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就業免稅新政適逢其時

2020-12-19 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分析研究一季度經濟形勢,部署落實2014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任務。會議指出,保就業是穩增長的重要目的和惠民生的基本內容。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會議決定,將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延長至2016年12月31日,並加以完善。(上海商報4月17日)

    此次新出臺的減免稅優惠政策,無疑是國家給予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的又一更大「紅包」,與2010年的老政策相比,明顯存在的好處是:一是取消享受的行業和人員範圍限制進一步擴大。凡招用登記失業一年以上人員,均可享受稅收優惠。二是優惠幅度加大,提高徵稅扣除額上限。三是優惠稅費種類增加,把地方教育附加納入減稅範圍。四是簡化程序,將稅收優惠政策管理由審批改為備案。這對失業人群和企業經營者都是利好消息,也再次向社會釋放出了國家更大力度減稅的積極信號。

    筆者以為,這項新政的出臺可謂必要而且適逢其時。

    首先是就業形勢的需要。隨著我國大學的連年擴招,高校畢業進入就業市場的人數越來越多,去年全國高校畢業生699萬人,被譽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歷史最高的727萬人,外加去年未就業的畢業生,今年進入人才市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10萬,如果再加上下崗失業等人員,需要的就業崗位將更多;而據《2013典範企業人才招聘狀況報告》顯示,100家典範企業計劃招聘的2014年畢業生人數比2013年還低7.3%。

    一方面是需要就業人數的不斷增加,另一方面卻是企業等需要或吸納的就業人數在下降。而對就業具有很大吸納作用的自主創業、小微企業,更大幅度的減免稅可進一步吸引和吸收更多大學畢業生、下崗工人、殘疾人等就業。這樣,在上次同類政策到期、優惠力度有限的情況下,此次更大幅度的稅收優惠政策就顯得及時和必須。

    其次是經濟形勢的需要。前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經濟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7.4%,增速創下六個季度新低。雖然國家統計局等解讀稱這符合市場預期,國民經濟開局平穩,總體良好。但不可忽視的是,隨著我國家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和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以及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不很景氣和不確定因素依然很多,我國經濟按預期穩定增長的壓力很大,下滑的可能還不能完全排除。這種形勢下,確保就業穩定進而社會穩定,就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因素。為特定群體減免稅的就業創業政策出臺正當其時。

    再次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今年,將是我國改革力度最大、改革任務最繁重的一年。上月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用70多個「改革」為今年的政府等工作定調。但眾所周知,要想推進各項改革的順利進行,確保人民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工作和收入尚可的穩定生活,確保大學畢業生等特定群體有業可創、有業可就,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而對這些特定群體實施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或減免,則就是確保這一目標實現的優選項。

    總之,大學畢業生等特定群體創業就業的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不但是確保這些群體工作生活的必須,更是穩定我國經濟增長形勢、推進全面改革的必須。我們有理由相信,通過此次減免稅,必將再次激發大學生自主創業熱潮、優化大學生等特定群體總體就業形勢,進而為我國今年順利實現經濟增長目標和各項改革完成,起到穩定劑、潤滑劑和促進劑的作用。

