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智慧人社」融入百姓生活

2020-12-12 中國政府網

3月25日,在烏魯木齊市社會保險管理局水磨溝區分局社保業務經辦大廳,烏魯木齊市民阿布都熱依木·克力木準備拿號排隊,給女兒繳納社保費。工作人員告訴他:「您不用排隊了,用手機就能繳費!」

打開微信小程序,查找「小招辦社保」,用手機號登錄,進入社保繳費……在工作人員手把手的指導下,不到3分鐘,阿布都熱依木就順利給女兒繳納了社保費。「這也太方便了,以後我在家就能搞定,不用往這兒跑了。」阿布都熱依木開心地說。

現在,辦理社保業務越來越便捷。有這種感受的不只是烏魯木齊市民。3月27日,莎車縣城中街道其乃巴格社區居民海爾古力·尼孜木丁,在入戶的當地社保幹部阿曼妮薩·伍拉木指導下,用手機下載新疆智慧人社APP,通過刷臉就完成了退休人員社保待遇資格認證。「以前要在指定時間去指定地點辦理,現在不管人在哪兒,用手機就能完成,真方便!」海爾古力連聲稱讚。

記者下載新疆智慧人社APP進行體驗,註冊登錄後,個人基本信息、參保信息、醫保帳戶、住院結算、社保待遇認證人臉識別技術等功能皆已開通,還能申請電子社保卡。有了電子社保卡,只要帶手機,就可辦理相關查詢業務。

據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信息中心副主任王國慶介紹,新疆智慧人社APP是一款智能服務APP,有了它,百姓隨時隨地動動手指,就能實現個人社保信息的掌上查詢。截至2月中旬,新疆智慧人社APP用戶已有17萬餘人。通過這款APP,近4萬人成功實現了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2萬餘人辦理了電子社保卡。

新疆智慧人社APP只是自治區人社廳加強信息化服務的一個縮影。為了讓參保單位、參保人員享受更加方便快捷的社保經辦服務,自治區人社廳制定並實施「網際網路+人社」2020行動計劃,開發了全區社會保險網上經辦系統,依託網際網路技術為單位和個人辦理社保業務,全區社保部門實現了數據共享。「前幾天我把社保關係從昌吉轉到烏魯木齊,原以為要兩地跑好幾次,沒想到憑身份證到轉入地跑一次就辦完了。」烏市市民楊夢說。

「如今,參保單位可通過社保網上辦事大廳辦理36項業務,參保個人也可通過該系統查詢相關參保信息。」王國慶說,自治區人社廳積極推進集「窗口經辦、網上辦事、基層平臺、自助服務、電話諮詢、移動服務」六位一體的「智慧人社」服務平臺建設,涵蓋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勞動關係等300多個服務事項,服務全區企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城鎮職工、退休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等各類人群。

社保卡補卡、換卡立等可取,城鄉居民社保刷卡繳費和待遇發放實現全程電子化,用電子社保卡就可在藥店掃碼購藥……隨著「智慧人社」建設的深入推進,各族群眾享受到了更加便捷的服務。「我們要繼續推進『網際網路+人社』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整體工作水平,為群眾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各族群眾共享信息化技術帶來的便利。」王國慶說。(記者 李春霞)

