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基本常識,必須知道!

2021-01-16 澎湃新聞

地震,真的離我們不遠。遇到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一、地震時個人避險原則

(1)保持鎮定;

(2)就地避險;

(3)切斷火源;

(4)迅速撤離。

一般情況下,對只有輕微感覺的小地震不必大驚小怪。若發生破壞性地震,在震前的瞬間會出現地光、地聲、初期震動等現象,這些現象被稱為預警現象,從開始出現預警現象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在12秒鐘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課桌下,等待震動過去再撤離到安全地方。

在平房:可根據情況充分利用12秒鐘時間跑出室外,來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堅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緊挨牆根處,趴在地下,閉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墊、被 蓋等物品保護頭部等要害部位,並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入的灰塵。正在用火的應當立即熄滅爐火,隨手關掉煤氣或電源開關,然後迅速躲避。

在樓房:要保持頭腦清醒,迅速遠離外牆及門窗,可選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

在戶外:要避開高大建築物,儘量遠離高壓線及石化、化學、煤氣等有毒的工廠或設施;在過橋時應緊緊抓住橋欄杆,待震後立即向橋頭移動;正在行駛的車輛應當緊急停車。

在工作間:應迅速關掉電源和汽源閘門、開關,然後就近選擇在機器、設備和辦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在公共場所:在車站、劇院、教室、商店、地鐵等場所的人員,切忌亂逃生,要保持鎮靜,就地擇物(排椅、櫃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後聽從指揮,有序撤離。

二、自救與互救知識

破壞性地震發生後,被埋壓人員能否得到迅速、及時的救治,對於減少震災死亡意義重大。據統計,唐山地震時被埋壓者約57萬人,通過自救、互救脫險的人數達 45萬左右。一般來說,大地震後半小時內救出的被壓人員生存率可達99%。由此可見,自救互救是減少傷亡的主要措施之一。

自救:是指人們利用自身的條件排除危險,保存生命。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你要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擴大活動空間,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若無力自救脫險時,保持頭腦清醒,不可大聲呼救,要延長生命,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等待救援。

互救:是指災區倖免於難的人員,對被埋壓人員的救助。

救人原則:先救近,後救遠;先救易,後救難;先救青壯年和醫務人員,以增加幫手。

救人方法:挖掘被埋壓人員應保持支撐物,以防進一步倒塌傷人;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被壓者不能 自行爬出時,不可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受傷,脊椎損傷者,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應立下標記,以待救援。

三、怎樣利用宏觀異常主動避險?

地震發生前會有宏觀異常發生,這就需要我們千方百計地捕捉震前信息,主動避震自防。

對動物異常,群眾總結了這樣的歌謠:震前動物有預兆,群測群防很重要;牛羊騾馬不進圈,老鼠搬家往外逃;雞飛上樹豬亂拱,鴨不下水狗亂咬;冬眠蛇兒早出洞,鴿子驚飛不回巢;兔子豎耳蹦又撞,魚兒驚慌水面跳;家家戶戶細留心,分析識別防範好。

對地下水異常,群眾也總結得好: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無雨泉水渾,天旱井水冒;水位升降大,翻花冒氣泡;有的變顏色,有的變味道;天變雨要到,水變地要鬧;建立觀測網,異常快報告。

除以上異常外,還有植物異常,如花草樹木不合時令開花結果;氣象異常,如嚴寒酷暑,洪澇乾旱;電磁異常,如日光燈自亮,電磁器件奇變,收音通訊設備嚴重受幹 擾;地表形變異常,如地面鼓包、裂縫、塌陷等都可能與地震有關。如發生這些異常現象,要及時向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報告,並及時果斷地採取措施避震,都能起 到自我防禦作用。

四、震後如何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地震災區的每一位公民,都應力求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注意身體健康。要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氣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特別是老人和兒童要特別注意防止肺炎。要吃一些鹹菜,補充體內因大量出汗而損失的鹽分和水分,預防中暑。

五、哪些水可以飲用?

瓶裝水、開水或經過消毒的水。不要使用汙染的水洗碗、刷牙、洗菜、洗水果等。如果飲用已經開口的瓶裝水,一定要消毒或燒開後飲用,開水1分鐘就可以殺死絕大多數微生物。如果沒有條件燒開水,可以使用專業人員提供的消毒片或含氯製劑進行消毒後飲用。

六、震後如何預防腸道傳染病?

