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戮東京—334架B29傾瀉兩千噸燃燒彈,溫度高達1000℃死傷20萬

2020-12-15 騰訊網

那個火光沖天,空氣中瀰漫著燒焦屍體味道的夜晚,成為親歷者永遠的噩夢。

當導航機投下標註目標的燃燒彈之後,地面上驟然燃起煙霧,搖曳的火光將煙霧映照成了可愛的粉紅色。但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與"可愛"這個詞大相逕庭。

轟炸機穿過粉紅色的濃煙,以超低空的飛行高度依次通過並投放燃燒彈已是一片火海的目標上空。

大火夾雜著濃煙沖天而起,大風將濃煙和灰燼不斷的吹向城市上空,而火焰也在不斷地擴大、擴大,整個城市亮如白晝。

紅色的火焰不斷吞噬著黑色的城市群,任何阻擋在火焰前方的建築都被點燃,如洪荒猛獸的火焰,似乎要將整個東京都吞噬的渣都不剩。

美軍凌晨的突襲

小臥底看到1945年3月9日的東京街頭依然是一片繁華景象。

在這十幾年的對外戰爭中,日本大多數家庭的壯年男子都被政府徵召去從事與戰爭有關的工作,而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士兵。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第二天的"軍人節"更是受到東京民眾的重視,人們走上街頭,相互問候,相互祝願,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早日回國。

而幫他們實現心願的美軍轟炸機編隊於3月9日傍晚從馬裡亞納群島的塞班島起飛。334架空中超級堡壘B-29轟炸機攜帶著2000多噸燃燒彈,直撲東京。

美軍B-29重型轟炸機

在小臥底看來,日本人的心願很容易實現,只要把他們打敗,他們的家人就可以回國了。

當東京市民正在睡夢中與他們的家人相見時,美軍的B-29轟炸機編隊在飛越了2000公裡的距離後,在東京時間3月10日零點15分抵達東京上空。編隊最前端負責為高空中的轟炸機群標註目標的兩架導航機,在距離地面500米內超低空飛行,並以十字交叉型投下兩枚燃燒彈。這兩枚燃燒彈瞬間燃起的兩條巨大的火龍,給高空中的轟炸機群清晰標明的目標位置。

獲得清晰轟炸坐標之後,300多架B-29轟炸機從高空蜂擁而下,從超低空向東京狂洩2000多噸燃燒彈,另外還有幾十架經過改裝的B-29直接撒下了數十噸汽油。

B-29向東京投放燃燒彈

小臥底看到原本零散的火焰瞬間連成一片,非但沒有被風吹滅反而越發旺盛,滔天大火像一個洪荒猛獸吞噬了整個東京,火焰所至,一切瞬間被點燃。

此時地面的溫度接近1000℃,金屬都被融化,所有的一切,樹木、建築乃至人體全都自燃,成為了火焰的燃料。

如洪水般蔓延的火焰,吞噬著那些驚慌失措而四處逃竄的人群,並將他們瞬間製造成焦炭。

整個城市被點燃,所有的一切都成了大火的燃料,火焰產生的熱浪將在高空中飛行的B-29轟炸機吹得上下顛簸,燃燒產生的灰燼將轟炸機的機腹都染成了黑色。

大火後的東京街頭1

凝固汽油彈的特性使得它無法被水撲滅,汽油不燒完或是不會滅的。以至於水面都燃起了大火,而有些被汽油彈點燃的市民即便是跳進了水中,依舊是難逃一死,

因為河水已經被燒的沸騰,跳進其中的人也被煮熟,隨著火勢越來越大,甚至部分河段的水都被燒乾。

天亮後的東京

第二天天亮之後,倖存者被眼前的景象所震驚,大火毀滅了大部分建築物,沒有足夠的參照物,連道路都無法分辨,到處是東倒西歪的水泥柱和殘磚破瓦組成的破敗景象。

被大火摧毀的東京建築

有倖存者回憶道,所有的房屋都像是融化的糖塊一樣,河水幾乎都蒸發掉了,乾涸的河床上遍布著燒焦的屍體,警察和士兵忙著收拾屍體,各種姿勢蜷縮著的屍體被堆放在一起,東京的空氣中瀰漫著燒焦的臭味。

