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痛風不能吃海鮮?它的嘌呤含量比大米還低,清肺又清腸

2020-12-21 美食傑

中青年男性,由於工作或者生活習性原因,經常喝酒吃肉,長期以往,體內尿酸含量就會超過正常值,而尿酸過高就有可能得痛風進而引起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併發症。如果得了痛風這個可謂是與海鮮無緣的疾病,往往一聽到海鮮,想吃,卻為了身體,只好敬而遠之。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海鮮都不能吃的,營養師大喬說過海參和海蜇就是例外,它的嘌呤含量比大米和麵粉還低,清肺又清腸,所有痛風也是能吃的。海參往往因為價格昂貴,只能望而卻步,海蜇對大家來說更為常見,平常海蜇一般都是涼拌來吃,清脆可口,今天小編就教大家一道家常拌海蜇,做法很簡單,大家快一起動起手來。

黃瓜涼拌海蜇絲

By 草莓茶

配料:

黃瓜 200克、海蜇絲 100克、花生油 2湯匙、精鹽 1湯匙、生抽 1湯匙、雞精 0.5湯匙、白砂糖 1湯匙、陳醋 1湯匙

烹飪步驟:

1.黃瓜清洗乾淨。

2.洗淨的黃瓜瀝乾水分,放在案板上拍扁切塊兒。

3.海蜇絲用乾淨的涼開水清洗兩遍。

4.把海蜇絲瀝乾水分備用。

5.把黃瓜和海蜇絲放一個盆內。

6.加入適量生抽。

7.加入適量鹽。

8.加入適量雞精。

9.加適量白砂糖。

10.淋適量食用油。

11.加入適量陳醋,把所有材料翻拌均勻即可。

烹飪小貼士:

1、低嘌呤食物即每100克食物嘌呤含量小於50毫克:五穀類:米、麥、高梁、玉米、馬鈴薯、麵條;蛋類:雞蛋、鴨蛋;奶類:牛奶、乳酪、冰激凌;飲料:汽水、巧克力、可可、咖啡、果汁、茶、蜂蜜;以及各種水果、蔬菜等。這些都可放心食用。2、中等嘌呤食物即每100克食物中含50~150毫克嘌呤:肉類:雞肉、豬肉、牛肉、羊肉、魚、蝦、螃蟹;豆類:黑豆、綠豆、紅豆、花豆、豌豆、菜豆、豆乾、豆腐以及筍乾、金針、銀耳、花生、腰果、芝麻等。這些宜限量食用。3、高嘌呤食物即每100克食物中含150~1000毫克嘌呤的食物為高嘌呤:肉類和內臟:牛肝、牛腎、胰臟,肉湯:各種肉、禽制的濃湯和清湯,這類食物應禁忌

大家平時都是如何在食物上保養自己不受痛風的危害?

喜歡美食傑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你有什麼觀點和想法,歡迎在下面踴躍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

