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座「裡坊制度活化石」,打卡福州三坊七巷

2020-12-17 球球遊記

三坊七巷是福州比較有名的地方,所以來福州的我們當然也要到這裡打個卡!三坊七巷起源於晉,完善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街坊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還有「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之稱。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佔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南后街組成,三坊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是: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位於繁華的市中心鼓樓區,從南后街走進,主街幾乎全部改為商鋪,只有幾個紀念館除外,沿街的商鋪保留了老建築的風格,整條路上遊人如織,比肩接踵。

肉燕是福州的一道著名特色小吃,和北方的餛飩類似,不同的是餛飩皮是麵粉做成,肉燕皮是由豬肉加番薯粉手工打制而成,形似紙狀,潔白光滑細潤,散發出肉香,非常爽口。三坊七巷的同利肉燕老鋪創始於清朝光緒二年(1876)年,至今已傳承五代,歷經三朝,是燕皮的中華老字號。去到哪裡都喜歡嘗嘗當地特色小吃的我們當然不會放過,來到同利肉燕老鋪門口,遊客都在排隊,裡面也坐滿了人,我們買了站在門口吃,第一次吃到這個,感覺味道嘛,不難吃,但也沒覺得像美食頻道上說的那麼誇張,口味見仁見智吧!

街裡還有老手藝人的糖人攤子,製作糖人是一種民間的手工藝術,現在已經沒有以前多見了,師傅眼明手快,畫出的各種造型糖人好似藝術品。

我們又陸續吃了些小吃,逛逛街,四處看看這「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這裡一直都是「閩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則徐、沈葆楨、嚴復、陳寶琛、林覺民、冰心等大量對當時社會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皆出自於此。據說以前大部分的居民早已從此地遷出,只有很少的老房子後人還住在這裡。三坊七巷街區建築很美,但是如此一個有著厚重歷史文化的地方,變成現在這樣比較商業化的樣子,還是覺得略可惜了些。

南后街對面還有一條夜市街,各種小吃餐廳,燈紅酒綠。

好啦,所見所聞,給大家分享到這裡,本文圖文均由球球遊記原創。有感興趣的朋友,歡迎來關注留言,或者來分享你的經歷!