被士兵和警察堆放在一起的屍體

經日本政府統計,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美軍多年來一直想要搗毀的22個東京兵工廠被徹底焚毀,26.7萬棟建築物被付之一炬。8萬餘人燒死,10萬人被燒成重傷,100多萬人流離失所,日本政府花了25天才將燒焦的屍體清理完畢。

燃燒彈狂魔-李梅

在1945年的東京大轟炸之前,美軍曾於1942年派遣中型轟炸機B-25襲擊東京,但是戰果極為有限,象徵意義大於戰略意義。

自從日軍襲擊珍珠港後,美軍就一直想要給日本來次轟炸,滅一滅日本的囂張氣焰,同時也給美國人民鼓鼓氣,但是早期的美國海軍並沒有塞班島這些島嶼作為前進基地,更是受制於轟炸機本身的航行能力,無法對日本發起有效的襲擊。

中途島海戰

1、中途島海戰

在遭受美軍B-25轟炸後,日本海軍大將不得已從印度洋調回航母編隊守護日本本土,同時山本五十六認為美軍太平洋艦隊依然具備打擊能力,"威脅一日不除,帝國一日不得安寧",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倉促發動中途島海戰。美軍以損失一艘航空母艦的代價,擊沉日軍四艘航母,日本海軍遭到重創,失去太平洋的統治權。

2、 前進基地-塞班島

1944年6月15日,美軍開始登陸塞班島。在美軍"跳島戰術"下,日軍太平洋最後一道防線的馬裡亞納群島防線被徹底擊潰,美軍終於獲得了一塊可以近距離轟炸日本本土的基地。

美軍重型轟炸機B-29

3、 超級空中堡壘B-29轟炸機

塞班島距離日本本土2000公裡,來回4000公裡,而B-29的航程達到6000公裡,日本本土完全暴露在B-29的攻擊範圍內,而B-29的600公裡航速以及萬米的航行高度,對於日本戰機來說完全是碾壓的優勢,地面的高射炮更是無法對B-29造成有效傷害。

但這些依然不夠

1944年11月24日111架B-29轟炸機從馬裡亞納群島向東京發起進攻,但是東京上空糟糕的天氣,讓精準投彈變得不可能,他們只好進行雷達投彈,在9000米的高空通過雷達投彈,命中率實在低的可伶,僅僅是把炸彈扔了下去,炸到那算那。僅僅30架飛機找到了目標,而對目標的傷害不過是一些皮外傷。

此後美軍又數次向東京發起轟炸,但效果很不理想,大多數目標都未被摧毀。首先是日本天氣狀況惡劣,精準轟炸難度太大,另外高空轟炸也削弱了B-29的轟炸效果,飛機需要攜帶大量的汽油來維持較高飛行高度的消耗,如此一來只能攜帶較少的炸彈。

而B-29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1944年11月至1945年3月間,B-29在執行戰鬥任務中,累計損失近百架,而其中超過一半是由於發動機本身的故障。

4、 要把他們炸回到石器時代-李梅

一個人的到來,打破了問題的僵局-柯蒂斯 李梅少將。

美軍航空兵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柯蒂斯 李梅少將

李梅是美軍尚武精神的象徵,李梅對於美國戰略空軍的貢獻相當於哈爾西對於美國海軍,巴頓對於美國陸軍所起到的作用一樣。李梅是戰略轟炸的堅定信奉者,他的名言就是「要把他們都炸回到石器時代」。

李梅首先將炸彈改為燃燒彈,充分利用日本建築多為木質結構的特點而且東京的平方公裡的人口密度達到四萬多人,房屋建築極為密集,這些都將成為火焰的燃料。李梅甚至連東京有多少消防員都調查的一清二楚,充分考慮了日本滅火的可能性,為防止日本滅火,轟炸時對用水的關鍵-電力設施進行著重關注。

