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人知的東京大轟炸有多恐怖:河水蒸發,死亡人數超過廣島長崎

2020-12-10 騰訊網

飛機用於軍事目的空襲,一直是空中作戰的主要方式之一,這種作戰方式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在二次大戰中逐步發展成熟的戰略轟炸,更將空襲這種作戰模式發展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空軍轟炸東京這一戰役可以說是戰略轟炸的經典之作,這次戰略轟炸及其所造成的平民重大傷亡也一同被載入了史冊。本期就帶大家一起了解美國如何製造了這場震驚世界的東京大轟炸,轟炸東京無疑是一次完美發揮了飛機在戰爭中的作用的一次經典範例。而談到對飛機的應用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就是義大利軍事理論家杜黑。

1869年5月30日杜黑出生在義大利南部,一個名字叫做卡塞塔的小鎮,他出身軍人世家,家中幾代都為薩伏依王室服務,由於受家庭薰陶,他自幼立志繼承父業,投身行伍,他以敏銳的眼光看到了飛機對未來戰爭的影響,並率先系統性地提出了制空權理論,從而在世界軍事理論家之裡佔據了不可動搖的一席。

杜黑的制空權理論對兩次世界大戰之間各國的空軍建設,尤其對轟炸機的發展有過重要的影響,而美國的柯蒂斯李梅將軍無疑是將空襲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

1941年12月7日,日本不宣而戰襲擊了美軍在太平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珍珠港。為了表示戰勝日本法西斯的決心和有仇必報的憤恨,美軍在1942年4月策劃了「杜立特空襲」轟炸東京。儘管此次給日本造成的損失十分有限,但卻大大振奮了軍心,鼓舞了鬥志,更打擊了日本的囂張氣焰,也讓那位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再次確定美軍的太平洋艦隊依然擁有反擊的能力。

不過遺憾的是在此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美軍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以及在與日本海軍的交鋒中常常失利,一直都不具備對對東京進行戰略轟炸的條件,直到超級空中堡壘b29問世。

B29戰略轟炸機是一種機長30米,翼展超過40米的超大型戰略轟炸機,它的時速接近每小時600千米,航程可達6000多公裡,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載彈量約為9000千克。這種轟炸機的飛行高度在當時鮮有匹敵,即使是敵機能夠爬升到萬米高空,也難以追上,這就讓b29的安全性大大增加。

儘管如此,美軍對東京的轟炸依然不是一帆風順,1944年的11月24日,美軍派出88架轟炸機空襲東京,想要進行一次白天的精準轟炸,飛機在1萬米的高空投彈,結果只有約30架飛機找到了轟炸目標,約有10%命中了預定目標,只有一個飛機製造廠受了輕傷,這是由於美軍在歐洲曾使用日間精確轟炸戰術,但日本的天氣過於惡劣,時常狂風大作,陰雲密布,因此並不適合採用原有的轟炸經驗。

1945年1月,柯蒂斯李梅上將被任命為第21轟炸機部隊司令,「燒烤大師」登場。起初李梅依然堅持原來的空襲策略,選擇白天出擊,結果第21轟炸機隊的b29,先後對日本本土白晝出擊16次,傾瀉了5噸炸彈,但沒有一個目標被毀。相反b29轟炸機卻損失慘重,被日軍地面炮火共擊落29架,機械故障損失21架,另有15架損失,原因不明。

面對這種局面,1945年3月李梅將軍在深思熟慮後決定孤注一擲,把價值4億美元的334架b29轟炸機及機組人員的生命作為賭注,傾巢出動夜襲東京,為了保證此次空襲能一舉成功,李梅將軍制定了4項特別措施。

一根據日本缺少夜間戰鬥機和炮瞄雷達,夜間防控能力薄弱的實際情況,美軍一反白晝精確轟炸的常規做法,實施夜間轟炸已達到戰役上的突然性,同時儘量減少損失。

二因為是夜間空襲,夜幕是轟炸機最好的掩護,況且日軍缺乏有效的夜間防空手段,因此李梅將軍力排眾議,將b29轟炸機上的10挺自衛的重機槍全部拆掉,以增大攜帶量,加大單機的殺傷威力。

三根據此前b29轟炸機轟炸中國漢口日橋居住區,使用燃燒彈比爆破彈威力大的成功經驗,結合日本的住房廠房多維木質結構的特點,決定採用極速燃燒彈,而不是用爆破彈,實施轟炸。

