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地圖一:北大周圍的三家書店

2020-12-18 搜狐網

  書店是書籍的舞臺,是書的生命起點和延伸,同樣一本書放在不同的書店,表現的也許是不同的深度內涵,書店的不同風格,不同的經營理念,表達著不同的閱讀立場,呈現出不同的閱讀文化。愛書人,總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的閱讀取向,要買什麼書?到哪裡買?心裡比較明晰。而一般的讀者,悠遊於大大小小的書店之間,總是感到很茫然。恰逢前段時間有網友提議大家來談談自己所在城市的書店,想想自己在北京也逛了一些書店,鬥膽談一點北京的書店。

  都說北京的書店,好的在北大附近,老的在琉璃廠一帶,大的在西單和王府井。西單圖書大廈、王府井新華書店、三聯韜奮圖書中心、風入松書店、國林風圖書有限公司、萬聖書園、席殊書屋、五四書店、女子書店、蘭羊書坊、方舟書店、中國書店……,這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構成了北京書店亮麗的風景。同時還有各類專業書店如電影書店、法律書店、廣告書店、建築書店、戲劇書店、考古書店等等以及出版社自己的書店,再加上幾乎每一條街都有的個體小書店,舊書交易市場等等,那數量實在驚人,這在全國應該算是首屈一指的。

  北大附件有三家規模比較大的書店,他們是風入松書店、國林風圖書公司、萬聖書園。這三家書店分別位於北大的三個角,風入松在東南,國林風在西南,萬聖在東北,形成了對北大的包圍之勢。也許他們看中的正是北大這塊學術重地將有可能給他們帶來經濟效益。

  萬聖書園

  萬聖書園創辦於93年,當時在人大附件,後來由於修三環才搬到成府街。我接觸萬聖是在它搬來之後。在三角地看到一條廣告,說小東門外開了一家書店,凡購書滿一百元者,贈送一年《讀書》雜誌。我第一次走出小東門,往北尋找著一個畫著「藍鬼」標誌的路牌,路牌指向的這條小胡同叫成府街。當時實在不明白萬聖為什麼要把營業地點選在這麼偏僻的一個地方,更想不到幾年後這裡會成為北京的一大文化景點。萬聖書園就在這胡同的深處,小小的店堂裡書籍林立,輕柔的音樂聲中悠閒的讀書人愜意的淘著自己喜愛的圖書。

  最近一次去萬聖是9月中旬,聽說成府街要拆,萬聖將異地,我這位老讀者無論如何要去最後瞻仰一下這片讀書人的樂土。在一個可愛的周末下午,帶著懷舊的心情來到萬聖,暖暖的午後懶痒痒的人群,成府街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喘息。今天來看書的人似乎比平日裡要多,也許他們也和我抱有同樣的心情。萬聖的門永遠是關著的,也許是為給讀書人建立安靜的,獨立的空間,輕輕推開門,店員友好的向你點頭。儘管是快要拆了,店堂裡的書還是有條不紊的擺放著,哲學、宗教、政治、經濟、文化、商務版專櫃、三聯版專櫃、中華書局版專櫃、語言、教育…這些架子上的圖書已經太熟悉了,簡單瀏覽了一遍轉到新書展臺上選取將被我帶走的書。從店堂出來時不經意的回望了一下,也許這是最後一眼。

  店堂的對面原來是萬聖工作室,現在也改成了店堂,以銷售古籍和打折的庫存書。很多前幾年熱銷的書此時已論為賤價的身份。所以,只有真正的經典才能經的起時間的考驗。就像古籍,歷經幾千年的更替依然在書籍的海洋裡佔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這兩種書放在一起,看起來怪怪的,或許這正是經營者的別有用心。

  萬聖書園往西幾十米的地方,有一個萬聖書坊,是萬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裡以銷售文學著作和藝術類圖書和雜誌為主。店員是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她喜歡和到訪的讀者聊天,問長問短。萬聖經營的藝術圖書種類很多,尤其是電影和音樂類的。記得萬聖曾經在北京音樂廳開了家分店,就是以經營藝術圖書為主的。但由於藝術類圖書價格高,銷路低,終於還是撤離了音樂廳。聽說萬聖在重慶還有一家分店,有一次我去重慶特別想去看看,但由於時間倉促沒有去成。現在萬聖已經在北大與清華的交界處藍旗營安了家,不知道原來的特色是否還在?不知道是否又會帶起那一帶的文化氣息否?不知道還會放那優美的音樂否?不知道那慈祥的老太太是否還在?有時間一定去看看。

