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大排名:重慶超越天津、杭州 | 財見觀察

2020-12-10 澎湃新聞

根據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與雲河都市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雲河都市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本次發布是繼2016年度以來,「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的第4次年度發布。「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覆蓋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每一座城市都能在該指標中找到自己的長短和特色。指標從環境、社會、經濟三個維度(大項)綜合評價中國城市的發展。每一個大項下設置3個中項,每個中項下設置3個小項,形成3×3×3結構。每個小項又由多個指標支撐。

這些指標共由785組數據構成。其中,不僅包括統計數據,還有衛星遙感數據和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是能夠運用不同領域的數據資源,可以用「五感」來高度感知和判斷城市的,先進的多模態指標體系(Multimodal Index) 。

1. 綜合排名

北京連續4年蟬聯綜合排名首位,上海排名第2位,深圳排名第3位。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綜合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杭州、成都、天津、南京和武漢。這10個城市分布在5個城市群,其中長三角城市群3個城市、珠三角城市群2個城市、京津冀城市群2個城市、成渝城市群2個城市、長江中遊城市群1個城市。

在綜合排名榜單中,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4個城市的地位穩固,綜合實力超強,連續四年穩居前四。4個城市優勢各異,北京市社會大項優勢無人匹敵,上海市經濟大項穩居全國之首,深圳市環境大項傲立群雄,廣州市三個大項平衡穩定。

重慶市本年度成績斐然,反超天津市與杭州市,從2018年的第7位上升至第5位,提高了兩個位次。而在2018年度綜合排名第5位的天津,跌到了第8位,其主要原因是其環境大項排名從2018年第21位狂跌至本年度的第40位。杭州、成都、南京和武漢一直保持比較穩定的發展。

2. 環境大項排名

深圳連續4年奪冠環境大項首位,上海和廣州躍進至排名第2位和第3位。

將二氧化碳排放量納入到全國城市綜合發展的評價是「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一大看點。通過多年的努力,雲河都市研究院攻克了通過衛星數據解析和GIS(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準確計算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難關,大幅度地提高了城市評價的精準度與分析的深度。當然,將二氧化碳納排放量這樣一個重磅指標納入評價體系,對綜合排名,特別是對環境排名必然性地產生了一定影響,引發了一定波動。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環境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廣州、林芝、昌都、廈門、三亞、北京、日喀則和海口。

深圳連續4年蟬聯環境大項冠軍。上海和廣州分別從2018年的第8位和第7位躍進到本年度的第2位和第3位。北京市下滑3個位次,由2018年度的第5位跌落至第8位。

在環境大項排名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擠入前十位的西藏自治區的林芝、昌都和日喀則三個城市。由於西藏各城市的數據逐漸完善,作為「最後一片淨土」的西藏在環境大項上的先天優勢凸顯。

廈門、三亞和海口一直是排名前列的三個沿海城市。雖然本年度在環境大項前十位中,新晉了3座西藏城市,廈門卻仍然能夠連續三年守住第6位。三亞和海口分別位列第7位和第10位。

3. 社會大項排名

北京、上海連續4年分別蟬聯社會大項排名首位和第2位,廣州連續3年守住第3位。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社會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重慶、成都、南京、武漢和天津。

北京、上海連續4年分別蟬聯社會大項排名首位和第2位,廣州市連續3年穩守社會大項排名第3位。

社會大項一直是深圳短板,但本年度有明顯提升,從2018年度的第8位上升到本年度的第4位,提升了4個位次。南京市也從2018年的第10位上升兩個位次,排名本年度社會大項第8位。

重慶、成都和武漢的社會大項排名都保持著2018年度的成績,分別排名第6位、第7位和第9位。

杭州和天津的成績略有下滑,其中杭州市下滑一個位次,排名第5位,天津市跌落5個位次,從2018年度的第5位下滑到本年度的第10位。

4. 經濟大項排名

上海連續4年蟬聯經濟大項冠軍寶座,北京和深圳連續4年分別穩坐第2位和第3位。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經濟排名前十名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蘇州、重慶、杭州、成都和南京。

