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是福州比較有名的地方,所以來福州的我們當然也要到這裡打個卡!三坊七巷起源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街坊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還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之稱。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佔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南后街組成,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位於繁華的市中心鼓樓區,從南后街走進,主街幾乎全部改為商鋪,只有幾個紀念館除外,沿街的商鋪保留了老建築的風格,整條路上遊人如織,比肩接踵。
肉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特色小吃,和北方的餛飩類似,不同的是餛飩皮是麵粉做成,肉燕皮是由豬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三坊七巷的同利肉燕老鋪創始於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至今已傳承五代,歷經三朝,是燕皮的中華老字號。去到哪裡都喜歡嘗嘗當地特色小吃的我們當然不會放過,來到同利肉燕老鋪門口,遊客都在排隊,裡面也坐滿了人,我們買了站在門口吃,第一次吃到這個,感覺味道嘛,不難吃,但也沒覺得像美食頻道上說的那麼誇張,口味見仁見智吧!
街裡還有老手藝人的糖人攤子,製作糖人是一種民間的手工藝術,現在已經沒有以前多見了,師傅眼明手快,畫出的各種造型糖人好似藝術品。
我們又陸續吃了些小吃,逛逛街,四處看看這「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這裡一直都是「閩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冰心等大量對當時社會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皆出自於此。據說以前大部分的居民早已從此地遷出,只有很少的老房子後人還住在這裡。三坊七巷街區建築很美,但是如此一個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地方,變成現在這樣比較商業化的樣子,還是覺得略可惜了些。
南后街對面還有一條夜市街,各種小吃餐廳,燈紅酒綠。
好啦,所見所聞,給大家分享到這裡,本文圖文均由球球遊記原創。有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來關注留言,或者來分享你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