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國語和普通話真的「一毛一樣」嗎?

2020-12-07 大叔談旅遊

這兩種話基本想通,但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列出來大家學習一下吧

大陸 臺灣

1食物

橙子——柳丁

菠蘿——鳳梨

獼猴桃——奇異果

番石榴——芭樂

章魚——花枝

吞拿魚/金槍魚——鮪魚

三文魚——鮭魚

御田(這是什麼東西?)——黑輪

酸奶——優格/優酪乳

涼粉——仙草 (話說,如果叫做「仙草」的話,就會比「涼粉」賣得要貴,其實是一個東西!)

巨無霸——大麥克

賽百味(這又是什麼東西?)——潛艇堡

方便麵——速食麵

蒸蒸糕——狀元糕

花生——土豆 (難以理解)

河粉——粿條

粉絲——冬粉

西蘭花——花椰菜

冰棒——冰棍

薯片——洋芋片

空心菜——通菜(廣東也是這個說法)

巧克力——朱古力(粵語也是這個說法)

聖代——新地

現場做的蛋卷冰激淋——叭噗

2地名:

義大利——義大利

柬埔寨——高棉

寮國——寮國

朝鮮——北韓(大陸民間還有這樣說)

馬爾地夫——馬爾蒂夫

紐西蘭——紐西蘭

雪梨——雪梨

坎城——坎城

佛羅倫斯-翡冷翠 (美寶小撇步:「翡冷翠」是徐志摩首譯出來的名字,個人覺得比「佛羅倫斯」更好聽誒)

3.交通:

地鐵+輕軌——捷運

公交車——公車

摩託車——機車(罵人的話之一)

自行車(單車)-腳踏車

奔馳——賓士

救護車-喔咿喔咿 (這個是玩《模擬人生》的時候學到的,XDDD)

4 學術:

幼兒園/幼稚園

小學——國(民)小(學)

初中——國(民)中(學)

本科——大學部

研究生——研究所

高考——聯考

班主任——班導

班長——班代

掛科——被當掉

多選題——複選題

向量圖→矢量圖

最小公倍——最低公倍

兩條不平行的直線——歪斜線

遞推——遞迴(遞迴)

概率——機率機率

正態分布——常態分配

宏觀經濟學——總量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個體經濟學

變量——變數

經濟增長——經濟成長

縱列數據——平衡縱橫數據

實物資本——實質資本

實際貨幣餘額——實質貨幣餘額

全要素生產率——總要素生產率

受眾——客群

組織文化——企業文化

市場細分——市場區隔

渠道——通路/管道

大爆炸——大霹靂

泥石流——土石流

等離子體——電漿

研究框架——研究架構

智慧財產權——智慧產權

合同,合約——契約

情報機構——情治單位

司法部——法務部

上訴——抗訴

(審理過程中對法院的決定、裁定提出)異議——抗告

(對法院生效判決的審判監督程序)再審——三審

專案組——特偵組

花花世界 - 2010-3-19 15:09:00

5 電腦 & 3C相關:

複印——影印

列印——列印

印表機——印表機

網絡——網路

軟體——軟體

程序——程式

屬性——內容

視頻——視訊

博客——部落格

沙發——頭香(哈?)

打遊戲——打電動

數碼——數位

單反(相機)——單眼(相機) (……)

滑鼠-滑鼠

郵箱——信箱

收藏夾——我的最愛

註銷——登出

安裝嚮導--安裝精靈

門戶網站——入口網站

重裝(系統)——重灌 (……)

刷新——重新整理

死機—當機

寬帶—寬頻

硬碟——硬碟

U盤——隨身碟

筆記本電腦——筆電

我在QQ上叫你,喊你,臺灣叫密你

網上鄰居——網路上的芳鄰

播放器——播放軟體

查看——檢視

上傳——上載

C盤D盤——C糟、D糟

發簡訊——傳簡訊

(MSN等)發(信息)——丟(訊息)

(論壇用語)頂——推

(網路用語)樓主——原PO

畫圖——小畫家(這個早有耳聞,蠻可愛的叫法。)

計算器——小算盤(為什麼是算盤囧)

紙牌——接龍(一個說物,一個說玩法。)

空當接龍——新接龍(空當接龍是紙牌的續作。)

蜘蛛紙牌——連環新接龍(拜託不要再增加形容詞了……)

紅心大戰——傷心小棧(囧)

掃雷——踩地雷(餵這似乎錯誤地描述了遊戲的目標吧?)

