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 大學生創業這盤棋下活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核心提示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受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有效就業崗位一時難有大的增長。解決大學生就業難題,鼓勵創業無疑是一劑「良方」。這既需要大學生轉變觀念、正確抉擇,也需要把鼓勵創業的各項政策落實好,並加快推進高等教育改革。

  本期「經濟日報 中央電視臺聯席評論」話題——下活大學生創業這盤棋。

  日前,溫州大學內舉行的一場「特殊」招聘會頗引人關注。招聘方是10餘家大學生自主創業團隊,來應聘的是上千名大學生。這種自主創業又「消化」就業的新模式,大大拓寬了就業渠道,在今天具有啟示意義。

  創業是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劑「良方」。今年全國高校畢業人數達727萬,比去年增加近30萬,可有效就業崗位受經濟增速放緩、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等影響,一時難有大的增長。但若把創業這盤「棋」下活,形勢就會有所改觀。大學生通過創業,自己找到「飯碗」不說,平均還能帶動4人到5人就業。現在我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僅2%左右,如果再提高兩個百分點,實際上就「憑空」多生出了140餘萬個就業崗位,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崗位是適合大學生的。

  創業也是大學生展現才華、服務社會的有效途徑。科大訊飛公司董事長劉慶峰就是大學生創業的典範,1999年這位仍在校的博士生帶領10多名同學,懷揣「讓世界聆聽聲音」的夢想走上創業之旅,如今該公司已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智能語音公司。類似的「樣本」有許多。近兩年,高等院校還湧現出了一批出於愛好、專長而走上創業路的「創客」,將興趣、書本上的知識與實幹創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自身價值,闖出了一片新天地。現實生活中,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找到了「體面」工作,但後來還是主動選擇了「下海」創業。為什麼如此?其原因就在於創業具有巨大的魅力,它讓一切夢想皆有可能。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成功出彩的機遇和機會,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當前,全球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已經到來,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經濟體制改革,高知識含量的新行業層出不窮,市場競爭環境越來越公平,創業的成本和門檻也越來越低。最近,國務院常務會議又制定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一攬子「新政」,這是一個巨大利好。可以說,我們面對的時代是一個充滿創業機遇的時代。大學生在知識和文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如果能夠和實踐相結合,敢闖敢試,在實幹創業中放飛青春夢想,勢必能有大作為。

  把創業這盤「棋」下活,大學生要認清形勢、轉變觀念、正確抉擇,有關部門也要做好服務工作,對不利於創業就業的體制機制敢於「下刀子」。眼下,最緊要的是把相關財稅支持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好,把「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實施好,有針對性地在高校組織開展項目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千方百計強化創業服務體系建設。與此同時,高等教育如何改革,專業設置、課程安排怎麼優化,也需要加快研究、推進。學生一天到晚只知道讀書學習,關在「象牙塔」裡,脫離社會實踐,這樣的氛圍不利於形成創業文化,也不是我們育人的最終目的。(原文來源:經濟日報)

  (本文執筆:馬志剛)

(責任編輯:年巍)

