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食遊記:光村沙蟲與紅旗市場的小吃

2021-02-27 飛特摩登生活

我一直覺得,美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種溫暖的傳遞。

不同地區的食物,代表著不同的文化,於此也是當地人生活的血脈,也是記憶的一部分。美食會將人們的味蕾、記憶和情感連接起來。最近的幾個月裡,我們海南食遊記團隊,陸陸續續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找尋當地最有特色的美食,我們試圖通過「吃」來記錄海南餐飲文化。我們通過文字與影像,記錄不同地區的美食,以及當地人的生活,美食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感動。

味道的差異化,原本就是地域與文化的差異化。我們真實的記錄,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共同的美好,分享不一樣的美食生活。---- 李子

提及光村,長約三十公裡的沙質雪白細膩的銀灘與鮮美沙蟲可謂聞名遐邇。自泊潮港灣至西北面的沙井灣起,榕橋江在此入海,淡水與海水交匯處正是優質沙蟲繁衍生息的最佳地點。

銀灘優質的海鮮,帶著些天涯海角的曠遠,帶著些指尖珠崖的俊逸,翩然而至,加諸烹焯灼炒溜炸的火候,亦生亦熟,別具風味。

受到光村「永昌海鮮」劉德教女士的盛情邀請,我們有幸見識到來自光村銀灘品質極優的海產。

通體白而潔淨,食之脆韌鮮香。白灼的沙蟲品味得出原汁的甘美細嫩,光村的沙蟲有一種特別的,細膩的,類似於甜玉米的清香味道。另外,佐以姜蒜爆炒或香煎,油脂的芳香與沙蟲的鮮美正相宜,也是難得的美味。光村的香炸沙蟲幹也是值得特別推薦的一道特色美食。



切段燒制,滑膩鬆軟的厚皮嫩而入口即化,皮下甘香如飴的膠質油脂和緊緻細膩的雪白鰻肉鮮甜而潤澤,令舌頭都化掉。



肥厚的鰻魚風乾入油鍋煎炸,膠質皮質仍保持潤澤而韌的口感,夾起一塊慢慢咀嚼得滿口生香,抿一口小酒也是無盡豐饒的風味。

半醃程度的魚肉既衍生出魚乾的鹹鮮風味又保留水分魚肉緊緻而不發乾硬的口感,厚厚的紮實魚肉,食之產生強烈滿足感。

烏骨雞乃雞中魁首,散養飼以椰肉米糠使之食起來肉質韌而細嫩,紮實的口感鮮甜的滋味,高營養價值與雞鮮嫩風味一併令人大快朵頤。


在光村的「永昌海鮮酒家」,沙蟲和鰻魚乾是相當地道的特色美食。觥籌交錯的席間,店主劉德教女士笑談自己竭盡所能拉扯幾個子女的不易與辛酸;樂觀與堅強。「永昌海鮮」也因這樣一名普通母親數十年的執拗與堅守,選最優質的海鮮食材、燒最親切家常的母親味道而煥發光彩。她淳樸的開懷的微笑,綻放著海南海濱女人的美麗與魅力。


店內中庭植有一株高大的楊桃樹,今已碧綠成蔭綴滿果實亭亭如蓋,一如苦盡甘來膝下兒女纏繞的偉大母親。媽媽的味道,微苦清甜勤勞踏實的篤實,即為永昌海鮮唇齒相依的無盡滋味。


大快朵頤之後,可以在劉大姐樓頂的楊桃樹邊,感受一下海邊漁村的慢調生活。


不知在你的腦海是否對如紅旗市場這般熱鬧的市集大食堂留有難以割捨的溫情記憶?來者不謂老幼男女屆擠在好味道的小攤一字排座,端起熱氣騰騰的碗或大口吞食餛飩,或夾起豬腸粑品味柔嫩米粉與香脆椰絲的相得益彰,或剝開一枚蛋黃黑豬粽子,脂肪與米香的混合味覺中唇齒留香。