6 很妙的對稱式:

道地——地道

熊貓——貓熊

宵夜——夜宵

冰棒——棒冰

文藝——藝文

7 稱謂/人物:

師兄/姐/弟/妹——學長/姐/弟/妹 (廣院裡就是師兄師弟叫來叫去的,話說我時常覺得我有在學校練功的Feel耶~)

麻吉——好友

爺爺/外公——阿公

奶奶/外婆——阿麼

老大媽,大媽,大娘——歐巴桑,阿媽

黑社會——兄弟

日本女孩——櫻花妹

大陸妹→生菜(?)

窮人——待富者(?)

同志(同志做稱呼還有人在用嗎?)——先生/小姐

服務員——先生/小姐

美女——正妹

鐵臂阿童木——原子小金剛

敢達(大陸官方)——高達(香港)——鋼彈(臺灣)

8 日常用語:

早上好——早安

下午好——午安

晚上好,晚安——晚安(一個詞有兩個含義)

讓一讓——借過

沒事兒——沒關係

想幹什麼——想怎樣

不錯——不哩水(一般形容人)(?)

幫你忙——幫忙你

咯——囉

大陸:回應「謝謝」的是「不用/不客氣」;臺灣:回應「不會」

9 雜七雜八:

普通話——國語

語境——脈絡

語意——意涵

語法——文法

網吧——網咖

計程車——計程車(這個都有吧?)

士兵─阿兵哥

解放軍——革命軍

公安——警察

民警——警員

原子彈——核子彈

飛彈——飛彈

年夜飯——尾牙

傳統——古早

本地——在地

信息——資訊

行動電話——行動電話 /手機

衛生巾——衛生棉

一次性用品——免洗用品

創可貼——OK綁

熱門——夯

考察—考量

薪水—薪資

地震—地動

風箏—風吹

原物料——原材料

檔案發送——傳送

保安——保全

原子筆——原子筆

基本建成——大致完工

建設——營建

金氏世界紀錄——金氏世界紀錄

評委——評審

包括(念「闊」)——包括(念「瓜」)

恐怖襲擊——恐怖攻擊

外遇——劈腿 (已經傳過來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誒~)

泡妞——把妹

上電視——出通告

自助餐——吃到飽(臺灣的「自助餐」是自己選擇菜式,然後稱重計價的餐飲方式)

嗆聲(香)——抗議

「幕後黑手」——「藏鏡人」

聖誕——耶誕(兩種都有)

盒飯——便當

透明皂——水晶肥皂

大陸解放——大陸淪陷(這個好妙,哈哈)

解放戰爭——國共內戰

發展中國家——開發中國家

食物有彈性有咬勁——食物很Q(來自閩南語)

群眾——民眾

開眼角(?)——開眼頭

礦泉水瓶——寶特瓶

紙盒裝(飲料)——鋁箔包

消防官兵——打火弟兄(?)

擺地攤——」斂」攤(我不知道是哪個斂)(?)

塑膠袋——塑膠袋

風筒——吹風機

學校或社區內的小賣部——福利社

老幼病殘孕專座——博愛座

阻止—封鎖

雷射(陸)——鐳射(港)——雷射(臺)

味精——味素

花樣遊泳——水上芭蕾

營業廳——門市/據點

抓狂——倆共(閩南語)

素質——貭素

推遲——延後

超聲波——超音波

雷射——脈衝光 /雷射

口才——口條(口條)

人字拖——夾腳拖

多管閒事——雞婆

你在做什麼——你在搞什麼飛機(?)

人流手術——夾娃娃/落胎

待業——失業

借鑑——借鏡

糾結——煩亂

水平——水準

白痴——白目(意思好像不完全一樣哦)

聊天——哈拉

冰箱——冰櫃

"冰的"飲料——"凍的"飲料

土雞——跑地雞

洗面乳——洗面奶

生活小貼士小tips小竅門——小撇步 (咦?小撇步也是?=v=||)

紀律委員——風紀股長

文藝委員——康樂股長

鬼——好兄弟(是敬畏的意思嗎?)

