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同胞,再說自己翻譯好我要報警了!

2020-12-20 觀察者網

恐怕最讓電影愛好者期待的就是每年的奧斯卡頒獎盛典,這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電影獎項不知定義和發掘了多少好片。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將於美國時間2018年3月4日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在此之前,提名影單已於1月23日公布,豆瓣評分8.1的《伯德小姐》也在其中。

比起《伯德小姐》的入圍,香港對此片的譯名,更讓人感到驚訝。

不得鳥小姐???

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什麼鬼……

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之前觀察者網作者陳佳靜寫的一篇文章……

全文如下:

《變形金剛4》正熱映,對岸的臺灣同胞怎麼說?大陸的譯名土鱉爆了!

臺灣東森新聞的報導以《擎天柱、威震天是哪位?變形金剛差「譯」》為題,稱臺灣網友嘲笑「大陸的翻譯很瞎,把帥氣的變形金剛變俗氣」了,並批「擎天柱之名雖好威卻也被笑好俗氣」。

在《變4》中,蘭博基尼變身的反派金剛Lockdown,在臺灣被翻譯成「地獄獵人」,在香港、大陸則被翻譯成「禁閉」,也被許多臺灣網友吐槽俗氣而且整個氣勢都沒了。

等一下。「禁閉」比「地獄獵人」俗?你確定後者不是某個初中生的QQ暱稱?

《變形金剛》的中譯,內地一個版本,港臺曾有多個版本,大家直觀地感受一下:

歐特巴族?無敵鐵牛……大概是過於不忍直視,現在兩岸三地就統一兩個版本了,那麼相比之下內地版本如何呢?你們再感受一下:

背負著「無敵鐵牛」的黑歷史,這是要有怎樣的勇氣和無畏,才敢吐槽「補天士」和「驚破天」這樣的譯名呢!

太平洋的風怎麼吹也有文化味,光拿一部電影的翻譯說事,樣本數太少,也說服不了誰。本著學習的態度,我從網上搜集來一些經典影片的兩岸譯名,呵呵……

《史密夫大戰史密妻》……捂臉,聽上去像另外一類電影啊。據說,《霸王別姬》有因為從英譯直接翻譯回來變成《再見,我的妾》的;《燃情歲月》《廊橋遺夢》《暮光之城》到了臺灣直接成了《真愛一世情》《麥迪遜之橋》《吸血新世紀》(你考慮過票房的感受麼!);《雲上的日子》在臺灣譯作《雲端上的情與欲》,《天生愛情狂》則是《這個男人有點色》,《這個殺手不太冷》變成了《終極追殺令》……

你能從下面的圖中看出臺灣翻譯的規律麼?

不加「神鬼」二字,根本不好意思說是臺譯版本

再跟我講翻譯品味,我要報警了啊!

知道《肖申克的救贖》為什麼在臺灣被叫作《刺激1995》嗎?

1994年,臺灣引進一部比較賣座的片子「The Sting」,譯為《刺激》(獲1973年多項奧斯卡大獎,大陸譯名《騙中騙》)。一年後《肖申克的救贖》上映時,片商覺得劇情與《刺激》有相似之處(大概都屬於高智商的復仇),因此就喊人家《刺激1995》了。還沒完,1998年又有一部片子「Return To Paradise」因有牢獄情節,在臺灣被譯為《刺激1998》。

在當時臺灣春暉音像出版社出版的VCD封面上,主演蒂姆羅賓斯(Tim Robbins)的英文名錯印成了TIN,導演弗蘭克(Frank)的名字也給印成了FRINK,當時的內容介紹寫到:「黑獄中一場詭譎多變的的遊戲,蓄勢待發!局中局,計中計!1995全新刺激,令你大出意外!」

真的好意外!

我也常常對臺灣同胞在遊戲上的翻譯嘆為觀止。

微軟在Xbox上有一款遊戲叫「Halo」,大陸一般叫《光環》或者《光暈》,對面大概嫌俗氣,於是翻譯成了《最後一戰》。

後來,微軟推出「Halo2」……

要不翻成……真最後一戰?可是Halo都出8個了!