    因此,大學生等特定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減免新政,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個政治問題,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行動,把這一政策及時完善好、宣傳好、執行好和落實好。(餘明輝)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就業創業報告發布:製造業就業人數最多
    日前,《中國大學生就業創業發展報告·2017-2018》(以下簡稱《就業創業報告》)在東北師範大學發布。其中有關就業數據顯示:2018屆畢業生選擇在製造業就業的人數最多,研究生和本科生平均月薪分別為5918元、4735元。
  • 嶽陽市君山區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就業
    嶽陽市君山區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就業 來源:紅網 作者:王瓊 洪偉 編輯:王娉娉 2014-11-04 09:08:00
  • 浙江東陽市成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就業促進會
    為更好地發揮大學生村官在創業就業中的作用,日前浙江省東陽市成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就業促進會。該促進會是以東陽市大學生村官為主體,由熱愛農村、紮根農村、奉獻農村的大學生村官,團結相關行業的企業家、學者及其他社會精英等,在自願聯合的基礎上成立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組織。
  •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
    大學生畢業後先創業還是先就業已經是社會上的一個熱門話題,一方人認為大學生畢業後創業只會對社會造成更大的壓力,而另一方認為大學生畢業創業會對社會起到積極性影響,當代大學生又該何去何從?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很多大學生有一個觀點:剛出校門,沒有資本和經驗拿什麼去創業,最好應該先去公司打工幾年,積累社會經驗和能力在去創業。    但是又有一方認為:大學生在打工幾年後很多人會喪失創業精神,丟失了年輕人的衝勁,越來越安於現狀,難以自拔,多年以後成為自己的遺憾,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自己創業。
  • 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政策請收好
    晉中市國地稅辦稅服務大廳工作人員正向大學生講解稅收優惠政策。 每年六七月份,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時期,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下,更多的畢業生踏上了自己的創業徵程。稅收減免可謂真金白銀,但由於稅收政策專業性較強,在政策理解上,創業者往往一頭霧水。那麼,全省畢業生創業可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新政?又該如何借政策之力實現創業夢想?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採訪與調查。
  • 從賣牛奶到創辦文化公司 ——西安應屆大學生小劉自主創業的啟示
    2016年7月,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奮鬥理想,他投資創辦了一家創意文化傳播公司,公司員工年齡最大的25歲,最小的21歲,都是在校大學生和應屆畢業生。 據悉,2017年,陝西省共有普通高校畢業生337944人。為留住大學生,今年以來,西安市出臺了就業創業新政、戶籍新政、安居新政、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來西安就業創業,提出了「五年留百萬」大學生在西安就業創業的目標。
  • 中山首屆大學生創業就業規劃大賽落幕
    12月6日下午,2020年「中山公用杯」首屆大學生創業就業規劃大賽總決賽在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舉行。據悉,2020年「中山公用杯」首屆大學生創業就業規劃大賽從9月份開始啟動,歷時近3個月,由一場線上海選、兩場熱門行業講座、一場精英導師分享會、一場半決賽和一場總決賽組成,其中貫穿了規劃書撰寫、學習分享、實地調研、線上投票等環節,吸引了近300名高校學生參與其中。經過多輪角逐,共有20強選手闖進總決賽。
  • 南京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毛慶)南京大學生創業企業、南京魔瑪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偉這幾天都在忙著招人,「數字媒體、視覺傳達、文案策劃,線上業務擴張速度很快,執行團隊力量要跟上。」記者了解到,疫情之下,我市大學生創業以及創業帶動就業表現搶眼。今年一季度,我市扶持大學生創業1209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2.66萬人,均居全省第一。
  • 東營廣饒築建「樂安青巢」 助力大學生創業就業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4日訊 「樂安青巢」是共青團廣饒縣委結合全省「青鳥計劃」與東營市築夢之星企業孵化器聯合打造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平臺,通過「硬體+軟體」全流程創業服務,吸引大學生來創業發展,助力大學生就業。
  • 大學生和婦女創業就業去哪裡?草原集市來幫忙
    2020年7月16日晚,青春靚草原巾幗繡未來——促進內蒙古大學生和婦女就業草原集市暨「布絲瑰」民族服飾大賽作品直播電商節在呼和浩特市賽罕區萬達廣場火熱啟動。本次活動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內蒙古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婦聯等12家單位主辦,本次活動旨在搭建資源對接和創業就業服務平臺,助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進一步促進大學生、婦女創業就業,同時為各盟市展示銷售地區特色產品提供服務,提升呼和浩特夜間經濟活力。
  • 創業之城,深挖就業「蓄水池」