四為了減小指揮難度和後勤保障壓力,採取單機跟進轟炸,而不是編隊轟炸的轟炸戰術。同時一改b29轟炸機高空水平轟炸的轟炸戰術,為中低空俯衝轟炸戰術,在戰術上出其不意。

1945年3月9日下午,第21轟炸機隊的334架b29轟炸機,在第314轟炸機連隊隊長鮑爾準將的率領下,從關島基地起飛,直撲東京。3月10日凌晨1:00左右,b29轟炸機群到達東京上空,開始按計劃實施低空俯衝轟炸。由於日本缺少夜間戰鬥機,所以極少戰鬥機起飛攔截,美機可以從容轟炸,當然也不需要自衛機槍掩護。

日軍的高炮火力雖然兇猛,但由於缺少炮苗雷達,因而難以瞄準測定b29轟炸機的轟炸航路和高度,只能憑經驗對空盲射,而b29轟炸機又一改高空水平轟炸,為中低空補充轟炸,因而除了直接命中之外,絕大多數炮彈都在129轟炸機轟炸航路的上空爆炸,未對美機構成重大威脅。

每架b29經過加載後起碼載有24枚5000磅的燃燒彈,每枚彈中又有8磅重的m69燃燒彈,這些燃燒彈投擲下去,其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

這次轟炸共計向東京投下了11,280枚an——m69集束燃燒彈,每枚燃燒彈中裝有38個凝固汽油彈,在此次轟炸中共有451,200枚燃燒彈落在這座城市中,而這些凝固汽油彈是專門針對日本城市設計的,因為日本大多數城市都是易燃的木質房屋非常容易起火,45萬枚燃燒彈引起的大火,很快形成了一場烈焰火爆,中心溫度達到了1000攝氏度,金屬燈柱和電車軌道都被融化了,在這座人間地獄中,任何人都沒有生存的希望。

此時此刻,日本帝國的首都東京,烈焰熊熊映紅了夜空,美軍先導機,以交叉轟炸航路投下燃燒彈,在東京市區劃出一個大大的火十字。後續的轟炸機以大大的火十字為地標,像飛蛾撲火般的瘋狂俯衝,投彈,爬升。此起彼伏,地面大火所產生的熱氣流使轟炸機就像狂濤中的小舟搖擺不定,更使得參加此次行動的機組人員熱血沸騰。

終於有機會一血珍珠港事件的恥辱,要不是為了保證燃燒彈的散布面積,一些飛行員甚至想駕機進行樹梢轟炸,也就是超低空轟炸。烈火焚燒發出的噼啪聲夾雜著人們的哭喊聲,嚎叫聲響徹夜空,整個東京變成了一片火海,連水都被大火產生的高溫直接煮沸甚至蒸發,又因為凝固汽油彈在水中爆炸後依然會繼續燃燒,人們唯一期盼的避難所也不復存在。

據事後拍攝的偵查照片顯示,東京市區約有41平方公裡的地面被焚燒的蕩然無存,東京的1/4被夷為平地,其中20%是工業區,60%是商業區,其他為住宅區。被列入轟炸計劃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被焚毀,26.7萬座建築物付之一炬,約有10萬人直接在大火中喪生,超過了廣島和長崎,在遭到原子彈襲擊後的死亡人數,12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

火災之後,日本政府用了25天時間才把破磚破瓦清除乾淨,與清理廢墟同樣耗費時間的是清理,在此次轟炸中死亡的平民,大街上隨處可見殘缺不全面目全非的死屍,空氣中瀰漫著令人嘔吐的惡臭,那是死亡的味道。

在這次轟炸中,美軍的飛機損失極其微小,只有9架被擊落,5架身負重傷,勉強飛離東京後,迫降在海平面上,42架負輕傷,在安然返回基地在火攻登機後不到30小時,300多架b29轟炸機又夜襲了名古屋,摧毀了該市的飛機製造中心。

13日300架b29轟炸了日本第二大城市大阪,美軍在轟炸中使用了1700噸燃燒彈,約20.7平方公裡的市區在三小時內被焚毀。16日美軍又轟炸神戶,摧毀了其造船中心。之後,美軍大舉空襲日本各大中小城市,如果不是美軍燃燒彈庫存告急,日本還會有更多的城市遭受滅頂之災。

截止到7月4日,美軍宣布日本已遭受10萬噸炸彈的轟炸,更猖狂的是轟炸。東京的總導演柯蒂斯李梅將軍還下令在轟炸的同時撒下傳單,故意告知日本下一個轟炸的目標,這種做法極大地打擊了日本國民的士氣。這裡首相近衛也承認,此次轟炸真正讓日本政府開始認真考慮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小男孩和胖子落到了廣島和長崎,最終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關焦點

