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畫派油畫:田園牧歌風景,畫再灰的調子也要體現明晰的色彩

2021-01-09 88美術

#油畫#

油畫《奶牛牧場》

保羅·加布裡埃爾在布魯塞爾生活的時候,法國的「巴比松畫派」風頭正盛,在歐洲到處辦畫展,柯羅的鄉村風景畫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加布裡埃爾的油畫在初期傾向於灰色調子,他和一幫志同道合的年青畫家混在一起,主張放棄傳統的豔麗色彩,採用灰色色調去描繪鄉村。

油畫《有風車的風景》

他們甚至被稱為「灰色幫」和「灰色畫派」,他們後來都成了「海牙畫派」的骨幹成員。

加布裡埃爾在布魯塞爾期間,海牙畫派的一位重量級成員威廉·羅洛夫介紹了不少的生意給他,幫他賣出了很多風景畫。

油畫《兩棵樹》

羅洛夫說,色彩明晰些,你的畫銷路可能會更好。

帶頭大哥發話了,加布裡埃爾在顏色的處理上開始進行新的探索。

他嘗試在暗面加入一些色彩變化,或者說讓色相稍稍明顯一點點。比如油畫《湖畔風景》中,酒桶暗部的反光藍色就畫得很明晰。草灘使用小筆觸描繪漸變效果,但筆觸之間的色相還是可以分辨的。