保護水源,特別是生活飲用水免受汙染。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淨水片)消毒生活飲用水。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飯前便後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受潮黴變的食 品,不吃死亡的禽畜,不用髒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應煮沸或用消毒劑消毒,刀、砧板、抹布也應嚴格消毒,生熟食品應該分開存放,水產品和海鮮食物要煮熟 煮透再吃。注意環境衛生,消滅蚊蠅。不隨地大小便,糞坑中加藥殺蛆,動物屍體要深埋,有條件的可加放生石灰消毒,土層要夯實。要及時清除垃圾、汙物,進行 環境消毒,管理好糞便、垃圾。

七、家庭應準備哪些急救用品?

在地震前,家庭應準備急救用品,如:斧頭、鐵鏟、掃帚、螺絲刀、鉗子、鐵錘、扳手、繩子、塑料布、塑料帶、厚底鞋、手套、蠟燭、打火機、水果刀、橡膠管、帳 篷、毯子或睡袋、手電筒、電池、基本的急救藥物、防護眼鏡、多用途滅火器、洗漱用品,將這些急救用具裝在工具箱或漁具箱以便於攜帶以及防水。其他急救物品 包括:急救手冊、剪刀、鑷子、溫度計、香皂、紙巾、防曬霜、一次性紙杯、水果刀、小塑膠袋、安全別針、針線、醫用冰袋、夾板等。

日常生活消防常識

一、就寢前和外出前應做那些檢查?

檢查電氣、煤氣有否關閉、煙火有否熄滅。

二、居家逃生計劃應怎麼做?

1、應先熟悉所住樓層的各逃生路線,並隨時做好迅速撤離的準備。

2、平日應與家人預先模擬火災一旦發生時,應循什麼途徑逃生,以及到約定會合地點。3、應熟悉所住樓層內的消防設備及其使用方法。

三、在廚房中應注意那些消防安全?

1、烹飪時宜著短袖或合宜的長袖,避免煙火延燒衣物。

2、烹煮食物時,不要任意離開,離開前須將煙火關閉。

3、不要讓小孩進入廚房玩耍。

四、何種公共場所儘可能不要前往消費?

1、只有單一出入口之場所。

2、位於地下層之場所。

3、用易燃物裝修之場所。

4、消防安全設備不合格之場所。

5、防火區域受破壞之場所。

五、下列是常見影響逃生之重要原因,切勿前往此公共場所消費。

1、安全門上鎖。

2、平常應保持關閉之安全門卻是隨時打開。

3、通往屋頂平臺之安全門上鎖。

4、安全梯、通道(例如走廊)、樓梯等阻塞。

六、為了自身安全,進入陌生場所應該先了解什麼?

1、避難逃生方向。

2、安全門、梯位置,及是否關閉、是否上鎖。

3、查看消防栓、緩降機、救助袋等各項滅火、避難器具位置。

七、災害發生後應如何報案?

1、應保持鎮定,撥打119電話。

2、述明詳細災害地點或附近目標。

3、簡述災情狀況。

4、留下電話及地址以便進一步聯繫。

八、發生火災時你應注意的事項?

1、切忌慌亂,判斷火勢來源,採取與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設備(電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內取回貴重物品。

4、夜間發生火災時,應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顧自己逃生,並且儘量大聲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九、烹飪時油鍋起火應如何處置?

1、不可以用水來滅火。

2、可用滅火器滅火。

3、可蓋上鍋蓋後再用溼毛巾覆蓋,阻絕空氣來滅火。

4、速關閉煤氣來源開關。

十、消防栓使用方法?

1、打開消防栓箱。

2、延伸水帶。

3、轉開止水閥。

十一、乾粉滅火器使用方法?

1、將安全梢拉開。

2、將皮管朝向火點。

3、用力壓下把手,選擇上風位置接近火點,將乾粉射入火焰基部。

4、熄滅後並以水冷卻除煙。

十二、逃生中如何避免火、煙之危害?

1、 以溼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以減少吸入濃煙。

2、於無濃煙的地方,將透明塑膠袋充滿空氣套住頭,以避免吸入有毒煙霧或氣體。

3、若逃生途中經過火焰 區,應先弄溼衣物或以溼棉被、毛毯裹住身體,迅速通過以免身體著火。

4、煙霧瀰漫中,一般離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殘存空氣可以利用,可採低姿勢逃生,爬行時將 手心、手肘、膝蓋緊靠地面,並沿牆壁邊緣逃生,以免錯失方向。

5、火場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所有你背後的門,它能降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十三、火災發生後如何防止煙流從門縫進來?

