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

2020-12-09 歷史國學智慧

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千年難遇的才女。

曾經在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分別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它們,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光彩奪目的女性,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成就。

被譽為婉約詞派的「一代詞宗」。

都說李清照的詞溫婉多愁,卻不知李清照也有狂過李賀等男兒的詩詞。讀起來沒有半點脂粉氣。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遊》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

構成氣度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李清照的狂傲不止這一點,她的狂讓她「目中無人」

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曾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大致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我自己試著寫了一首,你們看過之後,就知道我不是在說大話了。」

於是揮筆寫下: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床、帳、香爐,是一般閨情詞的常見意象,此詞也從這些物事寫起,迤邐寫入抒情李清照的內心世界。

這種床帳,暗示著清雅而淡泊的生活。

香。爐寒香斷,渲染了一種悽冷的心境。

沉寂中,是誰家玉笛吹起了梅花三弄?它驚破梅心,預示了春的消息,也吹燃了詞人深埋的生命之火!

下片從憧憬的世界回到客觀現實:充彌天地的只是蕭蕭的小風疏雨!儘管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規律。

冬盡春來,而生命的春天,卻已隨「吹簫人去」而永遠消逝,這怎不令人珠淚潸潸!「吹簫人」,秦穆公時人蕭史,他的簫聲能招引鳳凰。

後來他和他的妻子──穆公女弄玉雙雙仙去。

這個美麗的神話,既暗示了她曾有過的夫唱婦隨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樓空」,傾訴了昔日歡樂已成夢幻的刻骨哀思。

最後落題,作一跌宕:縱使春到江南,梅心先破,但天上人間,仙凡杏隔,又如何傳遞春的消息!

這首《孤雁兒》確實不俗,以景襯情,用極具美感的語言將環境描寫與心理刻畫完美融合在一起,表達出對亡夫趙明誠的無限哀思和無盡懷念。

但是你覺得這首詞真的就如李清照所言「千古第一」了嗎?

詩詞這件事就是見仁見智。

每個人對古詩都有不同的見解,因為每個人從故事中了解到的詩人也不盡相同。

就像只讀背過高中課本中的李清照的我們,不會了解到李清照應和張耒而作的:何為出站輒披靡,傳為荔枝多馬死。

就不會知道李清照在政治上有頗有見解。

身處於男尊女卑的宋朝社會,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戀愛,結婚,喪夫,再結婚,再離婚的經歷。

晚年李清照曾經在臨終前想要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給一個女孩,卻不料反被教育:「女子無才便是德。

命運就像是給李清照開了一場天大的玩笑,她生在家教正直而又寬鬆的環境中,卻又一生都與世俗鬥爭。

即便李清照擁有不輸於男子的才華與氣概,卻終究無法施展自己憂國憂民之心。

我們都只知道李清照的愁,卻不知道她的愁是為國,為家!

李清照的一生的太多,不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就能夠完整講述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李清照的詩詞來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經歷。

這本書以李清照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李清照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李清照的詞風的變化重現了李清照如何從一位閨閣少女歷經世事之後百感交集的狀態。

李清照的詞,沒有那麼多的深刻的哲理,更加的淺顯易懂,運用,卻正是因為這淺顯易懂的詞,更加親民又暗含了少女情思。

李清照這位千載難逢的女詞人,無論再怎樣與當時的世道抗爭,還是喚不醒裝睡的人,扶不起飄搖的家。

年輕時的元氣在歷經磨難後的晚年,變成了即便是她用盡力氣,也載不動的「許多愁」。

還有這本《蘇軾詞傳》,更多的是在了解蘇軾的人生,也許我們也經歷過人生的坎坷,我們也被懷疑過,我們也失去過,且看蘇軾是怎樣笑看人生的。

這本書,將每一首詞背後的社會背景,發生的事件,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這位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這套書僅僅79塊錢,但是包括6位詩人的詩詞,有《蘇軾詞傳》,還有《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詞傳》。

無論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蘇軾,還是「了卻君王天下事」的辛棄疾;

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李清照,還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李煜;

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性德,還是「見與不見」的倉央嘉措。

這些千古流傳的詞句都是值得我們收藏的,學習的。

如果您對這套書感興趣,就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詩歌也是在品讀各位詞人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歷。