中邪——卡到陰

飆車——尬車

詐騙——詐欺

劃清界限——切割

步行街——徒步區

好吃——不錯吃(「不錯」系列)

好看——不錯看

兇巴巴——恰北北

風格——Tone

不是一類型的——不是一卦的

瞎掰——唬爛

沒種——俗仔

貪汙——A錢

土——俗(請閩南語發音,聳)

公元——西元

露餡——破功

空竹——扯玲

優厚——優渥(這個詞大陸也有,但是感覺口語中用不多呢,在臺劇中經常聽到說優渥的獎學金什麼的~)

假期結束了——收假

秋褲,棉毛褲——衛生褲~~

美瞳——放大片

過山車——雲霄飛車

時間緊張——時間緊迫

抓緊時間——加快腳步;善用時間

堂食——內用(嚴格來說是從缺,因為「堂食」可存在的語境比「內用」廣得多)

惡俗(形容詞)——低俗

塑料——塑膠

(電影)片花——片段;預告

屏幕——熒幕

10 詞同義不同:

窩心:

在大陸指窩火吧,臺灣指是貼心

感冒:

大陸說對你不感冒,意思是對你不感興趣

臺灣:我對你很感冒——意指不認同,是貶

11 臺灣不常用詞:

大陸 臺灣

貌似——好像

跑題——離題

關注——關心

理解——了解

估計——猜想

12 大陸不常用詞:

臺灣 大陸

訴求——需求

迷思——迷惑,疑問

卡位——籃球術語,引用到日常生活中指搶佔先機的意思。

出包——出錯,出糗

13從缺類:

(1)普通話沒有對應詞彙

歪哥——(閩南語詞)意思是做壞事;

ging(ㄍ一ㄥ)——堅持.固執等等意思;

龜毛——基本上就指性格「不爽快」(嚴謹一點的解釋是「當一個人非常的無聊,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認真而產生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導致周圍的人都相當抓狂的行為即稱之為龜毛」);

雞婆——多管閒事;

奧客——指態度惡劣的客人;

田轎仔——有錢有地的人;

好康——實惠的東西,相當於粵語的「著數」

裝校為(裝瘋賣傻);

「水」——指漂亮,很棒等等意思;

梗——『梗』的意思就是相聲稱做的『段子』、『話題』、『笑點』

凸槌——搞砸了的意思

喬——相當於「瞧」嗎?但是好像也有整理的意思,還有在「喬時間」又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了

奧步——非法的手段、陰招

走路工——勞酬(雖指報酬,但多用在選舉時的不當酬勞)

西瓜效應——見風使舵

(2)國語沒有對應詞彙

立馬——立刻馬上

輕一點——小聲一點

靠譜——是可靠,值得相信的意思

14 電影片名翻譯:

蜘蛛俠——蜘蛛人

迷陣血影——查林十字街84號

角鬥士——神鬼戰士;

加勒比海盜——神鬼奇航;

盜墓迷城——神鬼傳奇;

最差搭檔——神鬼搭檔;

飛行者——神鬼玩家;

格林兄弟——神鬼兄弟;

無間道——神鬼無間;

諜影重重——神鬼認證; (神鬼你個頭啊!)

懲罰者——神鬼制裁;

小島驚魂——神鬼第六感;

殺手裡昂/這個殺手不太冷——終極追輯令;

12猴子——未來總動員;

最終幻想——太空戰士;

虎膽龍威——終極警探;

海岸巡邏隊——驚濤大冒險;

出租司機——終極殺陣

完美盜賊——終極土匪;

我們曾是戰士——軍天壯志;

戰火下的勇氣——生豪情〉;

獨立日——天煞-地球反擊戰〉;

勇敢人的遊戲——逃出魔幻紀

星際戰警——兩個黑衣人

憨豆先生——豆豆先生

15 品牌:

飄柔——飛柔

海飛絲——海倫仙度斯

強生——嬌生

索尼——新力

愛立信——易立信

格力高——固力果(glico)

阿迪達斯——愛迪達

16 人名翻譯:

梵谷——梵谷

畢卡索—畢卡索

伽(念「家」)利略——伽(念「茄」)利略

雷諾瓦—雷諾瓦

莎朗斯通——莎朗史東

布希——布希

歐巴馬——歐巴馬

希拉蕊——希拉蕊

安吉麗娜茱莉-安吉麗娜裘莉

「幕後黑手」——「藏鏡人」

這是因為以前的一個很紅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而來的。裡面跟正派主角雲州大儒俠史豔文作對的一個超級惡人角色就叫」藏鏡人」。平時很少現出行蹤,都在幕後操控惡黨歹徒壞人,施行各種奸計來攻擊史豔文。所以後來就把這些藏在幕後的黑手叫做」藏鏡人」。

盒飯——便當

便當是日文稱呼,因為殖民統治的影響,我們也跟著說」便當」。不過國語在正式的說法上是」餐盒」。

食物有彈性有咬勁——食物很Q(來自閩南語)

臺語裡面,吃的東西很耐嚼有彈性叫做」Q」,其實字應該寫做」曲」。捲曲的臺語也叫做」Q」。譬如捲髮,臺語叫」Q毛」。

開眼角(?)——開眼頭

這是啥?完全沒看過的詞,也完全不知道這是啥。如果有知道的先進大德,煩請指教。

礦泉水瓶——寶特瓶

寶特瓶指的是各種裝礦泉水或各式飲料的塑膠材質瓶,不是只有限定裝礦泉水。

紙盒裝(飲料)——鋁箔包

在臺灣,裝飲料的紙盒裝還是有兩種。一種是裝牛乳、蔬果汁的純紙盒包裝。這種的特點是外形像個房屋。撕開對角拉出封口就可以飲用。另一種是付小吸管的,外面是紙質,裡面有一層鋁膜。通常用再侵透力較強的飲料,譬如茶類。

消防官兵——打火弟兄(?)

我們負責救火的這些人員國語叫做消防員,屬各地消防局所管轄。各種奇怪的救助譬如溺水、摘取蜂巢、捕蛇、追捕脫逃猛獸、處理瓦斯煤氣外洩等等都可以找他們。臺語叫做」打火員」。因為臺語的」滅火」稱為」打火」。打火兄弟這是用來對消防員比較親膩的稱呼,或者消防員彼此間的形容所使用。不是很常用。

擺地攤——」斂」攤(我不知道是哪個斂)(?)

擺地攤就是擺地攤,或者擺攤。臺語叫」開攤」。

阻止—封鎖

這又是個錯的超離譜的。阻止歸阻止,封鎖歸封鎖。譬如兇案的現場,警方將現場」封鎖」,不會是警方將現場」阻止」。

矽膠——矽膠

這我搞不太清楚是不是指隆乳手術所用的那個填充物。如果是的話,臺灣叫」矽膠」。

味精——味素

國語也是叫味精,正式名稱也是。臺語的話才叫味素。

抓狂——倆共(閩南語)

抓狂這個詞本來就是臺語的詞。十年前我剛接觸大陸的網路的時候,還沒看到這個詞在大陸的網路出現。後來這個詞循著網路傳入了內地。抓狂的臺語發音是」倆拱」沒錯,不過拱是發二聲不是三聲。順便一提,諸如」靠」、」偶」(我)、」不素」(不是)這幾個詞本來也都是臺灣用語,後來也都是因為網路漂洋過海到了大陸。就像現在大陸的」牛B」、」火紅」這些詞傳來臺灣是一樣的。

素質——貭素

臺灣不管是國語還是臺語,都是用」素質」,這個」質素」是哪來的,根本就沒聽過。

推遲——延後

這兩個都有使用,只是推遲是比較文雅,延後是比較口語化罷了。

雷射——脈衝光

雷射在臺灣叫雷射,雷射這東西跟脈衝光有明顯的不同之處,可以說是兩種不同的東西。

口才——口條(口條)