我們逢至必食的則是已開十年的小攤的鹼水饃。▼


煎蘿蔔糕蔥油的濃鬱淡淡的鹹香,煎得外皮微微金黃髮焦,口感仍嫩而保留恰到好處的韌勁。▼



白涼粉晶瑩透亮,黑涼粉香糯清爽,一勺甜滋滋的糖水是海南人在炎炎夏日中的美妙詮釋。 ▼


食客往來不絕皆對自己的喜好既欲罷不能又熟念於心。鹼水饃攤位上既有每周向母親掏零錢日日來捧場的垂髫小童,又會迎來數年熱愛這滋味的蒼蒼老翁。


紅旗市場的煙火氣,大概是古舊小城裡最熟悉最溫情的一抹暖色記憶。

 

古色傳香的小鎮與舊城,碧綠菜畦與田野;雨後的樹葉、孤自而立的翠鳥、林間小路間穿行而過的單車姑娘。如此種種許是喧囂吵雜的繽紛世界外的一口鮮氧,而鄉村小鎮市集的飲饌、風物與人情,恰恰離煙火最近,又離燥熱吵鬧最遠。愈發虛擬化的時代,食物似乎成為了亙古不變的穩定介質,優質食材入口的快慰,會營造心靈可安放的妥帖與踏實。--- 宋佳花

文字:宋佳花(L&B)

攝影:甘小靜(L&B)// 視覺編輯:吳思雨(L&B)