相關焦點

  • 「新疆智慧人社」手機APP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養老待遇認證是事關廣大參保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為進一步強化便民服務各項舉措,實現足不出戶即可完成待遇資格認證,全面取代集中認證、櫃檯認證方式,霍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全力推進「新疆智慧人社」手機APP應用。一方面加強對鄉鎮社保所工作人員的培訓,另一方面,通過電話溝通、面對面指導等方式推廣給廣大退休人員。
  • 喀什地區推行「新疆智慧人社」APP自助認證系統
    群眾少跑腿 信息多跑路   喀什地區推行「新疆智慧人社」APP自助認證系統>   「新疆智慧人社」APP自助認證系統正在喀什地區廣泛推行,今年以來,喀什地區108971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職工,已有44678人使用這款軟體完成了領取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認證工作。
  • 「新疆智慧人社」手機APP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29日電(楊文娟 吾木爾汗)今年以來,巴裡坤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不斷推進「智慧人社」試點工作,廣泛推行社會保障卡在廣大城鄉居民中的使用,通過「智慧人社」手機APP辦理各項養老保險業務,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 「智慧人社」為群眾提供便捷服務
    新疆新聞在線網4月19日消息(新疆臺記者董智勇、通訊員熱米拉):眼下,我區打造集窗口經辦、電話諮詢、移動服務等於一體的「智慧人社」服務平臺,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務。這兩天,烏魯木齊市民古力尼歌·艾合買提患上了感冒,她通過「新疆智慧人社」手機APP申領到的電子社保卡,在藥店成功掃碼購買到了感冒藥。
  • 乳山:讓閱讀融入百姓生活
    城市書房可以有效解決公共閱讀服務「最後一公裡」的問題,讓閱讀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近年來,乳山市通過設置多處城市書房,優化閱讀環境和服務,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品質,滿足市民的閱讀需求和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城市書房集閱讀、辦證、借還於一體,與乳山市圖書館總館通借通還,彌補了城市公共閱讀空間的不足,解決了公共文化建設「最後一公裡」的問題,為群眾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智慧化的閱讀服務。到2020年7月底,三家城市書房外借量近11萬冊次,流通圖書21萬冊次,接待讀者近15萬人次。
  • 城市公園讓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這不僅是城市發展理念轉變的寫照,更是一種城市文化的表達,在滿足城市快速發展要求之時,不忘增加城市的宜居性,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而新理念指導下的城市公園,內部更是精益求精,將文化和精神越來越融入百姓的生活和情感。城市公園多以植物作為基礎景觀元素。
  • 讓非物質文化遺產 融入尋常百姓生活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智慧人社」實現線上查詢專業技術職稱電子證書新功能
    近年來,自治區積極打造集窗口經辦、電話諮詢、移動服務等於一體的「智慧人社」服務平臺,為各族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人社服務。近日,「智慧人社」服務平臺又上線了新功能,在平臺中就可實現專業技術職稱電子的查詢和驗證。據悉,自治區人社廳印發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電子證書管理辦法(試行)》自8月15日起施行。
  • 如何在新疆人社app查詢下載專業技術人員電子證書?手把手教會你!
    天山網訊(記者馬蓓報導)2020年8月15日起,新疆全面開啟職稱證書電子化。專業技術人員足不出戶即可查詢驗證下載列印職稱證書,職稱服務更加便捷高效。  9月25日,記者從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實際,為進一步服務好廣大專業技術人員,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已在「新疆智慧人社」客戶端、「新疆人社12333」微信公眾號開通專業技術人員職稱電子證書服務。  據介紹,實行電子證書以後,不再統一發放紙質證書。電子證書設置二維碼、電子印章等多重數位化防偽。
  • 騰衝市艾思奇百姓宣講團到人社局宣講
