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倒塌助推強大德國出現

2020-12-25 大公資訊

  文 / 嚴雪

  25年前,由於大量東德難民湧入西德,東德內部逐漸產生鬆動。以柏林圍牆的倒塌為標誌,兩德分裂的局面走向尾聲。1990年10月3日,德國正式統一。柏林圍牆的倒塌不但開啟了德國統一的進程,而且也開啟了德國走向強大的進程。

  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背景是什麼?一個統一的德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大的?兩德的統一對中國又有哪些意義?大公網專訪了德國耶拿大學經濟學家安德魯斯•弗瑞塔格(Andreas Freytag),他以柏林圍牆事件親歷者的角度,解析了柏林圍牆事件對德國和世界格局的影響。

  弗瑞塔格教授告訴大公網,柏林圍牆的倒塌是歷史的必然,在當時無論是兩德內部,還是整體世界的環境,條件都已經成熟。作為一個經濟學家,他首先闡釋了東德解體的經濟原因:「當時東德經濟已幾近崩潰。股票不斷貶值,投資淨額非常不容樂觀。另外,東德的勞動力素質和總要素生產力非常低下,遠遠落後於西德。」

  除經濟因素外,人民對當時的政權也越來越不滿。人們發現,1989年5月份公布的地方選舉結果,明顯是捏造的。於是人們走上街頭,進行示威遊行,而這是自1953年6月17號為抗擊蘇聯軍隊而起義之後,德國民眾首次上街抗議。

  另外,當時國際形勢也促使了柏林圍牆的倒塌和兩德的統一。「整個經濟互助委員會都受到了全球動蕩經濟的影響。蘇聯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改革開放(最終導致蘇聯解體),所幸不是通過暴力的方式,但是波蘭、匈牙利和東德此時都開始了遊行示威。」

  對於柏林圍牆的拆除,兩德人民欣喜若狂。「這件事情對兩德人民的影響很大,有太多大大小小的因柏林圍牆拆除而發生的感人的故事了。」 弗瑞塔格教授說,「在我個人感覺上,80後甚至這之後出生的這一代人,對彼此沒有太多保留,不會可以強調自己來自哪裡。他們都統稱自己是德國人『German』,而不說是東德人『Ossis』還是西德人『Wessis』」。

  還有一種說法,柏林圍牆的倒塌、兩德的統一,加速了蘇聯解體的進程。對此,弗瑞塔格教授並不認同。「我想說,雖然蘇聯解體可能會因兩德的統一而加速,但是我個人看不出這兩件事的聯繫。要知道,這種計劃經濟體制內部固有的低效率、環境損害和缺少社會公正等問題,無論東德還是蘇聯,都會最終導致其解體。」

  總之,內外因素兼而有之,導致了當時柏林圍牆的倒塌。現在四分之一的世紀已經過去了,四分之一世紀之後,無論是德國,還是冷戰,還是蘇聯的後面的是俄羅斯,還是當時跟完全不沾邊的中國都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世界格局也正在進行微妙的重組當中。

  「我覺得德國已經逐漸地成為了一個世界大國。現在的德國用心良苦,參與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化問題,如科索沃、阿富汗、烏克蘭等等,將自己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銘心於心。」 弗瑞塔格教授說。

  的確,統一之後的德國日益走向了強大。柏林圍牆倒塌25年以來,德國西部向東部轉移了約2萬億歐元。統一的德國克服了內部的分歧,開始以能夠與其經濟強國地位匹敵的姿態擴大其全球角色。德國現任總理和總統都來自前東德,加上東德的基礎設施如公路甚至比西部地區還來得健全,因此現在已經很難再把東德稱為西德的窮親戚了。

  當被問到,兩德統一後對德國與中國的關係產生了哪些影響時,弗瑞塔格教授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在我看來,相對於兩德統一來說,或許中國的改革開放對中德兩國關係影響更大更深遠。不過,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人們還是會普遍覺得,兩德的成功統一、中東歐國家的體制改革,強化並促進了中國改革開放道路的暢通。」

歡迎關注、掃描大公網國際頻道微信「世說時局」(公號:shishuoshiju)

 傳遞涉華信息,共享全球思想!