相關焦點

  • 李清照有多狂?寫了首詠梅詩,自稱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有多狂?寫了首詠梅詩,自稱第一,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千年難遇的才女。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光彩奪目的女性,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成就。都說李清照的詞溫婉多愁,卻不知李清照也有狂過李賀等男兒的詩詞。李清照曾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大致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
  • 李清照看不起前人的詠梅作,提筆寫一首,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看不起前人的詠梅作,提筆寫一首,王安石蘇軾都不放在眼裡世人皆知李清照論才氣是千古第一女詞人,卻很少有人知道,若論狂傲她更是首屈一指,烏江臨畔,一首《夏日絕句》diss全大宋的男人貪生怕死。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多狂?一篇《詞論》罵遍詞壇16位,一篇詠梅詞自稱千古第一
    一提起李清照,我們首先想到她"千古第一才女"的稱號,然後一個柔弱女子的形象就呈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世人恨不得將所有溢美之詞都用在她的身上。她即是男人眼裡的女神,也是女人心中的偶像。記憶中的李清照,應該是那位極具東方韻味與才情卻命運悲悲切切的柔弱女子。
  • 李清照有多狂?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
    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一篇文章罵遍北宋詞壇16人,把蘇軾批評得一無是處李清照曾寫過一篇叫《詞論》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李清照用極為犀利的言語描述了北宋16位詞人的作品,她認為這些作品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
  • 李清照為何在《詞論》中對蘇軾大肆批評?暗懟蘇軾卻成就千古名作
    宋朝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詞人,諸如: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晏幾道、秦觀、黃庭堅……除此之外,在才子輩出的兩宋期間還有一位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不僅是宋朝著名女詞人,同時也是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
  • 蘇軾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後,分別寫了一首千古名詩,誰更勝一籌
    他們二人都是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人物,自然驚才絕豔,滿腹經綸。蘇軾青年及第,文採斐然,在朝堂之上大放異彩,被歐陽修盛讚,王安石同樣對其稱讚有加。而蘇軾對王安石的文採,也同樣非常欽佩,曾親口承認,王安石所撰寫的《英宗實錄》,為本朝史書之中最佳,無人可以超越。
  • 原來李清照這麼狂,一篇不足一千字的文章,罵了北宋詞壇16位牛人
    李清照不僅文採四溢,而且極具反抗精神,曾寫下不少慷慨激昂的犀利之作,筆力雄健,縱是很多男詞人也比之不及。這兩點是我們已經了解的,然而她的狂你可知道?李清照曾在南渡之前,寫下一篇關於詞的議論文,對宋代詞壇各路大家都進行了評價和評判。
  • 李清照罵起人來有多狠?且看她如何用一篇文章噴遍北宋詞壇16人
    宋朝被稱為「詞的朝代」,誕生了無數影響深遠的偉大詞人,諸如:柳永、晏殊、歐陽修、蘇軾、王安石、晏幾道、秦觀、黃庭堅……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名字,那就是李清照。在才子輩出的兩宋時期,李清照恰似那萬綠叢中一點紅,是唯一躋身其中的天才女詞人。李清照不僅是宋朝著名女詞人,同時也是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
  • 梅花香自苦寒來,通篇寫梅,卻不見一梅字,蘇軾的千古寫梅第一詞
    王安石變法,遇見的挫折何止是一個兩個,皇帝的不信任,大臣同僚的排擠。外界聲音的質疑,這些都近乎讓王安石選擇了放棄,但是當王安石看到了梅花仍然能夠在凜冬之中綻放,自己的那些困難似乎也就不是什麼了。梅花之所以受到眾多人的推崇,並不是因為其多麼的嬌豔。
  • 五首詠梅詩詞,王安石經典,陸遊驚豔,18歲的李清照最是出口狂傲
    素麵翻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筆者曾專門寫文介紹過蘇軾的這首《西江月·梅花》,此詞表面看是詠梅詞,實際上卻是蘇軾寫給愛妾王朝雲的悼亡詞。
  • 李清照被嚴重忽視的妙詞,前幾句如詩如畫,讀到最後才知她的大膽
