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古村落之——桃花潭鎮包合村

2021-02-12 真太狼


包合村,位於涇縣西南,距縣城31公裡,介於查濟與桃花潭之間,昔時屬十一都,舊稱包村。解放後,劃分為兩個村,一名包村,一名合溪,建鄉時,取二村首字稱包合。村落很大,近600戶人家,人口達2200多。


清嘉慶《涇縣誌·山水》記載:合溪過銅、寶二峰,歷連溪、沿烏龍山至包村,又合石壁山水、風凰山洞水,經文門墩,出舒口,注入青弋江。

舒口水之陽有海拔五、六十米的衝擊山坡,名為世古墩,它前臨合溪,後依鴻峨山西南麓。地勢偏高,向陽乾燥,背靠鳥獸出沒的密林大山,面對水清草茂的廣闊河灘,宜於人居、漁獵,農作,是古人類理想的棲息之處。


合溪村,村前組——包合 鳳菲菲拍攝

這裡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出土了眾多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石器、骨器、陶片,經專家鑑定,屬東南地區原始文化,為浙江「良渚文化」系統,出土的石斧、錛、鐮、鏟等生產石器和骨針等生活用具,館藏於縣文化局。

遺址文化層距地面不到一米,面積約2000平方米。


良渚文化  網絡配圖

世古墩稍南,即包村之東,有一處山腳稱老鼠嘴,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有當地農民挖菜地掘得一青銅盆,1983年修築查濟至涇縣公路時,在老鼠嘴附近先後開挖出了I、Ⅱ號漢墓,古墓後壁及兩邊側壁為單磚平砌、橫直立磚券頂,平磚鋪底,為典型漢墓墓制。

出土了五銖錢、銅鏡以及民用和實用陶器幾十件,製作規整,造型美觀。2005年322省道經由其地,拓寬原路,再次挖掘出一處同樣墓制的漢墓。這期間,正好又實施農田改造治理項目,在與老鼠嘴相隔百米的山墩上也發現了幾處漢墓,有關人士初步推測,此墩可能是一處漢墓群。

包村始建於南宋,乃包拯第五代後裔包忠五,即包輝,以明經任涇川教授,宗譜稱其「愛烏龍寺花坦秀,遂卜佔籍」,便成為涇縣包氏始祖。


至今古墓仍存,後裔多次修葺。遷涇後,包氏人才輩出。

第三代包收授上舍,包狀任國子監鴻臚署丞;第四代包伯騶,國子監進士,累官按察使,包千駒淳熙進士,初官信州、弋陽縣尉,任滿,赴部引進,敕賜白綾量璽存世;第五代包行簡贈中奉大夫。包應雷,詩賦馳名,補國子監太學生;第六代包雲龍登文天祥榜進士,官翰林檢討,累遷少師。包文龍中淳進士,任國子監助教,可謂累世簪纓不絕。


山裡文家銀杏樹——包合鳳菲菲拍攝

明朝最著名的人物為包大智,萬曆七年(1579)舉人,歷任福建閩清、順昌知縣,廣西平樂府同知,居官時有「政簡民和」的評價。

當時平樂地區瑤、壯等民族對明朝統治不滿,,時有動亂,包大智恩威兼施,數月盡服,後來病歸故裡。為表其功績,曾建有兩坊。矗立於古村大街的高大石坊已毀於「文革」之中。而其府第之前磚坊,精雕細縷,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已異地保護於桃花潭文化藝術中心。

其通高約十四米、寬六米,為正反兩面四腳牌樓式柱坊,全坊三重十二個翼角。

第一重橫梁上有「恩榮」二字直石匾,兩側四個磚鬥拱;第二重橫梁是「天賜綸褒」四字橫石匾,兩側四個磚鬥拱;第三重兩根白石橫梁,上刻「誥贈文林郎福建建平府順昌縣知縣包殊祥孺人徐氏」和「敕封文林郎奉政大夫廣西平樂府撫夷同知包大智」,橫額刻有人物、花卉、鳥獸等浮雕。

