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聖誕節,
一個高於生活的節日。
有聖誕老人,有聖誕樹,
有交換到的禮物,有燦若星辰的燈飾,
還有對新年的美好期許。
所以今天花吃姐姐不教做菜,
想跟你們分享不久前的霓虹國行,
想帶你們逛一逛快要搬遷的東京築地市場。
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
順便在腦海中回顧了北海道海膽的鮮甜,
神戶和牛的豐盈油潤,
富有柿的脆嫩多汁清冽.
這是平安夜的六本木,
送給每一個被節日氣氛團團圍住的你。
「花粉」裡應該有不少人跟花吃姐姐一樣,對菜市場有高於shopping mall的熱情吧。倫敦的Borough Market、巴塞隆納的Boqueria市場、首爾的廣藏市場,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菜場,我都去過。只要是我的旅行目的地,菜場就變成了一個別具一格的觀光地。
歐洲的菜場,能看到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蔬菜,比如茴香、洋薊、大黃;東南亞菜場裡不知名的水果最多,就連找到精通當地語的導遊,也沒法翻譯出水果的名字,韓國菜場最多的就是各式泡菜了。
懷著一個食物愛好者和朝聖的心,我坐上了飛東京的飛機,訂了離築地只需要十分鐘步行的酒店。為的就是,逛這個傳說中撐起全日本廚房的食材寶庫——築地市場,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海鮮市場。
為什麼選在現在去?
築地位於東京的中心地帶,為了給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城市規劃讓路,這個市場將於2017年2月份搬遷。這個始於1935年的市場,今年已經81歲了。
築地是日本最大的水產市場,第一家吉野家的創始店就在築地,築地的周邊有超過100間的百年壽司店,歷史最悠久的已經400年了。有數據統計說,全球每四條金槍魚,有一條就是送到這裡的。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說:「築地很重要,沒有它,我們就做不成生意。」
築地的一天,是馬不停蹄的。晚上十點,大型批發公司開始卸貨。零點以後各類聲線就開始陸續擺到競拍場。凌晨四點半,開始金槍魚、海膽等海鮮的競拍。凌晨五點各家中間批發商也就是二道販子就開始營業了。
正午前一定閉店。下午是事務所算帳的時間。不需幾個小時,新一天的運載、拍賣又開始了,周而復始。
一個嫁去東京的朋友告訴花吃姐姐,最上乘的食材都被運去了東京各地乃至全日本的各個料理店。所以在築地周圍吃,圖的只是個新鮮,並不存在多精湛的料理技能。
不過,為了一探究竟,我還是去了。
(這是我朋友阿碧一家今年8月去築地時拍的市場大門)
築地市場分場內市場和場外市場。場內市場可以看到大名鼎鼎的金槍魚拍賣,就是傳說中早上三點就要去排隊領小馬甲的金槍魚拍賣。可是最近已經禁止遊客入場觀看了。
場外市場更貼近生活也更有趣,是圍繞著市場內部海鮮交易的外圍,以零售為主。從生魚片專門店、牛肉專門店、漬菜專門店、蟹專門店、海膽專門店到道具、廚具、餐具,甚至還有海苔的專門店。
很難想像有一家店會專賣海苔吧?
早上七點到的築地,已經比肩繼踵。
我在築地的一天,是從這碗鳥藤雞湯開始的。很多人來築地會從魚生和壽司下手,我卻選了暖暖的雞湯,一來我不吃生魚片,二來,我有個中國胃。
這家店,蔡瀾推薦過,管家也推薦過,還有無數的美食大咖統統推薦過,自然是我築地之旅的第一站。
點擊率最高的是這盤咖喱親子丼。親子丼的意思就是雞肉溫泉蛋蓋飯。使用的是雞腿肉,半熟的雞蛋端上桌duang duang duang的,每一口都很滑嫩,配上日式的咖喱,有絲絲甜味,清淡可口。
懷著崇敬的心,我拿勺子舀起了一勺雞湯,雞湯很清,可是上面浮著一層薄薄的油,雞湯的味道似乎被油封住了,並不十分濃鬱。雞湯入口的時候非常燙,喝到第一口雞湯的我,覺得這碗雞骨清湯真的很對得起我對它的期待,是本年度喝到的最好喝的雞湯。湯頭味道清爽甘甜,絲毫沒有雞的腥味,早上喝到燙口的雞湯,覺得整個心靈都被好好熨貼了。
懷著獵奇心,我還點了另一份飯:七裡香溫泉蛋飯。七裡香是什麼?是雞屁股呀~雞尾微微烤過,焦香,沒有澆汁,靠的就是雞油的香氣,還有米飯的香甜味。
鳥藤店裡位置並不多,加上吧檯不到20個。而且有兩家分店,一家老店是爸爸開的,我去的這家是兒子開的分號。父子倆聽說一直在比拼誰的雞湯更受歡迎。
鳥藤分店
地址:日本國東京都中央區築地4-8-6
電話:03-35436525
築地有很多很多「網紅」店,他們中的大部分被全球各地的電視節目報導過,所以排隊都是30分鐘起。
與國內的氛圍不同,大多數「網紅」店都掛著「no photo」的牌子,看你拍照,他們會生氣噢。不是因為不友好,是因為人潮擁擠,拍照駐足會影響通行速度,也會影響他做生意啦。
下面這家店,叫狐屋,賣的是牛丼。店主婆婆脾氣出了名的差。
很多年前,狐屋除了有「拒絕拍照」的告示外,還有一條「本店不賣外國人」。現在,雖然不賣外國人的牌子不見了,可是婆婆的眼神你們看到了吧,超兇的。反正花吃姐姐是被婆婆的兇光和隊伍嚇到了,沒吃到。
婆婆的牛丼不遠處,是這碗需要排20分鐘隊才能吃到的上井拉麵,而且是站著吃的。
面的澆頭很簡單,就是叉燒、筍、青蔥,面是細面。
另一家壽司網紅店,因為也是不能拍照,看到料理長兇神惡煞的眼神了嗎?