相關焦點

  • 福州三坊七巷,裡坊制度活化石
    全國著名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位於福州市這坐具有2200多年歷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對福州人民來說,三坊七巷就是他們的家園,也是福州市的代表。坊巷內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築,三坊七巷起建於晉,完善於唐五代,明清時期最鼎盛,有多處國家、省、市級文化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
  • 中國城市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築博物館,福州三坊七巷,是這三坊
    三坊七巷,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三坊七巷保護面積達四十公頃,位於福州市老城中心,是福州老城區經歷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極為珍貴,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現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 福州的三坊七巷,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
    福州的三坊七巷,仿佛是一個明清建築歷史的活化石,坊坊相連,巷巷相通,房屋精緻,匠藝奇巧武夷宮。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
  • 名人輩出的三坊七巷,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
    三坊七巷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建國後的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一部分。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三坊七巷自晉、唐形成起,便是貴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國走向輝煌,也已經2000多年的歷史了!
  • 福州三坊七巷,是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
    福州是中國東南名城,福州的三坊七巷有著福州的歷史之源與文化之根,早已名聞海內外。從唐五代開始,福州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的非常完整,這裡被叫做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她保存著200多座古民居,是非常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 漫步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走進古福州城的喧囂
    回憶后街之屋,入門穿廊,過前後廳,又三四折,有小廳,廳旁一室,為吾與汝雙棲之所。」說起「三坊七巷」,眾多老福州人津津樂道,有著說不完的舊時故事。而對於林覺民來說,這裡承載著他與妻子的諸多美好回憶,在捨生取義的那一刻,或許老宅子裡發生的點點滴滴往事,正是他割捨不下的眷戀吧。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提到福州的三坊七巷,首先有必要了解南后街,「正陽門外琉璃廠,衣錦坊前南后街。客裡偷閒書市去,見多未見足開懷。」這是清末舉人王國瑞描述南后街的一首詩,詩中作者將南后街比為北京正陽門外琉璃廠,生動體現了南后街以前的文化風貌。
  • 在福州中心,這被稱為裡坊制度活化石,卻低調的只有福州人才知!
    出去旅遊,看風景,看文化,體驗風俗,這是每次旅遊都必須要做的事,而去福建旅遊,除了廈門,福州也是必須要去的地方,在福州中心,有個地方被稱為裡坊制度活化石,但很多人卻不知,它就是福州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七巷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中國都市中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濃縮了福州的人文薈萃
    每個小城市都會獨屬於這個城市的印記,現今各個城市留有一條古街仿佛也是標配,是一個地方的特色。來到一個城市,必須要做的事就是要去一個城市的標誌性的古建築遊覽。雖然全國上下的古街很多,但三坊七巷在福州的地位卻是舉足輕重。
  • 三坊七巷,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黃巷、安民巷等,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保存有200餘座古建築,福州必打卡之地
    福州有著2200多年古老的建城史,你要是想要追溯歷史,感受文化,那麼就來這裡,在福州古城的中心,坐落著一片聞名遐邇的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這是福州旅程必打卡之地。所謂三坊七巷,指的就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如何正確✔玩轉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最大、保護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自北而南依次為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三坊」,楊橋巷、郎官巷、安民巷、黃巷、塔巷、宮巷、吉庇巷「七巷」中間一條街為南后街。
  • 福州「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名人在此扎堆做鄰居,卻曾差點被拆除
    很多外省的小夥伴們談及福建省會城市時,總會誤以為是廈門、泉州這兩座知名度較高的城市,外來遊客也會優先選擇前往廈門旅遊,其實殊不知福建省海島風光看廈門、歷史文化底蘊還需去福州。三坊七巷」,顧名思義就是由三個坊、七個巷、一條中軸街組成,素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國慶第二天來福州三坊七巷打卡數人頭,天氣太熱這裡反而很清靜
    國慶黃金周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坐飛機來到了福州,就到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來打卡數人頭吧。三坊七巷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這裡是一處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的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自然也是福州的第一網紅打卡地了。
  • 去三坊七巷,來場深秋打卡之旅!
    最近福州天氣宜人,各位小夥伴們是不是都準備來場深秋打卡之旅呢? 對於福州周邊的朋友來說,有著1100多年歷史、200餘座明清古建、400多位名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三坊七巷絕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 你好,三坊七巷
    無論來到哪座城市,最喜歡的還是當地特色小街。在每個城市基本都有一個地方,把年代久遠的東西翻新,用作商業美食街,像北京南鑼鼓巷,武漢的戶部巷,成都錦裡,包括這次的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 福州的三坊七巷,源自唐宋的古老街區
    到福州之前就聽說這是一座歷史名城,但對於福州作為歷史名城的內涵其實並不清楚,到福州後始知三坊七巷乃福州市歷史名城的重要標誌之一,至今還保存相當一部分自唐宋以來形成坊巷。福州三坊七巷街區是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是福州老城區經歷了拆遷建設後僅存下來的古代坊巷建築群的一部分,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三坊七巷也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古建築遺存之一,故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 福州的市花是什麼?看看三坊七巷的傳統文化,體會地名的雅俗交錯
    這個在鼓山和閩水之間的地方,從公元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福建船政起,馬尾就成了中國近代海軍的搖籃、中國船政文化的發祥地。在福建船政存續的40多年裡,通過過建船廠、造兵艦、制飛機、建學堂、引人才、派學童留洋等行為,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中國近代工業技術人才和海軍將士。
  • 福州三坊七巷,這座2200多年的古老城市,讓人回味無窮
    福州這座古老城市已有2200多年歷史,這裡坐落著聞名的三坊七巷,這是一條歷史文化老街。佔地約40公頃,由三個坊、七條巷和一條中軸街肆組成,分別是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稱為「三坊七巷」。
  • 福州驕傲,「三坊七巷」遍布全國
    ——全國政協委員、泰禾集團董事長黃其森黃其森的故鄉,就是我們熱愛著的擁有2200多年歷史文化的福州。城中的三坊七巷,人傑地靈,是福州的歷史之源、文化之根,被譽為「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正是這裡,滋養著黃其森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情結,立志將家鄉的坊巷建築文化精髓,注入泰禾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