這個是兩種不同的意思。口才在臺灣的意思如各位理解的那樣。至於口條,指的是說話的語氣特徵。不過這個很少用,通常都是電視配音員之間在談論配音的問題時候會用到的詞。

多管閒事——雞婆

國語也是」管閒事」,」多管閒事」。」雞婆」是臺語的用法。只是在臺灣因為國臺語混用的狀況很頻繁,所以也會再說國語的時候使用。

人流手術——夾娃娃

國語正式來講是」流產」,更正式的說法是」人工流產術」。臺語叫」落胎」。夾娃娃這是非正式、不正經、比較戲謔的說法,在網路上使用或者朋友之間開玩笑的狀況用的比較多。

白痴——白目(意思好像不完全一樣哦)

如上所說,的確不是同樣的意思。白痴指的是罵人愚蠢、笨蛋、腦子不靈光。白目則是罵人很不會看人臉色、很不會看場合做事或說話。譬如說,有人在葬禮場合上嬉笑喧譁,就可以罵這人」很白目」。

聊天——哈拉

聊天室比較正式、通用的說法。哈啦是比較口語化的說法。

冰箱——冰櫃

保存食物飲料的這個機器我們叫冰箱,臺語叫」冰廚」。專門保存冰塊的那種大型儲冰氣才叫做冰櫃,殯儀館保存屍體的那個也叫冰櫃。

"冰的"飲料——"凍的"飲料

我們會說」冰的」,不會說」凍的」。

土雞——跑地雞

那種品種沒改良過叫土雞,另一种放養在山坡上的土雞叫做」放山雞」。

洗面乳——洗面奶

一些乳液化的用品我們都會說XX乳,不會說XX奶。

生活小貼士小tips小竅門——小撇步 (咦?小撇步也是?=v=||)

這完全是兩個不同概念不同種類的東西。大陸說的小貼士,我們叫」便利貼」。撇步是指一些訣竅、竅門的臺語說法。

紀律委員——風紀股長

文藝委員——康樂股長

這個上面那個關於教育方面的說明已經有說了。

鬼——好兄弟(是敬畏的意思嗎?)

臺灣稱孤魂野鬼、靈界的那些靈體、靈魂、亡魂方面,好兄弟是敬稱。像是農曆七月的普渡亡靈,就叫」普度好兄弟」,當然這個也是臺語的用法。不過好兄弟也並非都是指這些東西。譬如說:誰與某某人兩個是好兄弟,那是說他們兩個是死黨好朋友、好哥們,不是說他們兩個是鬼。

中邪——卡到陰

卡到陰也是臺語對於中邪的口語化說法。另外也有」遇到魔神仔」、」被魔神仔拐去」的講法。

好吃——不錯吃(「不錯」系列)

好看——不錯看

會用」不錯XX」的用法的,基本上都是臺語化的口語。

兇巴巴——恰北北

恰北北這個就是兇巴巴沒錯。不過通常這個用詞是用在女性身上,不會用在男性身上。

不是一類型的——不是一卦的

這個有些不同。」不是同一掛的」,通常是指某人跟某些人不是同一個小團體。譬如說」老王跟老鄭還有小白他們那幾個不是同一掛的」。

瞎掰——唬爛

沒種——俗仔

貪汙——A錢

土——俗(請閩南語發音,聳)

露餡——破功

這些都是臺語的說法,當然現在國語的口語化裡面也混入了。

美瞳——放大片

這種有顏色的隱形眼鏡大陸叫」美瞳」,我們很少人叫」瞳孔放大片」或」美瞳」。都是說彩色隱形眼鏡較多。

堂食——內用(嚴格來說是從缺,因為「堂食」可存在的語境比「內用」廣得多)

其實也就是在飲食店裡面吃而不攜帶出去的意思。

11 臺灣不常用詞:

大陸 臺灣

貌似——好像

這個不是不常用」貌似」,是根本不用。

跑題——離題

跑題離題都有用,都很常見。

關注——關心

關注跟關心也是很常用。

估計——猜想

這有些不同。估計在我們這裡指的是有根據的預先計算。譬如:據內政部以某某年的某產業稅收來估計。猜想就如字面上各位所了解的那樣的意思。

13從缺類:

(1)普通話沒有對應詞彙

歪哥——(閩南語詞)意思是做壞事;

