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人數創新高 休學創業能緩解就業壓力嗎

2020-12-17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本月10日,教育部召開會議表示,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人,要求各地各高校全力做好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積極推動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並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

  休學能否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強心劑?在溫高校大學生將如何看待?

  休學創業溫大有先例

  經過一年的休學創業之後,溫州大學外語學院大三學生劉曉明這個學期回到了校園。

  一年前,劉曉明通過休學一年的申請,到企業工作並與他人合夥成立了外貿公司。「當時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家境困難,想先賺點學費好完成接下來的學業,這個想法得到了老師的支持。」劉曉明說,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創辦公司,工作的那家企業是暑假實習的單位,提供了包吃住一個月3500元的待遇,這對他來說解決了大學生活的後顧之憂。

  然而,就是這樣一年的休學經歷,讓劉曉明成熟了不少。「和一年前在校學習的狀態不同的是,現在的我學習更有目標了,沒有了休學前的眼高手低,而是更實實在在地學習,學習意願也更加強烈。」他說。

  雖然,休學創業有先例,但在溫高校休學創業的學生仍然只是少數。

  「其實,大學生可休學創業的提法幾年前就被一些高校採納,只是教育部支持休學創業,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同時,在面對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人的情況下,休學創業成了最刺激眼球的字眼。」溫州大學團委書記楊立淮表示。

  學生叫好卻不叫座

  杭晨濤,溫大物電學院網絡工程11級學生,經歷了前兩年做電商的初級階段之後,今年上半年,杭晨濤等四人開始了「哆啦口袋」行動支付APP的開發和推廣,並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該用戶達到了2萬5千多人。

  有沒有想過要休學創業?「創業可休學的政策不錯,但我來說,我不會去做。創業項目與專業是關聯的,雖然時間上確實很緊張,但專業的及時補充對項目的開發還是有利的,在校還有老師的指導。再說,為創業而休學家長也不放心。」杭晨濤表示。

  和杭晨濤觀點相同的學生佔了大多數。顯然休學創業被叫好,但卻不叫座。

  其實,休學創業也是近年來高校學分制改革的產物。目前高校都採用了學分制管理制度,學生在修滿學分的情況下,可提早畢業,也可適當調整延遲畢業,所以,學分制為創業休學提供了可實行的前提保證。溫州大學創業學院院長王佑鎂表示,「自主創業勢必將成為很多大學生的選擇,在保證學業要求的前提下,高校在創業環節上給予相應支持,既符合大學生群體的切實需要,也是為學生就業及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條件。」

  鼓勵之外更需引導

  「現階段,我們不會鼓勵學生去冒這個險。」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團委副書記劉海明說。「即使鼓勵大學生休學創業,也不代表這種方式在短期內具有普遍的可操作性,更不用去想靠這個來緩解與日俱增的大學生就業壓力了。」

  「休學創業更需引導,而不是提倡為創業而休學。創業是給學生在今後的道路上多一種道路的選擇,事實上,創業不單單是開一家網店,培養大學生的創業創新精神,這不僅僅適用於具體的創業過程中,對大學生在將來職場上的成長,也是大有益處的。」楊立淮說,很多學生和家長思維還停留過去式,就業觀念還需轉變。

  「創業是追逐商機的過程,而商機是稍縱即逝的,高校要鼓勵在校大學生敏銳地發現並抓住商機,將專業學習成果轉化為市場成果。但創業又不是容易的,一方面,高校要積極面向市場辦學,應該要建立彈性學制,允許在校學生休學創業。另一方面,學校適當制定建章立制,引導學生正確的創業觀,踏實地走好創業每一步。」王佑鎂說。

  在溫高校學生走在前列

  近年來,溫州高校的創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今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上,溫州醫科大學、溫州大學、溫州職業技術學院都取得歷史性的好成績。