好吧,我承認自己從小就不滿了,到底有什麼理由,要把《最終幻想》翻譯成《太空戰士》呢!

我們叫《生化危機》,他們叫《惡靈古堡》(現在到底有古堡什麼事……);我們叫《古墓麗影》,他們叫《古墓奇兵》;《反恐精英》vs《絕對武力》;《使命召喚》vs《決勝時刻》;《命令與徵服》vs《終極動員令》;《鏡之邊緣》vs《靚影特務》;《虐殺原型》vs《原型兵器》;《獵天使魔女》vs《魔兵驚天錄》……

翻譯得不夠雅沒事兒,誤譯就容易鬧笑話了。「踢牙老奶奶」,也稱「踢牙老嫗」,就是這樣一朵漢化界的奇葩。

它出自臺灣英寶格股份有限公司於2002年11 月30日於臺灣地區代理發行之RPG電腦遊戲《無冬之夜》(《絕冬城之夜》Neverwinter Nights)繁體中文版中最著名的錯誤翻譯:「我向前跑進人群,大叫要他們停手,67749但……我在泥巴裡摔倒。我抬頭看到一位老奶奶慈祥的臉。我抓住她的手……但她竟然一腳踢到我的牙齒。」那個,是不是想翻「kicked my teeth in」啊?,那是漠視對方的意思……