    如長沙率先在全國內陸地區推行「先照後證」「三證合一」「五證合一」等改革;創造性推出「人才新政22條」,其中就包括計劃投入100億元,吸引儲備100萬名青年人才在長沙就業創業……近年來,長沙的創業就業新政仍然屢屢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這些新政,也推動著長沙的創業生態更為多元,為深挖就業「蓄水池」增添更多強勁的動力,因創業而帶來的就業增長成為這個城市人口逐年增加的堅實後盾。
  • 杭州市第八屆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啟動
    11月28日上午,杭州市第八屆大學生就業創業師友計劃啟動大會在錢塘新區國際創博中心隆重舉行。本次大會由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和錢塘新區管理委員會聯合主辦,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中心、錢塘新區社會發展局、杭州綜合保稅區管理辦公室共同承辦。
  • 大學生畢業人數創新高 休學創業能緩解就業壓力嗎
    溫州網訊 本月10日,教育部召開會議表示,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人,要求各地各高校全力做好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積極推動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並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  休學能否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強心劑?在溫高校大學生將如何看待?
  • 今年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 大學生創業這盤棋下活
    核心提示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有效就業崗位一時難有大的增長。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鼓勵創業無疑是一劑「良方」。這種自主創業又「消化」就業的新模式,大大拓寬了就業渠道,在今天具有啟示意義。  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劑「良方」。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有效就業崗位受經濟增速放緩、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影響,一時難有大的增長。但若把創業這盤「棋」下活,形勢就會有所改觀。大學生通過創業,自己找到「飯碗」不說,平均還能帶動4人到5人就業。
  • 大學生應邀來義烏就創業包吃住給補貼
    出臺「人才新政六條意見」實施細則| 大學生應邀來義烏就創業包吃住給補貼 出臺「人才新政六條意見」實施細則|
  • 引航助飛——楊浦區女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項目 上海體育學院專場...
    2020年11月25日,由楊浦區婦女聯合會、上海體育學院婦委會和上海體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聯合主辦的「引航助飛——楊浦區女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項目」上海體育學院專場活動圓滿舉行。   引航助飛——楊浦區女大學生就業創業服務項目是由楊浦區婦聯發起,致力於引導楊浦區青年女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創業意識,理性地進行自我定位,認清社會發展趨勢,把握就業創業機會;全面提高個人職業素質和實操能力,提高就業競爭力
  • 大學生創業項目推薦-校園加盟-大學生創業項目推薦
    ===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 ===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 ===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大學生創新創業點子現如今隨著應屆畢業生每年的人數暴增,就業市場逐漸緊張,創業被視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條新路途。在此背景下,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創業支持政策。放寬創業準入門檻、提供稅費優惠等方面政策接連出臺,大學生創業群體像是一股湧動的熱潮,不斷衝擊著就業難這塊堅冰的外殼。現如今中國大學生創業率已經超過3%。
  • 大批臺灣籍大學生來無錫實習 深入感受無錫就業創業環境
    昨天上午,位於博大假日廣場D座的濱湖青年創業基地,來自臺灣的大學生們參觀「眾創空間」,聆聽在錫的臺灣青年和從臺灣返鄉的無錫青年講述創業經驗和體會,收穫滿滿。  昨天上午,市臺辦舉行「青春作伴好還鄉」蘇臺大學生交流體驗營暨臺灣大學生無錫學習就業特訓營開營儀式。
  • 免稅新政對代購牟利說「不」
    日前,海南免稅政策優化,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免稅額度提高至10萬元。這對於消費者來說確是一個好消息,不少遊客紛紛跑到海南購買商品,但有人想藉此打代購牟利的主意,就涉嫌違規了。為規範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的監管,7月10日起,海關總署重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正式實施。新政規定,以牟利為目的為他人購買免稅品或將所購免稅品在國內市場再次銷售的,三年內不得享受離島免稅購物政策,並可依照有關規定納入相關信用記錄;對於已構成走私行為,甚至有可能構成犯罪的,將被海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福建廈門:稅企合力助大學生「雲就業」
    就業是民生之本,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變得更加緊張。在依然嚴峻複雜的疫情形勢下,黨和政府將穩就業排在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的首位。而發揮稅收槓桿作用,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增強援企穩崗力度,通過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助力中小企業紓困發展,成為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