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能比蒙古騎兵更優秀?
馬穆魯克騎兵曾在1260年的阿音·扎魯特戰役、1281年的霍姆斯戰役、1303年的蘇法爾戰役中三度擊敗蒙古遠徵軍,從而阻擋了蒙古帝國進入埃及建立歐亞非三大洲的夢想,使北非的穆斯林和伊斯蘭文明免受蒙古鐵蹄的蹂躪。而馬穆魯克騎兵戰勝當時如日中天的蒙古騎兵的秘訣是什麼?
1·什麼是馬穆魯克騎兵?
在敘述馬穆魯克騎兵戰勝蒙古騎兵的秘訣前,我們有必要清楚馬穆魯克騎兵到底是什麼一支部隊。
馬穆魯克意即「奴隸」,它的前身是阿巴斯哈裡發王朝的奴隸突厥衛隊(古拉姆衛隊),其成員由來自高加索地區的突厥奴隸組成。起初,他們不是一支純粹的奴隸軍隊,還夾雜著一些自由民僱傭戰士。到了偉大的抗十奇俠薩拉丁統治埃及時期,他們得到了全新的改組。原先魚龍混雜阿拉伯帝國舊軍隊遭到了薩拉丁的無情清洗,桀驁不馴的自由民僱傭兵被剔除出軍隊,年邁頑固不聽調遣的軍官被薩拉丁用豐厚的養老金和非正常死亡勒令離開軍隊。就這樣,薩拉丁終於可以像指揮自己手指頭一樣指揮馬穆魯克。
同時,為了能夠保證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注入馬穆魯克部隊,薩拉丁鼓勵任何商人航海到黑海海濱為蘇丹運輸突厥奴隸,不管這個商人是穆斯林,還是熱那亞、威尼斯的基督徒商人。
2·訓練上的差異
保證了兵源、保證了忠誠後還不夠,人類戰爭史上任何一支偉大的軍隊都離不開嚴酷訓練,不管它是羅馬軍團,抑或是拿破崙近衛軍。所以,馬穆魯克自然也不會有任何例外,而且正是馬穆魯克所經受的數十年如一日的嚴酷訓練,成為他們打敗蒙古徵服者名揚世界的秘訣。
當那些風塵僕僕地尚面帶驚恐的突厥小孩剛一在埃及的亞歷山大港下船,就會有身形肥大如豬的太監來篩選他們。絕大部分突厥孩子會被裝上帶有牢籠的馬車運輸到為他們準備的特殊軍事學校,而另外一些皮膚白皙、面孔清秀的突厥小孩則會被帶入蘇丹的後宮。被馬車送到特殊軍事學校的孩子將會在一個封閉的場所接受一整套系統而嚴格的訓練。
他們先是學習專業的戰鬥技能,包括基本的騎術、各種武器的使用、步戰和騎射。他們的騎射訓練尤為嚴格,加之他們出身遊牧家庭生來就有一副適合騎射的體魄,訓練完成後他們人人皆是出色的騎射手。當他們完成上述訓練後,他們又要開始學習陣型排列和戰術配合。一些在前面的訓練中脫穎而出的男孩會被提拔成軍官,有專人給他們傳授指揮藝術。毫無疑問,馬穆魯克從軍事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凝聚了阿拉伯-波斯-希臘-拜佔庭等多個軍事文明幾千年來的精華,這是驟然崛起的蒙古人無法比擬的。憑藉少年時期堪比斯巴達人的軍事訓練,馬穆魯克掌握了全面的軍事技巧,他們既可策馬持槍衝鋒又可勒馬迴旋騎射,既可下馬充當重步兵堅守陣線又可像輕步兵那樣下馬彎弓搭箭射殺敵人,他們實在是不可多得的戰爭怪獸。
說完了馬穆魯克的訓練,再來說說蒙古騎兵的訓練。蒙古人沒有馬穆魯克那一套嚴謹系統的訓練,他們除了在東徵西討的戰鬥中積累經驗外,他們的訓練很可能只有平時的狩獵傳統了。他們仰仗超高的機動能力進行追擊、穿插、像圍捕獵物一樣包圍敵人,最後待敵人筋疲力盡才出擊殲滅之。然而,這就是蒙古騎兵的短板之處。蒙古騎兵狩獵時,他們在距離動物很遠的地方射箭,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和動物接觸的必要。這便使得蒙古騎兵在近戰格鬥以及固守保衛戰方面非常乏力,同時蒙古人在遭遇馬穆魯克騎兵前在中亞和東亞的輕鬆勝利讓他們近戰能力更不可能有所提升。
所以,當擅長騎射不擅長近戰的蒙古騎兵遇上既擅長騎射又精於近戰的馬穆魯克時往往處於下風。
3·脫產和不脫產
馬穆魯克騎兵和蒙古騎兵的另一個差異是:馬穆魯克是脫產的專業化士兵,蒙古騎兵是有產的業餘騎兵。
馬穆魯克是一支完全脫產的軍隊,雖然他們的身份是「人微權輕」的奴隸,但他們所接受的訓練是精英式,他們衣食住行所需的費用全部由蘇丹的國庫支付。蘇丹們為了馬穆魯克能夠發揮應有的戰鬥力,不惜花大價錢給他們添置了堪稱當時世界一流水平的行頭。馬穆魯克身上的行頭從雪白的波斯螺紋頭盔到長及膝蓋的鎖子甲長衫都一應具全,他們胯下除了作戰使用的阿拉伯高頭大馬還有一匹平時騎乘和馱運裝備的駱駝,他們的武器是能夠劈開鎖子甲的大馬士革彎刀、衝鋒用的兩米騎槍、能夠砸碎敵人頭骨的長柄錘,以及一張強弓和一大壺箭矢。維持這樣一支精英部隊幾乎掏空了蘇丹的國庫,以至於馬穆魯克的數量從來不會超過兩萬以上。值得注意的是,馬穆魯克是終身服役制,他們甚至不被允許結婚生子。
反觀蒙古騎兵,他們都是自備武器的遊牧民,所以普遍參差不齊。富有的人可能全身都套在鐵皮殼子裡,連他們的馬都披上了華麗銀亮的馬甲。貧窮的人,可能除了一匹馬一張弓一把刀外,別無他物。這樣不利於軍隊的整體發揮以及戰術運用。特別是蒙古騎兵和馬穆魯克正面對抗時,擁有牧場畜群家人的蒙古騎兵往往不能像無牽無掛的馬穆魯克一樣一往無前。
現在大家都明白為什麼蒙古騎兵不是馬穆魯克的對手了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