在三個大項中,靠硬實力說話的經濟大項其波動最小,第1位至第6位的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天津和蘇州6個城市連續4年把持著各自的位置,杭州市連續兩年排名第8位。

重慶和南京分別排名第7位和第10位,比2018年度分別上升了兩個位次和1個位次。成都市下滑兩個位次,跌落至第9位。武漢有些起起伏伏,再次跌出前十,排名第11位。

聯繫美通社

+86-10-5953 9500

info@prnasia.com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大排名:重慶超越天津、杭州 | 財見觀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排名:重慶超越天津、杭州
    (財見2020年12月1日訊)根據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與雲河都市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雲河都市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2019」。本次發布是繼2016年度以來,「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的第4次年度發布。「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覆蓋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每一座城市都能在該指標中找到自己的長短和特色。
  • 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大排名
    根據由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展戰略和規劃司與雲河都市研究院共同開發的城市評價指標體系,雲河都市研究院近日發布了「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 2019」。本次發布是繼2016年度以來,「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的第4次年度發布。「中國城市綜合發展指標」覆蓋全國29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每一座城市都能在該指標中找到自己的長短和特色。
  • 「中國中心城市&都市圈發展指數2019」城市排行榜
    在綜合排名的榜單上,北京、上海、深圳位列三甲,第4位到第9位的城市分別是廣州、天津、成都、杭州、重慶和南京。  與2018年相比,前9位城市的排名沒有變化,由於並非中心城市的蘇州躋身第10位,導致武漢跌出了前10位城市。前10位城市之外,寧波、鄭州、濟南、福州、貴陽、石家莊、南寧、銀川等城市的位次有所提升。
  • 2019新一線城市排名 中國綜合實力一二三線城市分級名單表
    與往年一樣,我們收集了170個主流消費品牌的商業門店數據、18家各領域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和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按照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算法也和以往保持一致:綜合新一線城市研究所專家委員會打分的方式及主成分分析法綜合得出最終結果。
  • 城市GDP十強排名大洗牌,南京取代天津,重慶超越廣州!
    中國目前來說是全球經濟復甦狀態最好的國家,疫情控制得非常到位,社會的生產經濟活動基本趨於正常。 最近,202年第三季度城市GDP排名新鮮出爐,大家普遍比較關注的前十強迎來大洗牌。其中,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重慶超越廣州,南京取代天津,南北差距進一步拉大。
  • 城市排名新榜單!北上廣深霸主,重慶爭雄,天津懵圈
    近期,千呼萬喚的武漢GDP終於正式官宣,武漢市2019年的GDP總量是1.62萬億,中國的城市排名也正式更新。在中國661座城市當中,2019年GDP總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和天津。
  • 上北深廣之後,杭州、成都超越天津和重慶
    文丨西部菌12月4日,在深圳舉辦的「2020·中國地方金融發展論壇」上,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了第十二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這次被納入統計的城市一共有31個,既包括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也包括南昌、石家莊等弱二線省會城市。那麼這些城市的金融水平孰高孰低?榜單顯示,金融中心指數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杭州、成都、天津、重慶、南京、武漢。
  • 《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深圳綜合排名躋身全國三強
    央視財經2020年6月18日訊 6月18日,《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正式發布6月18日,《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正式發布。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南京、杭州、成都、天津、寧波在綜合評價排名中位列前十。
  • 中國337個城市最新排名(附名單)
    但這份榜單的評估樣本包括337個城市(不含港澳臺),評估指標包括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也算是觀察中國城市格局的一個重要角度。337個城市,分為4個一線城市、15個新一線城市、30個二線城市、70個三線城市、90個四線城市、128個五線城市。
