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熟知的司馬懿,歷史評價為何極差?「八王之亂」時早已去世

2020-12-12 虎妞洋洋說

司馬懿可謂是婦孺皆知的歷史人物,歷史愛好者們說到他無不咬牙切齒、恨之入骨,甚至將對中國人民造成沉痛災難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也歸咎於他。客觀的說,這兩次戰亂發生時司馬懿已去世數十年,說他造成了這兩次動蕩實在是有失公允。不過司馬懿的口碑確實是差,在民間他以奸臣的形象出現;在官方的正史中也多被指責,如司馬光就在資治通鑑中痛批司馬懿。那麼,這位才高八鬥膽略過人的梟雄為何在千年之後仍然被人唾棄呢,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一下。

首先是因為司馬懿及其後人對待皇室的不忠行為令人反感。中國人民講究忠、孝、義。魏明帝死後,年幼的曹芳即位後無力掌控局勢,而司馬懿曾趁曹魏宗室成員曹爽拜祭宗廟之時發動了政變,逮捕了一大批擁有實權的曹魏宗室和支持曹魏宗室的大臣,從此一舉架空了曹魏宗室;而他的兒子司馬昭變本加厲,甚至指使手下當眾殺死了對他不滿的皇帝曹髦,這樣的所作所為,自然和「忠」沾不上邊,有晉一代,晉朝甚至無顏要求臣民盡忠,只得宣傳「以孝治天下」,東晉明帝司馬睿曾問大臣晉朝的創業史,該大臣如實回稟,聽完自己祖先所作所為的明帝在朝堂上痛哭流涕說「得國如此,司馬家的天下怎麼能夠長久啊!」

而對待其他人,司馬懿也絕對談不上「義」,對待上級,魏明帝託孤司馬懿,在病榻前,司馬懿曾發誓盡全力輔佐小皇帝,可是短短幾年後就發動政變架空了皇帝;對待對手,高平陵事變之後,曹爽僥倖出逃,司馬懿卻抓捕曹爽的家人作為人質,並承諾只要曹爽投降並解除實權,不但全家性命可以保全,還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曹爽信以為真,便投降了司馬懿。可是投降後,司馬懿不但沒有按照約定讓曹爽擔任虛職安享富貴,反而立馬殺掉了曹爽和他全家數十口人,這樣狡詐的行為,自然也談不上「義」。

忠義兩無,而在孝方面也沒有什麼突出表現的司馬懿,在傳統道德上可以說是爛得一塌糊塗,品德如此卑劣的人,在歷史上評價差也不奇怪。

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不但要看個人品德,還要看歷史功績。雖然李世民弒兄殺弟、軟禁生父,但是因為開創了貞觀之治,所以仍然被認為是中國最偉大的君主之一。而司馬懿奠基的晉王朝卻是一個腐朽不堪的王朝,在司馬家族的統治下,官員貪汙腐敗,貴族沉迷享樂和攀比,不識民間疾苦:晉武帝在位時黃河發生水災,很多百姓淪為餓殍,然而太子卻在朝堂上說「百姓既然沒有餅吃,為什麼不喝肉湯呢?」晉朝統治者的荒唐腐朽可見一斑。更遑論之後搞得中原大地「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的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了,雖然這些事情和他沒有直接聯繫,但他作為晉朝的奠基人,也是有一定的間接責任的。

更何況,司馬懿最大的對手——諸葛亮是一個在中國官方和民間都享有盛譽的人,諸葛亮在私德上坦蕩光明,在歷史功績上他把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並一直矢志復興漢室;因此,他被官方認為是臣子的典範,被民間奉為智慧的化身。和這樣的人做對手,自然讓司馬懿的風評進一步下跌,加上《三國演義》等民間文學的傳播,司馬懿的形象自然越來越差。(浩浩