油畫《湖畔風景》

他不再像傳統畫家那樣全靠黑色壓暗部,而是試著去調合顏料來產生「重色」或「暗色」。

油畫《豔陽天》

《豔陽天》這幅畫的房子和風車,有些重色塊是用藍色系和紅色系按不等的比例調合出來。

加布裡埃爾形容荷蘭的鄉村「五顏六色,豐富多彩」,並說:「我們的土地不是灰色的,即使天氣是灰色的。」

油畫《有火車的風景》

豐富的色彩,和諧統一在一個灰色調子裡,加布裡埃爾的風景畫脫穎而出,獲得了同行的讚許。

油畫《湖》

上面這幅畫的色彩很豐富,但畫家降低了色彩的純度,讓色彩之間的對比減弱;物體的暗部顏色畫得很透明,並有顏色變化。這是一幅有色彩的灰調風景畫。

《阿布考德附近的河道》是畫在木板上的油畫,畫幅不大,尺寸為41cmx50cm。顏料很薄,即使前景也是薄薄的敷設顏色。

油畫《阿布考德附近的河道》

這幅風景畫有舒服的灰調子,也捕捉到了一種開闊的空間感,但吸引人的是從天空到草原使用的精緻小巧的筆觸,以及層次豐富的色彩,耐人尋味,令人嘆為觀止。

油畫風景:他不停的遠足,在峽谷,雪山中畫出大自然的壯美

~END~

相關焦點

  • 跟大師學習油畫:他用灰色調子,畫出詩意般的鄉村風景畫
    油畫《阿布考德附近的河道》保羅·加布裡埃爾(1828年-1903年),海牙學派畫家,他的風景畫在對田園風光的寫實描繪中,追求柔和的灰色調,透著一種淡淡的鄉愁。1853年,加布裡埃爾搬到了奧斯特貝克,在那裡聚集了許多年輕畫家,這幫人用輕鬆的筆法和灰調子描繪田園風景,被稱為「荷蘭巴比松」。
  • 法國巴比松畫派畫家柯羅,一位盡情描繪自然之美的風景畫藝術大師
    《芒特楓丹的回憶》1864年 巴黎羅浮宮這幅油畫《芒特楓丹的回憶》是柯羅的代表作,最能體現柯羅風格的作品。樹枝和草地上閃著點點銀光,構成了柯羅那有名的灰綠色調,像是溢滿畫面的清新、恬淡的詩,給我們留下了永難忘懷的印象。這種夢幻般的情調正是柯羅風景畫的引人人勝之處。柯羅也畫過一些人物風景畫。我覺得他也在考慮單純的風景畫的銷路問題,風景與人物結合的畫作自然能多賣一些畫吧。
  • 他的風景畫簡潔唯美,被藝術界稱為澳大利亞油畫風景之子
    #阿瑟·斯切特(1867-1943),澳大利亞人,擅長風景畫,畫風受法國印象畫派影響,被藝術界稱為澳大利亞油畫風景之子。油畫《運動會》阿瑟·切斯特是澳大利亞優秀風景畫家,田園牧歌式的唯美畫風,廣受好評。油畫《小木屋》中,人、大木、野火和白雲形成一條很美的韻律線,是一幅構圖優美的風景畫。
  • 荷蘭風景畫家瓊金德,細筆觸畫光感,印象主義畫派的先驅之一
    約翰·巴託德·瓊金德(1819-1891),荷蘭風景畫家,他的畫風曾影響了克洛德·莫奈,可以說,他是印象主義畫派的先驅之一。油畫《維爾街》1837年,18歲的他前往海牙,並在那裡成為風景畫家安德烈亞斯·斯赫爾胡特的學生。
  • 田園詩般的巴比松畫派作品
    油畫旁邊有二維碼可以掃碼聽介紹。我一邊看一邊聽,剛看了幾幅,忽然看到有一群人圍著一個講解員在聽介紹,那時正好是一點半, 我連忙湊過去跟著講解員的介紹去欣賞。在展室裡轉了一大圈,聽了一個多小時的解說,基本上每幅畫她都介紹,讓我們比較細緻清楚地了解巴比松畫派畫作的特點,以及從用光、構圖、色彩等方面了解畫家是如何創作的,知道了每幅作品的特色在哪裡。
  • 他們出走巴黎在楓丹白露的日光下作畫,深刻影響印象派的巴比松畫派...
    》 布面油畫 80×57.5cm彼時,法國主流學院派畫家正大力推崇歷史與神學故事題材畫作,反對色彩豔麗的新題材作品,尤其對風景畫,嗤之以鼻。畫派的名字,也並非由它的成員自己命名,直到1890年,在倫敦出版的一本《巴比松派畫家》裡,才首先提出這個名字。在他們的倡導與不斷的創作下,法國的歷史畫風景把風景作為歷史畫附庸的傳統被逐漸改變,更確立了風景畫作為獨立繪畫題材的重要地位。
  • 油畫:英國畫家威廉·普裡特,浪漫抒情的英式鄉村風景畫
    油畫《霍德橋》蘇格蘭的鄉村風景被當時的一群藝術家瘋狂描繪,其中不乏名家名作,優美、浪漫、詩意一度成了英國田園風光的專有詞。油畫《霍德橋》中,滄桑的石橋把畫面一分為二,為了打破這種平均,畫家在上部畫了高低起伏的樹林,並用色彩變化來表現出遠近層次;下部被卵石河床、流水分割成幾塊大小不等的幾何區域,採用幾何形的尖角指引向遠方,暗示出透視及空間。
  • 19世紀西方風景油畫充分發展,誕生了法國和俄羅斯的重要畫派
    印象派風景畫面對自然寫生,並極力追求光與色的效果,使印象派的風景畫突破了傳統色彩表現的層層禁錮。而印象派在色彩上的創造,是一項有益的革新,尤其是在風景畫中,他們擴大了視覺感受的領域,從而豐富和推進了現實主義的表現力,現實主義要求真實地去反映現實,印象派忠於自己視覺的真實感受,排除先驗的成見,應該說也是對現實主義的發展,為繪畫的色彩表現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 油畫風景寫生:一畫一世界,一畫一故事
