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教堂,點燃了柏林圍牆倒塌的導火索

2020-12-15 荒梁

來到萊比錫,有兩座教堂必須了解。其一,就是我上一期介紹的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因為巴赫,它將在古典音樂圈裡永垂不朽,也是我心中最動聽的教堂。

而另一座的神奇存在,則是古城中的聖尼古拉教堂

一位曾經在北京留學過的德國姑娘為我當了2小時的萊比錫導遊。她對於尼古拉的情感明顯比對於託馬斯教堂更加強烈,以至於還沒抵達尼古拉教堂,她講話的音量和情緒都開始升溫。我頗為納悶,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座以「聖尼古拉」命名的教堂,這座有何奇特嗎?畢竟,看個長相,也是低調樸實務實的教堂而已啊。

德國姑娘看著我,認真滴說:這座教堂,點燃了柏林圍牆倒塌的導火索。

什麼?孤陋寡聞如我者,估計要被這句話嚇到彈起。

萊比錫在二戰後歸屬東德,是當時東德第二大城市。1989年9月4日起,萊比錫居民聚集參與克裡斯提安·富勒牧師在聖尼古拉教堂舉行的「為和平禱告會」,並擠滿整個卡爾·馬克思廣場(今奧古斯特廣場),並開始一連串和平示威活動,爭取更多的人民權利

牧師一開始很聰明,將教堂聚會時間放在周一東德警察晚上開會的時間,這樣降低了被警察關注的風險。很多東德人民得知他們的作為後,便開始效仿, 逢周一傍晚於公眾廣場聚會,和平抗議。

1989年10月9日東德慶祝建政40周年時,聖尼古拉教堂內外群眾已經由起初的幾百人大幅增加至70,000人(全市人口約500,000),警察和軍隊包圍了教堂,勒令教堂內的上千人出來!牧師給每人發了一支蠟燭,大家舉著蠟燭一個個魚貫而出,口中喊著「我們是人民!(Wir sind das Volk!)」。軍隊不敢開槍。雖然抓捕了一些示威者,但是最終沒有引起任何流血事件。

89年10月16日,120,000人在萊比錫聚集,一星期後的出席人數增至320,000。最後壓力之大,連鎖反應,最終觸發了柏林圍牆於11月9日被推倒。

所以,大家基本上已經忘記了這個教堂歷史有八九百年,也可能忽略了巴赫搬來萊比錫後第一次公開演出是在這裡,很多它內部壯觀的細節設計、裝飾物和藝術品都已經在上面的「周一和平遊行」故事前顯得不那麼重要。

為了紀念周一示威活動上點著蠟燭走出教堂的一幕,後來人們在教堂周圍的地磚上新修了彩色的夜光燈,五顏六色,緬懷那個重要的時刻。

教堂內椰樹狀柱子設計使它最獨特的裝潢,粉紅和粉綠的色調搭配顯得很小清新啊。長椅則是淺黃色,這些配色都不是傳統基督教的風格——當然了,它在16世紀宗教改革後慢慢變成了新教的禮拜堂,這說明了為何它風格可以如此不走尋常路。

↑教堂外另一個角落放置了一根跟室內一模一樣的椰樹柱子

教堂一側還有一個很大的花崗巖水池,水微微漫出,我開始以為代表著人民的力量積少成多,但別人說,不對!然後,然後我又忘記了真實含義是什麼,哎呀我的媽呀,我這腦子啊。後來苦想,覺得似乎說的是人不可作惡太多……

所以你看,連示威和革命都那麼文藝與和平,這個城市是不是一個文藝氣質爆棚的地兒?

