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畔製糖人

2020-12-25 澎湃新聞

鄱陽湖畔製糖人

2020-12-17 20: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滔滔贛江北入湖。

這個季節,越冬候鳥陸續飛抵鄱陽湖。陽曆年底,漸漸進入製糖佳境,因為濱湖多地有做凍米糖過年的習俗,凍米糖原材料之一,就是麥芽糖。

「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吃的東西種類繁多,做凍米糖過年的村民越來越少,所以來我這裡買麥芽糖的人也逐年減少。」胡淑金嫁到段細黑家來,把自家做糖的手藝帶了過來。那時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憶起當初,胡淑金如數家珍。「當時忙的時候,早晨兩三點鐘就要起床,那時候可熱鬧了,遠遠近近村莊騎自行車來聯圩流水洞街買糖,九江吳城、星子、都昌等地開船來,船就停在堤外贛江碼頭,走過來不到一裡路,南昌城裡開車來買糖,多的時候一天要做好幾鍋糖,街上那時也有三四家糖鋪。」

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也許只有逢年過節才吃得上的麥芽糖,逐漸成為了這一代代人的回憶,抑或鄉愁。正因為有這一群人,讓段細黑夫婦把製糖手工活堅持了下來,「有些去了海南,有的去了北京,春節前都會打電話來叫我郵寄過去。」而現在鄱陽湖畔魚米之鄉南昌市新建區聯圩鎮,僅剩下這一家糖店。

「孩子們都去了城裡打工,做糖也不是一年四季都有,通常中秋節後開始,持續到臘月,老百姓年貨採辦完結束。做糖很辛苦,如果賺的錢能比外面打工好,我都想把一個兒子叫回來,因為畢竟做了三十多年,有感情,丟掉可惜。」胡淑金看來,也希望製糖能像有些手藝一樣,成為能夠傳得下去的地方文化印記。

12月13日,陽曆年底,時隔兩年,再次來到段細黑家,夫妻兩依然上演著「二人轉」,浸糯米、發大麥、把麥芽和煮熟的糯米飯盛大缸發酵、濾汁、熬糖、出鍋、冷卻、拉糖……

曾經住在前洲村的胡小英,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今,歷年來這裡買糖,「到這裡買糖感覺很親切,還能吃出從前那個味道」。

「手工糖越來越少了,很多被機器替代,他們的成本更低。所以進一步壓縮了手工糖的市場。」雖然生意少了,但是段細黑的手工麥芽糖,依然是三十年前的口感,入口軟糯而甜蜜,回味悠長且清香。

