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霑化: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 推進遠洋漁業

2020-12-25 水產養殖網

山東省霑化: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 推進遠洋漁業

2019-12-16 09:1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        瀏覽量: 6417 次 我要評論
一、發展概述

霑化區海岸線長162公裡,淺海灘涂面積284.5萬畝,是山東省海洋漁業大區。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海洋產業,牢牢抓住「海上山東」建設這一歷史機遇,提出了建設「海上霑化」戰略方針,實現了海洋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相繼被評為「全國海域使用管理示範區」和「全國漁業文明執法窗口單位」。全區有海洋漁業從業人員4萬人,其中有1.8萬人直接從事海洋捕撈、海水養殖及加工流通業。2018年,實現海洋漁業產值(一二三產)68.57億元,其中水產品產量17.13萬噸,水產品產值21.42億元,漁民人均純收入2.27萬元,「漁業致富」已成為廣大農村奔小康的重要途徑,海洋漁業經濟已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海水養殖業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勢態。我區現有海水養殖面積38.4萬畝,主要分布於濱海鄉19.9萬畝,海防辦事處3000畝,馮家鎮2000畝,淺海封灘護養18萬畝。年養殖產量13.4萬噸,產值15.79億元。近年來,我們以科學的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強化漁業科技在生產中應用,先後成立了霑化區水產研究所、漁業技術推廣站和魚蝦病防治中心等漁業技術推廣和病害防治機構,霑化區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正在建設之中。不斷引進推廣新的品種和養殖技術。截至目前,我區海水養殖品種已由過去單一的對蝦發展到對蝦、海蜇、海參、梭子蟹以及貝類等多種養殖品種,養殖模式也由過去單一的粗養模式向工廠化、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發展,蝦池造礁養參、圍欄養蝦以及雙茬養殖技術、混養技術的推廣應用,使海水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顯著提高。尤其是我省近海資源修復工程啟動以來,我區相繼建立了文蛤、泥螺兩個封灘護養基地,護養面積發展到18萬畝,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二)海洋捕撈結構得到優化。全區海洋捕撈漁船274艘,年捕撈量4.01萬噸,產值6.01億元。1999年,國家提出了海洋捕撈「零增長」的目標,2002年實施了捕撈漁民轉產轉業工程,推行了捕撈漁船強制報廢制度。對此,我們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提出了壓縮近海捕撈強度,大力發展遠洋、遠海漁業的發展戰略。幾年來,通過引資、合資等形式建造300馬力以上大洋性漁船40餘艘,(在2018年度整合建鋼殼船6艘),全部安排在黃海、東海和中日、中韓漁業協定區作業,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強制報廢近海捕撈漁船72艘,730名漁民「洗腳上岸」。此舉,使近海資源得到明顯恢復,遠海資源競爭力明顯增強。

(三)水產品貿易發展迅猛。漁業生產的持續發展,促進了水產品加工貿易的發展。2018年,全區實現水產品交易額近50億元。在馮家鎮經濟園區,相繼建成了王爾莊、魯北、付家、範莊等5個專業性水產市場,形成了功能完善的市場網絡體系。其中王爾莊海蜇批發市場多年來穩坐全國頭把交椅,產品暢銷俄羅斯、日本、東南亞及世界各地,被農業部列為全國定點市場,魯北水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列全國百強市場第51位,兩大市場2018年分別實現交易額22億元和28億元,雙雙被評為「2006年山東省十大水產品交易市場」,2008年初,王爾莊市場被命名為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

(四)水產品加工規模迅速膨脹。城東工業園優必選食品有限公司為全市水產品加工規模、檔次最高的水產品深加工企業,主供東北及京津塘外商獨資超市,產品供不應求,年加工能力7000噸,產值超過2億元。落戶馮家鎮工業園區內投資過千萬元的水產品海產品深加工項目已達8家,其中總投資3200萬元的以鮮貨加工為主的萬盛隆、總投資5000萬元的以乾貨加工為主的富盛隆和以海蜇深加工為主的王爾莊隆旺海蜇深加工項目已投產運營。水產品加工業的興起,極大地提升了產品檔次,延伸了海洋漁業產業鏈條。