相關焦點

  • 它是痛風也能吃的「海鮮」,嘌呤比米飯還低,脆嫩爽口比吃肉香!
    它是痛風也能吃的「海鮮」,嘌呤比米飯還低,脆嫩爽口比吃肉香!對於很多痛風患者而言,海鮮簡直就是「大忌」,即使是味道再好也得忍痛割愛,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海鮮都將痛風患者拒之門外。比如這次要說的這海鮮就是痛風患者也能食用的美味,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嘌呤含量比米飯還要低。做好之後口感嫩脆鮮爽,比紅燒肉的味道還要好。此時市場上正是它熱賣之時,屏幕前的各位小夥伴看到可別輕易錯過。
  • 這海鮮嘌呤比大米還低,痛風也能放心吃,清甜爽脆,怎麼都吃不膩
    這海鮮嘌呤比大米還低,痛風也能放心吃,清甜爽脆,怎麼都吃不膩。過年必不可少大魚大肉,但是海鮮和肉中含有大量的嘌呤,進入人體的嘌呤氧化後就會變成尿酸,一旦體內的尿酸過高就容易引起痛風。但是除了海鮮和肉類以外還有不少的食物的嘌呤含量很高,比如豆芽、麥芽、香菇、紫菜、蘆筍等等,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海鮮的嘌呤含量很低,甚至比大米還要低,它就是海蜇。海蜇除了是營養極高的海鮮食品,還是一味治病良藥,是很多中藥處方中的中重要成分。海蜇口感爽脆,脂肪含量極低,不管怎麼做都老少皆宜,特別好吃,煮、清炒、水汆、油汆,即使是簡單的一道涼拌海蜇都十分美味。
  • 這海鮮嘌呤含量極低,常吃清腸降壓,減肥、痛風者能放心吃!
    現代人應酬交際不斷,喝酒必不可少,很多人就會尿酸增高,從而導致痛風。營養師大喬給大家推薦一款食材,這海鮮嘌呤含量極低,常吃清腸降壓,減肥、痛風者能放心吃!這食材就是海蜇。海蜇脂肪低、熱量低、嘌呤低,痛風患者不能吃肉,可以吃海蜇來解解饞。
  • 它嘌呤比大米還低,痛風也能吃,比肉還香,一上桌就空盤!
    :36 來源: NONO最時尚 舉報   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很多人都喜歡出去吃,
  • 它是痛風的剋星,嘌呤含量極低,痛風患者要多吃
    推薦語:講真,痛風剋星真談不上,只不過是可以吃,並且延緩痛風帶來的疼痛。茄子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在它的紫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和維生素P,這是其他蔬菜所不能比的。茄子含有維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使血液中膽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對延緩人體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茄子是鹼性食物之一,它有活血消腫、祛風通絡、清熱活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 這海鮮嘌呤比米飯低,痛風也可以放心吃,又甜又脆,怎麼吃不膩
    這海鮮嘌呤比米飯低,痛風也可以放心吃,又甜又脆,怎麼吃不膩。是大魚大肉必不可少的,但海鮮和肉類中含有大量嘌呤,嘌呤進入人體後氧化後會變成尿酸,一旦人體的尿酸過高,很容易引起痛風。除了海鮮和肉之外,還有很多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豆芽、麥芽、香菇、紫菜、蘆筍等,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海鮮的嘌呤含量很低,甚至比大米還低,他是水母。水母不僅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海鮮食物,而且還是治療疾病的良藥,他是許多中藥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水母味道酥脆,脂肪含量很低,無論怎麼做都是老少皆宜,特別好吃,煮沸、油炸、水煮、滾油,連簡單的涼水母都很美味。
  • 痛風患者一定要遠離的2種蔬菜,嘌呤含量比肉還高!
    造成痛風的本質原因是體內尿酸水平的升高,造成了尿酸鹽在關節和腎臟部位的沉積。引起痛風的原因主要有:1.飲食,吃肉類和海鮮,過度飲酒後,機體內尿酸水平會升高,就可能造成尿酸鹽沉積;2.肥胖,肥胖會引起體內尿酸的增加。
  • 痛風患者要避免吃高嘌呤的食物,那麼哪些食物嘌呤成分比較高呢?
    海鮮也分高嘌呤和低嘌呤,所以痛風患者不是任何海鮮都不能吃。比如鯖魚、大比目魚、梭魚、貝殼類、魚卵、鳳尾魚、鱈魚、淡菜等海鮮就含有大量的嘌呤,而白魚、龍蝦、牡蠣、青魚等海鮮所含的嘌呤成分則比較低,如果痛風患者的病情比較穩定也可以少量食用,幫助身體補充營養,當病情急性發作期間就要嚴禁食用任何海鮮,以免影響身體恢復。二、動物內臟。
  • 這些食物嘌呤低,但痛風患者也要「忌口」,吃多了容易讓尿酸超標
    說起痛風患者不能吃什麼,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海鮮和動物內臟這些高嘌呤食物。如果吃了這些食物,很容易就會讓尿酸升高,不利於病情的控制。
  • 痛風患者也能吃海鮮!醫生詳細分析海鮮嘌呤含量,有2種可吃
