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2020-12-15 阿坤鄉野說

我是阿坤專注三農,點擊關注更精彩。

在農村,有許多風俗習慣和禁忌,尤其是老年人對此十分看重,若你違反了規則或者觸碰了禁忌,就會被別人厭惡和厭煩。在這些農村老話中,其中便有「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句話,從字面意思上看意思是,別人結婚辦喜事不能送傘,辦老人壽宴不能送煙,辦喪事時間一旦確定,你即便是錯過了也不能後補,為何會有這麼一說呢?下面的文章,聽阿坤給您逐個分析一番。

一,喜不送傘

這裡的喜指的是喜事,在農村,只有嫁娶才能稱得上辦喜事,我們中國人喜歡一個人吉祥話,希望能被祝福,所以在參加別人婚禮是怎麼,一般都要對新人說百年好合早生貴子,諸如此類的吉祥話,親戚朋友送的禮物也是一樣,要送一些比較寓意吉祥的禮物,在我們這邊,男方父母會送一萬一當做禮物,意思新媳婦是萬裡挑一,兄弟朋友會送碗筷和勺子,意思是早生貴子和和美美,但有一樣東西不能充當禮物送,那就是傘,因為傘字和散字諧音,送傘預示著送散,寓意不太好,和別人壽宴不能送鍾是一樣的。

二,壽不送煙

這裡的壽指的是生日壽,一般只有給老人祝生才稱為做壽,兒女給老人祝壽,一方面是慶祝老人長壽,一方面是為了感謝上天,所以在這個場景下,來客送的禮物說的話尤其重要,客套話不外乎壽比南山、福如東海諸如此類的話,送的禮物也有禁忌,要有祝福的寓意,像桃子形狀的可以送,甚至可以送酒,但有一樣不能送那就是煙,其實也是諧音梗在作祟,說煙字和咽字同音,咽字對老人不吉利,所以別人做壽你千萬不要送煙。

三,喪不後補

這裡的喪指的是喪事,是給逝者和逝者親戚朋友,做人生道別的儀式,在我們傳統文化中,這個儀式比其他儀式,更為重要和嚴肅,需要注意和禁忌的事情更多。

在農村有奔喪的風俗,只要有人逝去,他的家人便會通知逝者周邊親屬朋友,好讓他們和逝者做告別,這個人會在逝者出門這一天,惦著寫禮金和紙過來哀悼,我們這邊是早上出門,奔喪者一定要提前來,若真的有事耽誤了那就算了,提前通知一聲也沒事,但遲到了沒有後補這一說,若你第二天去便非常不吉利,別人會將你掃地出門。