來源:新建發布

南昌發布

微信公眾號:nc_fabu

原標題:《鄱陽湖畔製糖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糖人是怎樣製作的呢?吹糖人可以吃嗎?
    現在的集市上不經常見到了,在小時候只要一有集,就少不了那些畫糖人,吹糖人的身影。把熬的糖稀吹成鼓鼓的一個造型,但是師傅是怎樣吹起來的呢,有什麼技巧呢?今天來學習一下。據說,吹糖人兒的祖師爺是劉伯溫。據說吹糖人技藝始於明末清初,製作時把糖稀熬好,用一根麥秸杆挑上一點糖稀,在對這麥秸杆吹氣,糖稀隨即像氣球一樣鼓起,在通過捏、轉等手法配合吹起塑成各種造型。最後用竹籤挑下,冷卻後成型。吹糖人以動物造型居多,體態豐滿,常見的是以十二生肖為內容。吹出的糖人質地很薄,易碎。按照其製作工藝的不同,可分為三種: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
  • 吹糖人:小時候做夢都想要的糖人,如今卻銷聲匿跡,難尋蹤跡
    糖人記憶說起糖人,我想大家並不陌生,絕大多數的人在孩童時期,都曾有過買糖人的經歷。從前,大街上走街串巷賣糖人的比比皆是,而如今卻物是人非,在大街上再也看不到了這群人的身影。現在想買一個糖人給孩子,都不知道要去哪裡去買。記得小時候,糖人還很「貴」,小孩子沒有零花錢去購買糖人,只能苦苦的哀求父母,不知道要哀求多久,父母才答應給買一個糖人。
  • 糖人馬青旺
    吹糖人這門老手藝在這個村子已有一百七十多年的歷史了,村裡很多人都以吹糖人為謀生手段。馬青旺的嶽父陳小發是當地有名的「打罕人」(民間對吹糖藝人的稱呼),馬青旺的手藝便是跟嶽父學成。這樣的傳教方式被稱為「一腳門裡,一腳門外」。如果是輩輩直系傳藝,那叫「門裡出身」。  馬青旺十五歲上對吹糖人產生了興趣,經常跟在陳小發身後偷偷學藝,回到家再自己琢磨。
  • 中國糖人大師製作「糖人」,看著就很過癮,日本人:好厲害
    中國糖人大師製作「糖人」,看著就很過癮,日本人:好厲害這些傳統美食製作起來非常的困難,可是一旦製作出來顏值就非常的高,就好像是今天要給你們介紹的「糖人」。製作糖人這一種傳統小吃需要事先把模型在腦海中整理出來,開始製作的時候就不能停頓,不然成品看起來就會非常的難看呢。小吃貨們,你們吃過沒?
  • 鄱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胡斌到鄱陽中學調研優改工程
    6月8日下午,鄱陽縣委副書記、縣長胡斌來到鄱陽中學調研該校優改工程,縣政協主席佔夢來,縣政協副主席、鄱陽中學校長卓凡,縣政府辦、住建局、教體局、饒州街道、鄱陽三中、重點辦等單位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  胡斌先後參觀了鄱陽中學報告廳、實驗室、錄播室等優改工程中新建的功能室,詳細聽取了關於學校優改工程情況的匯報。胡斌對鄱陽中學優改工程給予肯定,他希望全體師生能利用好良好的教學環境,不斷取得更優異的成績,為鄱陽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 秋天,請你來鄱陽!
    鄱陽,帶你在秋天的舌尖上遇見美麗,鄱陽29個鄉鎮(1個街道)的美食齊聚於鄱陽城。中國湖城鄱陽的秋季格外迷人,芝山的銀杏樹葉也正當時,古人「停車坐愛楓林晚」的景象如今仍在。鄱陽,帶你在秋天像童話裡的公主邂逅一個夢幻天堂。鄱陽的秋天是個各種色彩交織,美得讓人眼花繚亂的世界。蓮花山的九流坑瀑布,似水幕披掛而下,溪水相澗,更是動人!
  • 鄱陽的鄱
    庚子冬月,鄱陽三日,我感受大湖的壯美,傾聽古城的心聲,感知文化的深厚。一穿過樹林,坐船,上島,再坐船,換觀光車,我們一直往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深處去。湖風也一點點凌厲起來,大家都裹緊了衣服,一群大雁從頭頂飛過,人群一陣驚呼,又一大群,驚呼聲更響,路邊的幾隻野鴨被驚到,撲哧飛起來,飛得越來越高,我也驚訝起來,野鴨都能飛這麼高這麼遠嗎?
  • 鄱陽第一家旅遊商品電商企業,探尋記憶裡的鄱陽!
    鄱陽,是一方物產豐富的富饒寶地。自古有「銀鄱陽」、「魚米之鄉」之盛名。
  • 民俗文化之一一吹糖人
    民俗文化之——吹糖人藝人指導吹糖人製作糖人是一種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者多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這個糖人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禽鳥類等。
  • 吹糖人:從吃貨到演藝