相關焦點

  • 看看司馬懿後代搞的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
    老麥侃歷史,平民角度講述歷史,喜歡的點擊關注。八王之亂,算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一次皇族內亂,直接導致西晉滅亡及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今天老麥來和大家聊聊這八王之亂到底哪八王,看看他們的小簡歷,還有為何會起兵,以及他們和現在比較火的的司馬懿到底是什麼關係。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
  • 沒有八王之亂就沒有五胡亂華,真正的罪魁禍首為何會是司馬懿?
    本文由作者獨家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我們知道歷史上對五胡亂華的歷史沒有太多的記載,也許是因為這段歷史太亂了,根本就理不清,講清楚這裡面的事件是需要很長的篇幅的。但是這並不能消除五胡對漢人造成的危害。就在我們究其根本的時候,我們發現了這場災難的源頭居然是司馬懿,這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時呢?司馬懿做過哪些事情導致了這場災難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五胡亂華的禍源司馬懿。首先,如果沒有八王之亂就沒有後期的五胡亂華發生。假設司馬家族沒有先亂起來,而是能夠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統一的政治局面,那麼當時已經南遷到濱州境內的匈奴、羌、地等民族就會逐漸被漢人管理,逐漸融入漢人的社會。
  • 司馬懿喜歡的不是張春華,而是此人,生的兒子是八王之亂參與者
    近些年關於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誰讓我們有著五千年的歷史底蘊呢,可好多都經不起推敲,漏洞百出。前段時間熱播的《軍師聯盟》雖然整體評分不錯,但同樣還是有常識性的錯誤,其中之一就是司馬懿和張春華之間的關係。
  • 八王之亂和司馬懿有關係?殺戮太多,最後遭到報應
    很多人把西晉滅亡的原因歸結在晉武帝司馬炎的爺爺上,認為早在司馬懿在位期間,做了一系列錯事。這種說法毫無疑問極其荒謬,司馬懿死的時候距離八王之亂爆發還有近半個世紀。還因為司馬懿三代人奠定的基礎,才有了後面司馬炎建立西晉王朝的資本。
  • 八王之亂,兩個是司馬懿之子!
    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品行不好,亂朝政。 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清正機警,有才幹,冤死。 齊王司馬冏:司馬炎之侄,少時仁惠,首倡大義,後又亂政。 長沙王司馬乂:司馬炎第六子,開朗果斷,文武雙全,冤死。 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炎第十六子,恃功驕奢,庸才。 河間王司馬顒: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之孫,貪權。
  • 《全面戰爭三國》dlc八王之亂講了什麼?八王之亂歷史背景科普
    全面戰爭三國八王之亂講了什麼?對於公布的新dlc,有些玩家想詳細的了解下背景,小編這裡給大家帶來了「施展」提供的全面戰爭三國dlc八王之亂歷史背景科普,一起來看下吧。
  • 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究竟是怎麼回事?
    凡是喜歡讀史的人,都知道西晉有個「八王之亂」,八個王為: 1、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的第四子。 2、楚王司馬瑋,司馬炎的第五子,白痴皇帝司馬衷的異母弟弟。司馬懿的重孫子。 3、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
  • 八王之亂中的王爺都是如何敗亡的,司馬懿的子孫為何都是政治白痴
    翻開中國曆朝歷代的史書細細品讀,就會發現,只要實行了分封制的朝代,都會出現內亂,周有管蔡之亂,漢有七國之亂,明有靖難之役,但這幾次戰亂都時間不長,沒有造成大的危害,只有西晉的八王之亂危及華夏,內鬥不止,險些被異族將漢人在北方屠殺殆盡,那麼晉武帝司馬炎的分封制為會何造成這樣的後果呢,司馬家的王爺為何都如此昏庸無能呢,先來看看這八位王爺的身份,
  • 八王之亂這禍根竟是司馬懿親手種下的,導致近300年動蕩!
    我們大家都知道西晉滅亡,是因為八王之亂,之後近300年的動蕩時期,使中國進入前所未有的五胡十六國時期,史稱五胡亂華。那麼導致八王之亂到底這個鍋由誰來背呢?個人認為是司馬懿種下的這個禍根。其實跟司馬懿沒有直接關係。
