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霑化,看生態美景風光

2020-12-22 濱州網

走進霑化,小編帶您欣賞霑化生態美景

身為霑化老鄉,你是否曾經欣賞過霑化的美景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接下來,小編帶你領略一下霑化生態美景吧!走,我們走起!!!

來,來,來,跟小編的節奏一起

向下滑動欣賞霑化各景區美景吧!

第一站 霑化人民廣場-霑化政府大樓

第二站 徒駭河公園

霑化徒駭河公園是霑化區投資最大、工程量最大、建築面積最大的市政公用工程。碧藍浩瀚的寬闊水體上,河海綠地的氣息撲面而來;參差別致的黃石山,高低錯落的樹木,或享受園林的自然生態,或垂釣姜太公釣魚島,徜徉在林間路上,有說不完的愜意。徒駭河公園主要由大禹廣場、兒童廣場、漁鼓戲廣場、姜太公釣魚島4大主題組成,此外,還有亭臺樓榭13座,大小廣場19個,親水平臺和碼頭等景觀28處。公園既大氣壯美,又精緻清秀,她一步一景,一景多圖,一圖多案,景觀轉換多樣繁雜,是一座集水景、建築、園林、雕塑、石刻、小品與一體的大型景觀博物館,也是霑化最具標誌性的建築景觀。公園充分融合南國風情和北國風景特色,充分考慮霑化歷史文化元素和現代發展理念,使這裡成為集中展示霑化歷史和人文文化的「露天博物館、文化館」。

徒駭河公園

徒駭河畔打漁人

徒駭河秋色

第三站 下窪冬棗園美景

下窪冬棗園屬於國家3A景區,位於中國冬棗之鄉原產地——霑化區下窪鎮。景區是以「品嘗霑化冬棗,體驗農家風情,享受自然休閒」為主題,以冬棗採摘園景點為主體的生態農業觀光型旅遊景區。

景區自建立起,以周圍特色性自然與人文景觀, 以「一線」(平於水庫公園——冬棗研究所——張王河汊公園——50裡冬棗長廊——思源湖)、「二場」(東西兩大冬棗交易市場)、「三林」(明星林、博士林、作家林)、「四園」(觀光園、休閒園、市場園、採摘園)為中心,突出了濃鬱的冬棗文化,有冬棗嫡祖、天女獻棗(雕塑)、科研科普區、冬棗示範園、棗鄉藝苑以及認養冬棗林等獨具特色的景觀,集觀光、採摘、旅遊、科普、考察、休閒於一體。自1999年以來,霑化區每年舉辦的冬棗節,吸引了大量遊客。景區主要配套景點有馬武村霑化冬棗生態旅遊採摘區(綜合性生態旅遊服務景點)、東平村霑化冬棗旅遊示範區(高新科技示範樣板區,也是萬畝綠色冬棗栽培三大核心區之一)、 霑化冬棗研究所與渤海高新技術苗木繁育場(擁有目前全國唯一利用組織培養高新技術繁育冬棗苗木的基地)、秦口河和張王河汊(垂釣場所)、思源湖(全縣最大的水庫)、中華第一大冬棗交易市場(全國最大的霑化冬棗交易批發市場)等。

第四站 古城文化美景

霑化古城是千年古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老縣衙、文峰臺、文廟等10多處歷史古蹟和文化遺址至今留存,渤海大鼓、剪紙、鴛鴦嫁老雕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留於民間。「文化古城」的每一處景點都依託不同的載體,每一個載體都發揮了自身特點,從不同的側面展現了古城歷史文化的豐富內涵。

魁星樓

文軒坊

大成殿

姑子庵井

第五站 霑化博物館

霑化博物館是霑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標誌性建築和優秀歷史文化的集中體現地,展覽以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和霑化獨有的海鹽文化為主題,運用聲電光、多媒體等現代化高科技展示手段,彰顯了霑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魅力。

第六站濱海溼地美景

霑化海岸綿長,溼地、灘涂、鹽田和蝦場廣布,原生植被豐富、原始生態保持良好,有鳥類246種,獸類20種,棲息著丹頂鶴、白天鵝、灰鶴等大量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沿海海洋生物160種,馳名中外的渤海梭子蟹、渤海毛蝦、開凌梭魚、東方對蝦和被譽為「天下第一鮮」的大文蛤就產於這裡,是趕海拾貝、觀潮戲鷗、垂釣休閒、挖蟹釣蜆的好去處。沿海百萬畝鹽田廣布,鹽山堆雪。蔚為壯觀的風車陣聳立在渤海之濱,上接藍天白雲,下連千裡滄海,將成為一處集觀光、遊覽、科教於一體的高科技環保生態型旅遊景點。

我相信,真正的旅行其實是一次心靈的行走。那麼,在這裡,只有行走,只有尋找,當汽車或者徒步來到霑化各生態美景區,一切清晰了站在大地上,已然可以觸摸了,對嗎?所有的感受只有自己能深深體會。