全坊三重鬥拱鋪作間全是透雕,左右翹角是用龍首吻和魚尾吻。四根磚柱上半部均刻有精美的纏枝花和萬字紋,工藝精湛,非常值得觀瞻。

清朝的包世臣、包世榮、包慎言與好友周濟,倡導實踐經世致用之學,人尊為安吳學派。此學派反映了乾嘉之後學術動向,具有一定影響。

包世臣(1775-1853),清代學者、文學家、書法家、書學理論家、政治理論家。字慎伯,晚號倦翁又自署白門倦遊閣外史、小倦遊閣外史。自幼家貧,勤苦學習,工詞章,有經濟大略,喜談兵。

嘉慶中舉,曾任江西新渝知縣,被劾去官。畢生留心經世之學,勤於實際考察,對當時重大的社會問題,如農政、漕運、鹽務、河工、銀荒、貨幣以及水利、賦稅、吏治、法律、軍事等方面的實情況,都相當熱悉,尤諳農、禮、刑、兵,所謂「齊民四術」的廣博學識,是當時社會一個頗為知名人物。


道光十八年(1838),林則徐任飲差大臣赴粵禁菸,次年正月路過江西南昌時,曾向他問諮詢禁菸之計。


虎門銷煙

包世臣生平著作,晚年收集整理為《安吳四種》一書。


青年時師從鄧石如學基隸,後又倡導北魏,晚年習二王。所著書論《藝舟雙楫》對清代中、後期書風的變革影響很大,至今為書界稱頌。

包世臣長子包誠(1800——1871),字興言,少時出遊山東,受業於陽湖張宛陵先生。讀書求甚解明義理,深得其師所著《素問釋義》和《本草述錄》兩書之妙,獲其真傳。曾以徐之才的「十劑」之說著成《十劑表》兩卷,以十二經絡為經,十劑為緯,按經列藥,輯成表格,集藥性、功用、歸經於一表,一目了然,很有實用價值。建國後,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版發行。

包誠所著《傷寒審證表》,鉤玄提要,羅列症候,悉從經、腑、髒傳變辨證,並以自已長期醫療實踐和臨床經驗,反覆描摩,而自成一家,成為醫界研究傷寒學之要籍。

包合古村是一本木刻本的歷史書,藏經奧秘,很是值得當代人發掘深研,窮原竟委,而有所獲益。


包合大橋的日落——包合村鳳菲菲拍攝

點擊【閱讀原文】真太狼涇縣農土產微店歡迎您的駕到!!!

