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非遺傳承與文化融合 四川西昌媽祖巡遊啟幕

2020-12-21 人民政協網

海外網10月17日電  10月17日,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西昌春城社區媽祖巡遊實踐活動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舉行。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陳進國博士、西昌市政協副主席吳仿、四川省福建商會會長陳冬、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杜建賢、西昌市邛旅投公司總經理黃海等出席活動。

媽祖祭典莊嚴上演 精彩活動正式啟幕

開幕式上,四川省福建商會會長陳冬發表致辭,他表示,媽祖信仰的廣泛傳播,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創新發展,團結了臺灣和其他海內外同胞,有力助推了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促進了閩川兩地人文、旅遊、經貿領域的交流,促進了兩地經濟和社會發展。

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董事杜建賢代表媽祖祖廟董事會預祝活動圓滿成功。他表示,四川省福建商會積極踐行媽祖「立德、行善、大愛」精神,在抗震救災、扶貧助學等慈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未來,祖廟將繼續加強同四川省福建商會的交流聯絡,同心協力,推動媽祖文化在四川地區的傳播,為兩省文化交流、經濟發展搭建更優質的溝通平臺。

開幕式上,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還向涼山州福建商會捐贈媽祖畫像,希望兩地友誼長存,共同推動媽祖文化的傳播和弘揚。西昌市政協副主席吳仿宣布活動正式開幕。

據悉,媽祖原名林默,生前與民為善,因救海難而獻身,湄洲島百姓感念其恩德,立廟祭祀,媽祖被尊為海上女神和天后。媽祖文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傳統民間信仰,千百年來,隨著媽祖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媽祖從湄洲媽祖祖廟分靈到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信眾廣泛。媽祖祭典是媽祖文化的基礎內容,也是民眾祭祀媽祖的核心內容,這一民俗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活動當天,涼山州民族體育廣場外圍搭建起一座臨時行宮,媽祖就駐蹕於此。行宮裡整齊擺放著豐盛的祭品,琳琅滿目。活動尚未開始,信眾們早已拈香膜拜祈福。隨著鐘鼓齊鳴,轎官們恭抬媽祖,落座祭壇,祭典正式拉開帷幕。

儀仗隊、儀衛隊等有序入場,並在兩邊各自排列。主祭人、陪祭人等肩披黃綢帶,著傳統禮服,莊重走向祭壇前。主祭人手持香火,依照傳統禮制,誦讀祭文、祝文,向媽祖祈求國泰民安,生活安康,並向媽祖行三獻禮。在禮樂聲中,全場祭祀人員行三跪九叩之禮,虔誠拜謁,整個儀式莊重肅穆。

 

媽祖巡遊亮點紛呈 非遺展演盡顯魅力

在涼山州民族體育廣場外圍,媽祖巡遊祈福活動火熱開展,世界非遺媽祖信俗與涼山非遺民俗、彝族非遺方陣、彝族畢摩方陣、彝族長號方陣聯合巡遊展演,場面蔚為壯觀。民眾們跟隨著巡遊隊伍,沉浸在熱鬧的氛圍裡。

家住附近的孫立新提著剛從菜市場買好的菜就來觀看巡遊活動,還特意拍了幾段小視頻發到朋友圈。她說,「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媽祖巡遊,很新奇。這次巡遊同時看到媽祖信俗與涼山非遺民俗,非常熱鬧,也真正感受到非遺走進生活,融入大眾。」

張梅容是居住在四川的福建莆田人,這次她與家裡老人、孩子、姐妹們「一家七口齊上陣」,特意趕來參加巡遊活動,跟著巡遊隊伍繞場三周。「知道有媽祖活動,作為福建莆田人肯定要來看看。看到媽祖和福建鄉親們很親切,很有老家的感覺。」她說,福建莆田湄洲島是媽祖的發祥地,媽祖信仰遍及四海,在西昌舉辦這樣的活動既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媽祖文化,也可以撫慰在外遊子之心。