轉載自【海南食遊記】

飛特君正在招收實習生,請回復【實習】查看詳情

相關焦點

  • 吃在儋州:光村沙蟲補陰潤肺營養極高
    線路一:「萬年火山海岸千年古鹽田」西海岸濱海原生態奇觀遊  第1天:海口/三亞(或其他市縣)出發—光村雪茄風情小鎮—木棠鐵匠村—峨蔓火山海岸—峨蔓鹽丁村古鹽田—洋浦大橋—儋州濱海新城區—覽儋州市容市貌—入住蘭洋地質溫泉度假村、儋州森林客棧、儋州新天地酒店或其他酒店。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光村沙蟲:此蟲味美 不可辜負
    儋州光村沙蟲猶如藏在沙子裡的金子,其貌不揚卻難以掩蓋其味美的光芒。漫步雪白細膩的沙灘,享受沙蟲灼炒溜炸的美味,讓不少食客不禁直呼:「唯有美食不可辜負。」  老知青重返光村品沙蟲  「喜歡沙蟲的鮮甜,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是原來的味道。」
  • 儋州美食文化-儋州小吃,舌尖上的儋州
    圖1:儋州紅魚乾在我國南海的遼闊海域尤其是北部灣漁場,生長著一種南海特有的底層魚類——紅魚。它個體大,肉質厚,味道好,是南海重要經濟魚類之一,每逢漁汛特別是春汛和秋汛,漁民都能捕到較多紅魚供應市場。  紅魚學名叫紅鰭笛鯛,又名紅魚曹魚,在分類學上屬笛鯛科笛鯛屬。這種 魚體呈橢圓形,稍側扁,一般體長20釐米~40釐米以上,體重2公斤~3公斤左右。
  • 這次說說儋州!這幾種小吃只有這個地方才有,趕緊收藏~
    最近的幾個月裡,我們海南食遊記團隊,陸陸續續在各個不同的地方找尋當地最有特色的美食,我們試圖通過「吃」來記錄海南餐飲文化。我們通過文字與影像,記錄不同地區的美食,以及當地人的生活,美食背後的故事讓我們感動。味道的差異化,原本就是地域與文化的差異化。我們真實的記錄,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共同的美好,分享不一樣的美食生活。
  • 當美食和文化碰撞,海南儋州的味道很鄉土
    可是他被貶儋州三年,儘管留下了180多篇詩文,影響了整個海南文化,卻沒有留下一道美食。 其弟子葛延之在《食姜粥記》記載的「東坡宴」(設帳授徒時的宴請)共有八道菜:東坡豆、東坡雞、東坡肉、東坡三鮮、東坡蠔、東坡狗肉、東坡肘子、玉糝羹。另外,還記有用黑豆和春冬釀製的東坡酒。在如今儋州的幾大美食和鄉土特產裡,這些都沒有流傳下來。
  • 海南儋州跑馬攻略美食篇:長坡米爛王五狗肉
    &nbsp&nbsp&nbsp&nbsp光村沙蟲——&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嫩白沙蟲,光村最好;補陰潤肺,營養級高」。
  • 2018"冬交會":最炫"儋州風" 儋州美食街食客如雲
    在2018年海南冬交會上,除了盛名在外的儋州粽子、儋州紅魚、海頭地瓜、光村沙蟲、儋州蜜柚、儋州雞、儋州跑海鴨蛋、儋州綠殼雞蛋等9大農業品牌外,各類儋州特色農產品紛紛登場,吸引眾多客商參觀和洽談,獨具特色的儋州農產品博得了參觀者的陣陣好評
  • 舌尖上的美味沙蟲
    倘若你生活在海南儋州,想必都吃過沙蟲。沙蟲學名方格星蟲,又稱光裸星蟲,也叫沙腸子。它生活在沿海灘涂一帶沙泥底質的海域,漲潮時鑽出,退潮時潛伏在沙泥洞中,大眾故名沙蟲。儋州的光村灘涂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說當地漁民講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0時所捕撈的為最佳,特具補腎壯陽之效。光村的沙蟲做法通常有兩種,即爆炒和煮湯。其中「三色沙蟲」已經成為海南的知名菜餚。沙蟲是藏在沙子裡的金子,其貌不揚卻難以掩蓋其味美的光芒。而沙蟲幹就好比來自大海的蟲草,每一根都顯得彌足珍貴。
  • 海南儋州|在詩鄉歌海裡追尋千年古韻
    >關於民俗民歌:儋州人民對歌調聲,表達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對生活的讚美;儋州調聲節奏鮮明,旋律流暢而活潑,為群眾喜聞樂見。長坡米爛:是儋州有名的地方風味小吃,味道特別香美可口。松濤鱅魚:松濤水庫是儋州市著名的旅遊區,鱅魚是水庫的名魚,它在水庫中自然長成,肉質細嫩,而鱅魚頭最好吃。
  • ...特色小吃|沙蟲幹|煎蛋|馬鮫魚|北部灣|北海市|炒冰|糖水|炒螺|...
    特色小吃、疍家海鮮、粵式點心、西式咖啡……應有盡有,琳琅滿目。老街延續著中西合璧的古老韻味,而在10公裡之外的僑港鎮,一條風情街則演繹著東南亞的異域味道。僑港鎮靠近僑港海灘,居住著許多越南僑民,因此小吃也融合了越南風味,不僅遊客為特色小吃慕名而來,當地人也愛駐紮在此,夜晚熱鬧十足。卷粉、糖水、炒冰、蟹仔粉、炒螺,這五種小吃是北海僑港精華美食的代表。