    很多痛風患者都知道,痛風發作,飲食上要尤其注意,一些含尿酸較高的食物是肯定禁止吃的,例如海鮮和動物內臟方面。因為海鮮是高嘌呤食物,如果痛風患者食用的話,容易造成體內嘌呤產物升高,血液中尿酸增多,從而加劇痛風的發作。
  • 痛風患者真的不能吃海鮮嗎?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眾所周知,食用海鮮過多可增加尿酸合成,誘發痛風。因此,很多痛風患者談海鮮「色」變。然而,痛風患者真的不能吃海鮮嗎?具體問題還需具體分析。    高嘌呤飲食可使尿酸濃度升高,造成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發作。
  • 痛風患者一點海鮮都不能吃?
    原標題:痛風患者一點海鮮都不能吃?學會選擇就可以許曉華秋季是收穫的季節,種類繁多的海鮮湧入市場,是否也讓你蠢蠢欲動、垂涎三尺。選擇進食嘌呤含量較低的海鮮如果要求所有痛風患者都只能食用綠葉蔬菜、水果、雞蛋、牛奶等低嘌呤食物,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現實的。目前醫學上允許痛風患者在整體病情穩定,血尿酸已經達標或接近達標的情況下,適量進食中等嘌呤食物。
  • 痛風不能吃海鮮嗎?事實上,2類海鮮可以食用
    關於痛風患者的飲食禁忌,坊間有很多說法,有人說痛風患者不能吃海鮮,有人說痛風患者不能喝啤酒,還有的人則認為痛風患者是不能同時吃海鮮喝啤酒,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確的呢?痛風病人該怎麼「管住嘴」?
  • 雞肉的嘌呤高嗎?高尿酸和痛風的人群可以吃嗎?聽老中醫怎麼說
    所以高尿酸人群越來越多,這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在我們身邊有很多高嘌呤食物,若是經常滯會導致體內尿酸,只增不減。雞肉的嘌呤高嗎?高尿酸和痛風的人群可以吃嗎?聽老中醫怎麼說一、雞肉屬於高嘌呤食物?
  • 這些食物嘌呤含量高,痛風患者要管住嘴!吃什麼有助穩定尿酸?
    尿酸升高主要是因為攝入的嘌呤食物比較多,導致尿酸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隨著血液不斷遊走,在關節處就會形成結晶,誘發急性痛風。想要預防痛風,一定要穩住體內的尿酸水平,這樣才有助於呵護身體內環境的穩定。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食物含嘌呤比較高吧。這些食物嘌呤含量高,痛風患者要管住嘴!
  • 痛風患者可以吃紅薯嗎?紅薯含有多少嘌呤,哪些痛風者不能吃
    痛風患者能不能吃紅薯?這要看紅薯對我們體內的尿酸濃度的影響有多大。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痛風與飲食之間的關係。痛風是一種由於體內尿酸濃度升高而引起的關節炎症和損傷性疾病。我們體內的尿酸,產生於嘌呤物質的代謝。這些嘌呤物即存在於我們的細胞內部,也存在於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中。
  • 這種食物嘌呤含量比醬油高20倍,堪稱「嘌呤大戶」,可能你也愛吃
    導語:喝著啤酒配上海鮮,是許多人的愛好,同時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種搭配飲食嚴重不利於自己的健康,特別是會大力度提高身體裡的嘌呤含量。一、這種食物嘌呤含量比醬油高20倍,堪稱「嘌呤大戶」,可能你也愛吃人們知道,醬油是一種高嘌呤含量的調味料,通常情況下,每100克醬油,含有25.6毫克嘌呤,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
  • 他們都說,國內啤酒真的比國外啤酒更容易引起痛風?
    按照一瓶啤酒500毫升來計量,每一瓶啤酒當中含有嘌呤含量是70毫克左右。這裡我建議尿酸異常的人群每天飲食當中的嘌呤應該控制在400毫克左右,不僅僅是啤酒,海鮮,蔬菜,肉食,均含有嘌呤。啤酒和吃的菜加在一起,可能一頓,就會導致大量的尿酸形成,痛風症狀的潛伏時刻都在。
  • 痛風不能吃海鮮嗎?淡水魚能代替海鮮嗎?建議您看完再決定吃不吃
    如果所吃的食物裡面含有的嘌呤過高,嘌呤被分解後就會產生尿酸,尿酸如果無法被及時代謝出體外,就會形成結晶,結晶在關節處沉澱形成痛風石,就會引起痛風。既然如此,得了痛風以後,就要少吃嘌呤指數含量高的食物,尤其是海鮮。那麼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患上痛風以後真的一點兒海鮮都不能吃了嗎?能不能用淡水魚來代替海鮮呢?
  • 痛風患者一點海鮮都不能吃?學會選擇就可以
    但對於痛風患者而言,味道鮮美的海產品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明明就在眼前,但卻因高居不下的血尿酸不得不將它們拒之千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風溼科副主任醫師韋尼認為,只要能做好四個方面,痛風患者也能在秋季享受海鮮的美味。  選擇進食嘌呤含量較低的海鮮  如果要求所有痛風患者都只能食用綠葉蔬菜、水果、雞蛋、牛奶等低嘌呤食物,這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