    吹糖人:從吃貨到演藝  本報記者 頡亞珍  身為河北省吹糖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藁城農民馬青旺確實能「吹」,不止糖人吹得好,表演、吆喝、解說的功夫也不一般。  銅瓢、木箱、竹籤子,這幾樣傢伙什兒一擺,任何地方都是他的舞臺。這會兒,耿村街道旁,他正蒙著眼演獨角戲。紅彤彤的對襟大褂,戲臺人物般的招式,吸引了一大圈圍觀者。
  • 鄱陽又美出新高度了!最新鄱陽夜景大片 叫我如何能夠不愛你?
    鄱陽這個大家族要火了!鄱陽這30個大名門,有你的家族嗎?
  • 吹糖人:精湛的手藝,不朽的文化
    吹糖人是我國一項傳統的民間手工藝,它不僅是舊時北京的一個行業,其中也蘊藏在幾代人的記憶中。早年間,各地街頭巷尾少不了做這種生計的人,他們每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吹著糖人,甚至是集市廟會都不會錯過。民間有三種製作糖人的工藝:吹糖人、畫糖人和塑糖人。而老北京多數以吹糖人和畫糖人為主,其中吹糖人的工藝最複雜。
  • 六年級作文:賣糖人的老爺爺
    糖人,是一種小食品。它是用麥芽糖加熱製成糖料,再將糖料畫成的一個個圖案。說起糖人,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個人……那一次我去安徽宏村旅遊,街上各種東西使我目不暇接,有魔術師,有當地特產,還有各門各行的手藝人。
  • 鄱陽最美的十個地方
    鄱陽老街——饒州第一老街鄱陽老街,有「十裡長街半邊商,萬家燈火不夜天」之美譽,為「饒州第一街」。距今已有上幹年歷史,原為舊城正街,解放初改名為解放街。為古饒州府治鄱陽城內最長、歷史最為悠久、最為繁華的商業主街區,是宋至解放時期鄱陽府內最為繁華的一條傳統商業街。
  • 故事裡的鄱陽丨鄱陽地標——永福寺塔
    天監二年(公元503年),蕭衍第九個兒子蕭恢被封到鄱陽做鄱陽王。來鄱陽不久,母妃費氏瞎了雙眼。蕭恢遍尋良醫無果,於是祈禱於佛。說來也怪,他母親竟雙目復明了。於是,蕭恢施捨部分宅屋建廟,叫顯明寺,唐時改叫隆興寺、大雲寺,宋改叫永寧寺。宋天聖二年(公元1042年),天台山壽昌寺用言、寶倫兩位禪師在永寧寺東側建佛塔。
  • 王俊凱愛吃的糖人應該這樣做
    製作糖人是一種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製作者挑一個擔子,一頭是加熱用的爐具,另一頭是糖料和工具。糖料由蔗糖和麥芽糖加熱調製而成,本色為棕黃色,也有的加入顏料或色素使之呈紅色或綠色。糖人是以熬化的蔗糖或麥芽糖做成的各種造型,有人物、動物、花草等。據說宋代即有糖人,多是平面造型,如同今天的糖畫,時稱戲劇糖果,後來也被稱作稠糖葫蘆、吹糖麻婆子、打鞦韆稠飴、糖宜娘、糖官人、糖寶塔、糖龜兒等等。現在糖人在生活中並不多見,很多都是在景區或者博物館存在。
  • 鄱陽饒州酒
    -----《全唐詩》章孝標  早在中唐時期,被貶為饒州司戶參軍的著名詩人顧況,在《送韋秀才赴舉》詩中寫道「鄱陽中酒地,夢老獨醒年」。  宋代進士鄱陽人黎廷瑞《饒百花洲》「北嶺尋花去繞屐,東湖載酒水平船,舊遊零落今餘幾,回首春風。  在饒州,經常有名人出入的酒局,往往布點設在三個著名的酒樓中。  一是鄱陽樓。
  • 純真饒州,是不變的鄱陽
    直到上高中以後我才算是真正的開始在古老的饒州嶄新的鄱陽開始生活。繞城而過的饒河是我最喜歡的地方,記得摯友的家就在河邊,我們那時候一起做著許多事情:辦板報,編校報,做課題,搞演講。沒有靈感或是煩惱的時候我們就會到繞河邊找堆沙散漫的聊天玩沙,直到漁歌唱晚夕陽西斜,心情就會漸漸明朗。
  • 你好,我是鄱陽,請聽我說…
    在很多時候我們稱「鄱陽」為「大鄱陽「鄱陽湖、蓮花山、饒河還有品類繁多的鄱陽特色小吃都是鄱陽人的驕傲今天 請您認真聽鄱陽說........鄱陽湖之秋秋日裡的鄱陽這就是我們160萬鄱陽人民的「鄱陽湖」,一年四季,脈韻清晰,給人以不同感受,四季皆美。
  • 丹東:吹糖人技藝面臨失傳(圖)
    崔福海在製作糖人。  「我要一隻小耗子。」「我要一匹馬。」……12月7日,在寶山女人街邊上的胡同裡,一個吹糖人的攤位前圍著幾個買糖人和湊熱鬧的大人孩子。攤主崔福海今年31歲,從十多歲便開始學吹糖人,他最擅長的就是吹十二生肖。對他來說,吹一個小動物只需要一分鐘的時間。  當日上午,記者見到吹糖人的崔福海時,他正在用麥芽糖熬糖稀。崔福海的攤位很簡單,一輛手推車,車上放著一個爐灶,爐灶上面有一口裝著糖稀的鍋,手推車上插放著他的作品。崔福海告訴記者,所謂吹糖人,動作要領就在於吹和捏。吹氣是為了讓作品看上去飽滿,捏在於塑造惟妙惟肖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