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穆魯克騎兵為何可以戰勝蒙古軍?並且收復敘利亞全境

2021-01-09 歷史秘讀

我們都知道,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在敘利亞的艾因賈魯,戰勝了蒙古軍,這真的不得不說是人類戰爭歷史上的一大奇蹟了。

很多人好奇的是,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可以戰勝蒙古軍,並且收復敘利亞全境呢?

首先,其實此時旭烈兀已經遇到了更大的敵人,他是信景教,但是金帳汗國的可汗別兒哥則是伊斯蘭教徒,他很生氣旭烈兀在阿拉伯地區的屠殺,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馬穆魯克騎兵派人去與別兒哥聯合,所以,別兒哥在1262年提兵去於旭烈兀大戰。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旭烈兀的兵力。

其次,馬穆魯克騎兵戰勝的,其實並不是蒙古西徵軍的主力部隊,他當時其實並不太敢將兵力投入到敘利亞的戰場上,再加上當時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的大戰打了整整四年,在打完之後就已經是1264年八月了,旭烈兀死於1265年二月,所以他並沒有充足的時間來與馬穆魯克騎兵作戰。

第三,旭烈兀在去世後,伊爾汗國就由旭烈兀的兒子阿八哈繼位,不久之後,阿八哈去世,他的弟弟繼位。接著阿八哈的弟弟與阿八哈的兒子鬧了起來,國內也陷入了一片混亂。就這樣,伊爾汗國也再無力與馬穆魯克騎兵相抗衡了。

不過,馬穆魯克騎兵的騎術以及在武器裝備上,也都完全不亞於蒙古人,之後這個奴隸集團就便取代了阿尤布王朝,統治了埃及三百年,其實這也就完全可以看得出來,馬穆魯克騎兵有多麼強大了。