歡迎大家點擊關注《阿坤鄉野說》,持續獲取更多三農趣味知識!我是阿坤,感謝您的支持。

相關焦點

  • 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今天我們要講的一句俗語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這是一句體現我國傳統習俗的俗語,社會在發展變遷,甚至有很多人沒有聽過這句話,下面我們來聊聊這句話的具體含義。一、喜不送傘在我國最大的喜事莫過於結婚了,結婚作為我國的四大喜事之一,這裡的喜指的就是結婚的意思。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雖說禮物是為了表達心意,可是如果不懂送禮的規矩,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首先說這「喜不送傘」,聽村裡的老人說,早年間農村的條件比較落後,如果有哪家辦喜事,糧食、白酒、豬肉之類的物品都可以當作祝賀的禮物。
  • 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有一些農村老話,聽上去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甚至有些迷信的說法。然而,由於歷史的原因,有些話慢慢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慢慢形成了一種傳統文化。比如農村老話「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意思是說:結婚喜事的時候不能送傘;為老人賀壽的時候不能送煙;如果有人家死了人,你錯過了幫忙、隨禮,過後就不要再補上禮金了。如果不是這樣,自己出了錢主家還不高興,落個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
  • 「壽不送煙,喪不後補」什麼意思?有很多忌諱,你可千萬不要犯!
    「壽不送煙, 喪不後補」什麼意思?有很多忌諱,你可千萬不要犯!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不止城裡人不太了解,包括現在農村的年輕人都不太懂得的 「壽不送煙, 喪不後補」,因為現在隨著科學發展越來越普及,人們的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大多都不再願意遵循一些舊習,逐漸地不再普及相應的知道的也就少了。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導語: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農村俗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源於農村生活,結構簡單,句糙但理不糙,內函深奧,精深博大,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且內容豐富,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縫不入,其中關於人們在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有什麼講究?你知道嗎?
    比如一些俗語之中就記載了一些為人處事之道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禮儀習俗,今天筆者要為大家說的一句俗語是「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那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呢?你知道嗎?       第一句「喜不送傘」,結婚是一個人一生中的大喜事,雖然農村的婚禮看起來沒有很隆重,但是有很多講究,筆者個人認為要比城市舉辦婚禮還要繁瑣很多。
  • 農村送禮有規矩,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農村送禮的講究,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禮向往來,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當去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會帶一些禮物過去的,這樣才顯得對這個事情的重視。就算是禮物不值錢,也總比兩手空空去要好一些,正所謂「禮輕人意重」也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給別人送禮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送禮不當,那就會好心辦壞事的。關於送禮,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俗語:「壽宴不送煙,喪事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以前的農村人情味是非常重的,鄰居有什麼困難都會一起幫忙,誰家有什麼喜事都會一起熱鬧,無關錢財。但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人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關於人情往來的事也開始隨禮了,比如結婚、生日宴席以及喪事等等。不僅各種事都要隨禮,隨禮的講究還特別多,有一句俗語說的就是隨禮的禁忌。
  • 古人智慧「喜事送傘,一刀兩斷;賀壽送煙,一拍兩散」,啥意思?
    然而對禮品的挑選可謂是煞費苦心,因為禮品不光要有意蘊,還有很多禁忌,古人曾總結了在人生三個重要時候送禮尤其要注意,那就是「喜事送傘,一刀兩斷;賀壽送煙,一拍兩散」,隨著現在社會進步開放多了,但這些禮物送錯了不光會貽笑大方,還有可能彼此心生間隙。先說第一個「喜事送傘,一刀兩斷」,喜則很好理解,就是喜事的意思。
  • 在農村,農民送禮最不喜歡人家送鍾,是什麼民俗
    農村人們對送禮有很多的講究,咱們中國人對禮尚往來相當在意,對於給別人送禮非常有講究,什麼該送或什麼不該送都是有說法的,不僅農村人講究,對於城裡人同樣也有講究,說起農村過年過節或紅白喜事給人送禮,最不喜歡別人給家裡送鍾了,因為這個「鍾"字的諧音是"送終",在農村和城市裡,人們都很忌諱這一點
  •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
    俗語「壽席食九,婚宴吃八,喪飯品七」,啥意思?婚喪酒席有講究!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華民族,留下來的傳統習俗可謂是數不勝數,其中又以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民俗活動可以說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特別是我們生活中所應用的一門語言,這種語言通俗易懂,它是我們古人通過自己生活經驗總結所流傳下來教人向善,有些描述的是生活現象,有些也是描述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有些是描述我們生活中參加酒席中所遇到的講究,比如這句俗語「壽席食九,婚宴食八,喪飯食七」,那麼這句俗語中的「食九」「食八」「食七」是什麼意思呢?又有什麼講究呢?且聽我一一道來。
  • 農村老話兒:「喜事可提前,喪事不後補」,你覺得有道理嗎?
    農村人,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淳樸、善良、實在,而且農村人也是最重感情的,在農村居住的人都知道,不管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都爭著搶著去幫忙,特別的熱鬧;對村兒裡的人情禮往看得也特別的重要,不論誰家的紅白喜事,家家戶戶都要去捧個人場,辦事情的人家也要準備宴席來招待大伙兒;可是農村的人情禮往也是有很多說道兒的
  • 農村老話:「借婚不借嫁」,你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嗎?
    借婚不借嫁大多數人可能對這句老話都比較陌生,因為我們平時一般也用不到它,大家從它的字面上的意思,也許就會對它有所了解。這是一句結婚出嫁的禁忌俗語。只有在農村結婚娶媳婦和嫁閨女的時候才能用的上。所以平時很少見到有人會說起它。
  • 農村大叔根據所見所聞總結的一些白喜事的禁忌,你還知道有哪些?
    在廣闊的農村,都會為去世的人操辦一場喪事,我們稱之為「白喜事」。白喜事離不開親朋好友及相鄰的幫忙,一般幫忙的人員都有上百號人。有一種說法叫「兌工」,畢竟我們每家每戶都會有老人,而且我們每個人也都會老去。一些白喜事的禁忌,年輕人一定要知道!現在很多年輕人可能都不關心農村的白喜事需要注意些什麼了!
  • 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女人當家驢耕地,母雞打鳴不吉利」啥意思,為啥這樣說我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大自然的規律下,每天按部就班的。
  • 關於農村喪葬,老人說「喪不報孝不吊,不燒紙錢不謝孝」,啥意思
    農村人對於紅白喜事看的一向都比較重,特別是白事,各種各樣的風俗和禁忌非常的多。而喪葬作為人一生中最終的歸途,一般辦理的都非常的莊重,在這方面也有相當多的俗語,這都是老一輩的人總結出來的,主要就是將喪葬方面的一些風俗和禁忌總結了一下。
  • 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老話「伸手不打笑臉人,開口不罵送禮人」啥意思,為何這樣說?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農村老話。記得小時候,經常聽爺爺,奶奶說一些聽不懂的話,那個時候年紀太小,所以也不懂其中的意思。
  • 農村老話「男子斷掌千斤兩,女子斷掌過房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男子斷掌千斤兩,女子斷掌過房養」啥意思,有何道理?現在有很多年輕人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農村流傳的一些農村老話應該都不陌生。
  • 農村老話:「財不進急門,福不進偏門」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很多老人對於窮、富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認為「富不過三,窮不過五」,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窮點不要緊,只要勤勞肯幹,風水輪流轉,總有輪到自己發財的那一天。這句農村老話:「財不進急門,福不進偏門」也反映出他們對於財富的心態。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老話:1人不進廟,2人不看井,3人不抱樹,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小孩子都知道的一句老話是,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微妙的關係,簡單的一句話,卻將人性闡述的淋漓盡致。農村老話意義深刻,十分經典,今天筆者介紹的這句農村老話,也是說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