相關焦點

  • 德國9日隆重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德國9日隆重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德國統一後,擺脫了以往「經濟巨人,政治侏儒」的尷尬局面,在地區與世界事務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統一也激發了德國人的民族自豪感,民調顯示,75%的受訪者以身為德國人為榮。  學者認為,柏林圍牆的倒塌昭示兩場戰爭的結束。一場是眾所周知的冷戰,另一場則是歐洲大戰。歐洲大戰因柏林圍牆的倒塌變得不可能了。
  •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默克爾呼籲德國內部「對話」
    德國《柏林日報》的一位作家倫納範茲,回憶稱。柏林圍牆倒塌時,倫納範茲15歲。沒等牆兩邊的民眾回過神來,「一切都變了:東德接納了西德的貨幣,還接收了西德所有的法律、規則和價值觀……」於是,東德企業遭到西德企業的擠壓、加上沒有良善的配套措施,無數公司接連關停,大批員工失業。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
    2019年11月4日,德國柏林開啟為期一周的系列活動,以紀念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登上總理寶座的「東德人」  柏林圍牆的倒塌,倒是成就了一位傳奇女性——現任德國總理默克爾。  默克爾出生於西德的漢堡,但在東德長大,度過童年和青年時期。據她回憶,在柏林圍牆倒塌的當晚,她和往常一樣去洗了桑拿浴。那時,35歲的她,還是東柏林科學院的一位物理學家。
  • 多國政要在德國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組圖)
    柏林圍牆倒塌後,一對東德夫婦在柏林圍牆西邊的布蘭登堡門前熱吻,其他人在歡呼。(圖片來源:國際在線)資料圖片:兩德合併後進入聯邦德國的大批市民德國11月9日迎來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紀念日,慶祝活動陸續拉開帷幕。
  • 德國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東西平衡」言之尚早(組圖)
    1989年11月9日,象徵東西方冷戰的柏林圍牆倒塌。新華社/路透  新華網11月9日電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領導人9日將與德國民眾一道慶祝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德國沿著這堵牆的舊路,堆起約1000個色彩繽紛的大型多米諾骨牌。慶祝儀式中,政要將親自推倒這些骨牌,象徵柏林圍牆倒下引發的連鎖效應和新歐洲的誕生。
  • 柏林圍牆倒塌18周年 柏林擬建象徵統一紀念碑(圖)
    這個作品由韓國藝術家李雲素設計,作品意在紀念柏林圍牆倒塌18周年 新華社 發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目睹了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上演的驚心動魄的一幕,長久以來作為東西方對抗標誌的柏林圍牆最終被推倒了。2007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18周年紀念日。德國於當天舉行各種儀式紀念這個日子。
  • 「多米諾柏林圍牆」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組圖)
    11月7日,柏林市長克勞斯·沃韋賴特(右)在德國首都柏林為「多米諾柏林圍牆」揭幕。  這排豎立在柏林圍牆遺址附近的牆體模型共有1000塊,從布蘭登堡門到波茨坦廣場綿延1.5公裡,每塊重20公斤,高2.5米,上面繪有色彩鮮豔的圖案。11月9日,人們將推倒「多米諾柏林圍牆」,以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了,德國依舊是「兩個國家」
    我碰巧不在德國,我在美國參加了為期一年的高中生交流活動。在那一年裡,我有無數次被問到,我是從哪個德國來的:自由的德國還是那個不自由的德國。但,嘿嘿,也同樣有人問我是坐車還是坐火車、坐飛機來的美國,以及我在德國有沒有汽車。 那些比較嚴肅的人,比如我的寄宿家庭,經常會問我是否認為兩德有可能統一。
  • 圖說德國歷史II-從建立帝國到柏林圍牆倒塌
    德意志帝國的成立,一戰二戰的爆發以及歷經分裂後再次統一,德國歷史上的這些印記也銘刻在世界人民心中。第二部分圖說德國歷史將為大家介紹從德意志帝國的建立到柏林圍牆倒塌期間的重大事件。
  • 柏林圍牆:從建造到倒塌 (照片記錄全過程)
    從1961年建造到1989年倒塌,柏林圍牆存續了28年。對於經歷過那一段歷史的德國人,柏林圍牆是一段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歷史又走過了30年,柏林圍牆似乎已成為一段塵封的歷史,但我們沒有理由遺忘。柏林圍牆早已不僅僅是那一段被推倒的城牆,也不僅僅是德國民族的私有記憶,而更多的是一種禁錮和分裂的象徵。
  • 默克爾:柏林圍牆倒塌具重要意義 表明夢想可成真