  • 東京大轟炸,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指揮官:柯蒂斯·李梅(Curtis LeMay)少將傷亡情況:日本東京近10萬人死亡,另有10多萬人被燒傷其實,二戰時期美國對東京的持續性大轟炸,並不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空襲。如果僅算空襲規模的話,德國對英國採取的海獅計劃以及1944年美英對德國的「颶風行動」規模要比「東京大轟炸」大得多,無論是從出動轟炸機的規模還是投擲的彈藥,東京大轟炸都要比前者遜色的多。但是,東京大轟炸卻是人類歷史上造成破壞和死亡人數最多的常規空襲。
  • 比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爆炸更慘烈:揭秘歷史上的東京大轟炸
    (視頻來源:央視網) 1945年3月9日夜間,美軍實施了著名的「東京大轟炸」,轟炸目標區是東京城東方圓15平方英裡的城區,那裡聚集了大量小型軍工廠,產品份額佔整個東京的50%,摧毀此類目標可有效打擊日本軍工業。
  • 日本人記憶中的東京大轟炸:一晚有約10萬人被燒死
    新京報記者 盧美慧 攝   啟示錄  「東京大空襲造成逾10萬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為平民。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之後廣島的原子彈爆炸。這也讓東京成為世界上受常規轟炸死亡人數最多的城市。  太平洋戰爭中,東京大空襲並沒有起到決定戰局的作用。這也凸顯了戰爭的血腥殘酷以及平民在戰爭中被忽略、犧牲和遺忘的悲劇角色。
  • 美國投原子彈炸廣島長崎,為何不直接炸東京?怕炸死一個人
    原子彈的殺傷力有多恐怖?這點日本最有話語權,畢竟日本是全世界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小男孩」和「胖子」兩顆原子彈,原子彈產生的蘑菇雲有一萬八千米高,差不多是珠穆朗瑪峰的兩倍,讓這兩座城市淪為了一片廢墟,幾十萬日本人因此喪命。很快,一向頑而不化的日本對外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 東京大轟炸,為何一天就能夠造成十幾萬人死亡?
    1944年末,日本首都東京開始遭受美國的空襲,並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而其中最大的一次空襲發生在1945年3月10日,僅這次空襲就造成了日本超過10萬人死亡,堪比投放原子彈的效果,以3月10日空襲為代表的數次大型空襲被統稱為"東京大轟炸",而如果想要表示狹義的東京大轟炸,也可以單指3
  • 他把東京炸成廢墟,燒死人數遠超廣島原子彈,卻反被日本授予獎章
    他把東京炸成廢墟,燒死人數遠超廣島原子彈,卻反被日本授予獎章日本自從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以後便逐漸滑入軍國主義的深淵,開始了對東亞各國的侵略,期間犯下了十分嚴重的罪行,尤其是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不但在東北設立731部隊搞人體實驗,還犯下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 兩千噸炸彈釀10萬人死亡,美軍東京大轟炸73周年
    在收復馬裡亞納群島後,將大批B-29轟炸機移駐此地,並搭配燒夷彈,於1945年2月底,首次派出174架B-29轟炸機前往東京,將周邊2平方公裡的區域炸到體無完膚。緊接著從3月9日開始的大轟炸,美軍共334架轟炸機飛往東京上空,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讓仍多為木造建築的東京,陷入熊熊烈火之中。
  • 廣島長崎遭核爆場面,數萬人瞬間蒸發,走出陰影的日本女人和美軍
    廣島原子彈爆炸觀測圖。第二次世界大戰末的1945年8月6日、9日美軍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擲原子彈,促進了日本投降的進程。原子彈爆炸後的廣島,屍堆如山。這是離核爆中心點稍遠一點的情景,原子彈爆炸中心區域,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瞬間失明,6千多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
  • 美國為啥將原子彈投降了廣島、長崎,而不是東京?背後有說道!
    二戰期間,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了原子彈,很快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那麼,美國為啥不將原子彈投向日本的大本營東京,而是選擇了廣島和長崎呢?背後有說道!偷襲珍珠港事件發生在1941年,隨後的1945年8月6日、8月9日,美國分別向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
  • 美國為何沒向東京扔原子彈,卻選擇廣島長崎?日本天皇爆出內幕!