  溫醫大設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創立創業園。溫職院提出「三園三體系」學生創業教學體系,創業園年利潤達到了700萬元。而溫州大學的創業教育從2001年就開始在全校開展,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改革,形成了「全校層面-專業層面-試點班層面」逐層遞進創業教育新體系。如今溫大建有5000餘平方米的大學生創業園,每年有30多支在校生創業團隊在裡面孵化。

  近日,溫大化材學院學生季侃磊的天芳植物化妝品有限公司創業項目通過了學校審批,並獲得了5000元的創業基金。項目獲批,季侃磊創業信心倍增,目前,他正為申請入駐學校創業園而努力。

本文轉自:溫州網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創業可以,非得休學嗎?
    眼瞅著到了年底,意味著新的就業季也開始了。 連續幾年,高校畢業人數高位運行,「史上最難」已不足道,「史上更難」才能生動地形容就業之壓力山大。而每一年,教育部門都用心良苦,會想出各種辦法來幫助緩解就業,今年當然不例外。
  •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已經是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一方人認為大學生畢業後創業只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壓力,而另一方認為大學生畢業創業會對社會起到積極性影響,當代大學生又該何去何從?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大學生有一個觀點:剛出校門,沒有資本和經驗拿什麼去創業,最好應該先去公司打工幾年,積累社會經驗和能力在去創業。    但是又有一方認為:大學生在打工幾年後很多人會喪失創業精神,丟失了年輕人的衝勁,越來越安於現狀,難以自拔,多年以後成為自己的遺憾,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 大學生就業創業報告發布:製造業就業人數最多
    日前,《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就業創業報告》)在東北師範大學發布。其中有關就業數據顯示:2018屆畢業生選擇在製造業就業的人數最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平均月薪分別為5918元、4735元。
  • 大學生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 成功率過低
    編者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創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人數過少,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創業成功率過低,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很少。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從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各個方面去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氛圍。
  • 黑龍江: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逾萬
    日前,記者從我省教育部門獲悉,全省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已初步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深化,創新創業實踐載體建設不斷推進,資金支持和服務保障體系日趨完善。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0148人,同比增長47.39%。註冊企業數達2074家,與2015年相比增加1648家。
  • 全省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翻番
    今年,我省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舉措,全力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根據我省《關於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省級財政投入2億元新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專門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低費率擔保;每年安排1億元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支持在校和畢業五年以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於支持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闢建孵化基地。
  • 南京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毛慶)南京大學生創業企業、南京魔瑪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偉這幾天都在忙著招人,「數字媒體、視覺傳達、文案策劃,線上業務擴張速度很快,執行團隊力量要跟上。」記者了解到,疫情之下,我市大學生創業以及創業帶動就業表現搶眼。今年一季度,我市扶持大學生創業1209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2.66萬人,均居全省第一。
  • 今年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 大學生創業這盤棋下活
    核心提示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有效就業崗位一時難有大的增長。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鼓勵創業無疑是一劑「良方」。這種自主創業又「消化」就業的新模式,大大拓寬了就業渠道,在今天具有啟示意義。  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劑「良方」。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有效就業崗位受經濟增速放緩、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影響,一時難有大的增長。但若把創業這盤「棋」下活,形勢就會有所改觀。大學生通過創業,自己找到「飯碗」不說,平均還能帶動4人到5人就業。
