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能比蒙古騎兵更優秀?

2021-01-09 搜狐網

原標題: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能比蒙古騎兵更優秀?

馬穆魯克騎兵曾在1260年的阿音·扎魯特戰役、1281年的霍姆斯戰役、1303年的蘇法爾戰役中三度擊敗蒙古遠徵軍,從而阻擋了蒙古帝國進入埃及建立歐亞非三大洲的夢想,使北非的穆斯林和伊斯蘭文明免受蒙古鐵蹄的蹂躪。而馬穆魯克騎兵戰勝當時如日中天的蒙古騎兵的秘訣是什麼?

1·什麼是馬穆魯克騎兵?

在敘述馬穆魯克騎兵戰勝蒙古騎兵的秘訣前,我們有必要清楚馬穆魯克騎兵到底是什麼一支部隊。

馬穆魯克意即「奴隸」,它的前身是阿巴斯哈裡發王朝的奴隸突厥衛隊(古拉姆衛隊),其成員由來自高加索地區的突厥奴隸組成。起初,他們不是一支純粹的奴隸軍隊,還夾雜著一些自由民僱傭戰士。到了偉大的抗十奇俠薩拉丁統治埃及時期,他們得到了全新的改組。原先魚龍混雜阿拉伯帝國舊軍隊遭到了薩拉丁的無情清洗,桀驁不馴的自由民僱傭兵被剔除出軍隊,年邁頑固不聽調遣的軍官被薩拉丁用豐厚的養老金和非正常死亡勒令離開軍隊。就這樣,薩拉丁終於可以像指揮自己手指頭一樣指揮馬穆魯克。

同時,為了能夠保證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注入馬穆魯克部隊,薩拉丁鼓勵任何商人航海到黑海海濱為蘇丹運輸突厥奴隸,不管這個商人是穆斯林,還是熱那亞、威尼斯的基督徒商人。

2·訓練上的差異

保證了兵源、保證了忠誠後還不夠,人類戰爭史上任何一支偉大的軍隊都離不開嚴酷訓練,不管它是羅馬軍團,抑或是拿破崙近衛軍。所以,馬穆魯克自然也不會有任何例外,而且正是馬穆魯克所經受的數十年如一日的嚴酷訓練,成為他們打敗蒙古徵服者名揚世界的秘訣。

當那些風塵僕僕地尚面帶驚恐的突厥小孩剛一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下船,就會有身形肥大如豬的太監來篩選他們。絕大部分突厥孩子會被裝上帶有牢籠的馬車運輸到為他們準備的特殊軍事學校,而另外一些皮膚白皙、面孔清秀的突厥小孩則會被帶入蘇丹的後宮。被馬車送到特殊軍事學校的孩子將會在一個封閉的場所接受一整套系統而嚴格的訓練。

他們先是學習專業的戰鬥技能,包括基本的騎術、各種武器的使用、步戰和騎射。他們的騎射訓練尤為嚴格,加之他們出身遊牧家庭生來就有一副適合騎射的體魄,訓練完成後他們人人皆是出色的騎射手。當他們完成上述訓練後,他們又要開始學習陣型排列和戰術配合。一些在前面的訓練中脫穎而出的男孩會被提拔成軍官,有專人給他們傳授指揮藝術。毫無疑問,馬穆魯克從軍事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凝聚了阿拉伯-波斯-希臘-拜佔庭等多個軍事文明幾千年來的精華,這是驟然崛起的蒙古人無法比擬的。憑藉少年時期堪比斯巴達人的軍事訓練,馬穆魯克掌握了全面的軍事技巧,他們既可策馬持槍衝鋒又可勒馬迴旋騎射,既可下馬充當重步兵堅守陣線又可像輕步兵那樣下馬彎弓搭箭射殺敵人,他們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戰爭怪獸。

說完了馬穆魯克的訓練,再來說說蒙古騎兵的訓練。蒙古人沒有馬穆魯克那一套嚴謹系統的訓練,他們除了在東徵西討的戰鬥中積累經驗外,他們的訓練很可能只有平時的狩獵傳統了。他們仰仗超高的機動能力進行追擊、穿插、像圍捕獵物一樣包圍敵人,最後待敵人筋疲力盡才出擊殲滅之。然而,這就是蒙古騎兵的短板之處。蒙古騎兵狩獵時,他們在距離動物很遠的地方射箭,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和動物接觸的必要。這便使得蒙古騎兵在近戰格鬥以及固守保衛戰方面非常乏力,同時蒙古人在遭遇馬穆魯克騎兵前在中亞和東亞的輕鬆勝利讓他們近戰能力更不可能有所提升。

