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四川省西南部的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既處於大香格裡拉旅遊黃金線上,也是四川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的重要節點。2020年8月28日-29日,「一年看變化」首批天府旅遊名縣採訪活動中,記者實地探訪了西昌市的民族文旅資源以及文旅產業發展情況。
8月29日,在位於西昌市火把廣場的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的阿惹妞藝術街區,記者被一排排改良以後的新式彝族服飾所吸引。據悉,2014年11月11日,彝族服飾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的彝族服飾材料多樣,一些當地工作室設計樣式時結合了現代審美進行改良,在以發展涼山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藝術品交易、傳承涼山非遺文化及涼山手工文化為主藝術的阿惹妞藝術街區展示,將以前「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民族文化呈現在世人面前。
多樣性的民族文化資源也是西昌發展文旅產業的最好切入點。
2019年11月19日至12月1日,由涼山文旅集團運營的2019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在涼山州西昌市舉行。8個國家的劇目,300場演出,數十場論壇、學術交流和戲劇工坊成就了一個新的戲劇節神話,孵化出一個文化旅遊大IP。而涉及跨民族跨文化類別的表演藝術及展覽作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讓西昌以往的旅遊「冰點期」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並引來資本的關注。
彝族風情實景劇《阿惹妞》更是填補了涼山旅遊市場沒有實景旅遊晚會演出的空白。該劇作為中國第一臺實景火秀、大涼山第一臺彝族風情實景劇。現場演出中,響亮的號角,歡騰的火舞,旋轉的彝族舞裙,神秘而又美麗的圖騰,無一不讓人們為之迷醉。以高科技手段呈現非物質文化遺產,把音樂、舞蹈和現代舞美手段融為一爐,構成華美樂章。
正是基於如此的文化沃土,高雅音樂也得以在這座城市根植、生長、繁榮,並融合著民族文化的氣息,生生不息。據了解,針對市民遊客的大涼山惠民音樂會截至目前已經在西昌上演420期。自2011年10月28日,首場大涼山惠民音樂會在西昌市火把廣場舉行後,惠民音樂會基本保持每周一場的演出頻率,節假日從未間斷,「惠民」二字實至名歸。,成為全國唯一、定期不間斷、公益全免費、由專業劇團演出的惠民音樂會。
不僅如此, 西昌瞄準以民族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引領全域旅遊,實現跨界融合發展。打造「火之旅、水之旅、色之旅、劇之旅、食之旅、購之旅」七個維度系列產品,開發出文旅體驗項目20餘種、文旅品牌活動30餘項、文創特色商品500餘種,建成安哈彝寨、建昌古城、大涼山民族文化產業園等一批文化旅遊節點,形成火把狂歡節、彝族選美等一批持久性文旅活動。
正如彝族著名歌曲《情深誼長》唱的那樣,如今的西昌,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資源正如天空中美麗的「五彩雲霞」一般,不僅裝點了美麗的大涼山,更成為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努力描繪文旅產業的「五彩雲霞」。
(文中圖片均由涼山文旅集團提供)
記者:付遠書
責編: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