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中國歷史上千年難遇的才女。
曾經在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環形山,分別用15個世界名人的名字來命名它們,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
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李清照可以說是最光彩奪目的女性,取得了巾幗不讓鬚眉的成就。
被譽為婉約詞派的「一代詞宗」。
都說李清照的詞溫婉多愁,卻不知李清照也有狂過李賀等男兒的詩詞。讀起來沒有半點脂粉氣。
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李清照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詞一開頭,便展現一幅遼闊、壯美的海天一色圖卷。這首詞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把屈原《離騷》、莊子《逍遙遊》以至神話傳說譜入宮商。使夢幻與生活、歷史與現實融為一體。
構成氣度恢宏、格調雄奇的意境,充分顯示了作者性情中豪放不羈的一面。
李清照的狂傲不止這一點,她的狂讓她「目中無人」。
李清照寫了篇詠梅詞,自稱第一,狂到連蘇軾王安石都不放在眼裡。
李清照曾說「世人作梅詞,下筆便俗。予試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也。」
大致意思就是:「在我看來,別人寫了那麼多詠梅作品,卻都俗氣得很。我自己試著寫了一首,你們看過之後,就知道我不是在說大話了。」
於是揮筆寫下:
《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說不盡、無佳思。沈香斷續玉爐寒,伴我情懷如水。笛聲三弄,梅心驚破,多少春情意。小風疏雨蕭蕭地,又催下、千行淚。吹簫人去玉樓空,腸斷與誰同倚?一枝折得,人間天上,沒個人堪寄。
床、帳、香爐,是一般閨情詞的常見意象,此詞也從這些物事寫起,迤邐寫入抒情李清照的內心世界。
這種床帳,暗示著清雅而淡泊的生活。
香。爐寒香斷,渲染了一種悽冷的心境。
沉寂中,是誰家玉笛吹起了梅花三弄?它驚破梅心,預示了春的消息,也吹燃了詞人深埋的生命之火!
下片從憧憬的世界回到客觀現實:充彌天地的只是蕭蕭的小風疏雨!儘管大自然按照自己的規律。
冬盡春來,而生命的春天,卻已隨「吹簫人去」而永遠消逝,這怎不令人珠淚潸潸!「吹簫人」,秦穆公時人蕭史,他的簫聲能招引鳳凰。
後來他和他的妻子──穆公女弄玉雙雙仙去。
這個美麗的神話,既暗示了她曾有過的夫唱婦隨的幸福生活,又以「人去樓空」,傾訴了昔日歡樂已成夢幻的刻骨哀思。
最後落題,作一跌宕:縱使春到江南,梅心先破,但天上人間,仙凡杏隔,又如何傳遞春的消息!
這首《孤雁兒》確實不俗,以景襯情,用極具美感的語言將環境描寫與心理刻畫完美融合在一起,表達出對亡夫趙明誠的無限哀思和無盡懷念。
但是你覺得這首詞真的就如李清照所言「千古第一」了嗎?
詩詞這件事就是見仁見智。
每個人對古詩都有不同的見解,因為每個人從故事中了解到的詩人也不盡相同。
就像只讀背過高中課本中的李清照的我們,不會了解到李清照應和張耒而作的:何為出站輒披靡,傳為荔枝多馬死。
就不會知道李清照在政治上有頗有見解。
身處於男尊女卑的宋朝社會,李清照的一生經歷了戀愛,結婚,喪夫,再結婚,再離婚的經歷。
晚年李清照曾經在臨終前想要將自己的畢生所學教給一個女孩,卻不料反被教育:「女子無才便是德。」
命運就像是給李清照開了一場天大的玩笑,她生在家教正直而又寬鬆的環境中,卻又一生都與世俗鬥爭。
即便李清照擁有不輸於男子的才華與氣概,卻終究無法施展自己憂國憂民之心。
我們都只知道李清照的愁,卻不知道她的愁是為國,為家!
李清照的一生的太多,不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就能夠完整講述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了解李清照的詩詞來了解李清照的人生經歷。
這本書以李清照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李清照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通過李清照的詞風的變化重現了李清照如何從一位閨閣少女歷經世事之後百感交集的狀態。
李清照的詞,沒有那麼多的深刻的哲理,更加的淺顯易懂,運用,卻正是因為這淺顯易懂的詞,更加親民又暗含了少女情思。
李清照這位千載難逢的女詞人,無論再怎樣與當時的世道抗爭,還是喚不醒裝睡的人,扶不起飄搖的家。
年輕時的元氣在歷經磨難後的晚年,變成了即便是她用盡力氣,也載不動的「許多愁」。
還有這本《蘇軾詞傳》,更多的是在了解蘇軾的人生,也許我們也經歷過人生的坎坷,我們也被懷疑過,我們也失去過,且看蘇軾是怎樣笑看人生的。
這本書,將每一首詞背後的社會背景,發生的事件,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這位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這套書僅僅79塊錢,但是包括6位詩人的詩詞,有《蘇軾詞傳》,還有《辛棄疾詞傳》、《李清照詞傳》、《納蘭容若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詞傳》。
無論是「也無風雨也無晴」的蘇軾,還是「了卻君王天下事」的辛棄疾;
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李清照,還是「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李煜;
是「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性德,還是「見與不見」的倉央嘉措。
這些千古流傳的詞句都是值得我們收藏的,學習的。
如果您對這套書感興趣,就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品讀詩歌也是在品讀各位詞人曲折坎坷的人生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