所以,當擅長騎射不擅長近戰的蒙古騎兵遇上既擅長騎射又精於近戰的馬穆魯克時往往處於下風。

3·脫產和不脫產

馬穆魯克騎兵和蒙古騎兵的另一個差異是:馬穆魯克是脫產的專業化士兵,蒙古騎兵是有產的業餘騎兵。

馬穆魯克是一支完全脫產的軍隊,雖然他們的身份是「人微權輕」的奴隸,但他們所接受的訓練是精英式,他們衣食住行所需的費用全部由蘇丹的國庫支付。蘇丹們為了馬穆魯克能夠發揮應有的戰鬥力,不惜花大價錢給他們添置了堪稱當時世界一流水平的行頭。馬穆魯克身上的行頭從雪白的波斯螺紋頭盔到長及膝蓋的鎖子甲長衫都一應具全,他們胯下除了作戰使用的阿拉伯高頭大馬還有一匹平時騎乘和馱運裝備的駱駝,他們的武器是能夠劈開鎖子甲的大馬士革彎刀、衝鋒用的兩米騎槍、能夠砸碎敵人頭骨的長柄錘,以及一張強弓和一大壺箭矢。維持這樣一支精英部隊幾乎掏空了蘇丹的國庫,以至於馬穆魯克的數量從來不會超過兩萬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馬穆魯克是終身服役制,他們甚至不被允許結婚生子。

反觀蒙古騎兵,他們都是自備武器的遊牧民,所以普遍參差不齊。富有的人可能全身都套在鐵皮殼子裡,連他們的馬都披上了華麗銀亮的馬甲。貧窮的人,可能除了一匹馬一張弓一把刀外,別無他物。這樣不利於軍隊的整體發揮以及戰術運用。特別是蒙古騎兵和馬穆魯克正面對抗時,擁有牧場畜群家人的蒙古騎兵往往不能像無牽無掛的馬穆魯克一樣一往無前。