/完/

相關焦點

  • 一座教堂,點燃了柏林圍牆倒塌的導火索
    來到萊比錫,有兩座教堂必須了解。其一,就是我上一期介紹的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因為巴赫,它將在古典音樂圈裡永垂不朽,也是我心中最動聽的教堂。而另一座的神奇存在,則是古城中的聖尼古拉教堂。她對於尼古拉的情感明顯比對於託馬斯教堂更加強烈,以至於還沒抵達尼古拉教堂,她講話的音量和情緒都開始升溫。我頗為納悶,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座以「聖尼古拉」命名的教堂,這座有何奇特嗎?畢竟,看個長相,也是低調樸實務實的教堂而已啊。德國姑娘看著我,認真滴說:這座教堂,點燃了柏林圍牆倒塌的導火索。什麼?
  • 柏林圍牆:從建造到倒塌!
    6紀念 柏林圍牆倒塌後,多年來人們以各種形式紀念。1990年8月13日,柏林圍牆倒塌一周年,一名男子敲打著已被拆除下來的柏林圍牆碎塊。全世界蜂擁而至的遊客已然將這些見證歷史的混凝土塊視為最佳的紀念品。「特拉貝特」可以說是東德的「國民車」,柏林圍牆倒塌後,東德民眾駕駛數以萬計的「特拉貝特」湧入西柏林。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
    作者:卞磊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
  • 柏林圍牆倒塌25年今昔對比
    柏林圍牆倒塌25年將近,攝影師Markus Schreiber重訪故地,圖集展示柏林圍牆倒塌25年今昔對比。▲上圖為人們為慶祝柏林圍牆倒塌在布蘭登堡門塗鴉牆上跳舞的場景,下圖為25年後這座裡程碑今天的模樣。▲1968年,一群孩子曾經在靠近海因裡希-海涅大街上面有刺鐵絲網的柏林圍牆附近玩耍;今天,一個男人走過曾經分裂的街道。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
    資料圖:2014年,柏林民眾自發前往柏林圍牆遺址,紀念這段歷史。2019年11月4日,在柏林市「維利勃蘭特論壇」展出的微縮模型,反映了柏林圍牆倒塌時的歷史。2019年11月4日,德國柏林開啟為期一周的系列活動,以紀念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
  • 柏林圍牆:從建造到倒塌 (照片記錄全過程)
    從1961年建造到1989年倒塌,柏林圍牆存續了28年。對於經歷過那一段歷史的德國人,柏林圍牆是一段難以磨滅的痛苦記憶。歷史又走過了30年,柏林圍牆似乎已成為一段塵封的歷史,但我們沒有理由遺忘。柏林圍牆早已不僅僅是那一段被推倒的城牆,也不僅僅是德國民族的私有記憶,而更多的是一種禁錮和分裂的象徵。
  • 25年,柏林圍牆倒塌的彼時與此刻
    澎湃新聞特約記者 莊曉丹 11月7日,在象徵德意志民族分裂的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之際,德國聯邦議院舉行了紀念會
  • 德國9日隆重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德國9日隆重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學者認為,柏林圍牆的倒塌昭示兩場戰爭的結束。一場是眾所周知的冷戰,另一場則是歐洲大戰。歐洲大戰因柏林圍牆的倒塌變得不可能了。二戰是一戰的延續,冷戰又是二戰的延續,如今意識形態陣線已被打破,歐洲的一體化進程勢不可擋,再也沒有什麼力量能夠讓歐洲重燃大規模的戰火了。
  • 柏林圍牆倒塌助推強大德國出現
    以柏林圍牆的倒塌為標誌,兩德分裂的局面走向尾聲。1990年10月3日,德國正式統一。柏林圍牆的倒塌不但開啟了德國統一的進程,而且也開啟了德國走向強大的進程。  柏林圍牆倒塌的歷史背景是什麼?一個統一的德國,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強大的?兩德的統一對中國又有哪些意義?
  • 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後,德國人民都拿柏林圍牆「創作」了啥?
    從前在這安無人區興建的波茨坦廣場現在匯聚了柏林現代化的建築,東部畫廊和柏林圍牆公園沿線開發的建築項目摧毀了自柏林圍牆倒塌後在地下蔓延的非主流文化,還有人繼續在這些荒蕪之地建立另類的居住小區和公共花園。柏林圍牆的遺蹟也受到威脅,有些開發商希望把它夷為平地,東部畫廊的一部分在2013年3月已被拆除,為興建豪華住宅騰出空間,現在已經開始動工。
  • 【薦讀】柏林圍牆倒塌30年的德國記憶與美國功利
    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德國舉行了紀念活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德,在德活動期間,他對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和「冷戰」落幕的歷史意義輕描淡寫,卻在不斷聒噪反華。一方面,他警告德國總理默克爾不要讓中國供應商參與5G網絡建設。
  • 德國人紀念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可他們卻發現,身邊多出很多堵「牆」…
