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付玉成 通訊員 賈海寧 李秀玲
九月,冬棗飄香。17日,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在濟南召開,記者從現場獲悉,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全面啟動,節會時間9月20日-10月20日。
據了解,本屆節會堅持「為民、務實」理念,突出群眾參與性,推廣霑化冬棗全流程標準化產銷模式,提升「霑化冬棗」品牌辨識度,擴大線上銷售規模,「以棗為媒」,發揮「宣傳、促銷、旅遊、招商」作用,以「放飛夢想 棗贏未來」為主題,舉辦一屆貫穿霑化冬棗採摘季,更有特色、更有效益、更有影響的大會。
「我們始終秉承『政府搭臺、為民辦節』的理念,已連續21年成功舉辦霑化冬棗節,提升了霑化冬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帶動了全區廣大棗農增收致富,成為富民強區的支柱產業、特色產業。一顆『小冬棗』讓棗農挑上了『金扁擔』。」霑化區委副書記、區長劉長海說。
據了解,節會期間將舉辦霑化冬棗「尋找全國最美星推官」評選大賽;舉辦冬棗大賽。評選高標準示範園、優秀棗農、冬棗產業發展先進鄉鎮、先進村,通過典型示範,引導霑化冬棗產業高質量發展;舉辦第五屆霑化冬棗電商節、首屆霑化冬棗電商創業大賽暨「新合作」產銷對接洽談會;舉辦「雙招雙引」推介會;舉辦「智匯霑化共贏未來」棗鄉人才創業大賽;組織舉辦系列文化旅遊等活動。
以棗為媒,以會結友。霑化冬棗節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成為聞名省內外的「金牌節會」。霑化冬棗節會在向國內外宣傳推介霑化冬棗、擴大霑化冬棗知名度美譽度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促進了霑化冬棗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帶動了農民收入提升。今年,霑化區圍繞「產業增效、棗農增收」兩大主題,按照「完善一個規劃、推行一個模式、實現一個轉換、建設一個示範園、構建一個體制、培育一批企業、擦亮一個品牌」「七個一」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霑化冬棗標準化建設工程,深入開展示範園區建設、旅遊採摘長廊建設、沃土工程、品種改良、設施栽培、新技術集成應用等重點工程,完成沃土工程17357畝,新建肥水一體化設施3510畝,完成「沾冬2號」改良2萬畝,新建冬棗大棚4265畝,加速推進霑化冬棗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目前,全區50萬畝冬棗陸續成熟,預計今年的總產量將達6億斤,冬棗品質較往年明顯提升。2018年、2019年、2020年「霑化冬棗」連續三年品牌躋身全國地標產品100強,霑化冬棗產業產值連續10年突破30億元,帶動棗農人均冬棗純收入連續8年超過8000元,形成集種植、銷售、研發、儲藏、物流、加工和旅遊於一體的產業集群,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優的冬棗主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