面對這濃濃的優越感,讓我姑且稱之為,「翻譯界的茶葉蛋事件」,我們以後還能好好交流麼……

相關焦點

  • 外國遊戲名的翻譯,港臺與大陸對比哪個更貼切?
    外國遊戲名的翻譯,港臺與大陸對比哪個更貼切? 外國遊戲名的翻譯不可否認的有商業化因素影響,有些遊戲要取特別的名字才能吸引玩家的關注。以下是幾個港臺與大陸對外國遊戲的翻譯,你覺得哪個更貼切呢?
  • 同樣是電影名稱翻譯,大陸文採斐然,港臺卻讓人哭笑不得
    大陸通過對於影片的深沉思考將片名翻譯為《何以為家》。同樣的一部電影,香港和臺灣卻有著不同的翻譯。臺灣翻譯為《我想有個家》,相對而言大陸的翻譯給人簡潔有力,孤立無援的感覺,大家怎麼看?香港的翻譯為《星仔打官司》,更加的缺乏文藝抒情感,甚至讓人喪失走進電影院的欲望。其實電影名稱的翻譯主要可以歸為兩大類。
  • 汽車品牌在港臺的奇葩叫法 我也是醉了_南京車網
    梵谷在港臺被叫為梵谷,而達文西在臺灣被稱為達文西……由於方言、發音和翻譯習慣的不同,港臺地區很多耳熟能詳的外文名稱跟咱們翻譯的都不太一樣
  • 超級英雄港臺神翻譯,神奇女俠英氣全無,擎天柱默默舉報
    香港、臺灣的電影譯名可以說是出了名的搞笑,眾多大片被當地影院一翻譯,仿佛都有了獨特的風味,而超級英雄電影更是他們發揮鬼才的重要素材。今天就讓咱們來一起看看,那些奇葩的超級英雄港臺譯名吧!綠巨人-變形怪醫綠巨人美國原名是Hulk,似乎只是一個單純的人名,到了內地為了便於理解,將其翻譯為「綠巨人」,但到了香港院線,他竟然變成了「變形怪醫」!不吹不黑,這名字其實還真挺便於理解的,但是人家班納明明是科學家好伐?翻譯成「怪醫」真的大丈夫?
  • 機場內的中國翻譯在坑同胞賺黑心錢?
    不少人在機場被警方攔住後,會遇到他。他對自己的同胞態度惡劣,咆哮斥責超過警察,甚至還誘騙一些不懂德語和德國法規的人承認自己有問題,告知他們說,一旦承認了就沒有事情了,否則在這裡被關押下去自己還要承擔全部費用。一些不明白利害關係的人就按照他的說法承認了,於是立即就被扣押起來遣送回去了。受害人很冤枉,但無處申訴。在法蘭克福一帶不少華人也受到過他的恐嚇欺詐。筆者就知道幾位受害人。
  • 港臺續籤新航約
    這樣,在港臺航線上,臺灣方面總的客運航班達到每周153個班次,貨運有1000噸。另外,在2003年和2004年,「長榮」和「華信」的貨運和客運業務還將有所增加。香港方面也有相應的變化。對於港臺新航約的最終籤署,兩岸人士都給予了肯定。  臺灣民航部門負責人 張國政:我想他們會以最快的方式,來完成、來營運,這對我們臺港以及我們赴大陸經商也好、探親也好,我想,會有正面的意義。
  • GAI一家真人秀上講方言沒問題,港臺明星不說普通話就會被噴
    有些觀眾覺得可以理解,而且沒啥問題吧,節目組還有字幕啊,這種綜藝不就是要展示相對真實的生活一面嗎?真人秀的重點不該是「真」?要還原在家裡的情況說四川話怎麼了?
  • 港臺腔:臺灣人來大陸唱首歌,竟「犯法」了?
    說起這兩首歌,歐陽娜娜將在開場參與《我的祖國》合唱,她在受訪時透露自己「期待又激動,同時也挺興奮」。張韶涵將參與抗疫歌曲《守護》合唱,要把「濃濃的愛,還有正能量傳遞給大家」,同時祝福祖國繁榮昌盛。聽聞臺灣歌手大大方方地表達拳拳愛國情,民進黨當局急眼了。
  • 電報:《流浪貓鮑勃》主角貓去世,諾蘭《信條》港臺定檔
    流浪貓鮑勃去世;全球DC粉絲線上虛擬盛會將臨;《信條》港臺定檔;英國奧斯卡宣布推遲。 在2007年與Bob初次相遇的詹姆斯·鮑恩,在剛剛發布的聲明中懷念14歲的Bob:「是他拯救了我的生命,帶給我的不僅是陪伴,更讓我找到了一直缺少的目標與方向。他見過成千上萬的人,也感動過數百萬的心靈,他是獨一無二的。」
  • 周克希:翻譯,要對自己有約束
    南都周刊 專訪 周克希做翻譯好比下圍棋南都周刊:您的法文是半道出家,中文則一出手即獲郝運等前輩稱賞。在您看來,一個好譯者要能通達原作的感覺,多大程度上取決於對母語的運用?翻譯,一定要對自己有所約束。對整體感覺的把握和追求字詞的準確,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說到底它們是同一枚硬幣。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對訓練邏輯思維的嚴密性有好處。但文學更需要的是形象思維,是「人情練達」,是「世事洞明」。有時候,尤其是剛開始翻譯時,我真希望沒學過那麼多年數學。
  • 汽車品牌譯名:大陸、香港、臺灣大比拼,哪種翻譯最好聽?
    提及汽車,自然離不開汽車品牌,雖說大多數人對汽車品牌很是熟悉,但你要知道,同一汽車品牌在不同地域的名稱可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即使是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也離不開上面這個概論。今天咱就比較一下,同一汽車品牌,在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哪種譯名翻譯的比較好一些呢?