不對,這不是說做壞事。歪哥,指的是指某人在做人做事情上面的特性是不正經、非正派、旁門左道、佔人便宜、心存不良。

ging(ㄍ一ㄥ)——堅持.固執等等意思;

不是說人固執、堅持。正確的意思是說這人性格上拘束、放不開。譬如說:小王在女孩子面前很ging,很」閉數」(閉數也是臺語,指的是個性內向)。

龜毛——基本上就指性格「不爽快」(嚴謹一點的解釋是「當一個人非常的無聊,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認真而產生一些異於常人的行為,導致周圍的人都相當抓狂的行為即稱之為龜毛」);

上面這個嚴謹解釋是錯的。如果按照上面這個嚴謹解釋所說的來講,臺語叫做」肖神經」。龜毛就是不爽快、拖拖拉拉、內地有些地方是說」痾棉花屎」。

田轎仔——有錢有地的人;

有錢有地的不能說都是田僑仔。田僑仔指的是那些住在鄉下,家裡廣有田產的那些土地主。這是都市人對鄉下這些地主的貶稱。另外臺語裡面對有錢人的尊稱叫」阿舍」,等同大陸所說的」大爺」、」老爺」。

裝校為(裝瘋賣傻);

基本上在網路上寫出來有很多種寫法,只要音對了就差不多可以。不過這並不完全是裝瘋賣傻、裝傻的意思。在罵人的時候也有用來罵對方把自己當白痴耍或者不守諾言信用。譬如國語說:你TMD把我當白痴嗎?臺語裡面就可以說:你把我裝校為喔!

喬——相當於「瞧」嗎?但是好像也有整理的意思,還有在「喬時間」又不知道該怎麼翻譯了

臺語裡面喬是動詞。譬如說上面講的」喬時間」,就是」抽空」、」挪時間」、」找個時間」。喬事情,就是處裡事情。也有」排解」、」商量」的意思。譬如說:小王跟老陳兩個之間的那筆爛帳很不好搞定,還是叫他們兩方的老大出來」喬一下」比較好。當然也有整理、調整的意思。像上面有朋友回應說的」喬奶」或者」喬空位」。

(2)國語沒有對應詞彙

立馬——立刻馬上

當然有,臺灣不說立馬,臺灣說立刻、立即。

輕一點——小聲一點

輕一點跟小聲一點是不同的詞,其意思就如字面上大家所理解的那樣。

14 電影片名翻譯:

最終幻想——太空戰士;