    原標題:騰衝市艾思奇百姓宣講團到人社局宣講12月14日,騰衝市艾思奇百姓宣講團到騰衝市人社局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會上,騰衝市委黨校教師、艾思奇百姓宣講團講師黃彪老師緊扣《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宣講主題,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大意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全會的重要思想和重要論斷、2035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目標、全會提出的重點任務、堅持黨的全面領導6個方面對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系統解讀和宣講。
  • 南陽:「智慧人社」開啟「三維」服務模式
    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說,南陽市人社局主動站位全局、主動履職盡責、規範權力運行,以「三亮三評」為抓手,狠抓領導作風轉變、服務效能和服務質量,圍繞「智慧人社」,構建高效便捷大數據服務平臺,開啟「提高服務溫度、縮短服務距離、倒逼服務質量」的「三維」服務模式,搭建起了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
  • 常州人社聯合聽雲等創辦「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
    來源:時刻頭條11月25日,由常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以下簡稱常州人社)、北京基調網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聽雲)、常州大學以及江南農村商業銀行(以下簡稱江南銀行)聯合主辦的智慧人社用戶體驗聯合創新實驗室成立儀式在常州舉行。
  • 新疆日報社改革:新疆經濟報社、今日新疆雜誌社、天山網併入
    新疆日報社改革:新疆經濟報社、今日新疆雜誌社、天山網併入 姜帆/@經濟日報 2018-11-25 12:16
  • 南寧社區投放「智慧人社」自助機市民在家門口可辦近百項人社業務
    本報南寧訊 (記者/楊波 通訊員/韋雨丹)記者從南寧市人社局獲悉,該市在部分社區投放了217臺「智慧人社」自助服務一體機。2021年,南寧市民在家門口即可辦理近百項人社業務。南寧將配備「智慧人社」自助服務一體機納入為民辦實事就業社保便民服務項目,由南寧市人社局為全市鄉鎮、街道及部分社區配備217臺「智慧人社」自助服務一體機。日前,該項目建設完成,所有自助服務一體機投入正常運行。「自助服務一體機的操作基本都是觸摸式,刷身份證或社保卡、電子社保卡立時登錄,中老年市民也很容易上手。」
  • ...烏魯木齊市百姓植樹節準備就緒,明日與你相約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
    4月21日,第十三屆烏魯木齊市百姓植樹節將在新疆天山野生動物園開幕。目前,植樹活動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明日市民開「種」。4月19日,記者從第十三屆烏魯木齊市百姓植樹節活動組委會獲悉,本屆百姓植樹節植綠面積及樹木種類上都較往屆有所增加,工作人員已提前挖好了38條溝槽,等待栽植的千餘棵白榆、大葉榆、山桃、山杏等樹木也已「就位」。
  • 濱州博興:人社服務平臺 百姓身邊的民生家園
    「人社服務進村居、服務群眾零距離」。截至2020年12月17日,首批聯合建設的77個村級人社服務點已掛牌運營,正式向居民開放。  「再也不用大老遠跑到縣城上去了,村裡的人社服務點就能繳社保、繳電費,還能辦理存取款業務,農資化肥也能買的到,是真方便啊。」來自喬莊鎮梁樓村的付先生說。人社服務平臺,是博興縣人社局與博興農商銀行深度聯合,共同搭建的社銀合作民生項目。
  • 【地評線】桂聲網評: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入尋常百姓生活
    編輯:覃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增強民族身份感和認同感的引航燈、社會和諧的助推器、國家發展的軟實力、促進民族團結的壓艙石,體現著民族精神,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歷史脈絡和魅力,理應讓民眾更多地參與其中,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尋常百姓家
  • 鄉村儒學融入百姓生活,讓「裡仁為美」深入人心
    據介紹,前幾年,村裡有不少人都在外打工掙錢,可腰包鼓了,腦袋卻空了,村民之間感情很淡,甚至出現了不少因為田地、老宅引發的糾紛。近年來,東仲都村通過村民身邊的人和事,對群眾進行看得見摸得著的四德教育,並開設了特色儒學課程,村裡形成了人人爭著做好事、當好人的風氣。如今,村裡不僅沒了爭執,好人好事還層出不窮。通過鄉村儒學講堂的教育,村民也感受到了文化建設帶來的改變。
  • 惠民演出好戲多 百姓生活樂陶陶
    新疆日報記者/李 菡7月20日,走出由新疆藝術劇院話劇團創演的新劇目《向上走 向下走》首演現場,烏魯木齊市民陳國新一家三口顯得特別開心:「這個劇既幽默又感人,真不錯。」陳國新說,這兩年,家門口好看的演出越來越多了,票價也便宜,節假日裡與家人朋友一起來劇場看演出,成了他們業餘生活的一部分。
  • 產業園不止生產,還要融入城市生活
    隨著城市城市發展半徑的不斷擴容與人們對辦公與生活需求的水漲船高,傳統的產業園區逐漸被時代淘汰,新興的產業園區則被賦予了新的使命,即融合產業與城市的發展,既要讓園區融入城市生活,又要讓園區成為城市生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