金字塔塔身是用230萬塊巨石堆砌而成,大小不等的石料重達1.5噸至50噸,塔的總重量約為684萬噸,它的規模是埃及至今發現的110座金字塔中最大的。
亞歷山大:龐貝柱,圖書館,夏宮
-----
-----
蔚藍的天空下已經找不到舊時的燈塔
亞歷山大圖書館也不在是古老的樣子
龐貝柱早已殘破
只有夏宮還是美麗的樣子
我在海邊看浪花拍岸
想著遙遠的故事
亞歷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地中海沿岸的避暑勝地,素稱「地中海明珠」。
龐貝柱
作為亞歷山大城的城徽廢墟之上龐貝柱看起來有些孤單。
這根粉紅色亞斯文花崗巖石柱被稱為騎士之柱,柱頂頂著花形柱頭.石柱原是薩拉皮雍神廟的一部分,建於託勒密三世在位時期。神廟被毀只有石柱保存下來,聳立千年。
亞歷山大圖書館
亞歷山大圖書館始建於託勒密一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圖書館之一。
館內收藏了貫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時期的手稿,擁有最豐富的古籍收藏。
圖書館主體建築為圓柱體,頂部是半圓形穹頂,會議廳是金字塔形。圓柱、金字塔和穹頂的巧妙結合渾然天成,幾何形狀勾勒出該館的悠久歷史。
夏宮
蒙塔扎王宮是亞歷山大城最大的公園,茂密的林木和奇花異草簇擁著一座 佛羅倫斯式的建築物。王宮的花園通向大海,花園裡有流浪貓也成為風景。
公園裡有一條棧橋,留著歲月的痕跡。這座王室避暑地被稱為亞歷山大夏宮。
盧克索:歷史穿行
盧克索為埃及古城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
卡納克神廟
我歡喜卡納克
非常喜歡
喜歡它精美而古老的建築
喜歡它神秘而巨大的石柱
喜歡它過去的輝煌現在的遺蹟
我喜歡卡納克
非常喜歡
這裡保留著埃及人難得的樸素
這裡有著其他神廟少有的管理
(在卡納克遺失了裝滿證件的背包,感謝可愛的景區管理員,因為你們拾金不昧的精神讓我的埃及之行得以順利。你們的善意讓我對埃及的印象有所改觀。)
卡納克神廟是古埃及最大的神廟所在地。巨型的石柱和神像讓這裡仿佛巨人之國。
帝王谷
尋龍分金看纏山
一重纏是一重關
關門若有千重鎖
定有王侯居此間
楊筠松*《撼龍經》
帝王谷坐落於底比斯遺址不遠處荒無人煙的峽谷裡。這些山谷裡藏著法老們的陵墓。你很難想像這些大大小小抑或深入地底的陵墓多麼隱秘,更難想像陵墓中的壁畫與符號需要花費多少人的心力。只是感慨生前有著無上權力的法老們死後一直不得安息。
曼農巨像
紅海:海水與火焰
這是漫漫黃沙中醉人的藍
天空和海水有相同的顏色
沙灘上散落著貝殼
大海裡是一群群尼莫
踏著三毛的足跡走進撒哈拉
與貝都因人一起欣賞日落
這是世間最神奇的存在
一邊是海水一邊是沙漠
生活在沙漠中的貝都因人靠飼養駱駝為生。他們按季節和固定路線進行有規律的移動。他們喜穿長衫,依賴椰棗,過著遊牧的生活。在艱難的生活條件下他們依舊活的自由瀟灑,樂觀積極。
「其實世上本沒有沙漠,只是我每想你一次,天上便掉下一粒沙,從此世上便有了撒哈拉。
其實世上本沒有海,只是我每想你一次,便流下一滴眼淚,從此世上便有了愛琴海。」
亞斯文大壩
亞斯文是埃及的南大門,也是世界上最乾燥的地方之一,在古埃及亞斯文被認為是埃及民族的發源地。
亞斯文水壩世界第二大人工湖吞下尼羅河的全年徑流,集灌溉、發電、防洪、航運、旅遊、水產於一身。實現了河水調節讓埃及可以自給自足。
蘇埃友誼紀念碑
亞斯文大壩旁的紀念碑格外醒目,外觀看起來像是一頂皇冠,從裡邊看上去是一枚被託起的指環。
守衛這裡的士兵都很年輕,穿著戎裝的他們看起來酷酷的表情下藏著顆躁動的心。他們會選擇性的和遊客合影並索要小費,當然他們也會求合影露出開心的表情。
亞斯文的風帆船
風帆船是亞斯文一道美麗的風景,乘坐者都是各國遊客。本地人在岸上張望,或許他們內心也想全世界遊蕩,只是貧瘠的現實讓他們坐一次風帆船都成為奢望。
我聽到水上飄來的天籟歌聲,是年幼的孩童靠一塊浮木在觀光船邊穿梭,賣唱,這是他們自力更生的方式,掙扎咋底層生活中努力的樣子讓我們很心疼。
埃及攻略
旅行季節:旅行避開6-8月。
治安:因為埃及社會動蕩建議大家跟團吧,自由行不安全,路上很多裝甲車和坦克還有武警,一副隨時開戰的樣子,晚上不要外出。
提醒:景點有很多陷阱不要隨便拍駱駝除非你準備好小費。不要隨便搭理陌生人,經濟落後要錢的小孩非常多。
食物:不適合中國人的胃建議自備榨菜等。
服裝:冬季出行帶一件長款羽絨服就好,出太陽的時候可以穿夏裝。
推薦地:紅海。海水乾淨夜裡是銀色的,沙很細沙灘上很多風化的漂亮貝殼。非常適合度假。不過紅海夜遊不推薦,沒有特色,一條小街上全是劣質產品沒有可買可看的。
旅行:我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