    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 默克爾獻上玫瑰花【環球網 實習記者 郭鵬飛】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1日消息,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紀念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說,25年前柏林圍牆倒塌,向遭受衝突蹂躪的世界發出信息,「夢想是可以實現的」。11月9日上午,默克爾和政府高層前往班瑙爾大街的柏林圍牆遺址,為死難者獻上玫瑰花。
  • 他曾做出三個驚世預言,柏林圍牆倒塌和蘇聯解體已經預言成真,而第三...
    他曾做出三個驚世預言,柏林圍牆倒塌和蘇聯解體已經預言成真,而第三個預言是美國將在2020年崩潰!約翰·加爾通(John Galtung)被稱為和平學的學科創始人。作為挪威最著名的政治學家、社會科學家。1980年,約翰·加爾通預言,阻隔德國東西的柏林圍牆將在十年之內倒塌,並且緊隨其後,蘇聯這個龐然大物也會隨之解體。加爾通的一番論調在1980年的當時看來,簡直就是無稽之談。要知道,20世紀80年代,蘇聯是一個何等強大的國家?二戰之後,蘇聯是和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兩個超級強國之一。不但經濟總量僅次於與美國,軍事實力更是強大。
  •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紀念日,我來到了德國首都柏林
    ,此時被司機告知因為有重大活動所以很多路段實行了封路措施,這時我們才得知今天居然是德國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紀念日。途中路過了德國總理的辦公室,這是一座由玻璃和混凝土建成的建築,外觀方正,由於其南北兩側的玻璃是圓圈造型,被公眾戲稱為洗衣機。1995年,德國將柏林定為首都後,當時的德國總理科爾批准建造了這座七層樓的辦公室,前總理施洛德曾抱怨路人能看到它的衛生間。每年這裡會有兩天對公眾開放,由總理親自擔任導遊。此刻它大門緊閉。
  • 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周年之際,隨瑪格南作品回顧歷史
    西柏林民眾在柏林圍牆前示威。近一年後的1990年10月3日,德國正式宣布統一。瑪格南攝影師們的足跡,曾踏遍東德和西德,記錄冷戰期間的日常生活、軍事化、社會運動和重大事件。在柏林圍牆倒塌三十周年之際,作家達倫·安德森(Darran Anderson)回顧瑪格南檔案庫中記錄柏林圍牆的作品,探討柏林曾經的分裂。
  • 30年前的今天,我在奧地利大使任上親歷柏林圍牆倒塌
    親眼看到東德老百姓的反應,我們在給中央的報告中做出了自己的判斷:德國的統一很快就會到來  我在奧地利大使任上,親歷了柏林圍牆倒塌前後  文/楊成緒  發於2019.11.11總第923期《中國新聞周刊》  1989年11月9日深夜,存在了28年2個月零27天的柏林圍牆,以不知所云、莫名其妙的方式宣布開放
  • 柏林圍牆倒塌之後,現在怎樣了?
    1989年11月9日,東德新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由於當時東德執政的統一社會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誤解上級命令,錯誤地宣布柏林圍牆即刻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此事件被稱為「柏林圍牆倒塌」。柏林圍牆被推倒,兩德統一後,遺留下來的這段柏林圍牆就成了當代藝術家們創作的樂園,街頭藝術家創作的地方。藝術家爭相在此留下自己的作品。
  • 圍牆易拆,心牆難平——柏林圍牆倒塌是對時代告別,也是德國的新生
    硝煙漫天的二戰持續了整整六年,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西方各國在經濟上都出現了大幅度的倒退,損失慘重。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美國,它是在二戰接近尾聲之時才加入戰場的,而之前一直扮演的都是「軍火商」的角色,通過向歐洲國家出口武器而大發了一筆戰爭財。
  • 這位教授預言了柏林圍牆倒塌、蘇聯解體,關於今年的預言是否會發生
    早在1980年,加爾通就預言過柏林圍牆會倒塌,蘇聯也會解體,並且時間都是在十年之內。在今天我們回顧歷史,知道這兩件事都發生了,而且結合世界局勢,我們也很容易解釋得通。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柏林圍牆堅固無比,蘇聯是與美國並駕齊驅的世界強國,誰能想到柏林圍牆真的會倒塌,而蘇聯這樣強大的國家會解體呢?
  • 一座教堂,點燃了柏林圍牆倒塌的導火索
    一位曾經在北京留學過的德國姑娘為我當了2小時的萊比錫導遊。她對於尼古拉的情感明顯比對於託馬斯教堂更加強烈,以至於還沒抵達尼古拉教堂,她講話的音量和情緒都開始升溫。我頗為納悶,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座以「聖尼古拉」命名的教堂,這座有何奇特嗎?畢竟,看個長相,也是低調樸實務實的教堂而已啊。
  • 社評:紀念柏林圍牆倒塌,西方應推倒心裡的牆
    三十年前的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兩年後,蘇聯解體。今天重溫歷史,我們會想到什麼?是當年西方的勝利狂歡為何會那麼短暫,還是它對當下全球大變局的影響?柏林圍牆倒塌被視為冷戰結束的重要標誌之一。西方一度因此呈現出一派歷史終結的勝利感。但世界是變動不居的,「歷史終結論」言猶在耳,失望與不安已像病毒一樣在西方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