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有道日本傳統工藝,在日本料理中如影隨形,隨著日本料理在海外的風靡,這道傳統工藝品也隨之在海外名聲漸響。在壽喜鍋中能見到它
成吉思汗烤肉中也能見到它
鯛魚燒也能見到它
今川燒也有它的身影
這就是產自日本巖手縣的盛岡、水澤兩地的【南部鐵器】,關心日本茶道的朋友,相信對南部鐵器應該早有所耳聞。

日本東北的盛岡一帶盛產優質砂鐵、巖鐵等優質鐵礦,還有鑄鐵模具所必須的原料如河沙、粘土、漆、碳等等也同樣在此地盛產。

江戶時代,盛岡藩藩主南部氏向各地招攬鑄鐵職人,用以製造盛岡城的城鍾等大件工藝品、幕末時,各藩振興炮術,還用以鑄造火炮和鐵炮(火槍),同時,還有其他的日常手工藝品,比如八代藩主南部利雄,因痴迷茶道進而帶動全藩,於是當時的匠人門開發了一種鑄鐵茶壺(茶釜),也就是後來的「鉄瓶」,用以替代原本的湯釜。



明治維新過後,廢藩置縣,南部藩(盛岡藩)的匠人們也進入到了市場競爭當中,使得南部鐵製品的流通更為廣泛,後來的東北幹線開通以及1908年嘉仁皇太子(後來的大正天皇)訪問東北,更使得南部鐵器蓬勃發展。
1914年,曾經的南部藩藩主南部利淳開設「南部鑄金研究所」,為南部鐵器的人才育成做出了貢獻。
二戰時,由於戰時體制所帶來的《銑鉄物製造制限規則》的施行,軍需品以外的鐵器鑄造被禁止,戰後,原本150名南部鐵器職人僅剩16人還在繼續鑄造鐵器。

終戰後,受到大量鋁製用具的衝擊,南部鐵器越加式微,雖然受到1974年頒布的《傳統工藝品產業振興法》的保護,使得鐵瓶以及風鈴等作為高檔工藝品發揚光大,但尋常百姓家的南部鐵器餐具、廚具只能行將式微了嗎?

廉價輕便的鋁製餐具廚具終究不能替代這樣精緻的南部鐵廚具,隨著日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開始追求更有品質的生活,於是開始重新研究起了南部鐵器在廚具用途中的價值,比如攝入鐵元素以防貧血。由被稱為「砂型」的砂質模具鑄造,使得表面細細凹凸,使得油和空氣更易滲入,而防止食材炒/焦粘鍋。由於生鐵相比鋁鍋超1.5倍的熱傳導率,使得加熱更快更早,厚重的鍋身也能使得散熱更慢,加熱更快、散熱更慢,使得南部鐵鍋調理出的食物更入味。


同時,厚重的鍋身,也意味著更少的形變,使用更加安全,使得南部鐵廚具成為了天婦羅、成吉思汗烤肉、壽喜燒等料理的首選。
新生的電磁加熱使得全鐵質的南部鐵器能與其無縫對接,很多日本的電飯鍋也採用南部鐵器的內膽。


日本人的飲食習慣慢慢受到西方的影響,也使得許多應對西餐的南部鐵廚具開始應運而生。
歷經百年仍然生機勃發的源泉,還得歸功於巖手縣南部鐵器協同組合聯合會的74個加盟事業所和730多名從業者們不固步自封,迎合市場需求的努力。
怎麼樣?這樣好用又好看的南部鐵器製品,你被圈粉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