    文中他批了歐陽修、晏殊、王安石、秦觀等人也就罷了,甚至連詞壇一哥蘇軾她都瞧不起,她的原話是這樣的: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葺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這話翻譯出來就是:你蘇軾雖有才識,填起詞來就像在大海裡取水信手拈來,但寫出來的東西卻只是不可雕飾的詩罷了,如果算是詞則音律都完全不通。直接這樣痛批蘇軾的詞,只能說李易安當真是奇女子。後來有人也找出了李清照不喜歡蘇軾的原因,大概就是她丈夫一家和蘇軾一派在朝堂上立場不一樣。
  • 李清照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有悲有狂更有膽色,最後一句震爍古今
    男為辛棄疾,站在豪放派巔峰的男人,詞中之龍;女為李清照,婉約派靈魂人物,詞中之後。但是當辛棄疾寫起婉約詞來,一首《青玉案》驚豔了世人;而當李清照寫起豪放詩來,一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振聾發聵。有一個頗有意思的現象是辛棄疾入選課本的作品不少,李清照卻只有三首入選,一首《夏日絕句》,一首《聲聲慢》,還有一首《漁家傲》。
  • 蘇軾被貶密州,出城打獵時,寫下這首詞,開創了豪放派的先河
    1069為了改變北宋以來國家貧困的局面,王安石開始了自己的變法之路。由於王安石當時所提出的一些並不完全適合當時的事宜,也較為激進,所以在當時的官員也並不是全部都支持的。蘇軾與王安石雖然曾經相識,王安石也較為賞識蘇軾的才華,但在這場表達運動中,蘇軾卻並不贊同王安石的變法,因此他也受到了被貶官的命運。一年之內他先是為了貶至於杭州出任通判,沒過多久便又被貶到密州去當地方知州。
  • 蘇軾、李清照各自寫下一首詞,賞析起來倍感肉麻,卻又春風撩人
    她的青春,他的黃昏根據歷史資料的記載,蘇軾出生在1037年,而李清照出生在1084年,這中間也只有47年的時間差,在蘇軾去世的時候,李清照已經18歲了。除了時間上的相遇之外,他們還都生活在同一個城市當中,那便是汴京,由此說來,在蘇軾晚年的時候遇到了正值青春年少的李清照。
  • 李清照與夫君分別,思念對方寫下一首感人的詞,每一句都很深情
    不僅僅是現代很多人都歌頌愛情,古詩詞中也有很多描寫愛情的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作為宋朝著名的女詞人,她的作品中展現了不少她自己對於情感的表達,很多詞都寫得頗為深情。這首詞就是寫在跟趙明誠分開之後,李清照過於思念丈夫,才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把對丈夫的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了深深愛著丈夫的李清照。這首詞的上片是寫景,通過寫天氣轉暖,冰雪融化,柳樹開始發芽,冬天已經過去,春天來了,一切都朝著美好的方向發展。
  • 李清照轟動京師的詞,短短28個字豪氣沖天,才女當真不簡單
    當時出名的有陸遊、蘇軾、黃庭堅、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辛棄疾等等,要想在京師內聞名,當然是要靠自己的才氣才能獲得影響力。在宋代,有著這樣一位姑娘,喝酒、秀恩愛、開玩笑,樣樣精通;有一個姑娘,懟人、填詞、搞收藏 ,文人喜歡的事情,她一樣不落。
  • 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各自登山寫下名詩,你喜歡哪一首
    中華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中,多是耿直率性這人,如果沒有那樣的性格,恐怕也寫不出錚錚鐵骨的傲氣之詞。這唐詩宋詞的文豪大家之中,儘是鐵骨男兒,從不懼怕世事艱難,一直以來值得我們欽佩。蘇軾的官場失意,寫了許多詞句,以表達他心中的憤懣之情。蘇軾後又因「烏臺詩案」有了牢獄之災,如果不是王安石修書一封,將蘇軾保住,恐怕蘇軾就此一命嗚呼了。而當王安石被罷官歸隱鄉林的時候,蘇軾更是千裡迢迢的趕雲探望,可見二人的惺惺相惜之情。
  • 蘇軾很豪放的一首詞,開篇7字就驚豔了世人,中年人深有感觸
    在密州(今山東諸城)任知州圍獵後寫下一首抒發愛國情懷的豪放詞,在題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開拓意義。這首詞就是《江城子·密州出獵》,一般也被認為是蘇軾人生中第一首豪放詞。《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上闋主要寫描寫出獵的盛況。
  • 不識廬山真面目,王安石與蘇軾,他們的七絕詩,哪個寫的更好?
    蘇軾(1037-1101)是反對王安石(1021-1086)日熙寧變法的中堅力量,他倆雖然在政治上針鋒相對,但私下兩人都是文壇大鱷,彼此間惺惺相惜。蘇軾曾去南京拜訪王安石,兩人同遊數十日,這種超越了政治上的敵對與偏見,顯示出兩人高貴的人格品質。那麼在詩詞創作上,兩人誰更勝一籌呢?
  • 被貶後的蘇軾,來到江邊觀景,寫了一首詞,開篇第一句就心潮澎湃
    說到蘇軾,很多人總是喜歡用其在官場之上的失意來調侃,卻是,蘇軾一生為官之路之坎坷千古也未有人能和他相比。一生之中被貶官多大五次,從四川到汴梁,從汴梁到山東,再到蘇杭一帶,之後又是今天的湖南等地,最後竟然被趕到了今天的廣西、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