相關焦點

  • 山東十一山水遊生態遊受熱捧 大裂谷玩漂流霑化摘棗
    登山親水,可以放鬆心情,同樣走進田間地頭也可以怡然自樂。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到濱州霑化冬棗生態旅遊園,一起體驗摘棗的樂趣,享受郊野的恬淡美景。  霑化:甜超荔枝脆超梨 生態園內摘冬棗  在國家4A級旅遊景區--霑化冬棗生態園,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品嘗到正宗的霑化冬棗,而且可以與大自然親密接觸,遊園、採摘、賞景,盡享生態遊的魅力。  冬棗作為棗中極品,有水果之王的美譽。
  • 霑化冬棗節
    為全面落實江總書記「5.31」講話精神,認真實踐「三個代表」,應對加入WTO的挑戰,積極主動地加強霑化與世界各地的聯繫,為農民和企業走進國際市場築路搭橋,促進霑化改革開放步伐和經濟跨越發展;為搭建一座霑化與世界交流的平臺,推介霑化冬棗,推介霑化的企業和產品,宣傳開發霑化的旅遊資源,加強霑化與世界各地的經濟、文化及人員的交流和往來,讓世界了解霑化,讓霑化從更深刻廣泛地程度上融入世界,2002年10月3
  • 第二十二屆霑化冬棗節八項主題活動發布
    據了解,本屆節會堅持「為民、務實」理念,突出群眾參與性,推廣霑化冬棗全流程標準化產銷模式,提升「霑化冬棗」品牌辨識度,擴大線上銷售規模,「以棗為媒」,發揮「宣傳、促銷、旅遊、招商」作用,以「放飛夢想 棗贏未來」為主題,舉辦一屆貫穿霑化冬棗採摘季,更有特色、更有效益、更有影響的大會。
  • 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辦
    ,9月17日,由霑化區委、區政府主辦的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在濟南舉辦。與會人員觀看了霑化宣傳片,聽取霑化冬棗產業、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情況。霑化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出的關於冬棗產業如何發展、冬棗節系列活動如何與當地文化旅遊融合、「霑化冬棗」品牌如何保護及強化打造的問題。
  • 廈門霑化冬棗冒牌多 正宗霑化冬棗皮薄肉脆味甜
    要想購買正宗霑化冬棗,可不能光看外包裝箱。「現在市場上幾乎所有的棗子都標有『山東霑化冬棗』字樣。」一位水果經銷商告訴記者,凡是7-9月中旬上市的棗子,都是來自山西、河北的梨棗和婆棗。打上了霑化名,只為沾沾人氣,混混銷量。
  • 山東霑化:小冬棗長成富民大產業
    1984年,霑化在下窪鎮秦口河流域發現56棵老冬棗樹,當地政府敏銳地意識到擁有「甜超荔枝脆超梨」口感的冬棗發展前景廣闊,便積極引導棗農種植冬棗。  隨著冬棗種植面積逐年擴大,部分棗農出現片面追求產量的現象,冬棗品質受到嚴重影響。
  • 霑化冬棗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10月3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樂享假日 祝福祖國》,其中提到山東霑化50萬畝冬棗豐收,吸引遊客採摘。賞美景、逛集市、觀民俗,暢遊祖國大好河山。國慶中秋假期,人們走出家門,享受美好假日。山東霑化50萬畝冬棗豐收,吸引遊客採摘;浙江長興太湖古鎮的水舞煙花秀美輪美奐,國慶前三天附近自駕遊達10萬多輛;在三大紅軍會師地甘肅會寧縣,來自甘肅、寧夏的500多種扶貧農產品正在展出,來這兒旅遊,不但可以逛農村集市,還可以看
  • 霑化投資1.5億建客貨中轉站
    □通訊員 趙清國 報導  本報霑化訊 當前,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開發、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開發在霑化疊加,霑化交通迎來了科學發展、加速超越的春天。霑化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馬新虹告訴筆者,依託霑化火車站,建設濱沾鐵路物流園區,實現公鐵聯運,降低運輸成本;依託霑化城東工業園,建設霑化縣交通物流園區,為霑化城東工業園相關產業生產和流通提供物流中轉;依託濱州港萬噸級深水港區建設濱州港東港物流園區,為北海新區與臨港工業的相關產業生產和流通提供物流中轉,力爭年內完成項目立項,儘快開工建設。
  • 霑化撤縣設區 濱州中心城區成真正「海濱城市」
    濱州中心城區成真正「海濱城市」 濱州市陸地面積、人口數量、未利用土地均佔《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三分之一強,是主戰場和核心區,但只有濱城區一個市轄區,城市腹地狹小、發展空間不足,嚴重影響了濱州在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這一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的功能發揮。
  • 與您分享西藏美景,領略西部獨特的風光,走進久違的大自然
    與您分享西藏美景,領略西藏獨特的風光,走進久違了的大自然。提到西藏,首先會有很多人自然聯想到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在藏語中意為高山流下的雪水,被藏族人視為「搖籃」和」母親河「。它是中國海拔最高的大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北麓的傑馬央宗教冰川,由西向東,橫貫西藏南部。