現在大家都明白為什麼蒙古騎兵不是馬穆魯克的對手了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擊敗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後來怎麼樣了?
    公元13世紀,堪稱蒙古人的世紀,幾乎整個亞歐大陸都匍匐在了蒙古鐵騎之下。不過,蒙古人的徵服也是有限度的,在東方,蒙古東徵日本失利;而在西方,則敗於馬穆魯克騎兵之手。如果說東徵日本的失敗源於「神風」作祟,那麼馬穆魯克騎兵擊敗蒙古人便是憑的實力。那麼,擊敗蒙古人的馬穆魯克王朝為何一直局限於埃及,而沒有再開疆拓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馬穆魯克王朝的歷史。
  • 屢挫十字軍、重創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到底是不是太監軍?
    說到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想必是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們曾經與十字軍浴血奮戰,曾經重創的了來自東方的蒙古鐵騎。雖然之後遭到了奧斯曼帝國的慘烈打擊,但是一直到18世紀末期的拿破崙入侵埃及時,他們仍然給了法軍這些近代騎兵以深刻印象。
  • 第三次西徵的蒙古騎兵為何會敗給馬穆魯克?真因為馬不如人嗎
    埃及馬穆魯克騎兵所使用的戰馬,也就是早期阿拉伯馬,其實體型要比現在的阿拉伯馬小巧的多,和蒙古騎兵的戰馬相比也並無太大的差別。▲阿拉伯馬的育種過程(從上往下)馬匹的優勢並不成立,那麼在裝備方面呢?一個流傳很久的觀點認為,蒙古騎兵大部分都是輕騎兵,因此和全部都是重騎兵的馬穆魯克騎兵作戰,自然有很大的劣勢。
  • 歷史上精彩的騎兵對決,馬穆魯克VS蒙古鐵騎,最終這一方贏了勝利
    在裝備方面,馬穆魯克騎兵全部為重騎兵,頭戴精鋼打造的頭盔,身披鎖子甲。武器裝備包括一張強弓,一支長矛,一柄鋒利的大馬士革彎刀和一面盾牌。另外,馬穆魯克所使用的強弓在尺寸比蒙古強弓還要大,射程遠,穿透力強,不足點是射速稍慢。而坐騎則是世界聞名的阿拉伯純種馬,身高腿長,衝刺速度驚人,耐力也不錯。但是,馬穆魯克騎兵基本上是一人一馬,而蒙古鐵騎卻是一人最少擁有4匹蒙古矮馬。
  • 騎兵時代的巔峰「馬穆魯克」,雖然阻止了蒙古大軍,但充滿了水分
    公元1219年開始,鐵木真進行了第一次西徵,自此41年內,蒙古鐵騎在歐亞大陸上難逢對手,直到遇見了馬穆魯克騎兵。 在熱武器沒有普及的時代,騎兵的戰鬥力一直是巔峰的存在,在遙遠的中亞,有一批特殊特騎兵,早期曾經是效命於蘇丹的奴隸,後來逐漸在埃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他們就是「馬穆魯克」。
  • 馬穆魯克騎兵做到當時世界上誰也沒有做到過的事情——擊敗蒙古人
    一些亞美尼亞重型騎兵也加入蒙古大軍,似乎世界上沒有任何什麼能抵擋蒙古大軍的腳步。旭烈兀也這麼認為,他寫了一封極其傲慢的信要求在開羅的馬穆魯克首領古突茲投降,但他現在低估了這些埃及軍事精英的抵抗精神。古突茲將蒙古使者的頭顱掛在了開羅的城門上,並聯合了另一名馬穆魯克首領拜巴爾,他們都決心堅決抵抗蒙古大軍的入侵。大量的軍隊被召集起來,馬穆魯克們似乎成為當時穆斯林世界的唯一希望。
  • 馬穆魯克騎兵為何可以戰勝蒙古軍?並且收復敘利亞全境
    我們都知道,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在敘利亞的艾因賈魯,戰勝了蒙古軍,這真的不得不說是人類戰爭歷史上的一大奇蹟了。很多人好奇的是,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可以戰勝蒙古軍,並且收復敘利亞全境呢?首先,其實此時旭烈兀已經遇到了更大的敵人,他是信景教,但是金帳汗國的可汗別兒哥則是伊斯蘭教徒,他很生氣旭烈兀在阿拉伯地區的屠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穆魯克騎兵派人去與別兒哥聯合,所以,別兒哥在1262年提兵去於旭烈兀大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旭烈兀的兵力。
  • 馬穆魯克騎兵究竟有多厲害,為何打得蒙古人從此再不敢西徵
    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在敘利亞的艾因賈魯,戰勝了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這的確是一個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這場戰役的規模雖然並不大,蒙古軍加從徵軍一共2萬2千人,馬穆魯克騎兵一共1萬2千人,不過,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世界史上10大赫赫有名的騎兵,蒙古騎兵最嚴格,波蘭騎兵最不怕死
    1、紀律最嚴格的騎兵部隊--蒙古騎兵:蒙古騎兵是中世紀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戰術靈活、智勇兼備、令人生畏的旋風部隊,建立了世界上規模空前的宏偉帝國。2、最富有的騎兵部隊--聖殿騎士團:聖殿騎士團擁有的財富之巨大只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
  • 馬穆魯克:勝利王
    被蒙古人販賣為奴的拜伯爾斯(Baybars),最終成為了馬穆魯克騎兵的領軍人物,在艾因·賈魯戰役中全殲1.2萬蒙古騎兵,完成了他的復仇之戰,蒙古帝國西徵至此終結!在中東地區流傳的民間傳說中,他是比薩拉丁更為偉大的英雄。