  萬聖以經營社科學術類圖書為主,它的定位似乎註定了和高校之間的親密關係,搬來搬去還在高校的四周。它豐富的學術養分滋養了一批批孜孜不倦的知識分子,在北京甚至全國的愛書人心中都是很有分量的。「酒好不怕巷子深」,這句話用在萬聖的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季羨林老人在一次文化沙龍上講道,「海澱三家民營書店,萬聖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預告:第二篇介紹「風入松書店」,待續…

  綠茶於呼家樓

相關焦點

  • 兩家學術書店暫別北大,學生表示不要賣心靈雞湯的書店入駐
    而再入駐的商鋪要通過招投標決定,也就是說這兩家書店之後是否再能回到北大還是個未知數。野草書店據北大畢業生小金所述,在北大附近的學術書店中,野草和博雅堂從折扣和選書質量上來說都算不錯的,他以前在食堂吃完飯後經常會去逛逛。「店內有些圖書的折扣還是比不過電商的促銷活動,偶爾會買一些不太常見的書。」
  • 高校邊民營書店壓力大 北大最後實體書店走還是留
    近日,有消息稱北大要對物美地下店面重新超標,這家書店有可能面臨招標不中、被迫撤店的局面。  在燕園,野草有很多忠實的客戶。一位書友告訴記者,每周沒事都會去野草逛逛,淘幾本書看看。對於野草書店面臨的「撤店」危機,很多北大師生以及常去書店購書的書友表示關注。對此,野草店員向記者證實,確實有消息稱要進行招標,「已經傳了幾個月,現在學校還沒有確切消息,我們會參加競標,如果沒中標也只能離開」。
  • 教育部要求一所高校至少一家書店,高校書店的春天來了嗎
    記者走訪的7家高校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5所高校都有這類書店。北京大學校內的北大書店前身是1997年成立的北京大學出版社讀者服務部,2018年北大百廿校慶時正式開業,經營範圍包括教材、教輔、學術書籍等類別。店內還提供有桌椅的學習區,書架下方也放置了蒲團供讀者休憩。
  • 聊聊東京的這三家書店
    日本行的第一站是東京,和去所有城市一樣,我一定要去它的書店逛一逛。這兩天的時間裡我去了三家書店,和大家分享一下。
  • 華東師大師生制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圖]
    原標題: 華東師大師生制上海高校周邊書店地圖:讓學生放下手機純手繪,Q版畫風,兩張A4紙大小,疊起來可裝進口袋。4月13日,華東師範大學全校停課舉辦閱讀活動,不少學生收到了這樣一份特別的禮物:一張地圖,記錄了上海各大高校周邊值得一去的書店。這張地圖的策劃者是華東師大外語學院副院長莊瑜。
  • 驚豔北京的8家書店|於鬧中取境
    其實除了那些大眾景點外,逛逛一個城市特別的書店,也是記住一座城市的方式。這次,為大家整理一份北京旅行必去書店地圖,為你推薦8家書店。2010年末,世界著名旅行系列圖書「孤獨行星」在其最新的《2011孤獨行星最佳目的地》一書中,評選出「全球十佳書店」,總部位於北京三裡屯的老書蟲書店當選其一,且是唯一入選的亞洲書店。它也是北京最活躍的外文書店、圖書館、餐廳。
  • 珍藏級「花城最美書店」手繪地圖發布
    在花城廣州,有哪些「最美書店」被廣大讀者極力推薦呢?來海心沙AI花市領取這份珍藏級的廣州「最美書店」手繪地圖,開始你的打卡之旅吧!1月22日,在海心沙AI花市現場,廣州「花城最美書店」手繪地圖正式發布,線上H5版本也同期推出。
  • 地圖主題書店落地雲南
    中新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龐無忌)3日下午,中國地圖出版集團與雲南昆明新知集團在北京三裡河地圖主題書店正式籤署合作協議。雙方正式宣布將在春城昆明攜手打造花千谷地圖主題書店,搭建起雲南省自然資源和文旅資源的宣傳展示窗口。
  • 四「書蟲」手繪北京書店地圖 兩個月賣出一萬張
    一張定價15元的手繪《北京書店地圖》,詳細標註了北京各類書店、閱讀機構等95家,上市兩個月竟然賣出一萬張。我們發現,北京是全國擁有書店最多的城市,不過,很多書店找起來並不方便。」蜜蜂書店執行負責人楊宏宇說,他和三名同事琢磨著,如果畫一張北京書店地圖,會給更多愛書人帶來便利。於是,畫北京書店地圖的事情,就變成了蜜蜂書店的一樁大事。  編輯張文龍說,這張看起來似乎並不複雜的地圖,其實,光是繪製就花費了半年時間。
  • 漫步臺北書店街-中新網