  • 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啟動
    9月17日,濱州市霑化區人民政府在濟南召開了第二十二屆濱州霑化冬棗節新聞發布會暨啟動儀式。記者從會上獲悉,霑化冬棗節將於9月20日正式啟動,節會時間為9月20日-10月20日。據了解,本屆節會堅持「為民、務實」理念,突出群眾參與性,推廣霑化冬棗全流程標準化產銷模式,提升「霑化冬棗」品牌辨識度,擴大線上銷售規模,「以棗為媒」,發揮「宣傳、促銷、旅遊、招商」作用,以「放飛夢想 棗贏未來」為主題,舉辦一屆貫穿霑化冬棗採摘季,更有特色、更有效益、更有影響的大會。
  • 霑化至臨淄高速公路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11月30日上午,霑化至臨淄高速公路工程正式啟動建設。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江成宣布啟動。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佘春明出席啟動儀式。據悉,霑化至臨淄高速公路起點位於秦濱高速(在建)與榮烏高速相交的霑化西樞紐立交,終點位於濟青高速淄博東樞紐立交。項目全長107.6公裡,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2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34.5米,總投資195.6億元。
  • 秦濱高速埕口互通至霑化樞紐互通段通車
    本報11月16日訊(記者 戴升寶)由強榮控股集團投資建設的秦濱高速埕口互通至霑化樞紐互通段今天建成通車,標誌著我省第一條完全由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和運營的高速公路誕生,成為民企與政府合作的BOT高速公路樣板工程。
  • 濱州霑化:打造"冬棗之鄉"大品牌 詮釋文旅融合新氣象
    ,被評為山東省重點鄉村旅遊節事活動和"好客山東休閒匯"最佳休閒主題周;山東省低空旅遊發展大會暨旅遊裝備博覽會,在全省乃至全國範圍內打響了霑化通用航空旅遊品牌;2020年霑化冬棗節期間霑化區共接待遊客209.87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8.1億元。
  • 中國生態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贛南蘇區採訪活動啟動
    7月29日,「中國生態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贛南蘇區綠色生態採訪行」活動在革命老區江西省贛州市啟動。今年是「兩山論」發表15周年,本次活動主題的為「踐行『兩山理論』打造『江西樣板』」。中國生態旅遊美景推廣計劃•走進贛南蘇區媒體採訪團來到江西第二屆森林旅遊節主會場大餘縣丫山採訪
  • 徒駭河霑化段力爭年內實現復航!
    霑化城區的徒駭河中,一艘艘挖泥船正在緊張作業。這條貫穿霑化的「黃金水道」近日開始了清淤、疏浚,力爭年內實現復航。徒駭河是我省第二大河,在霑化入海。直到上世紀90年代,48.5公裡的霑化段河道寬闊、水流暢通,航運發達,位於下遊的富國港船舶往來興旺。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霑化壩上閘下遊河道淤積嚴重,受潮水限制,僅季節性通航,富國港也曾一度停用。近年來,隨著「經略海洋」及「海上霑化」戰略的深入實施,徒駭河壩上閘下遊段河道淤積成為制約周圍縣區乃至整個魯北地區經濟發展的瓶頸。
  • 北海城區及北海到霑化無棣公交全免費
    區黨工委副書記單紀亮宣布「區內免費公交暨北海至無棣、霑化免費公交啟動」。  當日,記者走進新開通的城區免費公交車,寬敞明亮乾淨的車內溫暖如春。  北海至無棣線路首批投入車輛4部,共計26個班次,設立北海新區6個站點和無棣城區多個站點;新開北海至霑化公交線路,首批投入車輛2部,8個班次,設立北海及霑化城區5個站點,中途不停實現快速直達。
  • 霑化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11月底前開建
    由於地處入海河流下遊,海域和水域面積廣闊,園區和企業分布較為集中,上遊客水流經霑化進入渤海,水環境管控壓力巨大。為進一步提升區域水環境和海洋環境質量,改善周邊生態環境,霑化區委、區政府投資2.5億元在三個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末端及沿渤海鄉鎮(馮家鎮)建設人工溼地水質淨化工程項目,總佔地面積約2200畝,通過淨化處理進一步削減汙水處理廠達標排放尾水的汙染物,確保入渤海水質提升。
  • 秦濱高速埕口互通至霑化樞紐互通段建成通車
    秦濱高速埕口互通至霑化樞紐互通段建成通車 2020-11-16 17: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山東省霑化: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 推進遠洋漁業
    作為濱州市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為解決有船無港的實際困難,我區提出了建設霑化一級漁港設想。項目於2007年6月經農業部立項批覆。項目地點位於套爾河下遊東岸,濱州港大堡碼頭以南,霑化鹽場以北。項目已於2008年10月4日奠基開工。一期工程預算投資人民幣2643.5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