改白天襲擊為夜間襲擊,同時拆除B-29上的機炮以減輕轟炸機自重,另外將高空轟炸改為低空,進一步提升轟炸機載彈量將原本3噸的載彈量提升到了7噸以上。

李梅認為,夜間進攻是一種奇襲,雖然對於美軍的飛行員來說有困難,但是日軍方面難度更大。

事實證明,李梅是對的,僅東京大轟炸就將東京四分之一的建築夷為平地,而在之後,李梅開啟了長達3個月之久的燃燒彈轟炸,烈火燃遍了整個日本。

結語

東京轟炸第二天,日本首相就公開講話聲稱美國對發起的東京大轟炸不人道,就是一場屠殺,時至今日日本政府中依然有一部分人要求譴責美國。

小臥底想說的是,挑起戰爭的人,必然會嘗到戰爭的苦果。日本人不能忘記東京轟炸後恐怖的景象,但更不能忘記東京為什麼遭到轟炸。

相關焦點

  • 334架B29狂投兩千噸燃燒彈屠戮東京,地面溫度過千度,死傷近20萬!
    1944年的初冬,111架B29空中堡壘第一次進擊東京。11月底的東京天氣狀況十分糟糕,因此飛行員們只能通過雷達進行「盲投」,在近萬米的高空轟炸,命中率極低,基本上未能對目標造成實質傷害。 此後的數次實驗均未收到奇效,天氣狀況惡劣、較高的飛行高度削弱了B29的攻擊能力。
  • 屠戮東京的李梅火攻,投擲2000多噸燃燒彈溫度高達1000℃死傷20萬
    東京的人們正沉浸在睡眠之中,他們不知道的是在這個時候承載著燃燒彈的飛機已然飛到東京的上空,接下來的他們要面臨的就是宛若人間地獄一般降臨的災害。  燃燒彈被投下,東京的木質房屋被點燃,大火夾雜著濃煙沖天而起,因為東京的木質房屋結構,火焰不斷地吞噬每一幢房屋,整個城市因為這場大火宛若光照一般明亮,可是這明亮卻是帶著殺意和危險的。
  • 美軍轟炸機飛臨東京上空!傾瀉2000噸燃燒彈,地面溫度瞬間1000℃
    直到美國成功研製B-29轟炸機後,才真正有能力對日本造成實質性的轟炸。由於當時的美軍還沒有佔領硫磺島等地,所以美軍的首次轟炸是從中國成都起飛的,到日本九州島轟炸八幡鋼鐵廠。但是,因為距離實在太遠,因此必須要帶夠原料,就減少了對彈藥的攜帶,導致前期對日本的轟炸程度非常有限。直到美軍佔領馬裡亞納半島後,東京大轟炸才正式被提上日程。
  • 東京大轟炸影像,2000多噸燃燒彈傾瀉而下,河水燒開鋼筋熔化
    這天,東京街頭一片繁榮景象,第二天3月10日就是日本的軍人節,這在戰時的日本是一個重要的節日。由於大部分人家中均有親屬參軍,市民們要相互拜訪問候,希望遠在前線的親人平安,然而他們不曾料到,自己即將大難臨頭。
  • 比廣島核爆更為悽慘,美軍派出334架B-29戰機轟炸東京,哀嚎一片
    1945年3月份的某一個夜晚,東京如往常一樣沒什麼兩樣,東京人正在一片漆黑之中靜靜地睡著,誰能料到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正在向他們伸出魔爪。此時此刻,美軍足足派出了334架B29轟炸機,機上裝著滿滿2000多噸燃料彈。這很像是一個被捅了馬蜂窩的蜂群,帶有死亡氣息的急速奔向東京。零點剛過,巨大的轟鳴聲驚醒了很多人,在大家還揉著惺忪睡眼的時候,危險已經降臨了。
  • 東京的噩夢!上百架轟炸機密集投送燃燒彈,殺傷力超過了原子彈
    為了轟炸日本,美軍特意研製了轟炸日本的B-29轟炸機,1943年8月進行了投彈試驗。1944年11月24日,動用111架B-29轟炸機,轟炸了東京的中島飛機製造廠,開啟了對東京實施戰略轟炸的序幕。一直持續到1945年初都收效甚微,轟炸並沒有對東京市民造成恐慌,就連兵工廠一直在生產,源源不斷的往前線運送各種武器、彈藥和軍需用品,美軍反而損失了150多架B-29轟炸機,上千名機組成員血灑長空。
  • 日本大屠殺:整個東京變成焚屍爐 今夜溫度1千攝氏度