  • 遊牧徵服的秘密:只喜歡玩重騎兵加衝衝衝,蒙古為何能橫掃歐亞?
    蒙古鐵騎靠騎射徵服歐洲》裡,曾闢謠了「蒙古騎兵靠騎射擊敗歐洲騎士」的謬論。本文就來說一下蒙古重裝騎兵到底是什麼樣的。蒙古騎兵的裝甲變化早期蒙古人雖已具備冶鐵技術,但缺乏鐵器,志費尼在《世界徵服者史》中稱「他們當中的大異密的標誌是:他的馬鐙是鐵製的」,由此可見當時蒙古草原鐵資源的匱乏。
  • 1241年裡格尼茨,最後的波蘭騎兵與西徵蒙古騎兵之間的終極對決
    但如今面前可不是某個諸侯的鬆散民兵,蒙古精銳千錘百鍊可見得多了。一陣小規模的衝突之後,蒙古的輕騎兵們迅速轉身,西裡西亞騎兵們剛想追趕,他們停下自己的馬又射出了一陣箭矢。眼見蒙古騎兵們如此不堪一擊,亨利二世下令前排的騎兵部隊和步兵全部出擊,基督教的騎兵們滿懷著復仇的火焰乘勝出擊,而對面的蒙古騎兵卻不急於迎戰,任波蘭的騎兵與步兵衝鋒到自己的戰陣前,一陣如冰雹般的箭雨瞬間落下。前方,左面,右面,蒙古騎兵用猛烈的快速射擊覆蓋了基督徒的馬隊。
  • 中國古代一直是北方騎兵克制步兵,朱棣為何能用步兵戰勝蒙古騎兵
    騎兵,則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勁的戰鬥力。當年席捲歐亞的蒙古騎兵,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度被歐洲人稱作「上帝之鞭」,那麼步兵對上騎兵可否有勝算了?一般而言無異於以卵擊石,因為從歷史上的眾多戰爭來看,騎兵對步兵都是有著壓倒性優勢的。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例外。
  • 矮小的蒙古馬,為何能隨蒙古騎兵橫掃天下,成為蒙古人的文化符號
    說起蒙古族,很多人都會想到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騎兵,蒙古鐵騎曾在亞歐大陸上縱橫馳騁攪動風雲,幾乎一路衝到歐洲人的老家。不過當時蒙古騎兵所配備的蒙古馬,在如今世界上的馬匹種類中來說,是一種公認的體型比較瘦小的馬匹,甚至在如今蒙古人每年的那達慕大會上,純種的蒙古馬在遇到帶血統的或者純血馬的時候,就很難取得很好的成績。那麼蒙古人又是如何憑藉這種矮小的戰馬,在亞歐大陸上頻頻取得驚人的戰績呢?
  • 蒙古騎兵在冷兵器時代堪稱無敵,但要碰到明朝或唐朝,能打過嗎?
    只有明朝有機會,因為時代在進步,明朝有火器火炮專屬軍隊,冷兵器時代騎兵本身就是最強大的,發展到蒙古時期幾乎把騎兵戰術開發的極致,尤其弓騎兵的開發,輕裝上陣,這是漢唐都沒有的,當時蒙古的戰術就是弓輕騎兵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迂迴牽制對方軍隊,待敵方陣型散亂後重騎兵正面衝擊,弓騎兵再繞到側面夾擊,在冷兵器時代沒有比蒙古更強大的騎兵更沒有如此先進的戰術,這是時代進步的產物
  • 騎馬與砍殺:諾德與羅多克的騎兵夢
    騎兵作為高機動性的強力兵種,在卡拉迪亞大陸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野戰無敵的斯瓦迪亞騎士、弓馬一體的庫吉特騎射手、沙漠之花薩蘭德馬穆魯克、下馬王者維基亞雙手騎兵。同為五階的羅多克狙擊弩手裝備攻城弩,遠程輸出方面和維基亞神射手不分伯仲,裝備闊盾和優良的護甲以及弩手特殊的裝填動作使得他們在戰場的生存能力異常優秀,就算被敵人步兵貼臉也有足夠的自保能力。羅多克人在野戰中善於擺好防禦陣勢靜待敵人的進攻,在守城戰中更是一把好手,比起諾德的進攻性羅多克更像是一個防禦型國家。
  • 明朝對抗蒙古騎兵最厲害的將領不是常遇春,更不是李成梁,而是他
    明朝北部邊境常受北漠(蒙古)騎兵的襲擾,危及大明江山社稷。因此,在明朝的二百七十餘年中,曾多次與北漠發生大規模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明朝也的確湧現過許多令北漠騎兵聞風喪膽的將領。如果我問你誰才是明朝對抗蒙古騎兵最厲害的將領?你或許會說是開疆拓土的常遇春,或許會說是直搗黃龍的藍玉,或許還會說是戰功累累的李成梁,但是我覺得「他」才是明朝對抗蒙古騎兵最厲害的將領。
  • 成吉思汗的蒙古騎兵那麼強悍,為什麼沒有佔領當時的印度?
    成吉思汗鐵木真是歷史上最出名的大汗,憑藉驍勇善戰和足智多謀,在統一了蒙古各部落之後,便開始向四處擴張。據說成吉思汗曾經放出豪言:「在雄鷹飛過的地方,都是蒙古人的牧場。」成吉思汗死後,成吉思汗的子孫繼續了擴張之路,在滅掉西夏、金國、南宋之後,蒙古統治者於大都(今北京)建立了元朝。當時元朝的疆域一度與歐洲接壤,統治了當時東亞、中亞大部分地區。
  • 蒙古騎兵四處徵戰,為何要帶上大量母馬隨行?
    而之所以蒙古帝國如此厲害,就得益於他們的蒙古騎兵。蒙古騎兵可以說是蒙古人四處徵戰,攻堅拔寨的利器,它講究的是輕裝上陣。蒙古騎兵鐵蹄踐踏之處,都只有掠奪的血腥畫面,令人聞風喪膽。 有文獻稱,當時的歐洲,只要一提及蒙古騎兵,全都戰戰兢兢,丟盔棄甲。歐洲十萬鐵騎都曾被兩萬蒙古起兵蹂躪到體無完膚,搖搖欲墜,實力差距可見一斑。
  • 波蘭為什麼總那麼狂,來看看當年無敵的翼騎兵
    波蘭可能是歐洲最特別的國家,論實力在歐洲只能排倒數,但波蘭總有一個大國夢想,只要有機會,一定會站出來刷存在,那麼可能大家會問了,為什麼波蘭為什麼總那麼狂呢?翼騎兵其實起源於13世紀的匈牙利,當時來自東亞的蒙古人崛起了,蒙古人不斷西徵,一直打到了歐洲的多瑙河流域,歐洲人為了抵抗蒙古的進攻,開始組建騎兵,翼騎兵的標誌性特點是騎兵的後背插有類似翅膀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