    2月18日電 臺灣《旺報》今日刊載大陸遊客黃瓊喻撰寫的文章,介紹其行走臺北書店街的見聞。臺灣的朋友建議我去臺北的重慶南路書店街走走,說那裡是臺灣最大的書市。  深秋的一天清晨,我乘車專程到臺北去逛書店街。出臺北車站,步行十幾分鐘就到了聞名已久的重慶南路書店街。果然書店街氣派非凡,高樓上懸掛的書店燈箱廣告撲面而來,一個書店挨一個書店。據說這條書店街形成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臺灣的讀書人最流連忘返的地方,也是觀光客的文化觀光區。
  • 「2020北京最美書店」揭曉,西城這三家書店獲殊榮
    「最美書店」稱號的書店頒獎 全市共有17家書店 榮獲「2020年北京最美書店」稱號 咱們西城區嫏嬛書房、PageOne(北京坊) 和鍾書閣(西單老佛爺店)
  • 卷宗書店:少數人的書店
    圖/本刊記者 張旭)阿那亞,是一個地圖上本沒有的地名。幾年前,這個名叫阿那亞的社區乍然出現在北戴河的黃金海岸邊。幾年來,阿那亞除了矗立在海邊的教堂,吸引年輕人的還有音樂節和展覽,以及接連開出的幾家網紅書店。距離海邊教堂不過幾百米的三聯書店海邊公益圖書館又被稱為「孤獨圖書館」,需要提前幾周預約方可免費進入。千裡迢迢趕來的遊客更多是被網上的宣傳所吸引,想一睹網紅圖書館風採。即使是寒冷的11月,圖書館周圍的海灘上依然滿是拍照的遊客。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地圖主題書店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分為七大類主題榜單。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 閱讀空間類——地圖主題書店
  • 北京書店漫遊之旅(二)
    挨著高校的書店,都有種獨特的生存模式,他們服務於大學,自然贏得師生的愛護和青睞。最後一站,我們來到牡丹科技樓A座的彼岸書店。如果你看到店裡有個人在換燈泡、修桌椅,那肯定是創始人納木,他是一位被書店耽誤的手藝人。11年來,他已經把開書店當做他的手藝。這門手藝真不簡單,是個巨坑,掉進去只能繼續往下挖。總有一天,他會挖到彼岸。
  • 電商衝擊 高校實體書店面臨經營壓力
    北京大學校內的北大書店前身是北大讀者服務部,2018年北大120年校慶時正式開業,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直接管理,經營範圍包括教材、教輔、學術書籍等類別。店內還提供有桌椅的學習區,書架下方放置了蒲團供讀者休憩。此外,北大書店對持有北大學生證、教職工證和校友證的顧客都有折扣。「一般普通書籍八折,教材八五折。」書店業務店長徐先生介紹。
  • 北京特色書店調查之一 選品特色是實體書店的靈魂
    近日,北京市從2019年度獲得扶持的239家北京實體書店中選出特色書店85家、最美書店10家、最具影響力書店2家,扶持資金近1億元。何為特色書店?在網際網路電商不斷打「低價戰」的環境下,實體書店又該如何通過彰顯自己的特色來留住讀者?記者近日走訪了幾家特色書店發現,在圖書選品上下功夫,將書店的經營核心放在圖書本身上是許多書店從業者的共識。
  • 創新「書店+」|廣州第一家紅色書店三元裡開張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通訊員 李靜研圖/主辦方提供12月11日,適逢廣州起義93周年紀念日,「紅棉花照三元裡,書香傳頌新華情」廣州新華書店(三元裡書店)暨三元裡旅遊文化服務中心開業儀式在廣州市三元裡抗英大街三元裡書店舉行
  • 書店地圖不只是傳遞信息,它還有這些「樂趣」
    秋天的時候,整理最近三年內早起系圖片,書店好物這個專題裡有幾張書店地圖的照片。於是,我從書架裡找到了這些地圖。慢慢翻看,從 2015到2020這六年裡,我收藏了六張書店地圖。數量也許不多,我把它們分為三類。
  • 當老房子遇到書店 西四路口這三家「最美書店」您去過嗎?
    西四路口附近的三家值得一提的是,西四這三家書店(藏書樓)所在的建築也都不一般。尤其是1994年王府井新華書店拆遷改造的時候,西四新華書店和花市的新華書店一躍成為當時北京最大且最有影響力的書店,楊瀾、鐵凝等諸多名人的新書籤售會都愛在這裡舉辦。
  • 西西弗書店在京連開三家分店:理想的書店像夜空中一盞明燈
    原標題:理想的書店就像夜空中一盞明燈 7月27日至29日,西西弗書店分別在五彩城、東直門來福士、崇文門新世界開了三家分店,這是繼今年1月西西弗書店進軍北京在藍色港灣開了第一家店後的又一「大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