    在二次大戰,日本東京也曾遭到了持續近一年的屠城式戰鬥。其中最為壯觀的一次就是溫度攝氏1000度,烤熟整個東京的1945年3月火旋風。在硫磺島上的美軍決定打爆東京,他們出動了當時世界最強戰略轟炸機,334架B-29式轟炸機,每一架轟炸機都掛載了24枚500磅級別集束燃燒彈或者180枚小型燃燒彈。午夜時分,東京響起了悽厲的防空警報聲,很快,數百架B-29組成的龐大機群巨大的噪音如同夏日滾雷一般席捲在東京上空。明光的火光瞬間照亮了黑夜中的東京,190000枚燃燒彈呼嘯著下雨一樣落在東京市區。
  • 1945年,美軍334架戰機轟炸日本東京的場景怎樣?比廣島核爆更慘
    在1945年3月9日的深夜,燈火管制下的東京,處於一片漆黑之中,此時正在熟睡的東京人,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正在向他們逼近。因為這時,美軍的334架B29轟炸機,已經從馬裡亞納群島起飛,機上裝滿了2000多噸的燃料彈。這些戰機就像一群蜜蜂,正在急速地東京駛近。
  • 1945年,美軍334架戰機轟炸日本東京的場景怎樣?比廣島核爆炸更慘
    在1945年3月9日的深夜,燈火管制下的東京,處於一片漆黑之中,此時正在熟睡的東京人,做夢也不會想到,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正在向他們逼近。 因為這時,美軍的334架B29轟炸機,已經從馬裡亞納群島起飛,機上裝滿了2000多噸的燃料彈。這些戰機就像一群蜜蜂,正在急速地東京駛近。
  • 兩千噸炸彈釀10萬人死亡,美軍東京大轟炸73周年
    日本在發動珍珠港事變後,當時仍處於被動的美軍,曾由吉米·杜立德中校派出16架B-25米切爾型轟炸機空襲日本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等地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受到轟炸機續航力與計劃限制,此次轟炸只具備象徵性意義,並未對日本本土造成太大的傷害。但隨著跳島戰術奏效、以及新型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問世後,美軍的轟炸計劃就欲發有把握。
  • 二戰時期的「東京大轟炸」,歷史上造成破壞和傷亡最多的常規轟炸
    1945年3月10日,為了最大限度的破壞日本生產戰爭物資的能力,在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柯蒂斯·李梅的策劃下,美軍派出334架B-29轟炸機,對日本東京實施輪番地毯式轟炸,共投下兩千餘噸燃燒彈,直接讓東京陷入了一片火海,因而也被稱為「李梅火攻」。
  • 不為人知的東京大轟炸有多恐怖:河水蒸發,死亡人數超過廣島長崎
    起初李梅依然堅持原來的空襲策略,選擇白天出擊,結果第21轟炸機隊的b29,先後對日本本土白晝出擊16次,傾瀉了5噸炸彈,但沒有一個目標被毀。相反b29轟炸機卻損失慘重,被日軍地面炮火共擊落29架,機械故障損失21架,另有15架損失,原因不明。
  • 帝國末日:東京大轟炸始末
    看來對於戰略轟炸的威力,山本五十六是非常清楚的,只不過他沒有機會看到轟炸東京的情景了,因為在美軍第一次轟炸東京之後,他就死於美軍的一次伏擊。這種轟炸機,美軍編號為B-29,綽號「超級空中堡壘」。這種飛機在當時代表了全世界轟炸機的最高水平,是當時的高科技武器,載彈量接近10噸,加滿油一次能飛五千多公裡,全身上下有10多挺機槍和機炮。
  • 1945年美國空襲日本,東京被炸成一片廢墟、橫屍遍地
    1941年的珍珠港事件使美國的民心士氣跌到最低點,為了喚起民眾的信心,美國總統羅斯福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空襲日本東京,以向美國民眾表明美軍有戰勝日軍的能力,也就正式對日宣戰,由於美國的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局面發生大扭轉,日本節節敗退,但一直拒絕投降,無奈美國1945年再一次展開東京大轟炸。
