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聽說東京的築地市場是海鮮愛好者的天堂,周圍隱藏著不少顏藝雙馨的日料好店。原來築地市場是日本規模最大的海產市場,販賣著最新鮮、種類最多的海產品。因此開在這附近的料理店,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地從築地市場買進最新鮮的食材。
築地市場內部被稱為"場內市場",而附近的商店街則被叫做「場外市場」。場內市場僅面向魚店、料理店等專業買家批發銷售,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海產就在這裡裝卸,然後流向全東京的餐桌;場外市場是普通大眾購買海鮮,享受美食的天堂,既有即食即走的窗口式小店,也隱藏了一些口碑不錯的高級料亭。
築地地區人氣最旺的料理店,集中在場內市場中一個叫做「魚河岸橫町」的地方。這裡最初是築地市場的工人們買東西、吃飯的場所,現在已經面向大眾開放。凌晨到港的活魚,清早就在「魚河岸橫町」的店中被擺上了餐桌,因此這裡受到了食客們的追捧。人氣最高的幾家,門前更是常年排起長龍。
曾經耗時兩個小時在「大和壽司」排過隊,過後真心覺得不值。過長的排隊時間將期待推向了頂峰,成為了20分鐘的用餐時間無法承載之重(為了提高翻臺率,店家將一套壽司的用餐時間巧妙地控制在20分鐘左右)。再加上過於狹促的老式空間,環境和體驗感皆無。
無法慢慢品味的料理怎麼能給人帶來滿足感?帶著這種遺憾的心情,界面君翻遍日本各大美食網站,又飽嘗多家築地市場周圍的料理名店,才總結出了下面這幾家隱藏好店。它們既有不遜於場內市場的新鮮食材,也有讓人舒適的服務與環境,還不用排那麼久的隊,值得你擁有。
築地田村是一家曾入選《米其林指南》的日本料亭,料亭在日本代表較高級的餐廳,不僅講究食物品味,風雅的環境也不可或缺,全日本能稱得上料亭的餐廳加起來也就幾百家而已。
擁有68年歷史的築地田村,相傳最初成立時,是因為當年築地的知名富人希望有一家包含築地美味的餐廳,當時的名廚田村平治就被推選為廚師長,開設了這家「築地田村」餐廳。
高級日料講究「旬」,即四季。築地田村在料理中使用應季食材烹飪並加以裝飾,再以「五味調和」的宗旨進行調味,即甜、酸、苦、鹹、辣的五味均衡,既不讓特定的味道太過突出,也不讓調味蓋住食物的原香。
餐廳並非點餐制,需要按餐館定下的固定菜譜來吃。菜譜中的食材會根據季節進行更換。午餐時間,還供應價位及食量更小的便當,雖然名為便當,但也是色香味俱全的用心之作。
最高級的日本料理還當屬懷石,從築地地鐵站步行三分鐘時間,就可以到達這家懷石料理店。
想來用餐,必須提前預定,並同樣按照店裡規定好的套餐菜譜吃。這樣一來,就免去了點菜和擔心浪費的煩惱,是即使一個人到店也可以從容品味的高級料理。
這裡供應傳統的懷石料理,嚴格按照米飯、清湯、生魚片、燴菜、燒烤、主菜、箸洗、下酒菜、湯桶、醬菜、點心的順序上菜,所有的菜品講究色香味,並配合精美的食器盛放,更像是餐桌上的藝術品。
既然守著築地市場這塊寶地,怎麼能不拿點招牌的魚料理出來?一道名為「ねぎま鍋」的特色菜,是用金槍魚最肥美的一部分和蔥、醬油、味醂(日本傳統調料,酸甜口,有點類似料酒)、酒、出汁一起烹煮而成,細膩軟嫩的口感經調味之後呼之欲出。
若是時間和預算有限,也可以趕在中午去吃一份會席便當,同樣融合了店家烹飪的精髓。
如果不是有人推薦,去過多次築地也無法發現這家隱藏的高級料亭。
餐廳創建於1931年,已有86年歷史,由有著「戰前日本割烹王」之稱的名廚本多次作設立。
這裡曾是三菱財團的創始人巖崎彌太郎的別府,在築地這樣的城中心用巨巖綠樹包圍形成了深山幽谷的環境,體現了日本建築和日本庭院的傳統美。
治作是地道的江戶料亭,同樣需要吃會席套餐。不僅海鮮,這裡還融合了天地山海的四季珍味,光是魚貝類,就取材自北海道、青森、靜岡、和歌山等十多個產地漁港。
一道最著名的「水炊」,本是常見的雞肉火鍋,在這裡成了代代相傳的私房菜。僅選用德島縣出產的阿波尾雞,這種雞隻能在德島用保密的方式飼養,不僅飼養條件極其優越,每隻雞還要養足 80 天,因此雞肉結實具有良好的彈性,並且低脂味濃。店裡採用秘不外傳的手法將雞湯烹煮出膠原蛋白,賦予雞肉彈牙入味的口感。
築地周圍的海鮮並不只有壽司和生魚片,這家築地唯一的海膽專門店,可以讓喜嗜海膽的人得到滿足。
這裡幾乎只提供和海膽有關的食物,日本國內、國外的多種海膽,主要以蓋飯和壽司兩種形式呈現。蓋飯又專業地分為日本產海膽飯和國外產海膽飯,蓋飯最多可以選擇多達五種海膽,甜而不腥的日本海膽、略帶苦味的大連海膽……吃過之後大概就可以躋身海膽達人的入門行列了。
「會員制海膽吧」的說法感覺有點邪乎,其實是築地地區料理名店「秀德」的第五家連鎖店(前四家都是以魚貝類海鮮為主的日料店,只有這一家以海鮮為主)。開店主要因為老闆本人對海膽的愛,因此位置偏僻,更像是和熟客自娛自樂的私人酒吧。
店中主要以套餐為主,不同於「うに虎喰」崇尚海膽的原味,這裡會使用多種手法料理海膽,甚至將它做成冰激淋。
不僅海鮮,這裡還提供尾崎和牛的烹飪,尾崎牛肉質肥美,霜降紋理均勻的優質和牛。每個月全日本只出產二三十頭牛,這裡是築地唯一被授權使用此道食材的門店。
餐廳二樓是一個葡萄酒品種全而優質的酒吧空間,可以吃著美味盡情暢飲到深夜兩點。餐廳三樓是包房,可以為聚會和私人用餐提供服務。
這家不起眼的小店,其實是築地唯一的鯨專門料理店,店長有著30年鯨肉販售經驗,他懂得怎樣料理可以把鯨肉變得更好吃。這裡既有著市場直營的親民價格,又可以吃到現場烹作的高級美味。
鯨肉脂肪含量較多的紅肉,因帶點咬勁的柔軟口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
這裡出售多樣的鯨料理,從以原味為主的鯨刺身,到經過烹飪的鯨培根、鯨炸串,即使是胃袋和心臟這樣稀少的部位也有機會品嘗到。
隨著時間推移和交易量的增加,擁有80多年歷史的老築地市場逐漸無法滿足現代貿易需求,築地場內已計劃遷往位於豐洲的新交易市場。好在整個場外市場將會被保留,記憶中築地的故事和味道,將由這裡繼續保管。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