  • 《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發布,城市排名出爐!
    藍皮書顯示,2018—2019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中,珠海、北京、深圳、杭州、廣州、青島、無錫、南京、上海、廈門位列全國城市前十名。在消耗排放控制方面,位居前10名的省份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天津、河南、陝西、廣東和山東。排名靠後的省份為青海、黑龍江和寧夏。
  • 2019全球城市潛力與綜合排名出爐,中國超20座城市上榜,法國只靠一座巴黎強撐?!
    Kearney《全球城市指數報告》包括《全球城市綜合排名》和《全球城市潛力排名》兩份榜單,首次發布於2008年,由科爾尼公司聯合國際頂級學者與智庫機構聯合發起。該報告對超過130個城市的事實和公開數據進行深入分析,運用國際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等27個指標進行系統評估。
  • 上半年城市GDP排名出爐 重慶超越廣州晉升第四
    與此同時,全國各城市的經濟地位或也將經歷「洗牌」。截至8月3日,除武漢外的全國主要城市基本均已曬出2020年上半年經濟成績單,隨著二季度復工復產推進,各城市主要經濟指標相比一季度均出現較大改善。根據整理出的10強榜單,記者發現,傳統的北上廣深四強中出現了變化,廣州經濟總量在近年被深圳超越後,再次被重慶超越,跌出四強。上海、北京、深圳則繼續穩坐頭三把交易。
  • 中國大陸GDP20強城市,人均GDP排名
    一、中國大陸GDP20強城市綜合排名(詳見下表)中國大陸GDP20強城市中國大陸GDP20強城市綜合排名中國大陸2019年GDP20強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天津、南京、寧波、無錫、青島、鄭州、長沙、佛山、泉州、東莞、濟南;二、中國大陸GDP20強城市,人均GDP20強城市人均GDP排名:深圳、無錫、蘇州、南京、北京、上海、廣州、杭州、武漢、寧波、長沙、佛山、青島、泉州、東莞、鄭州、濟南
  • 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 珠海、北京、深圳排名前三
    來源:新浪財經《可持續發展藍皮書: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12月1日發布,其中2019年中國100座城市可持續發展綜合排名中,珠海、北京、深圳排名前三。從具體指標來看,雖然北京的綜合排名較高,但在「人均水資源量」、「房價-人均GDP比」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積」三方面得分較低,分別位於第87、第92與第100名。綜合排名第三的深圳在前兩項指標的排名中也較低,分別是第83和第93,與北京相近。藍皮書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阿里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
  • 2019年城市營商環境報告發布 :鄭州綜合排名居第17
    6月18日,《2019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正式發布。  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重慶、南京、杭州、成都、天津、寧波在綜合評價排名中位列前十。  在經濟活躍城市的營商環境綜合排名中蘇州、南通、煙臺、無錫、東莞、紹興、溫州、濰坊、金華、珠海位列前十。
  • 2020年城市綜合實力排名 哪些城市最為突出?
    近日,中國社科院課題組發布了《「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從政治、金融、科技、交通、貿易、教育、文化、醫療、交通、信息、對外交往等10個維度,為中國內地各大城市進行綜合評估,有一定參考價值。
  • 2019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發布 快來看成都排在第幾?
    該榜單以GDP總量排名前100位的城市作為入圍城市,再根據經濟指標(佔比61.8%)和軟經濟指標(佔比38.2%)的綜合得分進行排序。經濟指標由GDP、居民儲蓄和財政收入組成,軟經濟指標由環境、科教、文化、衛生組成。各指標得分均按其總量(佔比61.8%)和人均量(佔比38.2%)綜合而成。
  • 廣州非重慶可比、杭州也好於成都,前三季度10強GDP城市綜合指標
    前三季度各地GDP數據都已經出爐,前十城市除了武漢回歸,變化不大。但我一直在文章中說,我國各地GDP核算標準並不一致,所以單憑GDP並不能真實反映各地的真實經濟實力,需要更多數據來支撐、多維度觀察。所以本文從前十強城市的財稅、金融存款餘額來看看各市的GDP含金量如何。
  • 2018年,中國一二三四五線城市排名!
    依據最新一年的170個品牌商業數據、19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行為數據及數據機構的城市大數據,對中國338個地級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以此綜合計算得到的結果是,四個一線城市在各自的兩個梯次中調換了位置——由「北上廣深」變為「上北深廣」。15個「新一線」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變,依次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 中國城市金融競爭力十強:杭州第4,重慶第10,蘇州領先成都!
    日前,證券時報旗下的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正式發布了2020年中國內地省市金融競爭力排行榜。證券時報作為目前我國金融主流媒體,通過全面研究分析我國各地在金融競爭力方面的發展現狀與潛力,得出了這份權威的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