  • 三百架B-29突施新戰術,13萬人瞬間死傷,東京市民:河水都沸騰了
    3月9日早上,一大群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離開位於關島、提尼安和塞班島的基地,殺奔島國首都,東京。3月9日的當天傍晚,出發的325架B-29飛機中,有279架在東京市區一共扔下了1,665噸燃燒彈,而20架轟炸機則作為第二梯隊。通過從大多數B-29上卸下航炮和自衛機槍,並在較低的高度巡航而節省下的的燃料使美軍的載彈量比二月份時翻了近一番,達到每架轟炸機將近6噸。
  • 日本東京大轟炸,到底炸死了多少日本人?
    73年前的今天,1945年4月2日起,美軍於2日、13日、15日、17日、18日、21日、22日、28日、29日等,由美國戰略空軍第20航空隊從馬裡亞納群島出動B—29重型轟炸機編隊襲擊了東京、橫濱和九州南部的日軍機場和其他目標。5日,美海軍第5艦隊的艦載機空襲了日本九州。
  • 日本準備放手一搏,殺紅眼的美國將軍火燒東京,煙霧籠罩整個東京
    之前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採取的都是跳島戰術,也就是說,只要有合適的島嶼,就會建造大型機場,以便美軍的B-29轟炸機使用,巧的是,日本的許多大城市都在美軍的轟炸範圍內。當時指揮美軍作戰的是李梅將軍,他借鑑了日軍對中國的轟炸經驗,制定出了此次行動方案,準備以牙還牙,讓日本人也嘗一嘗被炸的苦果。
  • 東京大轟炸多慘烈?2000噸燃燒彈,2小時20萬人傷亡
    不過,在實際戰爭中, 除了核武器威力巨大之外, 使用轟炸機進行轟炸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人員傷亡, 而在日本東京就曾經歷過一次十分可怕的轟炸, 在短短兩個小時的時間內, 就造成了20萬的人員傷亡, 據倖存者描述到, 當時的轟炸實在是太猛了, 就連河道裡的水都沸騰了。 而此次轟炸就是「東京大屠殺」。
  • [抗戰史上的今天]1945年3月9日 盟軍轟炸日本東京
    今天是3月9日,1945年的今天,美軍對日本東京實行輪番轟炸。1945年春,美軍對日本本土發起大規模戰略性轟炸,其中包括 「東京大轟炸」。早在1941年12月8日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後,美國就曾派出16架B-25轟炸機襲擊日本的東京、橫濱、名古屋和神戶的油庫、工廠和軍事設施。但美國當時的攻擊是象徵性的,此後近兩年的時間裡,美軍沒有再攻擊日本本土。此後,B29「空中堡壘」式轟炸機的成功問世,保證美軍有能力對日本作出戰略轟炸。這種新型飛機時速563千米,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續航裡程達6430千米。
  • 上千架轟炸機凌空投彈,16萬噸彈藥瘋狂傾瀉,破壞力比原子彈都大
    在戰時體制條件下,美軍徵集的現役軍人超過上千萬人,軍工廠年造飛機達4萬架,二戰中總共生產的飛機更是達到了29.4萬架。這些飛機遠遠超出了戰場的需要,除了援助給盟軍之外,直到戰爭結束仍有相當多嶄新的飛機沒有服役,最終只能銷毀。可以惹上這個工業巨頭,日本就是自尋死路,其拼盡全力也很難觸及其筋骨,反倒是戰線大踏步式地往本土收縮,直到其進入了美軍B29轟炸機的最佳作戰半徑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