利用膠布或沾溼毛巾、床單、衣服等塞住門縫。

十四、當衣物著火時如何處置?

最好脫下或就地臥倒,用手覆蓋住臉部並翻滾壓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將火熄滅。

十五、火災時如果你被困在室內如何待救?

1、至易獲救處待救(如靠近大馬路之窗口附近,或與入口較近之房間等)。

2、設法告知外面的人(用電話、手機通知119你受困的位置,或直接以衣物、燈光於窗口呼叫)。

3、防阻煙流串進來。

來源:央視新聞、網絡

原標題:《防震減災基本常識,必須知道!》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防震減災實用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與公民的關係 四、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常識 1. 積極推進我市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建設的意義 2. 學校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的重要性 3. 為何要加強防震減災志願者隊伍的建設 4.
  • 黃山市屯溪區住建局(地震辦)開展防震減災科普「進企業」活動
    12月10日,黃山市屯溪區住建局(地震辦)來到正在建設的龍山安置區、洽陽南苑二期、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工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企業」活動。通過發放宣傳手冊、現場講解等形式進行防震減災知識、應急避險等內容的宣傳,活動現場共發放宣傳手冊100餘份。
  • 冷水灘區通化街小學:推進安全風險管理 築牢防震減災防線
    紅網時刻10月19日訊(通訊員 李良軍 李月紅 鄭麗婷)為了增強全體師生防災減災意識,強化全校師生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師生緊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10月19日,冷水灘區通化街小學組織全校全年級開展了「讓世界充滿愛」主題的防震減災主題班會。
  • 滁州市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12月2日,市地震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陳傳慧、調研員周明權帶領局機關有關科室和二級機構負責人,來到三界某訓練基地,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進軍營」活動。 陳傳慧總工程師一行首先為訓練基地的官兵們送去了《城鄉地震應急避險手冊》、《前兆宏觀異常現象》、《地震科普知識300問》等地震科普資料,並仔細講解了地震產生機理、地震三要素、常見地震災害情況等地震科普常識。隨後,市地震臺負責人還就滁州市及周邊地質構造情況和我市歷史震情,向官兵們簡要分析了我市地震趨勢,科普了當前地震監測預報預警工作和地震科技創新發展情況。
  • 呈貢區總工會多舉措開展防震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職工群眾防震減災意識,減輕地震災害風險,提升防震減災能力,呈貢區總工會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防震減災系列宣傳教育活動。集中宣傳有效力。日前,區總工會以普及防震避震與應急救護知識為主要內容,在洛龍湖公園開展防震減災集中宣傳活動,通過現場講解、發放防震減災宣傳資料等方式,進一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
  • 城市防震減災 保障生命安全
    唐山地震後,為了總結地震對城市破壞的經驗教訓,1976年11月25日至29日,當時的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提出了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必須要考慮城市的抗震防災問題。1976年唐山大地震1978年1月24日至30日,在河北承德召開的第二次全國抗震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了抗震減災工作的重點是城市,提出了城市抗震防災的3項要求和5項任務,並確定了烏魯木齊等38個城市作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抗震城市並要求開展相關的抗震工作。這標誌著中國城市抗震工作由單體建築抗震發展到考慮整個城市綜合抗震防災的新階段。
  •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大講堂」走進阿拉善盟森林消防大隊
    「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大講堂」走進阿拉善盟森林消防大隊2020年12月9日上午,阿拉善盟地震局「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大講堂」走進阿拉善盟森林消防大隊,開展了防震減災知識科普宣傳工作。地震局科普講師從阿拉善塊體地震地質構造及動力成因、阿拉善盟地震活動斷裂分布、阿拉善盟地震活動形勢、防震避險常識四個方面進行了講解,發放《防震救災知識宣傳冊》和《內蒙古自治區地震預警管理辦法》100餘冊。阿拉善盟森林消防大隊50多名幹部參加了此次大講堂。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預防、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災後過渡性安置和恢復重建等防震減災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防震減災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禦與救助相結合的方針。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 福山區應急管理局榮獲2020年度全省縣級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先進單位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相萍 通訊員 姜俊傑 煙臺報導  2020年,福山區應急管理局採取多項舉措,完善防震減災體系建設,增強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和能力。
  • 南湖生態城防震減災安全有保障