相關焦點

  • 汪毅夫:關於「國語」和「普通話」
    汪毅夫:關於「國語」和「普通話」——與臺灣友人根誌優先生的談話   2013年元月11日,我偕全國臺聯陳杰副會長等同事會見臺灣賽夏族頭目根誌優先生等友人。席間,我向根誌優先生請教「吳鳳傳說」問題,獲益良多,也同根誌優先生提起有關「國語」和「普通話」的話題,相談甚歡!
  • 港臺國語對普通話的影響
    改革開放後,內地和臺灣、香港等地的經貿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特別是港臺影視劇、綜藝節目在內地持續熱播,以粵語和閩南語語法在「國語」中的一些用法也對普通話形成了影響和衝擊,漸漸的一些語句和語法出現在了普通話中,甚至在中央電視臺的主持人的主持詞中也用聽到一些原來在普通話中沒有的語法和詞彙。
  • 國民黨軍敗逃後,臺灣的「國語」為何跟大陸普通話發音如此相近?
    很多朋友注意到,我國臺灣省的民眾除了使用方言之外,基本都會說「國語」。客觀而言除了帶有些許「臺灣腔」外,國語和大陸從50年代起推廣的普通話發音非常相近,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兩岸的人溝通起來完全沒有障礙。
  • 「臺灣國語」與「在臺灣的國語」
    臺海網1月16日訊 臺灣作家 資深媒體人桑品載今日在海峽導報上發表文章,全文如下:大約30年前,《中央日報》發表一篇討論我國方言的文章,表示語言在不同發音下,可能造成許多誤會及笑話。文章以兩位國民黨大佬黃季陸和秦孝儀的口音作為比擬,煞是有趣。黃是四川人,秦是湖南人,他們是老朋友。
  • 國語競選,更接近古漢語的粵語,真的以「一票之差」輸給普通話嗎
    到兩晉和唐宋末年北方戰亂,大量百姓舉族避難南下,又將此時的中原之音融入到粵語之中。所以粵語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元素,其中就包括中古漢語四聲中的「入聲」,而這恰恰是普通話所沒有的。北方的漢話因為古時戰亂頻繁和異族侵略,語言也隨之受到衝擊,不可避免地發生了改變,而相對安定的南方受到影響則相對較小。清代學者陳澧就認為粵語就是隋唐時期的中原之音。
  • 臺灣省講的「國語」,為何跟普通話發音這麼像?原因你未必能想到
    很多朋友注意到,我國臺灣省的民眾除了使用方言之外,基本都會說「國語」。客觀而言除了帶有些許「臺灣腔」外,國語和大陸從50年代起推廣的普通話發音非常相近,幾乎沒有什麼區別,兩岸的人溝通起來完全沒有障礙。仔細想想這種情況似乎十分奇怪,由於近代歷史原因,國民黨軍49年敗退臺灣後,兩岸緊張對立過很長時間,所以根本不可能對漢語發音進行統一的教育普及,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發音一致的情況呢?其實嚴格來講兩者不僅僅是相近,理論上講大陸普通話的發音規則、聲調和臺灣省使用的「國語」是完全一樣的。之所以不少臺灣人的國語帶著「臺灣腔」,是受到臺灣原住民發音特點的影響。
  • 你真的了解普通話嗎?
    在很多朋友的理解中,普通話就是北京話,但這其實是有偏差的。今天呢,我就帶大家真正了解一下到底什麼是普通話,先了解普通話,才能學好普通話,從此告別」廣普「,一起往下看吧。那麼上面你看到的呢,就是我們的」經典案例「,看完這個視頻不禁讓我想起了」渣渣輝「和」古天螺「帶給我的開心與」Fai 落「。
  • 以為臺灣人讀錯字,大陸普通話和臺灣國語真不同,他們還在民國!
    由於歷史原因,很多臺灣的漢字,不但聲調與大陸不同,有些詞的發音跟大陸普通話發音,差別非常大。可是這個詞在臺灣的正音,就是「XueYi(音:血藝)」,而且是民國時期的標準讀法。比如「垃圾」這個詞,如果誰讀成「LeSe(音:勒色)」,我們認為這也錯的太離譜了,這是哪個地方的方言啊?跟普通話差得十萬八千裡了。可是,這個讀音竟然是民國標準讀音,就是「LeSe(音:勒色)」,不是方言而是標準民國普通話。
  • 中國古代就有普通話了,只是叫法不同,普通話真的不「普通」!
    中國古代就有普通話了,只是叫法不同,普通話真的不「普通」!最近教育部的相關官員對外表示,目前中國已經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口實現了普通話的雙向交流,但是依然有四億多人口只能實現普通話的單向交流,意思就是只能聽懂普通話,但是不會說普通話!
  • 「普通話」為什麼稱普通話?為什麼稱「國語」是錯誤
    「普通話」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為什麼不稱「國語」和「官話」?這似乎是一個很普通的問題,但實際上有許多人並不真正清楚。其實,「普通話」這個詞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了。1906年,語言學者朱文熊寫過一本書《江蘇新字母》,把漢語分為三類:國文(文言文)、普通話、俗語(方言),第一次提出了「普通話」的名稱和概念,他給「普通話」下的定義是「各省通行之話」。語言學家、北京大學教授王力出版過一本書《漢語淺談》,書中專設一個小標題「什麼是普通話」。王力說:「什麼是普通話呢?普通話就是通行全國的話。普通話就是普遍通行的話」。