  • 儋州,海南最牛的一個市!
    小編個人覺得,儋州是海南最牛的一個市縣,沒有之一。那麼它究竟牛在哪裡呢?儋州全市面積3400平方公裡,約佔海南島總面積的10%,是海南各市縣中面積最大的。儋州常住人口約90萬,僅次於海口,位居第二位。儋州市擁有綿長的海岸線267公裡,僅比第一的文昌少10公裡。擁有海南最牛的大學,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今海南大學儋州校區)。
  • 旅居海南 | 在儋州的這個小鎮,藏著一個屬於女人的碼頭!
    說這是一個屬於女人的碼頭,是因為,在這裡的漁港,從下船卸貨,分魚、裝箱、放冰,到肩挑手扛的把各種海鮮從小船上搬運到市場,最後爭吵不休、討價還價、完成交易等所有工作,甚至是原本應該男人做的重體力勞動,都是由女人——也就是這些所謂的「漁婆」來完成的。
  • 沙蟲、禾蟲、海腸傻傻分不清楚?
    沙蟲雖然沒有海參、魚翅、鮑魚的名貴,但味道鮮美脆嫩,為海參、魚翅所不及。   沙蟲    沙蟲盛產於我國北部灣的北海市、湛江市等地。在目前盛產沙蟲的海域,以廣西北海市出的沙蟲為上佳,儋州的光村灘涂資源豐富,盛產沙蟲。出產的沙蟲以個體適中、肉質肥厚脆嫩而聞名。據當地漁民介紹,在大月亮的晚上,沙蟲浮到淺海水面交配時所捕撈的為最佳。
  • 海南儋州:千人調聲慶豐收
    9月21日傍晚,海南省儋州市上千名眾在市民廣場唱響獨具當地特色的「儋州調聲」,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和即將到來的國慶、中秋佳節。儋州以調聲、歌舞等藝術形式,展現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嶄新風貌。 駱雲飛 攝儋州調聲於2006年列入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以方言進行男女對唱,把唱歌與舞蹈融為一體,自漢代流傳至今。
  • 來自南國的仙調:細說「紅旗小姐姐」在方艙醫院表演的儋州調聲
    薛梅麗和護士們手執小紅旗,教患者學習儋州調聲,先後有400多名患者「順利畢業」,薛梅麗為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紅旗小姐姐」。她也被國家評為「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者」的光榮稱號。儋州調聲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也引起了人們越來越多的好奇。
  • 品美食、唱調聲、感受民俗,假期快結束了,你在儋州玩的怎麼樣
    馬井紅魚香破釜,排浦薯香吃肚膨……」來過或者沒來過儋州的朋友,或許你曾聽過這樣一首山歌,實際上,千年古郡的美食遠不止於此。 眾所周知,儋州是美食小吃之鄉,粽子、豬腸饃、米爛、鹼水饃……隨意走進儋州老街小巷,就可以品嘗到地道美味的儋州小吃,每種小吃都能讓你大快朵頤,樂享饕餮之宴,保證讓你吃出美食天堂的感覺。
  • 改良擂茶成儋州本土特色小吃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儋州9月24日消息(海報集團全媒體中心記者 陳元才)9月23日,在儋州市那大鎮,美食愛好者王雪林在調配儋州擂茶以供客人食用。據介紹,擂茶起源於古代中原,流傳於廣東、湖南、江西等一帶,是一種特色食品。來自湖南的王雪林從小就喜歡吃家鄉的小吃擂茶,二十年前來到海南儋州後還常常製作擂茶自己食用。
  • 海南旅遊景點之儋州,你想要的都在這裡
    海南儋州本地居民在蘇東坡帶來的良好的文化氛圍影響下,這裡的人民愛好吟詩作對,使儋州素有「詩鄉歌海」之稱,有許多民間詩社。儋州人也喜愛唱歌,其中儋州山歌和調聲最為盛行,「儋州調聲」已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泉州5種特色小吃,安海土筍凍最特別,用沙蟲做的美食
    導語:泉州5種特色小吃,不容錯過的美食,最特別的是安海土筍凍,用沙蟲做美食。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泉州有很多地方特色小吃,很多來泉州旅遊的朋友吃過後,都念念不忘。今天分享幾款我們家鄉地地道道的當地小吃,每款都各有特色,別有風味,其最特別的是安海土筍凍,一種用沙蟲做美食。安海土筍凍一聽名字還以為是竹筍製作的,其實不是的,此「筍」非彼「筍」,土筍是生長在海裡的一種沙蟲,一種軟體小動物,味美甘鮮。吃土筍凍有一個禁忌,不能咬一半,要整個一口氣吃完,要不看著沙蟲會難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