(五)漁業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作為濱州市重要的漁業生產基地,為解決有船無港的實際困難,我區提出了建設霑化一級漁港設想。項目於2007年6月經農業部立項批覆。項目地點位於套爾河下遊東岸,濱州港大堡碼頭以南,霑化鹽場以北。項目已於2008年10月4日奠基開工。一期工程預算投資人民幣2643.53萬元。其中,中央財政投資1720萬元,新建順岸碼頭480米;港池開挖2100立方米,陸域回填5萬立方米,港區道路5600平方米,配套漁政指揮中心、環保、、電氣、消防及通訊導航設施,一期工程完成後,可容納各類船舶1000多艘,為霑化以及周邊市區的漁船集散中心、漁政管理指揮中心和臨港經濟中心,對海洋漁業安全生產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將對北海新區建設、海洋產業發展、船舶製造及零部件產業鏈的延伸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

(六)海洋執法能力得到加強。近年來我區緊緊圍繞「依法興海、熱情服務」的工作方針,認真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健全了海洋管理、海洋監察、漁船管理、漁業資源管理和海洋環境保護等專項執法隊伍,形成了完善協調的海洋管理體系,海洋綜合管理步入了法制化、科學化、規範化軌道。一是海域管理制度日趨規範。省政府頒發了《山東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市政府印發了《關於公布實施濱州市海岸線的通知》、區政府先後制定了《霑化區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海域使用管理的意見》、《關於加強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管理的意見》和《霑化區海域使用管理示範活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為海洋行政執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切實把好海域使用申請審批關、確權登記關和海域規劃關。實行了海洋監察岸段分工制度,完善了海域使用內部會審、限時辦結、公示公告、海域使用金減免審批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海域使用審批程序進一步規範。二是海域資源和環境保護受到普遍重視,開發與保護同步發展。我區一直高度重視海洋環保工作,強調經濟、社會、環境效益並重的海洋經濟發展理念。先後建立了黑駝子島保護區、蘆葦溼地保護區和18萬畝的淺海灘涂貝類生態養殖基地。不斷加強海洋環境監測和治理力度,海上汙染源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實施了嚴格的伏季休漁制度,加大對水生動物的保護和管理力度,嚴厲打擊電、炸、毒魚等非法捕撈行為,對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產生了積極影響。

二、綠色發展做法

霑化區的優勢在海洋,潛力在海洋,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的召開,給我區發展海洋經濟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面對國內外海洋開發競爭日益激烈的形勢,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能裹足不前,而是進一步提高認識,明確目標,合理調整產業結構,推動海洋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向科學管海要效益。隨著國家嚴格控制土地指標審批政策的進一步深入,沿海各地出現了海域開發熱潮並引起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曾多次就如何合理開發利用海域資源、適度控制海域開發過熱現象、嚴格海域使用審批程序、海洋環境保護等問題到基層調研,並擬於近期國家將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嚴格控制海域使用指標,進一步規範海域使用審批程序。下一步:一是要加強海域資源使用和管理。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完善海域使用審批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加強地方配套制度和執法隊伍建設,形成完備的海洋綜合管理法律體系;二是搞好我區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和海洋功能區劃;三是進一步完善海洋管理措施,實施近岸海域全面監管,全面控制管轄海域內的各種違法活動及突發事件。進一步增強海洋資源保護意識,及時查處各類破壞海洋資源和環境的行為,形成布局合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相統一、開發與保護相協調的海洋漁業發展新格局;四是抓住目前海域使用審批政策相對寬鬆的有利時機,積極做好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採取簡化手續和按國家最低標準徵收海域使用金的辦法,為投資我區的臨海項目儘快辦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權證書》,以切實維護投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二)建設霑化漁港經濟區和漁業經濟園區,加快市場建設,向產業規模要效益。一是招商引資等多種形式,加快推進漁港建設。力爭3年內使霑化一級漁港形成港口經濟產業集群。通過港口建設,為船舶製造及零部件產業鏈的延伸提供有力的基礎支撐;加速推進馮家經濟園區和城東工業園兩個漁業園區建設,進一步壯大王爾莊、魯北等市場規模和管理水平,使其發展成為集漁、工、貿一體的漁業產業化集群,實現公司加農戶、產供銷、技工貿「一條龍」產業化運作,進一步拉伸產業鏈條。