  • 八王之亂導致了西晉的亡國,這八王最後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西晉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短命的王朝,從公元266年立國,到公元316年亡國。如果以西晉滅掉東吳為開始,那其在中國歷史上僅存在37年,而直接導致西晉滅亡的導火索就是「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嚴重破壞了當時的社會經濟,導致了中國將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中國進入了五胡亂華時期。
  • 西晉八王之亂後,八王的結局如何?(一)
    歷史上著名的八王之亂,其實質是一場由爭奪皇位所引發的內亂。其直接導火索是皇后賈南風亂政。參與造反奪權的王爺當然不止八個,而其核心人物主要有司馬亮、司馬瑋、司馬乂、司馬倫、司馬囧、司馬穎、司馬顒 、司馬越這八人。藩王們相互攻伐,使得國力下降,民不聊生。
  • 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是怎樣形成?
    從晉武帝司馬炎開始,晉朝的奢靡之風就一日甚過一日。司馬炎甚至還支持自己的親戚和大臣石崇鬥富,而且竟然還輸了,可見當時的超綱已經爛到什麼程度。糜爛的朝廷帶來一連串嚴重後果,首先是繼承人問題,史上最蠢皇帝晉惠帝司馬衷上線,晉朝的衰落一發不可收拾,八王之亂最終釀成。
  • 五胡亂華根本原因是什麼?八王之亂只是導火索,司馬懿要承擔責任
    西晉,司馬懿奠定基礎,司馬昭學習曹操加九錫封晉王,司馬炎學曹丕取締曹魏王朝,從而建立起來的一個大一統王朝。八王之亂,西晉王朝內部的一場政治鬥爭,司馬家的八個王爺先後分別為了奪取中央政權,而大打出手的事情,直接到了西晉的滅亡。
  • 解析八王之亂始末:西晉八王之亂如何產生,到底幹了什麼?
    他也似乎忘記了他的爺爺司馬懿如何扯開了歷史大幕。他更低估了權力對於群臣的荼毒能力。司馬炎在重塑西晉的權力架構時,必定想到了那些分布在地方上的宗親勢力過於龐大,影響到中央皇權的問題。所以,他選擇了雙向提拉的做法。
  • 讓西晉王朝直接崩潰的八王之亂,西晉諸王相互攻殺的背後
    八王之亂,在歷史上也是個異數。大一統的朝代不是沒出現過藩王內亂,但大多數在王朝前期,而且在平定內亂後王朝大一統的凝聚力更強。漢朝就是如此,元朝、明朝更明顯,清朝也不例外。八王之亂就出現在西晉王朝前期,但是這個強盛的一統王朝竟然直接崩潰了。這不能不讓人仔細分析大崩潰之前的八王之亂。
  • 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事件,傻子和醜女是始作俑者,它就是八王之亂
    五胡亂華的發生,很大原因是由於八王之亂造成的西晉政權的衰敗,無力討伐邊塞的胡族叛亂。那麼八王之亂的過程和結局是什麼樣呢?八王之亂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八王之亂可以避免嗎?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筆者今天就來講一下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事件,八王之亂。八王之亂的過程是怎樣的?
  • ...歷史走向的關鍵事件,一個傻子和醜女是始作俑者,它就是八王之亂
    五胡亂華的發生,很大原因是由於八王之亂造成的西晉政權的衰敗,無力討伐邊塞的胡族叛亂。那麼八王之亂的過程和結局是什麼樣呢?八王之亂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八王之亂可以避免嗎?五胡亂華可以避免嗎?筆者今天就來講一下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關鍵事件,八王之亂。
  • 為什麼後世對司馬懿及其家族評價很低?
    大家好,我是龍閣,今天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後世對司馬懿極其家族評價很低? 本來王朝更替,無可厚非,但是究其,司馬懿作為人臣,對曹魏是「前忠而後亂」,而曹魏當時並非天命已衰,仍然有雄厚的民意基礎,司馬懿就迫不及待地逼迫、欺凌皇帝了。 雖說是禪位,但無疑是篡位,這種篡位行為,是掩耳盜鈴,被後世人嗤笑。「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流傳甚廣的一句話。
  • 害了整個西晉的八王之亂,為什麼是他,笑到了最後?
    八王是怎麼來的?八王之亂的起因,說來話長。事情還要從曹魏建國說起。曹魏建國以後,鑑於魏國沒有完成統一中國的使命,因為曹魏皇帝沒有冊封曹家子弟在地方上割據稱王。而這樣做,固然有效增強了朝廷的實力,但客觀上埋下了隱患:比如高平陵之變以後,司馬懿殺害曹爽,逐步控制了曹魏朝廷,而曹家子弟只能眼睜睜看著曹家天下逐步落在司馬家手裡而無可奈何——曹家子弟在高平陵之變後,能拿得出手的反抗,也只有曹芳密謀殺害司馬懿和曹髦討伐司馬懿這兩件事。
  • 五胡亂華和司馬懿有關麼?他需要為八王之亂背鍋?都是司馬炎的錯
    恰好西晉王朝建立50年左右,內部爆發了八王之亂,胡人趁著這個機會南下,五胡亂華就這麼開始了。由此可見,當年司馬懿在遼東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五胡亂華做鋪墊的。如果遼東派重兵防守的話,說不定西晉不會滅亡那麼快。二、司馬懿和八王之亂沒有本質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