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的果實生育期隨著季節、地理位置和品種的不同而異。在廣州地區,火龍果成株後每年果期在6-12月份。謝花後26-27天,果皮開始轉紅後7-10天,果頂蓋口出現皺縮或輕微裂口時可開始採收。在越南,火龍果的的採收時間一般為謝花後28-30天,其中,對於供出口的火龍果,須長途運輸或較長時間存放,因此,最佳採收時間為謝花後25-28天;對於供應當地市場的火龍果,最佳採收時間宜為謝花後29-30天。
採收時,應由果梗部分剪下並附帶部分莖肉,帶有果梗的果實比較耐貯藏,同時避免碰撞擠壓,以免造成機械損傷。如果過遲採收,可能會引起裂果以及果皮局部顏色變黑,從而影響商品的價值。
除了火龍果的採收時間,是否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和食品氣調保鮮包裝(氣體置換包裝)對火龍果品質和貯藏期也有很大影響。對此,禁止使用乙烯利等生長調節劑進行催熟。在其謝花後第11天可使用以下三種生長調節劑:赤酶酸A3(8 ppm)、α-奈乙酸(150 ppm)、β-萘乙酸(400 ppm)的混合劑噴果。經過該方法處理後,可增加火龍果的果實重量、可溶性固形物、果肉和苞葉硬度。
果實成熟期內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如:呼吸數、可溶性固形物、總酸度、硬度、果皮顏色等)可決定果實的保鮮保質期限。如果在1-10℃的低溫下保存,火龍果不皺摺、不失水、不過熟的保鮮期可以超過40天。在5℃的低溫下,相對溼度90%的環境中貯存可延長果實採後保鮮期限。經過高錳酸鉀溶液(0.2%)處理,可以延長果實貯存時間40天,在採後期間內,貯藏病害主要有磚紅鐮刀菌、黑麴黴和黃麴黴,經過苯菌靈和氯氧化銅這兩種殺菌劑的混合處理可以有效地將這些病害控制住 。在25-30℃的常溫狀態下,保鮮保質期可超過2周。
在果實尚未完全成熟時採摘的火龍果經10-20℃的環境下貯存後,其含糖和含酸量,口感均不及新鮮採摘的火龍果,但前者在貯存期內的物理變化極小,貯存期限可因此而延長。應針對當地市場和外地市場,選擇適合的成熟期採摘火龍果。在10°C 下貯存的尚未完全成熟的果實儘管可減少果肉損失,但口感較差,含糖和酸度降低。
果蔬專用保鮮袋保鮮火龍果會使在常溫下延長果實保鮮期1-2倍,口感色澤基本不變。用於產品包裝的容器如塑料箱、泡沫箱、紙箱等。須按產品的大小規格設計,同一規格應大小一致,整潔、乾燥、牢固、透氣、美觀,無汙染、無異味,內壁無尖突物,無蟲蛀、腐爛、黴變等,紙箱無受潮、離層現象。
在運輸前應對火龍果進行預冷,運輸過程中要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溼度,注意防凍、防雨淋、防曬及通風散熱。
上面就是對火龍果儲存方法的介紹,通過了解之後我們就能更好的儲存好火龍果了。但是火龍果是熱帶水果保存時間太久會影響它的營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的人體質虛冷不宜食用過多。
圖文來自於網絡,若侵連刪
如果覺得小編每天給您提供了一些幫助希望您不吝鼓勵,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掃描下方二維碼
我們將更加努力為保鮮事業服務!
謝謝各位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