(三)以高新技術提升海水養殖產量和質量,向科技要效益。一是要抓好海水養殖水域規劃,確定科學的養殖容量,鼓勵和推廣生態養殖方式,大力推進無公害生態養殖技術。發揮我區文蛤海底增養殖這一優勢產業,形成獨具特色的海水養殖優勢產業帶;二是加強水產苗種和病害防治體系建設,霑化區水生動物疫病防治站儘快建成使用,使海水養殖實現從苗種到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提高養殖產品質量;三是加強名優新養殖品種的引進、開發和推廣工作,開發一個品種,深化一門科學,形成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四是建設高標準海洋與漁業科技園,集中科研力量,建成一處集生產、教學、科研和應用開發於一體的產業孵化基地。



(四)鼓勵發展遠洋漁業,向遠海外海要效益。一是控制近海捕撈強度,擴大淺海護養面積,恢復海洋生態資源,保持海洋生態平衡。二是按照政府推動、市場引導、企業運作、政策扶持和加快發展的思路,積極組織遠洋遠海漁業資源的探捕,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加強和規範遠洋漁業的管理,提高遠洋漁業的綜合素質,實現我區遠洋漁業的健康發展。

(五)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業,向提高產品附加值要效益。水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是漁業生產活動的延續,我區豐富的漁業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為發展水產加工業良好的條件。一是培植一批如王爾莊、海金食品等具有活力的水產品加工企業,通過加強技術改造,促進適銷對路產品的研發,不斷提高市場佔有率;二是積極引導水產加工企業充分利用當地豐富的低值漁類和貝類資源,向營養保健型和生物製藥型方向發展;三是建設霑化區水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積極推動水產企業質量認證工作。建立健全水產品標準體系、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保證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建設,把食品安全貫穿於整個產品加工過程。

(六)適度發展觀光休閒漁業,向新興行業要效益。觀光休閒漁業將漁業生產、漁村風情與觀光旅遊、休閒娛樂緊密融合,使人們回歸自然、領略風光、豐富生活。它作為一門新興產業正悄然興起,並以其特有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人的視線。我區有海天大道、蘆葦溼地、風力發電、養殖池塘等豐富的自然景觀,發展休閒漁業條件得天獨厚。發展休閒漁業要以「住海濱、玩海水、觀海景、釣海魚、吃海鮮、買海貨」為基本特色:一是開發垂釣休閒型。在淺海養殖區設置遊船、漁排,在精養池塘設置垂釣點,形成以養殖生產為主,垂釣為輔的經營方式,增加漁民收入;二是開發參與活動型。利用漁業生產場地、漁船工具、漁業產品,通過策劃設計,開展漁家生產生活體驗活動,讓遊客在直接參與到生產生活中去,以體驗到休閒漁業的樂趣;三是開發旅遊度假型。適時建設海濱浴場、海濱賓館、潛水觀光、海底世界等高級娛樂項目,迎合現代都市人旅遊觀光和度假休閒的雙重需要。

三、取得成效經驗

本創建活動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外,還可通過項目的示範帶動作用,促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增收,三大效益明顯。

(一)經濟效益

每年比活動前實現產值增加2億元,增幅達到25%,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社會效益明顯

該活動屬技術型產業,年可安排155名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增加農民勞務收入387.5萬元。通過活動的實施,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實現了農業產業化,農民增收了,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我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全面發展,對全區社會經濟的騰飛產生巨大效益,社會效益顯著。