    1945年8月6日與8月9日,美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這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戰爭之中使用原子彈。然而很多人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不在日本首都東京投下原子彈,非要去兩座其他城市呢?
  • 日本紀念「東京大轟炸」70周年,安倍今夏將發表戰後新談話
    據中新網報導,當地時間3月10日上午,東京都慰靈堂和普門院等地舉行追悼法事,以紀念70年前的東京大轟炸遇難者。自當地時間3月10日下午1點起,東京都廳還舉行「東京都和平日紀念儀式」,受害者家屬等約600人參加紀念儀式。1945年3月10日午夜,日本東京遭到美軍的大規模轟炸。
  • 原子彈核爆廣島長崎:日本認為這是無辜屠殺,美國為何認為是拯救
    然而到戰爭後期,隨著美軍的大轟炸,這一下日本本土民眾感受到戰爭的恐怖。當時東京上空出現數以萬計的燃燒彈,他們不會覺得這像是煙花一般的美麗,而是覺得有生之年,終於見到地獄的模樣,地獄裡的煙花是帶著血的。1945年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入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用於戰爭的原子彈,沒有經歷過原子彈爆炸的人會認為,這就是一顆名叫」小胖子「的炸彈,但對於生活在廣島經歷了核爆的人而言,這是打開地獄的鑰匙。
  • 美國為啥把原子彈投向廣島長崎,而不是東京,據說跟一個中國人有關?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對日本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造成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在原子彈的威懾下,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發布詔書,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塵埃落定之後,就有人就發出疑問,為啥不把原子彈投在日本東京呢?
  • 廣島「陰影」下,長崎被遺忘了嗎?
    作為廣島之後遭原子彈轟炸的城市,長崎長期處於前者「陰影」之下;在日本,還有一句俗語:「憤怒的廣島,祈禱的長崎」。長崎真的被遺忘了嗎?《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曾多次赴廣島、長崎採訪,他們對這兩座城市有著很深的理解和體會,也了解到背後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憤怒的廣島,祈禱的長崎」歐巴馬在廣島演講時,長崎市長也在聽眾之列。
  • 二戰中,僅需一枚便可抹平東京,為何美軍將核彈丟到了廣島長崎?
    您這是想要了美帝的命吧,美帝扔核彈就是為了產生威懾作用,避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因為以日本的抵抗程度,美軍的傷亡將會極其慘重,死亡人數至少趕上新冠,更有人預估美軍登陸日本本土作戰,傷亡將以百萬計,兩顆核彈都扔在東京,美帝找誰談判去呀,直接面對「一億玉碎」的炸彈人那就老尷尬了。
  • 美國為何選擇在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而不是政治中心的東京
    1945年8月6日,美國向日本城市廣島投下了第一顆「小男孩」原子彈,隨著一朵巨大蘑菇雲的升起,廣島霎時間陷入一片火海,當即造成10多萬人的死亡。8月9日,另一顆原子彈「胖子」又在長崎炸響,數萬日本人再次喪命。由此,日本成為了唯一遭受原子彈轟炸的國家。
  • 美國當年為何炸廣島長崎,沒炸東京?外媒揭秘幾十萬人慘死的真相
    如果引爆失敗,被打擊的國家很有可能從未爆炸的原子彈中獲得先進的技術。而美方認為在這個方面日本的威脅相對較小,因此在制定計劃時從一開始就排除了德國。 而且美國並不是沒有計劃對東京進行同樣的核打擊。此次公布的文件顯示,杜魯門曾經表示,如果在廣島和長崎的核打擊計劃完成後,日本還不投降,那麼下一個目標就是東京。
  • 二戰中讓日本人膽戰心驚的「李梅火攻」——東京大轟炸
    東京大轟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陸軍航空隊對日本東京的一系列大規模戰略轟炸,主要指1945年3月10日、5月25日兩次轟炸。這一空襲史稱「李梅火攻」。
  • 預覽:東京、廣島、長崎
    這次教宗方濟各訪日行主要停留的城市分別是東京、廣島、長崎,友人喜好旅遊,熱愛世界遺產,得知教宗即將訪日,特別前往這三座城市最知名的三座教堂取景,
  • 75年前,美軍投下原子彈後,廣島和長崎死亡的真實數據是多少?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戰場上正面使用過原子彈的國家,而且相信大家對於這場戰爭也頗為熟悉,75年前,美國先後在廣島與長崎投放了原子彈,這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次正式使用原子彈,雖然在最後也發生過原子彈爆炸,但這都是各國在試驗過程中所進行的操作,那麼為什麼在這之後,各國都爭相的研發核武器卻再也沒有在戰場上使用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