    南湖生態城防震減災安全有保障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開發建設南湖生態城,是唐山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載體,是建設科學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平臺。  為確保該區域防震減災安全,並為區域內規劃和國土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我局在南湖生態城建設啟動之初,於2007年7月至9月特別委託了國家權威技術部門——中國地殼應力研究所,在南湖生態城及周邊地區進行了大量地震地質環境勘測和評價工作。其中在南湖生態城規劃區內開展的地震小區劃,是目前對某一區域內地震地質環境進行分析最先進的工作方法,其成果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強的顯著優點。
  • 防災減災宣傳周丨防震減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防災減災宣傳周丨防震減災小知識,你get到了嗎? 文章推薦進賢縣「在彰顯省會擔當中,挑重擔、勇爭先、我們怎麼幹」有獎徵集「金點子」活動截止時間為6月底,歡迎您的踴躍投稿,詳情連結:(點擊查看)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
  • 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驗收專家組到我市開展2020年省級防震...
    考評專家組現場實地查看了申報學校的地震應急避險場地、緊急疏散指示標識、科普宣傳欄、地震科普場所等硬體設施,隨後認真聽取了各申報學校創建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情況匯報,並按照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考評評分標準逐條查閱資料考評打分。
  • 山西省介休市防震防災服務中心(地震局)來我市參觀考察防震減災...
    近日,山西省介休市防震防災服務中心(地震局)一行5人來我市防震減災科普館參觀考察,市科技局地震辦負責同志陪同。考察組一行參觀了「感受展區」「地震知識展區」「科學防禦展區」和「尾廳」四大展區,並體驗了地震體驗屋、不同場景模擬避震演練等互動展項。
  •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7號主席令)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防震減災工作的領導,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  第七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增強公民的防震減災意識,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能力。
  • 桐城市政協組織開展防震減災外出考察活動
    為促進防震減災工作,進一步加快推進應急避難場所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學習借鑑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和管理的先進經驗,提高包括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在內的防震應急水平,11月12~15日,桐城市政協組織市科協、地震局、自規局等部門負責人為考察組赴安徽省壽縣、五河縣及山東省郯城縣考察防震減災工作。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主席胡豔凌率隊,市政協教科衛體委負責人參加。
  • 通州:新華街道開展普及防震減災知識講座
    近日,為進一步推動「防震減災 全民參與」理念深入人心,完善災情預報體系,健全防震減災機制由通州區地震局與防災科技學院聯合主辦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講座在新華街道如意社區活動室如期開展。如意社區「防震減災 全民參與」知識講座現場講座由防災科技學院資深老師進行講解,圍繞「認識地震」、「地震災害」、「減輕地震災害」三大板塊進行,分別向居民講解了中國地震的特點、地震災害和特點以及如何減輕地震災害。講座中還介紹了地震監測預報、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建築物抗震設計以及地震應急演練的防震減災3+1工作體系。
  • 杭州市餘杭區四大舉措全力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
    12月31日,浙江省地震局對2020年度浙江省市縣防震減災工作考核結果進行通報,餘杭區獲本年度浙江省防震減災工作考核優秀單位。一年來,餘杭區應急管理局圍繞「突出重點、全面防禦;健全體系、強化管理;社會參與、共同抵禦」防震減災工作要求,全力推進防震減災各項工作,防震減災體系不斷完善。
  • 珠山區新廠街道昌江廣場社區開展「進校園」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大江網/景德鎮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郭天樂、楊小方報導: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師和幼兒的防震意識和應急避震能力,科普傳播安全逃生知識,近日,珠山區新廠街道昌江廣場社區在小翰林幼兒園進行了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活動。
  • 防震演練 安全「童」行!清平幼兒園開展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為切實加強幼兒園防震安全教育,提高全體師幼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12月11日上午,清平幼兒園組織全園教職工和幼兒開展了「防震減災」應急疏散演練活動。二、防震知識共學習各班老師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通過情景演示、動作示範、播放視頻、誦讀兒歌等方式進行防震主題安全教育,讓孩子們了解防震逃生技巧,掌握防震避震安全知識和逃生方法。
  • 肥西縣舉辦2020年首屆防震減災輔導員培訓會
    為進一步做好校園防震減災工作,12月4日,肥西縣應急管理局聯合縣教體局舉辦2020年肥西縣首屆防震減災輔導員培訓會。此次培訓邀請了省地震局科普宣教中心主任汪丹丹授課,全縣各中心學校、中學、縣直校園、九年一貫制學校、民辦學校共計1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