(三)綜合效益顯著

本項目的實施,帶動我區300多戶養殖戶進行標準化健康養殖,為我區及周邊地區的市場和加工企業提供安全可靠的水產品,實現綜合效益。(出處:中國水產)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持續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漁業強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有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也取得了實效。資源養護、遠洋漁業、漁業設施裝備水平、漁業科技支撐能力、漁政執法監管等都向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上新臺階。
  • 2020年山東省水產品加工業產值將達到2000億元
    山東省將通過提升水產養殖業等五大主導產業發展水平、推進現代漁業園區建設工程等五大工程和構建資源環境保護體系等五大體系方面促進「海上糧倉」的建設。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副廳長宋繼寶介紹,為了早日實現「海上糧倉」的任務和目標,山東省提出了五大產業、五大工程和五大支持體系。
  • ...2020年山東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的通知【魯農漁字〔2020〕12號】
    山東省農業農村廳   2020年3月24日   2020年山東省漁業漁政工作要點   2020年全省漁業漁政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漁業改革創新高質量發展推進會、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業農村局長會議安排部署
  • 山東榮成遠洋漁業揚帆加速 成市漁業經濟新增長點
    擁有遠洋資格企業17家,專業遠洋漁船247艘,今年前11個月共完成遠洋捕撈產量4.96萬噸、產值7.0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2.4%和23.2%……這一連串數字充分表明,遠洋捕撈業已成為山東省榮成市漁業經濟新的增長點,並表現出強勁的增長活力。
  • 泉州遠洋漁業實現「三級跳」 遠洋漁船發展到54艘
    東南網2月4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 通訊員 郭晉翔 李惠軍) 記者從泉州檢驗檢疫局獲悉,2015年,該局共檢驗入境遠洋自捕水產品2.97萬噸、貨值1304.7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4.12倍、9.96倍。
  • 泉州市加快推進現代漁業綠色發展
    近年來,泉州市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現代漁業提質增效,不斷推進現代漁業綠色發展。加強品牌培育,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泉州市立足水產養殖業現狀,深入挖掘漁業優勢產業和漁業資源區域特點,引導建設一批有特色、有優勢、規模化、現代化的養殖企業和產業龍頭。
  • 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這十種水產品,禁售!
    (原標題: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這十種水產品,禁售!) 為了加強水產品質量監督管理,保證水產品質量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促進現代漁業發展,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省海洋與漁業廳起草了《山 東省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其中規定禁售十類水產品。
  • 山東榮成市靖海集團:打造「聯合艦隊」發展遠洋漁業
    去年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1.8億元,完成出口創匯2000萬美元,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榮成市、威海市遠洋漁業的「領軍企業」。在過去的11年間,靖海集團有限公司的遠洋漁業得到迅猛發展,實現了企業經濟的騰飛。
  • 全國漁業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2006~2010年)
    ——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   全面實施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推進資源、環境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漁業,構建漁業發展和資源環境的和諧關係,實現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水生生物資源養護水平,努力做強水產養殖業和遠洋漁業,合理發展捕撈業,做優做大水產品加工業和休閒漁業,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促進農村漁區和諧發展。
  • 總投資15億元國際遠洋漁業冷鏈物流加工園區落戶北侖白峰鎮