相關焦點

  • [順達旅行社]黃山/涇縣桃花潭/唐模古村落/績溪龍川2日遊
    早6:30安徽大劇院集合;乘車前往國家4A級景區---涇縣桃花潭景區,體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千古絕唱!接著,乘車赴龍川景區:欣賞全國木雕藝術的殿堂、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的族祠——胡氏宗祠:明代水街、奕世尚書坊、山間庵等。
  • 涇縣訪友-查濟古村落
    安徽多山地,涇縣位於黃山和合肥之間的山裡,古時候交通不便,卻也出了宣紙和查濟古村落這樣的文化遺址。好友在涇縣邀請我多年去他那裡看看,前幾年忙於自己的事情未能有時間和閒情逸緻,這疫情的日子卻也給我帶來了時間和悠閒,趕著高鐵已通車,從杭州出發一個小時的時間抵達宣城,交通非常方便。第一站就直奔一個中國著名的古村落,查濟。我去過很多古村落,江浙一帶的周莊、南潯古鎮、因網際網路而聞名的烏鎮等。
  • 隱於山谷,安徽涇縣綠林谷漂流,桃花潭休閒2日遊自駕遊攻略
    活動行程Day1:各地-綠林谷-桃花潭各地上午或中午自駕到涇縣【綠林谷】景區,這裡就像一處世外桃源,到處鬱鬱蔥蔥,山谷四面環山,景區內可以午餐,下午來一場激情的漂流,人與自然完美融合。還有其他體驗遊玩項目,結束後驅車7公裡前往桃花潭鎮住宿,晚上品嘗當地美酒,過著詩意般的生活。Day2:桃花潭-查濟-月亮灣早起看桃花潭河邊看晨霧美景,當年李白乘坐小船給汪倫贈詩,上午遊桃花潭東、西岸景區。如果喜歡古村落及自然景區可去查濟或月亮灣遊玩,時間充足朋友可到自駕皖南川藏線最美公路。
  • 皖南風情,涇縣桃花潭和查濟古鎮二日遊
    ,今天我們就尋訪桃花潭。若我在唐,定是見過李白,且是個釀酒的酒娘,定是拒絕了李白同遊玩之邀,否則今生怎會追詩仙遊蹤找酒?十裡桃花醉,悠悠踏歌岸,逢知己酒千盞,此情難追,桃花已不見,唯有青弋水。輕輕嘆。【第一天,桃花潭】桃花潭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境內(青弋江上遊),距縣城34公裡。去桃花漂首先要到涇縣,也可以從安徽池州青陽縣過去。李白《涇川送族弟錞》白「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陽祠」,陵陽就在青陽縣,也就是說桃花潭和陵陽都在青弋江上,是近鄰。到桃花潭的車也很多,交通方便。
  • 卜繁華涇縣遊:桃花潭水深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卜繁華桃花盛開的時節,我從南京到安徽涇縣尋古探幽,這裡的明山秀水令我流連忘返,桃花潭、查濟古村、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等勝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出涇縣城西行,一路山清水秀,約40公裡抵桃花潭鎮。
  • 涇縣鄉村旅遊現在更便捷了!
    涇縣境內有新四軍軍部舊址、桃花潭、江南第一漂、查濟古民居、黃田古民居等旅遊景點。新四軍軍部舊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建於民國四年(1915年),是北洋軍閥張勳的公館,內有兩棟磚木結構樓房和一棟平房,屬中西合璧的古建築。
  • 安徽涇縣又一古鎮走紅,因李白的一首詩而火了千年的桃花潭!
    桃花潭景區位於青弋江上遊的涇縣陳村鎮境內,這裡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既能看到清新秀麗的皖南風光,陶冶情操;又能看到保存完整、風格獨特的明清建築700多處,追循歷史的蹤跡。汪倫墓地是該景區的主要景點,與李白乘船的渡口比鄰。陵墓門前方樹立著男女唐朝人形象的白玉石像和石馬,把整個墓地襯託的莊嚴肅穆,使遊客立即有身臨其境之感。
  • 宣城-涇縣桃花潭鎮的綠林谷風景區
    2015年,被涇縣桃花潭鎮授予「旅遊創業獎」「旅遊發展進步獎」;2016年景區被省農委授予「4星級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星級示範企業(園區)」;2017年在涇縣第二屆導遊技能大賽上榮獲「最佳網絡人氣獎」,並在華東旅遊景區聯盟舉辦的景區評選中,榮獲了「最佳景致漂」獎。景區負責人黃志軍向記者介紹,綠林谷之所以能獲得這麼多殊榮,和景區的規劃設計分不開。
  • 涇縣桃花潭,青山碧水間留下了「汪倫與李白」深厚友情的千古佳話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我們的"皖南川藏線"之行來到了位於宣城市涇縣的桃花潭鎮,去一睹詩中之地——"桃花潭"的風採。我們在暮色之下抵達「桃花潭鎮」。一、"桃花潭"名的由來桃花潭鎮古稱"南陽鎮",後為"陳村鎮"。
  • 宣城市27個村落入選安徽省首批傳統村落
    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近日安徽省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公布,我市的郞溪縣姚村鄉姚村村等27個村落入選,佔全省228個村落十分之一強,數量居全省第三位。