10月17日至22日,主題為「傳承多彩文化創享美好生活」的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四川省成都市舉行,各個主題分會場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西昌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文化展示區,通過展示西昌著名旅遊景點、涼山非遺、媽祖歷史、媽祖在涼山的影響、媽祖文化成就等,增加民眾對非遺的了解,推動非遺文化傳承發展。這是媽祖相關活動首次參與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全球紀念「媽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周年之際,舉辦此次活動對媽祖文化在西南地區的傳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介紹,涼山自古以來就是西南地區重要的戰略通道,素有「西南鎖鑰」之稱,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從明代的軍屯人家以及清代的「湖廣填四川」移民中,媽祖文化隨著福建人的精神信仰紮根西南地區,並枝繁葉茂、生生不息。在媽祖文化研究家們對四川和重慶進行的實地考察中,發現歷史上媽祖廟高達200座以上,現保存完好的有幾十處。在對涼山州西昌市、會理縣、德昌縣、越西縣等地的考察中,媽祖文化研究家們相繼發現了天上宮、娘娘廟(即福建會館)遺址,並確認了一些極具歷史價值的媽祖文化有關文物。可以看出,媽祖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沉澱著厚重的歷史記憶和民族文化基因。

作為此次活動的總策劃,涼山州福建商會辦公室主任、涼山天后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高其香表示,「此次可以說是西南地區千百年以來首次舉辦如此大規模的媽祖活動,也是媽祖首次參與到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這個國家級國際性文化節會活動中來,對整個西南地區媽祖文化的傳播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同時,全省閩籍商協會紛紛派代表參加此次活動,體現了媽祖文化的凝聚力;媽祖巡遊與彝族巡遊「同臺唱戲」,民眾熱情參與,也體現了媽祖文化的包容性與親和性。世界非遺媽祖信俗與涼山非遺文化的交流互鑑,有力促進了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發展。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指導,涼山州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西昌市人民政府、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承辦,西昌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涼山天后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省福建商會、福建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成都莆田媽祖文化基金會為本次活動執行單位。(文/圖  齊思)