相關焦點

  • 黑龍江: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逾萬
    日前,記者從我省教育部門獲悉,全省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已初步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深化,創新創業實踐載體建設不斷推進,資金支持和服務保障體系日趨完善。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0148人,同比增長47.39%。註冊企業數達2074家,與2015年相比增加1648家。
  • 大學生畢業人數創新高 休學創業能緩解就業壓力嗎
    溫州網訊 本月10日,教育部召開會議表示,明年高校畢業生將達749萬人,要求各地各高校全力做好2015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積極推動畢業生自主創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並實行彈性學制,支持大學生休學創業。  休學能否成為大學生創業的強心劑?在溫高校大學生將如何看待?
  • 河北每市建3所以上大學生創業孵化園 今年創業人數達萬人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劃」,整合「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把有就業創業意願的高校畢業生全部納入就業創業促進計劃。實施意見提出,2017年河北省高校畢業生創業人數將達到1萬人,帶動就業3萬人,創業培訓2萬人。
  • 全省在校大學生創業人數翻番
    今年,我省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舉措,全力做好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根據我省《關於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省級財政投入2億元新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小額貸款擔保公司,專門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低費率擔保;每年安排1億元大學生創業「種子資金」,支持在校和畢業五年以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每年安排3000萬元用於支持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闢建孵化基地。
  • 大學生創業就業免稅新政適逢其時
    為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等重點群體創業就業,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會議決定,將2013年底到期的支持和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稅收政策,延長至2016年12月31日,並加以完善。隨著我國大學的連年擴招,高校畢業進入就業市場的人數越來越多,去年全國高校畢業生699萬人,被譽為「史上最難就業季」,而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歷史最高的727萬人,外加去年未就業的畢業生,今年進入人才市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810萬,如果再加上下崗失業等人員,需要的就業崗位將更多;而據《2013典範企業人才招聘狀況報告》顯示,100家典範企業計劃招聘的2014年畢業生人數比2013年還低7.3%。
  • 大學生創業人數逐年升 未來大咖們創業玩什麼?
    然而,找工作並非唯一出路,就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裡,創業成為高頻詞語,鼓勵創業。   在佛山,有那麼一小部分人,他們沒有加入求職大軍,而是選擇了創業 。佛山人社局數據顯示,近三年佛山每年創業平均人數在6777人左右,其中大學生創業人數連年上升,主要集中在網絡營銷、軟體設計等。招才羊今天帶你來看,那些未來的大咖們創業都在玩什麼!
  • 大學生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 成功率過低
    編者按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創業還存在不少問題:人數過少,創業人數不到畢業生人數的1%;創業成功率過低,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很少。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從政府、社會、企業、高校、家庭各個方面去共同努力,為大學生創業營造良好氛圍。
  • 南京一季度扶持大學生創業及帶動就業人數全省第一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毛慶)南京大學生創業企業、南京魔瑪印象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偉這幾天都在忙著招人,「數字媒體、視覺傳達、文案策劃,線上業務擴張速度很快,執行團隊力量要跟上。」記者了解到,疫情之下,我市大學生創業以及創業帶動就業表現搶眼。今年一季度,我市扶持大學生創業1209人,自主創業帶動就業2.66萬人,均居全省第一。
  • 江西註冊大學生創業人數達1.6萬 近兩年32.4萬人返鄉創業
    近年來,江西把創新創業作為一項事關全省發展的重要決策、重點工程、重大戰略來抓,在16.69萬平方公裡的贛鄱大地上掀起了支持「雙創」、參與「雙創」、推動「雙創」的新熱潮。為創新創業「保駕護航」,江西先後出臺了《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實施意見》、《關於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
  • 高校大學生創業園今年營收近4億
    近日,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在市教委「十三五」期間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成果集體採訪活動中介紹,2020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個億,帶動就業2217人。劉新軍介紹, 2015年市教委啟動構建北京高校創業孵化服務體系。六年來,本市「 一街三園多點」 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建成。
  • 應該鼓勵大學生創業嗎?
    據「2018年應屆大學生創業生態研究報告」的資料(天使灣,2018/10/18),2017年畢業生人數為795萬,其中有3%(約24萬人)走上「畢業即創業」的道路,比之於2011年660萬畢業生的創業比率1.6% (約11萬人),6年時間大學生創業的比率提升將近一倍,創業人數增長1.2倍。 對比於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比率的1.6%,中國目前3%創業率,使「大學生創業」成為中國的一個社會現象。
  • 2017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業人數漲三成 留省就業率超五成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2017年全省大學生創業人數增至16111人,同比增長38.7%;註冊企業增至2074個,吸納參與創業和帶動就業18221人,較上一年度翻了一番。留省就業人數105425人,留省就業率55.83%,同比增長2.8個百分點;應屆畢業生創業及到縣及以下基層就業人數(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合計11697人,比率5.45%。
  • 淮北市今年3926名大學生實現就業
    今年6月剛剛從大學畢業,就在畢業當月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他說正是由於淮北市對高校畢業的就業幫扶、指導,才讓像他這樣的大學生們儘快實現了就業。今年1-11月,淮北市人才服務中心共舉辦各類招聘會66場,其中大型現場人才招聘會13場,參加單位819家,提供就業崗位2.1萬餘個,登記入庫畢業生信息3000條,共有3926名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  梁金龍是安徽中醫藥大學的應屆畢業生。
  • 鹽城大學生創業人數逐年增多:項目局限 資金是大問題
    中國江蘇網5月22日訊 又到大學生就業高峰期,就業還是創業成了大家的必答題。京江晚報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雖然部分大學生懷揣創業夢想,但就業仍是大多數畢業生的現實選擇。當下,創新創業已成為社會共識,大學生創業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記者走訪發現,投身創業的大學生,在體驗充滿挑戰和不確定的創業人生的同時,也享受著創業帶來的樂趣。
  • 金融、IT行業月薪高居榜首 創業成上海高校畢業生潮流
    大學生創業成潮流?新年伊始,華東師範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滬上高校於近日陸續發布2016年度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曬出各自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特色。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上海金融業吸納了大批高素質人才,推動了金融業的快速健康持續發展,薪酬水平也水漲船高,這是行業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上海集聚金融人才、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內在要求。從行業需求來看,基礎教育行業、教育培訓機構、計算機軟體、信息行業等需求旺盛,畢業生供不應求。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地域流向以華東地區為主,留滬比例尤其較高,達七八成。
  • 今年大學畢業生創業人數僅1%
    來自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創業指導中心的數字顯示,今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有22.9萬人,有意從事自主創業的人員約佔畢業生總數的10%左右,而最終能選擇自主創業的僅為1%。在常人印象裡,「創業」很容易和老闆、財富這些誘人的字眼相聯,而如今,作為銳氣十足的大學生,「創業」的意向為何如此薄弱呢?記者採訪中了解到,這裡面既有「內因」,更多的恐怕還是缺少優化的外部條件所致。
  • 哪些城市在校大學生人數多?——主要城市在校大學生人數排行
    「搶人大戰」愈演愈烈,青年大學生則是城市之間搶奪的主體。各主要城市在校大學生數量有多少?這是衡量一座城市人才資源潛力的重要指標,也是決定城市「搶人大戰」成效的重要因素。大學生畢業後選擇工作城市有多方面的考慮,但其就讀城市顯然有「近水樓臺」的優勢。
  • 前11個月,新增27.5萬留漢大學生!
    從強化政策支撐入手,今年我市從6個方面提出了22條政策措施,配套出臺一系列實施細則和操作辦法,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體系。截至11月底,直接用於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就業資金支出就達5億餘元。
  • 中國官方計劃4年內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
    中國官方計劃4年內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 2014-05-30 16:52:17萬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成為各界關注的話題。  對此,中國官方鼓勵大學生創業,計劃在4年內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30日消息稱,人社部、教育部、共青團等九部門日前發出通知,啟動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力爭實現2014年到2017年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的預期目標。
  • 「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有多火?109萬個團隊報名,人數創新高
    10月12日至16日,一年一度的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將在創新活力之城杭州舉行,這是我國覆蓋面最大、影響最廣、成果最多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盛會。昨天,教育部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本屆大賽共吸引全球五大洲124個國家和地區、4093所院校的457萬名大學生、109萬個團隊報名參賽,報名人數和參賽項目均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