  • 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築,安徽涇縣桃花潭景區
    位於安徽省涇縣桃花潭鎮,景區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有清新秀麗、蒼巒疊翠的皖南風光,客觀山川的靈氣;另外,還有保存完好、風格獨特的古代建築,讓人感受到思古的幽情。桃花潭記中記載的武陵源,正如古名所示,古人風于澄泓蒼霞,桃花潭之所以有名,是因為它有著美麗的傳說,唐朝天寶年間,涇縣豪士汪倫聞大詩人李白下居南陵叔父李冰陽家而喜,修了一封曰書,這裡有十裡桃花,老師喜歡喝酒嗎?這裡有一萬家飯店。
  • 合福高鐵安徽段停靠站:涇縣站介紹及周邊景點推薦
    涇縣高鐵站屬合福高鐵站點上中等規模車站,設計為4股道,2個站臺,總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站房高峰每小時客流量按1380人標準設計,主體工程於4月11日封頂。合福高鐵涇縣站周邊景點推薦合福高鐵涇縣站周邊景點推薦查濟景點介紹:查濟位於涇縣桃花潭鎮査濟村,是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課本上的景點,安徽涇縣桃花潭風景區,汪倫踏歌送行李白的地方
    汪倫詞書院前汪倫雕塑栩栩如生桃花潭的東岸,是汪倫踏歌送行李白的地方,湖光山色,微波漣漪,風光旖旎,可觀山川之靈氣。來桃花潭最好的時間是早晨,煙霧繚繞,如詩如畫,仙氣飄飄,既有清新秀麗、蒼戀疊翠的皖南風光。
  • 涇縣9家自然山水類、古村落類景區恢復開放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涇縣文化和旅遊局發布通知,該縣A級旅遊景區自3月12日起採取分類分步方式開放。自然山水類、古村落類9處:水墨汀溪景區、江南第一漂、月亮灣、馬頭祥養生觀光園、綠林谷、桃花潭景區、查濟景區、黃田景區、赤灘景區,自3月12日起有序開放。博物館等室內參觀為主景區4處:中國宣紙文化園、雲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皖事變烈士陵園、王稼祥故居,暫不開放。
  • 【隱於山谷】綠林谷漂流,桃花潭休閒二日遊自駕遊攻略!
    活動行程 Day1:各地-綠林谷-桃花潭 各地上午或中午自駕到涇縣【綠林谷】景區,這裡就像一處世外桃源,到處鬱鬱蔥蔥,山谷四面環山,景區內可以午餐,下午來一場激情的漂流,人與自然完美融合。
  • 【探秘尋幽深谷處】皖南川藏線、涇縣月亮灣二日自駕遊攻略!
    水墨汀溪,皖南最後一片原生態「天地淨土」 桃花潭,李白在此寫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而聞名 行程安排 Day1:各地自駕旅遊愛好者上午十點左右到達皖南川藏線涇縣蔡村段起點
  • 涇縣行記|漢家舊縣,江左名邦 山川清淑,秀甲江南
    俯瞰查濟古村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有些句子,是永遠無法超越、無法替代的。「涇」,是指由北向南、由高向低流動的水。涇縣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青弋江上遊,處於長江南岸與皖南山區交接地帶,青弋江是境內主要河流,古稱涇水,也稱涇溪、涇川,由西南向東北斜貫縣境出蕪湖入長江。
  • 清明節自駕桃花潭~船遊太平湖~金庸老家查濟~新四軍軍部舊址
    桃花潭桃花潭,因唐代詩人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而名揚天下。 潭面水光瀲豔,碧波涵空。桃花潭四周點綴著眾多的自然人文景觀,屹立千年的壘玉墩,深藏奧妙的書板石、李白醉臥的彩虹崗、踏歌聲聲的古岸閣、青磚黑瓦的居......桃潭煙波使人陶醉,桃林春色讓您留戀,移步皆成景、四時景宜人。
  • 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在哪裡,到底有多深?
    汪倫,歙州黟縣人(宣州太平縣,今安徽黃山市黃山區),曾任涇縣(今安徽宣城涇縣)縣令,卸任後隱居於桃花潭畔。李、汪二人本無交集,但是架不住李白擅長詩詞,才氣之大,天下皆知。汪倫是李白的超級粉絲,仰慕得很,很想親自見見李白,表達一下如滔滔江水般的敬仰之情。就和現在的追星族一樣,雖然他知道李白,但是李白不知道他。
  • 安徽涇縣,李白為什麼偏愛桃花潭?
    >君語 + 安徽涇縣的桃花潭,因唐代詩人李白的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千古絕唱,而被世人知悉。 安徽涇縣,隸屬於宣城市,鍾靈毓秀,人才輩出,歷史上的涇縣既是「男勤於耕,女勤於織」的農桑之區,又是商宦眾多,文風昌盛而人文重地,文房四寶中的宣紙,就以「涇縣所制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