  • 臺灣同胞去香港的安全無需「臺獨」分子「擔心」
    此話一出,真的是讓兩岸同胞笑掉大牙。作為臺灣「反服貿」運動要角的林飛帆當上民進黨高官後,依舊不忘關心自己的「港獨」朋友們,竟還想恫嚇2359萬的臺灣同胞不要去香港。誰不知道,正是過去這些年來「臺獨」、「港獨」的合流,導致了去年香港黑色的一幕。
  • 這幫超級英雄的港臺譯名讓人「不敢相認」
    鋼鐵俠、雷神、綠巨人……這些超級英雄的名字我們都耳熟能詳了,但是,他們在港臺地區的譯名卻和我們所熟知的翻譯大相逕庭。其中有些還算正常,有的卻讓人忍不住自我懷疑:等等?我看過這部電影嗎?先來一個正常的,《銀河護衛隊》,三種翻譯都還算中規中矩。《神奇女俠》和《神力女超人》也都是不錯的翻譯,小編記得很多DC的動畫都是把神奇女俠翻譯作神力女超人的。
  • 李克強總理記者會上的翻譯好句
    擔任李總理的翻譯,也不是很容易,因為李總理的記者會大白話多,但要用英語翻譯出漢語原文的韻味來也不容易,因為李總理特別喜歡「打比方」。(兩岸同胞)「打斷骨頭還連著筋」= Bones may be broken, but they are not split, because we are compatriots.(兩岸關係)「使其花團錦簇,我想花好總有月圓時」= ...so that it will be full of flowers.
  • 原來港臺地區的電影...
    今天就測測大家對港臺地區的電影譯名的了解程度~我們請來的兩位嘉賓答完題後生無可戀,大家都是中國人,翻譯起來咋差異這麼大~戳視頻圍觀他們答題車禍現場↓哈哈哈哈,由於方言俗語等因素的影響,香港和臺灣同胞們的電影譯名真的差別蠻大的~你們能猜對幾個呢?來答題吧!
  • 親歷:我在金邊機場坐計程車被打劫差點死了!已多名同胞中招...
    過來扶我的這一男一女都二十來歲,而站著的是位大叔,他們一臉關切問我話。我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但柬埔寨現有兩年,平時翻譯那裡也學幾句柬話。隻字片語間也感受到了他們的關切,一邊前前後後察看著一邊問我哪「秋」?就是哪裡痛?有沒有受傷的意思。一個個都皺著眉頭比我還著急的樣子。這時陸續有人跑過來,還有人去拿來了冰鎮的礦泉水。雖然驚魂未定,但一時間,我心裡也升起了一股暖意。
  • 「勒布朗-詹姆斯」被臺灣同胞翻譯成「雷霸龍-詹姆士」,科比呢?
    在講以下內容之前,小強必須要重申「寶島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諸多歷史問題,臺灣尚沒有回歸祖國的懷抱,但是兩岸人民的心永遠是連著的。說到NBA球員,不得不提的就是「籃球之神」麥可-喬丹,在閩南語裡,麥可-喬丹卻被翻譯成了「米高-佐敦」,這名字乍一聽是不是還挺酷的,而「小飛俠」科比-布萊恩特,被他們翻譯成了「高比-拜仁」,還有「龍王」克裡斯-波什被翻譯成了「克瑞斯-霸許」,更讓人忍俊不禁的莫過於「雙截龍組合」,「小皇帝」勒布朗-詹姆斯在臺灣被翻譯成「雷霸龍-詹姆士
  • 女子在地鐵被一男子緊貼,卻從自己身上摸了一手汙穢物:我要報警
    以前的時候,人們想要出一趟遠門都要好幾天,最快的也就是馬車,但是現在,即使再遠的地方,也能用最快的方式到達。在大城市中我們可以看到,尤其是上班的時間點,在地鐵上人擠人,都害怕自己會遲到,但是在地鐵上,指不定會遇見什麼人。
  • 香港VS臺灣:哪個才是港臺音樂的領先者?
    概括來說,在目前的華語流行樂壇上,港臺音樂是領先於內地音樂的,甚至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這種領先的優勢。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一次,我們不拿港臺音樂和內地音樂相比,我們討論討論在目前的港臺音樂的發展上,香港和臺灣,哪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哪個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領先者。
  • 為了看這些大陸劇,港臺青年超拼的
    可以把你自己的臉安到劇中人物上,也可以給自己的照片P上劇中人物的臉,假裝自己實力出演了當紅電視劇。,竟然還收穫了正主回復,著實讓我等追劇女孩羨慕到哭了。如今愛上大陸劇的港臺小夥伴,也要重新體會一遍我們的「痛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