    製冷快報訊,近日,中商投實業控股有限公司與浙江省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正式籤約,總投資15億元的國際遠洋漁業冷鏈物流加工園區將落戶北侖白峰鎮。籌劃建設的冷庫存儲能力超過10萬噸,其中超低溫冷庫5000噸,存儲溫度保持在-60℃,實現從漁船到冷庫的無縫對接,保證從遠洋捕獲的高檔魚類新鮮的品質。從這裡,這些高檔魚類將通過物流分發送到全國各地的餐桌上。  浙江省遠洋漁業有限公司是寧波市遠洋漁業的標杆企業,在印尼、緬甸擁有過洋性遠洋漁業項目和魷魚釣大洋性遠洋漁業項目。
  • 晉江深滬國家中心漁港遠洋漁業作業區投用
    ­  推薦人:陳廷裕(深滬鎮副鎮長)­  推薦事項:深滬遠洋漁業作業區——福建省唯一遠洋漁業專用碼頭­  推薦理由:漁業是深滬鎮的一大支柱產業,9月1日深滬國家中心漁港遠洋漁業作業區1號、2號碼頭新增外貿作業點成功通過省級驗收,成為全省唯一的遠洋漁業專用碼頭
  •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除傳統的養殖、捕撈、加工流通業之外,增殖漁業、休閒漁業蓬勃發展,現代漁業的五大產業體系格局初步建立,產業結構持續調優,漁業一二三產業產值比例由十二五末的51.45︰23.14︰25.41調整到49.0︰22.3︰28.7。二是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有效推進。貫徹十部委意見,劃定重要養殖水域灘涂空間,全國1500個縣級人民政府發布了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基本覆蓋了全國所有水產養殖主產縣。
  • 江西九江永修縣發展淡水魚深加工延伸漁業產業鏈
    現有漁業專業合作社39個,漁業勞動力9800餘人,曾獲江西省漁業生產十強縣和全國漁業生產重點縣等榮譽,&nbsp是水產養殖大縣、強縣。在漁業養殖生產中,鯉魚、鱅魚、草魚、鰱魚、鯽魚等魚佔相當大的養殖比例,其中低產值的四大家魚產量超過百分之六十以上。由於魚類銷售帶有季節性,在銷售中採取『『一鮮活、二冷凍』』的對策,雖然能較好地滿足消費者的消費要求,但不能解決長期有售的困難。
  • 渤海灣畔馮家鎮漁業年產值50億 水產品「買世界、賣全國」
    在即食海蜇加工場內,工人們正在包裝海蜇  馮家鎮現有漁船600餘條,漁業捕撈從業人員1.5萬人。每年可出產水產品30餘萬噸,產品遠銷俄羅斯、韓國、日本、越南等國,漁業年產值50億元。鎮內有王爾莊、海豐、渤海、魯北四大水產品批發市場,分別承擔著海蜇集散、鮮貨買賣、日常零售、乾貨交易等職能。
  • 連江宏東遠洋漁業產業園動建
    宏東漁業產業園效果圖。  廈門網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見習記者 林瑞琪 記者 蔣雅琛)申遠新材料強鏈補鏈,宏東漁業布局水產品精深加工,縣醫院遷址新建……第三季度,連江縣集中開工16個項目,總投資136億元,涉及社會民生、產業項目、基礎設施等方面。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連江縣浦口鎮的宏東遠洋漁業產業園項目現場看到,水、電臨時鋪設已完成,大型機械已進場。
  • 2020年漁業漁政工作要點有哪些?
    一、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水產品穩產保供工作(一)突出解決水產品壓塘賣難問題。強化「點對點」聯繫機制,加快推動水產品加工企業復工復產,增加壓塘水產品收儲。及時調度發布水產品供銷信息,加大電商、直供等水產品流通模式拓展力度,紓解水產品滯銷賣難問題。做好存塘水產品病害防治,防範水產品質量安全風險。(二)突出抓好春季漁業生產。
  • 山東榮成漁業概況(至2015年底)
    遠洋漁業先後實施了魷魚釣、金槍釣、朝東拖網等16個項目,擁有專業遠洋漁船300艘,遠洋漁業產量達到22.7萬噸,實現產值27.1億元。2015年,全市完成捕撈產量47.2萬噸,實現產值38.1億元。(二)漁業第二產業。充分發揮資源和資金優勢,按照市場需求,圍繞漁業並跳出漁業大力興辦第二產業,形成了以水產品加工為龍頭,造船、機械、熱電等為補充的日趨完善的產業體系。
  • 中國遠洋漁業基地落地厄瓜多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王磊)12月8日,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落地厄瓜多籤約儀式在深圳喜來登酒店舉行。此次籤約儀式標誌著中國海洋集團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南美洲聯盟合作建立遠洋漁業基地,確立了新型戰略合作關係。
  • 福建福州籌建遠洋漁業產業園 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壯大(漁業周·漁...
    &nbsp&nbsp&nbsp&nbsp在這裡,記者還看到從茅利塔尼亞捕撈加工回來的章魚、魷魚、墨魚等。「茅利塔尼亞海域是世界三大章魚產地之一。那裡的軟體魚比東海捕撈的要好吃,墨魚煮不脆,魷魚肉質特脆、味道清甜。」宏東漁業公司總經理林世平說,公司目前遠洋捕撈回來的深海水產品有100多種,90%運回國內。
  • 漁業轉型升級中取得高質量發展_水產快訊(國內水產)_水產養殖網
    大力推進漁業三產融合發展,提高產業組織化程度和社會化服務水平,把水產品加工業和休閒漁業作為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的抓手和動力,充分發揮水產品加工業接一連三、休閒漁業接二連三作用,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截至2019年底,全國水產加工品總量2171.41萬噸,加工率達到40.89%。休閒漁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2019年全國休閒漁業產值超過940億元,接待人數超過2.7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