  • 為何我們以前看到的香港電影國語版,都是臺灣配的音?
    關於港片的國語配音版本,首先一個,大家知道為什麼港片會有粵語和國語2個不同的版本嗎?為什麼是叫做國語版?為什麼不叫普通話版本?從國語這個說法,我們就可以明確,港片的國語版本大多數都是和臺灣有關。很多人以為當年港片的國語版本,是為了方便在大陸發行,所以要配音,這個說法就是錯誤的。
  • 寶島聽國語是怎樣的體驗?臺灣閩南語還是閩南語!
    「世紀一握」後相互致詞,一邊是大陸普通話,一邊是臺灣國語。語言共通,腔調不同,這是歷史留給兩岸人民的特殊烙印。「臺灣腔」對於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誰都可以學著電視劇裡的樣子輕而易舉地模仿一番。但是,憑著一口普通話,在臺灣真的能理所當然地交流自如無障礙嗎?我的經歷恐怕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
  • 臺灣的「國語」
    臺灣的「國語」,是指戰後在臺灣由政府所推行、而逐漸在民間普遍使用的北京話。由於北京話已經在臺灣獨立發展了50年以上,已經與我們在大陸所使用的普通話有些不同,所以有些語言學家因此將其稱之為「臺灣國語」或「臺灣華語」,而在英文文獻中則比較常用「Taiwan Mandarin」這個詞彙來描述這個語言。
  • 那些年的港片和國語版配音幕後,見證了華語電影多少變遷
    很多人有個誤解,說是因為周星馳國語不好,所以要找人專門配音。這個說法流傳很廣。那麼,它是不是真的呢?我要說錯,大大的錯誤。周星馳的國語,或者說普通話非常好。畢竟大家想想看周星馳的媽媽最早是從內地去往香港,她的普通話非常好,她的兒子普通話怎麼可能不好呢?
  • 臺灣人為什麼都會說普通話
    來到臺灣,我發現臺灣人的普通話,普遍比香港人好。在臺灣,把普通話叫做「國語」。細細探究起來,其實「國語」一詞早已有之。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總教習吳汝倫前往日本考察,見到日本正在推廣「國語」,又稱「共同語」。吳汝倫回國之後,提出中國也應該推廣國語。
  • 臺灣人為什麼都會說普通話?
    來到臺灣,我發現臺灣人的普通話,普遍比香港人好。在臺灣,把普通話叫做「國語」。細細探究起來,其實「國語」一詞早已有之。  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總教習吳汝倫前往日本考察,見到日本正在推廣「國語」,又稱「共同語」。吳汝倫回國之後,提出中國也應該推廣「國語」。他以為,中國的「國語」以北京話為基準。
  • 臺灣人為什麼都會講普通話?
    來到臺灣,我發現臺灣人的普通話,普遍比香港人好。  在臺灣,把普通話叫做「國語」。細細探究起來,其實「國語」一詞早已有之。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總教習吳汝倫前往日本考察,見到日本正在推廣「國語」,又稱「共同語」。吳汝倫回國之後,提出中國也應該推廣國語。他以為,中國的國語以北京話為基準。臺灣一直沿用國語一詞至今。  現在臺灣會說國語的人,將近百分之九十。五十歲以下不會說國語的人很少。  在臺灣是怎麼學普通話的?
  • 繁體漢字與臺灣國語
    後來安全降落到達臺北住下,打開電視機,才發現整個臺灣都在談論這場暴烈的颶風。這場名字叫做「泰利」的強悍颱風,摧枯拉朽,所到之處,播撒成災。有一個數據可以證明它的厲害:其三日間瓢潑而下的降雨量之大,幾乎直抵雨水豐沛的臺灣島半年來的總雨量……客機最後安抵臺北桃園機場,且還很準時。在桃園機場入境,我遞上大陸同胞赴臺通行證和臺灣方面發放的入臺證。
  • 歷史揭秘:臺灣人為什麼都會說普通話
    來到臺灣,我發現臺灣人的普通話,普遍比香港人好。在臺灣,把普通話叫做「國語」。細細探究起來,其實「國語」一詞早已有之。1902年,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的前身)總教習吳汝倫前往日本考察,見到日本正在推廣「國語」,又稱「共同語」。吳汝倫回國之後,提出中國也應該推廣國語。他以為,中國的國語以北京話為基準。臺灣一直沿用國語一詞至今。
  • 中國有國旗、國歌,為什麼沒有國語?我們為何不稱普通話為國語?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漢語的語音史。秦始皇統一天下,就實行了「書同文」,但卻沒有「語同音」,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道:「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書同文,卻沒有語同音,這也就說漢字直到晚清民國時期,才有一個標準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