一家甜甜的、最nice的網紅店,instagram上超紅,賣的是草莓大福。外面是糯米皮,包著不同的餡料,有抹茶的、有紅豆的、有卡仕達醬的。我買了那顆最貴的白草莓大福,好萌的~
這條小巷寫著「魚がし橫丁」,許多著名的排隊名店都在這條巷子裡。比如大江戶、壽司大、八千代等等,幾乎每一家都排滿了人,各國的遊客都有。
(照片同樣來自阿碧)
不吃魚生的我,還是來逛一下食材好了。日本菜場裡的食材真的不得不用乾淨來形容。比如這些蓬蓬的飽滿的松茸,肥嘟嘟的冬筍,還有阿姨手心上的銀杏。
這盆白乎乎的東西是什麼嘞?是鱈魚的白子。
白子是什麼?是鱈魚的精巢,外皮薄而脆,內子滑而嫩,上海和廣州有很多高級的日料店可以吃到這季節性的料理。
專門賣漬菜的店,有各式各樣醃漬的蔬菜,在太陽下閃著好看的光芒。
我最喜歡的海膽吶,排排坐的海膽,氣宇軒昂啊。只有在日本才敢大吃一斤海膽吧?
蔬菜被精細地包裝起來,感覺每一個品種都是無土栽培的(當然實際上不是啦),怎麼可以那麼乾淨!
安利一個好吃的脆柿品種,富有柿。因為在日本嘗過以後難以忘懷,回來以後淘寶上一搜也有這樣品種的柿子在賣,就買了一箱嘗嘗,產地煙臺,除了果肉的脆嫩度和果汁的豐盈度,其他基本上差不多。
這家店主要賣各種三文魚製品,左邊紅彤彤的是三文魚籽。
精確分割的豬肉專賣店,一塊塊圓圓的拿來做叉燒應該很好吃吧。
三宅賣的是各種新鮮的貝殼類,跟我們東海邊的有一部分相似呢。
三宅的另一邊是各色魚生,我只認識三文魚、鯛魚、比目魚、魷魚、海鱸魚啦,你們認識幾樣呢?
走到這個攤位的時候,我駐足了很久,烤的扇貝肉,兩顆大大的貝柱,上面擺的是海膽,海膽經過火炙。於是買了一串,嗯,大海的味道。
這碗海膽飯在築地也很紅,琳琅滿目、賞心悅目。雖然不吃魚生,我還是硬點來嘗試了下。這碗出自虎杖。醋飯被裝載木桶裡,上面鋪的是金槍魚、三文魚、鯛魚切丁,配上三文魚籽和毫不吝嗇的海膽。
這碗飯有三種吃法:第一步,劃出一半,伴著魚生淋上一些醬油吃;第二步,再劃出一半,用海膽拌著吃;第三步,加海鮮高湯變成海鮮泡飯。
至於味道怎麼樣,花吃姐姐就沒辦法給你們形容了(一個不吃魚生好養活的我)。
總說碗底撈稠,好戲在後頭,快逛完整個市場的時候,被這家藏在小弄堂裡的海膽店深深吸引了,走不動了。
海膽是現開的,打開前你都不知道這顆海膽是好是壞。開出的海膽被放到不同的價位上售賣。
最左邊的是最貴的每顆都好飽滿要撲出來一樣,1400日元一顆,相當於65塊人民幣左右。
500日元一顆的看起來果然就是發育不良的樣子。
好吃的花吃姐姐當然是選最貴的,可是最貴的也有深深淺淺的黃色呢,該怎麼選呢?店家幫我選了兩顆,一顆偏橙黃色,一顆偏金黃色。
用親身吃的體驗告訴大家,海膽一定是越黃越好,越黃越甜,放到嘴巴裡立刻化掉了,超級完美。
吃到這顆2016年最完美的海膽,我決定,這趟築地之旅就在這顆海膽中結束吧,一個甜甜的句點。
不過臨走前,還是帶走了一些盤子和碗。
哦對了,走之前可以去波除稻荷神社許個願。三百多年前,築地剛填海為土,但波浪不斷衝擊堤壩,立了這座神社後猜風平浪靜,於是有了波除的名字。
我去的時候正好是銀杏的季節,這棵神社前的銀杏黃的特別美好。
想跟著花吃姐姐的腳步去逛一趟築地的你們,也可以定我住的這家酒店,這是從酒店房間望出去的景色,叫Royal Park Hotel,汐留店,去銀座也很方便。
早晨六點的銀座,像是在演盜夢空間。
最後的最後,用代代木公園的夜景跟大家say Merry Christmas咯~
長按二維碼 點擊關注
花吃姐姐是個有原則的吃貨,
轉發?當然是舉雙手歡迎啦✔
轉載?信不信我舉平底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