    《 相思之地》50CMx60CM 這幅畫帶有很強的視覺衝擊力,畫面色彩豐富絢麗,寧靜、厚重。大多運用了檸檬黃,綠色、藍色、桔紅色、使畫面產生了強烈的激動人心的力量,筆下的物象輪廓清晰,形體和體積感強烈有力,用筆大膽奔放,痛快淋漓。通過色彩和物象傳達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和養育之情,而今,母親長眠於此,落得個「子欲孝而親不待」的悲情結局。
  • 法國寫實主義風景畫和肖像畫家,柯羅,油畫作品欣賞
    《芒特的嫩葉》 1855-1865年 法國柯羅 油畫 34cm×46cm現收藏於美國匹茲堡卡內基學院美術館藏在《芒特的嫩葉》中,雖仍能看到柯羅的風景畫所常有的彎曲樹枝,但它在整體中沒有人為因素。通過這些細樹枝,人們看到的是一幕色調細膩多變的、充滿春意的現實。
  • 英國畫家透納和康斯特布爾,共同打造出英國風景畫藝術的黃金時代
    #在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有兩位傑出的風景畫藝術家,一位是浪漫主義畫派畫家威廉·透納,另一位是現實主義畫派畫家約翰·康斯特布爾。 山邊的村莊, 1814, 波士頓美術的博物館 康斯特布爾康斯特布爾的風景畫色彩鮮亮,是因為他採取的一種技法,就是在給畫上色時,將顏料塗成許多小而厚實的色塊,而不是像傳統的做法那樣
  • 美術研究|論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的異同!
    因此,繪畫作品不同畫種、不同內容、不同畫面、不同色彩、不同表現手法呈現在我們面前。中國山水畫與西方油畫風景,不僅在世界觀與藝術觀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它們在傳統的審美與美學觀念上也有所不同。當然。隨著中西方在藝術文化領域的不斷交流,山水畫與油畫風景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他是澳大利亞優秀風景畫家,他的油畫色調溫柔,畫風寫實唯美
    #  阿瑟·斯切特(1867-1943),是澳大利亞優秀風景畫家,他創作的田園牧歌油畫,色調柔美,筆法灑脫,令人賞心悅目。  油畫《環形碼頭》  這幅海景畫《環形碼頭》在構圖和色彩的處理手法上很有看頭,精巧的布局,使得平日熙熙囔囔的碼頭沒有了雜亂感,無論是四處亂走的人群,還是錯綜複雜的景物都安排得井井有條,組成了一幅漂亮的風景畫
  • 柔美的油畫,詩一般的作品!
    雖然屬於巴比仲畫派,但居住在巴比仲村的時間並不長,他喜歡旅行,1826一1828年首次到義大利留學。回國後,在楓丹白露、布列塔尼等地旅行,在巴比仲小住,確立了他抒情風景畫派的基本風格。其後,他3次赴義大利,畫了許多優美的風景,他對光和空氣的描繪,常常被認為是印象主義畫家的先驅者。
  • 多瑙河畫派畫家阿爾特多費爾,把宗教人物或歷史故事融入風景畫中
    《天使報喜,喬基姆》1516-1518年 大·盧卡斯·克拉納赫這三位著名畫家的藝術成就,使得德國風景畫在16世紀形成為獨立的繪畫科目,也標誌著風景畫的一種《耶穌辭母》霍夫·胡伯爾善於描繪風景是多瑙河畫派的一大特點。
  • 油畫風景:喬治·萊斯利·亨特,一位傑出的蘇格蘭色彩大家
    油畫《沙灘》評論界認為,亨特的色彩宣言代表了,他是英國最早完全了解什麼是繪畫色彩的藝術家之一,就像保羅·塞尚,他試圖用純粹的色彩進行複雜的實驗,以建立新的繪畫形式和視角。油畫《菲爾郡的老磨坊》《菲爾郡的老磨坊》很好地體現了亨特對色彩的理解。這幅畫向我們展示了亨特喜歡的景點之一。一座老磨坊坐落在鬱鬱蔥蔥的綠色玉米田和草地之間,附近點綴著紅瓦頂的老式小屋。
  • 風景畫中的「三國志」
    而康斯太勃爾的畫面中所表現的懷舊的風景實際上是對失去的田園牧歌的一種哀悼,這種哀悼帶有一種真正的鄉愁。康斯太勃爾本人出生於斯圖爾河畔索福克地區富裕的農場主家庭。他曾大量對景寫生,用科學記錄般嚴謹的方式描繪自己熟悉而又迷戀的土地,後來在倫敦居住時,也總是描繪記憶中家鄉的景致。
  • 璀璨的威尼斯畫派
    當時的威尼斯畫家們的藝術創作具有濃厚的享樂思想,形成了這一地區所特有的畫風,故稱之為「威尼斯畫派」。該畫派同其他畫派來說是一個最具特色的畫派,它是一種新興的、以色彩表現為根本的繪畫藝術流派,畫家不太注重雕塑般的造型和硬朗的輪廓線,他們更多強調追求色彩和光線的細微差別。從一開始起就具有溫和的抒情風格而使之與佛羅倫斯傳統大相逕庭。
  • 哈德遜畫派——開啟美洲的「萬裡江山圖」
    美國的萬裡江山圖風景畫在歐洲繪畫中一直是歷史畫、人物畫的配角,但美國哈德遜河畫派創作的風景畫當時佔據了美國歷史的主流。《有漁民的田園河流景觀》,克洛德·洛蘭從歷史上看,風景畫從來不是單純的客觀自然的描述,它更是觀念的產物。西歐傳統意義的風景是描繪理想樂土、田園牧歌——阿卡迪亞式的風景。它們展示了大自然與人類和諧、優雅相容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