  • 應該鼓勵大學生創業嗎?
    據「2018年應屆大學生創業生態研究報告」的資料(天使灣,2018/10/18),2017年畢業生人數為795萬,其中有3%(約24萬人)走上「畢業即創業」的道路,比之於2011年660萬畢業生的創業比率1.6% (約11萬人),6年時間大學生創業的比率提升將近一倍,創業人數增長1.2倍。 對比於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比率的1.6%,中國目前3%創業率,使「大學生創業」成為中國的一個社會現象。
  • 當代大學生的困境丨沒資源,沒資金,大學生應該創業嗎?
    對大學生來說,既要看到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就業挑戰,更要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正確認識自我。可以說,年年都是最難畢業季,一年比一年嚴峻,已經有同學剛考上大學便開始琢磨著畢業如何就業了,也有不少畢業季的同學認為現在找工作難,創業是一個很好的出路,就奮不顧身地投入到創業熱潮中!
  • 2017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人數漲三成 留省就業率超五成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2017年全省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6111人,同比增長38.7%;註冊企業增至2074個,吸納參與創業和帶動就業18221人,較上一年度翻了一番。留省就業人數105425人,留省就業率55.83%,同比增長2.8個百分點;應屆畢業生創業及到縣及以下基層就業人數(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合計11697人,比率5.45%。
  • 大學生創業人數逐年升 未來大咖們創業玩什麼?
    走訪:求職者搵工不易   連日以來,記者走訪多場招聘會,發現大學生對於薪酬方面要求並不高。實際上,由於今年佛山應屆畢業生數量增加,就業壓力相較往年也加大了。據統計,今年佛山本市生源高校畢業生共38480人,比去年增加2514人。   「你期望的薪水是多少呢?」
  • 鹽城大學生創業人數逐年增多:項目局限 資金是大問題
    中國江蘇網5月22日訊 又到大學生就業高峰期,就業還是創業成了大家的必答題。京江晚報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雖然部分大學生懷揣創業夢想,但就業仍是大多數畢業生的現實選擇。當下,創新創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大學生創業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記者走訪發現,投身創業的大學生,在體驗充滿挑戰和不確定的創業人生的同時,也享受著創業帶來的樂趣。
  • 開通網上售票 列車時刻表 籌建旅遊景區 任免幹部 休學創業 公開信
    0931—8288852 0931—8828172  電子郵箱:g.swm@163.com  地址:蘭州市南昌路省委1號樓省文明辦  郵編:730000  甘肅省文明辦  2014年12月10日看中國 明年應屆畢業生749萬創新高
  • 大學生創業就業免稅新政適逢其時
    會議指出,保就業是穩增長的重要目的和惠民生的基本內容。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會議決定,將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延長至2016年12月31日,並加以完善。
  • 嶽陽市君山區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就業
    嶽陽市君山區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就業 來源:紅網 作者:王瓊 洪偉 編輯:王娉娉 2014-11-04 09:08:00
  • 保留學籍休學創業 合肥大學生都做啥
    日前,我省出臺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新政,允許在校生保留學籍休學創業。這對正在創業或準備創業的在校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大利好。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記者近日走訪了省城一些高校,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真的已經有人嘗鮮了。此外,各種特色創業也在悄然興起。  研一休學打理初創兩月的公司  就讀安徽大學化學專業研一的潘軫最近很忙,一邊是研究生入學各種事宜和學習,一邊是初創公司業務需要他來做。
  • 首屆「賽妝杯:賽出中國妝」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盛大開啟
    陳東煌指出,賽妝是一個追求科技、年輕的品牌,賽妝的文化就是傳承經典,但又強調從已有的格局中掙脫、爆發、創造,基於這種理念,本次大賽以「賽妝杯:賽出中國妝」為主題,希望大學生能時刻用年輕活力去創新創造,在突破束縛中超越自我。
  • 河北每市建3所以上大學生創業孵化園 今年創業人數達萬人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整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把有就業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實施意見提出,2017年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創業人數將達到1萬人,帶動就業3萬人,創業培訓2萬人。
  • 大學畢業人數創記錄,就業在何方?有人直接擺地攤
    在當今這個標榜男女平等的年代,無論男女,都怕入錯行,但是對於今年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大部分人還沒有資格擔憂入錯行的問題,而是擔憂能不能入行。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的大學畢業生(包含研究生)人數達到了874萬,再創歷史新高,隨著90年代末的大學擴招以來,大學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的這個時候,還會有更多的應屆畢業生,如此大規模的畢業生,就算沒有遇上今年的疫情,也將面臨巨大的就業難題,那麼今年的大學生就業在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