    然而,當30年後的11月9日,德國人在紀念柏林圍牆的倒塌時依然感嘆:「新的柏林圍牆已經築起。」它不僅在德國人心間,也在西方國家之間。11月9日,德國各界人士參加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紀念儀式,紛紛向柏林圍牆遺蹟獻花哥立茲是位於德國與波蘭、捷克邊境的一座小城,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這個東德小城曾是王者大道沿線的一個貿易中心。
  • 「多米諾柏林圍牆」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組圖)
    11月9日,人們將推倒「多米諾柏林圍牆」,以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新華社記者羅歡歡攝    11月7日,人們在德國首都柏林參觀「多米諾柏林圍牆」。新華社記者 羅歡歡攝    11月7日,兩名行人在德國首都柏林經過一面繪有和平鴿的「多米諾柏林圍牆」板。
  •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默克爾呼籲德國內部「對話」
    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倒塌。30年後的今天,碎片已散落在了世界各地:巴黎一處地鐵站外、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大樓外、甚至美國拉斯維加斯一處賭場內……都能看到柏林圍牆的「片段」。30年來,這些牆體碎片早已作為藝術品,融入了各處的風景;那些歷史的親歷者,又經歷了哪些際遇?
  • 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紀念日,我來到了德國首都柏林
    現在的威廉教堂只是一座巨大的廢墟,它是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為紀念他的祖父、德意志帝國的第一個皇帝威廉一世下令在柏林建造的一座教堂,被命名為「威廉皇帝紀念教堂」,位於布賴特沙伊德廣場,是柏林僅存的二戰遺蹟之一,教堂外的時鐘至今還停留在它被炸時的那一時刻。
  • 多國政要在德國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組圖)
    柏林圍牆倒塌後,一對東德夫婦在柏林圍牆西邊的布蘭登堡門前熱吻,其他人在歡呼。(圖片來源:國際在線)資料圖片:兩德合併後進入聯邦德國的大批市民德國11月9日迎來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紀念日,慶祝活動陸續拉開帷幕。
  • 德國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 「東西平衡」言之尚早(組圖)
    這排柏林圍牆牆體模型是為了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而擺放的。1989年11月9日,象徵東西方冷戰的柏林圍牆倒塌。新華社/路透  新華網11月9日電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領導人9日將與德國民眾一道慶祝柏林圍牆倒塌20周年。為了紀念這個偉大的日子,德國沿著這堵牆的舊路,堆起約1000個色彩繽紛的大型多米諾骨牌。慶祝儀式中,政要將親自推倒這些骨牌,象徵柏林圍牆倒下引發的連鎖效應和新歐洲的誕生。
  • 東德人趁跨國野餐借道湧向西德,然後柏林圍牆倒塌了
    酒店位於山坡之上,推窗遠眺,剛好能見到老城那些斜斜的屋頂,還有間中高聳而出的教堂尖塔。再遠處是大片樹林與草地,來時公路蜿蜒曲折伸向遠方,直至奧匈兩國的邊境。當年,其中一片草地便是「泛歐野餐」的發生地。這次令全歐洲關注的野餐,讓數百名東德人衝入奧地利,並借道前往西德,這一事件也被視為柏林圍牆倒塌的先聲。
  • 默克爾:柏林圍牆倒塌具重要意義 表明夢想可成真
    紀念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 默克爾獻上玫瑰花【環球網 實習記者 郭鵬飛】據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11日消息,今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25周年紀念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說,25年前柏林圍牆倒塌,向遭受衝突蹂躪的世界發出信息,「夢想是可以實現的」。11月9日上午,默克爾和政府高層前往班瑙爾大街的柏林圍牆遺址,為死難者獻上玫瑰花。
  • 柏林圍牆倒塌18周年 柏林擬建象徵統一紀念碑(圖)
    這個作品由韓國藝術家李雲素設計,作品意在紀念柏林圍牆倒塌18周年 新華社 發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的電視觀眾目睹了在柏林布蘭登堡門前上演的驚心動魄的一幕,長久以來作為東西方對抗標誌的柏林圍牆最終被推倒了。2007年11月9日是柏林圍牆倒塌18周年紀念日。德國於當天舉行各種儀式紀念這個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