相關焦點

  • 馬穆魯克騎兵究竟有多厲害,為何打得蒙古人從此再不敢西徵
    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在敘利亞的艾因賈魯,戰勝了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這的確是一個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這場戰役的規模雖然並不大,蒙古軍加從徵軍一共2萬2千人,馬穆魯克騎兵一共1萬2千人,不過,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 第三次西徵的蒙古騎兵為何會敗給馬穆魯克?真因為馬不如人嗎
    ▲馬穆魯克騎兵在一般網絡說法中,將馬穆魯克騎兵的勝利歸結為馬匹和裝備的優勢。埃及馬穆魯克騎兵所使用的戰馬,也就是早期阿拉伯馬,其實體型要比現在的阿拉伯馬小巧的多,和蒙古騎兵的戰馬相比也並無太大的差別。▲阿拉伯馬的育種過程(從上往下)馬匹的優勢並不成立,那麼在裝備方面呢?一個流傳很久的觀點認為,蒙古騎兵大部分都是輕騎兵,因此和全部都是重騎兵的馬穆魯克騎兵作戰,自然有很大的劣勢。
  • 擊敗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後來怎麼樣了?
    不過,蒙古人的徵服也是有限度的,在東方,蒙古東徵日本失利;而在西方,則敗於馬穆魯克騎兵之手。如果說東徵日本的失敗源於「神風」作祟,那麼馬穆魯克騎兵擊敗蒙古人便是憑的實力。那麼,擊敗蒙古人的馬穆魯克王朝為何一直局限於埃及,而沒有再開疆拓土呢?接下來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馬穆魯克王朝的歷史。馬穆魯克王朝,公元1250年建立於薩拉丁的阿尤布王朝基礎之上。
  • 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能比蒙古騎兵更優秀?
    原標題: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能比蒙古騎兵更優秀?而馬穆魯克騎兵戰勝當時如日中天的蒙古騎兵的秘訣是什麼? 1·什麼是馬穆魯克騎兵? 在敘述馬穆魯克騎兵戰勝蒙古騎兵的秘訣前,我們有必要清楚馬穆魯克騎兵到底是什麼一支部隊。 馬穆魯克意即「奴隸」,它的前身是阿巴斯哈裡發王朝的奴隸突厥衛隊(古拉姆衛隊),其成員由來自高加索地區的突厥奴隸組成。起初,他們不是一支純粹的奴隸軍隊,還夾雜著一些自由民僱傭戰士。
  • 歷史上精彩的騎兵對決,馬穆魯克VS蒙古鐵騎,最終這一方贏了勝利
    旭烈兀攻下巴格達之後,下一個目標則是敘利亞。1259年秋,旭烈兀分兵3路攻入敘利亞,次年一月,破阿勒頗城。敘利亞蘇丹納昔兒逃離大馬士革,在逃亡密昔兒(埃及)的路上被蒙古軍捕獲。大馬士革長官因為害怕出現巴格達那樣的屠城慘劇,不敢有任何抵抗而獻城投降。雖然這看上去很丟人,但是卻保全了城中百姓的性命和財物。
  • 屢挫十字軍、重創蒙古鐵騎的馬穆魯克騎兵到底是不是太監軍?
    其中馬穆魯克們最為青睞的武器是類似於拜佔庭式的騎槍,其設計的長度,不僅可以有效殺敵,而且還可以避免因為槍桿太長而在戰鬥中折斷。除此之外,深受馬穆魯克歡迎的還有突厥式的彎刀以及釘頭錘,前者相比於阿拉伯式的長劍更加靈活輕便,後者則是戰鬥中敲開歐洲和蒙古「罐頭」的利器。
  • 馬穆魯克:勝利王
    只見拜巴爾斯手勢暗號,馬穆魯克士兵紛紛拔出彎刀發動叛亂,砍傷了蘇丹穆阿扎姆·突蘭沙,與埃及衛隊從殿內打到殿外,由於馬穆魯克戰士採取的是終身訓練制度,使得他們體格強頗,並且格鬥技巧精湛,埃及衛隊紛紛不敵,護駕士兵被砍翻了一排又一排,躺在血泊之中,馬穆魯克戰士跳在空中迴旋斬砍中敵人頸部,劃破胸膛將敵人斬殺,蘇丹的宴會血流成河,慶功喜事辦成喪事。
  • 馬穆魯克騎兵做到當時世界上誰也沒有做到過的事情——擊敗蒙古人
    1260年旭烈兀恐怖的大軍則繼續前進,1月份攻克重鎮阿勒頗,再直奔敘利亞大馬士革,3月份攻克大馬士革。一些亞美尼亞重型騎兵也加入蒙古大軍,似乎世界上沒有任何什麼能抵擋蒙古大軍的腳步。旭烈兀也這麼認為,他寫了一封極其傲慢的信要求在開羅的馬穆魯克首領古突茲投降,但他現在低估了這些埃及軍事精英的抵抗精神。
  • 騎兵時代的巔峰「馬穆魯克」,雖然阻止了蒙古大軍,但充滿了水分
    公元1219年開始,鐵木真進行了第一次西徵,自此41年內,蒙古鐵騎在歐亞大陸上難逢對手,直到遇見了馬穆魯克騎兵。 在熱武器沒有普及的時代,騎兵的戰鬥力一直是巔峰的存在,在遙遠的中亞,有一批特殊特騎兵,早期曾經是效命於蘇丹的奴隸,後來逐漸在埃及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他們就是「馬穆魯克」。
  • 旭烈兀率蒙古軍摧毀阿薩辛派,血洗巴格達,為何寵信厚待基督教徒
    蒙古統一後,蒙古諸部成為了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私人財產,對於蒙古統治者來說沒有什麼可以掠奪的了,於是對外擴張成為了滿足蒙古貴族貪婪欲望的主要手段。歷代蒙古軍事統帥個個武功非凡,成吉思汗、拔都、蒙哥、旭烈兀無不擅長攻勢戰略和戰術運用,不斷進行對外擴張,旭烈兀的西徵將蒙古的擴張和掠奪再次推向高潮。
  • 遊牧徵服的秘密:只喜歡玩重騎兵加衝衝衝,蒙古為何能橫掃歐亞?
    任何擅長騎兵的民族,只要有機會得到足夠資源,就一定會重裝化。在與金國、西夏、南宋作戰過程中,擁有了大量的鐵等金屬資源以及各種工匠之後,蒙古人的武器與戎裝逐步升級換代,其皮甲升級為鐵甲,並且有了甲、盔、盾全套的防禦器。
  • 並且蒙古從未戰勝過對手!
    圖:蒙古人的戰鬥場面心理素質強大的騎兵倒不怕這些衝擊力,只要保持好陣型,也不怕敵人是弓箭手還是徒手。在古代曾橫掃亞歐大陸的蒙古人,誰也不是他們的對手,很少會遭遇慘敗。然而,有一位特別的對手一直在和蒙古人較量,他們想盡辦法也不能把它打敗。
  • 中世紀的步兵為何能戰勝剋星騎兵
    曾經所向披靡的重甲騎兵在多場著名戰役中,被裝備簡陋但訓練有素的步兵擊敗,騎士稱霸野外戰事的時代一去不返,步兵的地位極大提升,成為歐洲各國主力兵種。       很多歷史學家將1302年的金馬刺之戰視作步兵戰勝騎兵的典範,並認為這場戰役預示著步兵革命的開始。實際上早在騎士制度處於全盛時期的11、12世紀,就偶有步兵擊敗騎兵的先例。
  • 古代打仗,步兵戰勝騎兵有多難?「卻月陣」是怎麼大敗騎兵的?
    無論是步兵還是騎兵,都是戰爭史上不可磨滅的一部分,每當談起戰爭發展歷程,步兵與騎兵之間的比較一直都有,在那個時代,武器裝備沒有這樣先進,都是以冷兵器為主,步兵作為戰爭主體,很多人都認為可以做到「以步制騎」,實際上騎兵機動性強,野戰能力出色,往往能佔據戰場主動權。
  • 俄軍出擊後扭轉局勢,數千叛軍遭橫掃,敘利亞大片領土被順利收復
    敘利亞內戰持續九年之久後,局勢迎來巨大的轉折。在俄羅斯的協助下,敘利亞政府軍順利攻入伊德利卜省叛軍佔領區,並接連摧毀了多個武裝組織盤踞的老巢。據媒體表示,俄軍出擊後順利扭轉局勢,長期據守在伊德利卜省的數千叛軍遭到橫掃,不得不逃向境外國家,由此,敘利亞大片領土也被順利收復。
  • 中國古代一直是北方騎兵克制步兵,朱棣為何能用步兵戰勝蒙古騎兵
    騎兵,則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勁的戰鬥力。當年席捲歐亞的蒙古騎兵,可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一度被歐洲人稱作「上帝之鞭」,那麼步兵對上騎兵可否有勝算了?一般而言無異於以卵擊石,因為從歷史上的眾多戰爭來看,騎兵對步兵都是有著壓倒性優勢的。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卻有一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