相關焦點

  • 四川西昌媽祖巡遊啟幕 助推非遺傳承與文化融合
    中新網四川新聞10月24日電    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西昌春城社區媽祖巡遊實踐活動近日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舉行。
  • 「非遺傳承·文旅融合」——第三屆深圳非遺周10月31日啟幕
    央廣網深圳11月1日消息(記者黃倩)2020年第三屆深圳非物質文化遺產周暨鹽田區首屆非遺文旅嘉年華10月31日晚在鹽田啟幕。一周時間裡,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傳承人們將把傳統非遺文化搬到深圳人的「家門口」,共同見證一座年輕城市對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
  • 中日黃檗文化社團聯手 助推福建湄洲媽祖巡遊日本
    中日黃檗文化社團聯手 助推福建湄洲媽祖巡遊日本 2018-02-19 18:06:2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媽祖文化展魅力 非遺展演賀新春 | 葛沽寶輦花會在榮程時代記憶...
    時代成就了榮程,榮程有責任、有義務將時代精髓、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下去,更好地保護好、挖掘好以非遺為代表的文化遺產,56個民族非遺傳承保護推廣中心作為重要平臺肩負著這個光榮使命。葛沽寶輦花會始於明代永樂年間,歷經六百年的傳承和發展,流程縝密,禮儀考究,是北方大型的媽祖祭祀活動,也是津南區葛沽鎮特有的文化遺存表現形式,被譽為媽祖文化的活載體、活化石。
  • 桂林平樂推出大型巡遊活動傳承媽祖文化
    新華社桂林5月4日電(記者夏軍、何程)桂林市平樂縣4日舉辦了一場規模盛大的媽祖文化巡遊活動,數萬名遊客前來感受濃厚的媽祖文化氛圍。  當日,平樂縣舉辦了隆重的「太婆出遊」活動,幾乎萬人空巷,許多市民和遊客紛紛前來觀看這場隆重的媽祖巡遊活動。按照傳統習俗,人們製作了特色糕點,殺雞宰羊,歡迎親友們到來。
  • 湄洲媽祖金身巡遊臺灣:跨越臺灣海峽的媽祖情緣
    ,湄洲媽祖跨越臺灣海峽,開展「2017湄洲媽祖巡遊臺灣」活動,傳播「立德·行善·大愛」的精神,彰顯媽祖文化在「兩岸一家親」中的文化核心作用,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媽祖出遊作為媽祖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核心是圍繞媽祖起駕、巡遊、駐蹕、祭典、迴鑾而展開。  每逢媽祖出遊,都將舉行隆重的起駕儀式,鳴禮炮、行三獻禮、念祈告文、為媽祖梳洗後起駕。深受媽祖文化薰陶,對媽祖有著深厚的感情的臺灣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率集團高管於9月23日上午6:56在湄洲媽祖祖廟恭迎媽祖起駕。
  • 【媽祖文化】湄洲媽祖時隔20年後再次巡遊臺灣
    「海峽號」客滾船直航臺灣海峽,開啟為期17天的「2017湄洲媽祖巡遊臺灣」活動,傳播「立德、行善、大愛」的媽祖精神,彰顯媽祖文化在「兩岸一家親」中的文化核心作用,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文化交流。2017湄洲媽祖巡遊臺灣交流團
  • 大連:媽祖文化旅遊節啟幕 萬名遊客領略漁家風情
    大連:媽祖文化旅遊節啟幕 萬名遊客領略漁家風情 2017-07-10 13:5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大連7月10日消息(記者張四清
  • 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發布
    中國青年網濟南10月24日電(記者 李華錫)10月24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旅遊報社主辦的「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在濟南發布。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副司長鍾建波主持發布活動。中國旅遊報社副社長胥波發布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實踐案例。
  • 凝聚全球華人,傳承經典文化——探秘「非遺」
    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濃濃中華之情,是促進民族團結、保持國家統一的堅實基礎,也是凝聚全球華人華僑的精神力量。 下面,就和小編一起探秘中國「非遺」,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2020太極拳申遺宣傳片17世紀中葉,河南溫縣陳家溝人陳王廷在家傳拳法的基礎上,吸收眾家武術之長,融合易學、中醫等思想,創編出太極拳。
  • 非遺文化和郵輪文化相碰撞!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周五開幕
    10月26日,2020第三屆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和第十二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南沙傳媒大廈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20第三屆廣州郵輪發展圓桌會將於10月29-30日在廣州南沙召開,第十二屆廣州南沙「媽祖」文化旅遊節將在10月30日-11月1日舉行。
  • 傳承媽祖文化 打造惠東精品|媽祖文創精品新聞發布會召開
    傳承媽祖文化 打造惠東精品|媽祖文創精品新聞發布會召開 2019-07-17 18:2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非遺融入景區 助推活態傳承
    近兩年,隨著文化和旅遊不斷融合,使得非遺加速進入百姓視野、融入百姓生活,尤其通過非遺進景區等方式,使遊客進一步感受到了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良性循環之下,非遺項目不僅成為旅遊景區常駐表演項目,而且成為景區營銷宣傳的新亮點、提升遊客體驗的新途徑,發揮著越來越多的作用。
  • 「媽祖」巡遊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4月27日是媽祖誕辰紀念日,媽祖廟會在南京天妃宮舉行,熱鬧的媽祖巡遊和民俗展演,吸引眾多市民趕到現場,體驗豐富多彩的媽祖文化。
  • 陝西一案例入選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正式對外發布。由省文化和旅遊廳申報的「陝西禮泉:袁家村——關中非遺文化傳承地」案例從179個案例中脫穎而出,入選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充分發揮旅遊業獨特優勢,為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振興注入更大內生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 媽祖文華彰顯「國際範」魅力 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啟幕
    「有海水處有華人,有華人處有媽祖」。經過千百年的衍播,媽祖文化從莆田走向世界,成為跨越國界的國際性信仰、全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世界性」特徵凸顯。12月2日,以「媽祖文化·海洋文明·人文交流」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在湄洲島上新落成的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永久性會址盛大啟幕。
  • 黃山等地20個入選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支持,中國旅遊報社主辦的「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在山東濟南發布。「安徽黃山:搭建非遺與景區深入合作平臺」入選2020非遺與旅遊融合發展優秀案例。此次案例徵集宣傳活動於今年6月啟動,共徵集案例179個,涉及傳統節慶類非遺旅遊、非遺進景區、非遺旅遊路線、非遺主題場館或空間與旅遊融合等多種形式。
  • 安陽舉辦「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
    映象網訊(記者 賈利超 通訊員 何志文)6月12日,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安陽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開幕式在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殷墟舉行,安陽市文廣體旅局副局長張國芳出席開幕式並宣布活動開幕。
  • 四川西昌:描繪文旅發展的「五彩雲霞」
    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的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既處於大香格裡拉旅遊黃金線上,也是四川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重要節點。據悉,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的彝族服飾材料多樣,一些當地工作室設計樣式時結合了現代審美進行改良,在以發展涼山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藝術品交易、傳承涼山非遺文化及涼山手工文化為主藝術的阿惹妞藝術街區展示,將以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民族文化呈現在世人面前。多樣性的民族文化資源也是西昌發展文旅產業的最好切入點。
  • 2020重慶文旅「大篷車」四川巡遊推介會舉辦
    為了推動成渝地區雙層經濟圈建設,推動兩省、市文化旅遊界形成聯動發展,融合發展、市場共享的新機制,協同打造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遊品牌,成渝兩地共同舉辦了2020重慶文旅大篷車巡遊營銷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