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根懷
從西安東繞城進G70口入滬陝高速過藍關,穿越秦嶺隧道群一個小時就到了洛南縣華陽收費站,就算正式踏上了洛南這塊熱土。一下車,第一感覺是空氣清新如甘露,讓人忍不住狠狠的多吮吸幾口,五臟六腑內猶如一股清泉輕輕流淌,便有一種身輕氣爽不思長安的感覺;你若仰望,藍天空曠高遠,空明如湖水清澈見底,白雲集錦,忽忽悠悠變幻如雄獅如綿羊;目視前方,遠山如黛此起彼伏似龍奔騰似牛安臥。這是初來乍到對洛南最初最直觀的第一印象。呆的久了,可以領略這裡的自然風光,體驗這裡崇文厚道、自強不息的人為情懷。
你看呀,在陽光明媚的春天,那迎春花、油菜花漫山遍野金燦燦猶如朵朵小太陽閃閃爍爍;在陽光燦爛的夏天,那玫瑰、萬壽菊花開四野到處掀起花潮蕩起層層漣漪;在陽光和㫬的秋天,那滿山楓葉燃燒著山野如垛垛紅霞如夢如幻;在陽光輕淺寒冷飄雪的冬天,那群山曠野到處銀裝素裹,山舞銀蛇,原來江山如此多嬌。
洛南,素有「夏涼之都」之美稱。洛南的氣溫和西安比,氣溫升高時要比西安慢半拍,氣溫降低要比西安快半拍。當西安女人開始穿裙子時,洛南女人還穿著秋衣秋褲,人們剛剛感受到春天的柔美就到了夏季;當西安人還在夏季酷熱裡受煎熬時洛南人在不知不覺中到了秋季;當西安還沉浸在秋天的餘熱時洛南就感受到了冬天的寒意。洛南的冬天相對慢長,從今年的中秋後開始天氣變涼,經過冬季到下年陽曆三月之前氣溫上升比較緩慢。但洛南最讓人叫好的是夏季,號稱「夏涼之都 」。有民謠形象比喻洛南的夏天「老太太不搖扇子,屋裡沒有蚊子,姑娘不穿裙子,晚上睡覺要蓋被子。」 聽聽,你是否覺得洛南的夏季確實是美好舒適、令人神往的避暑聖地。
走在洛南的山山岔岔,你會明顯的感覺到洛南人酷似關中人。原因是洛南縣位於商洛市之北,渭南華陰之南,是商洛市唯一黃河流域縣。所以,洛南人與關中人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有著與黃河一樣粗放豪爽的性格特徵。比如語言方言相近,如個別地方將「坐」字讀都成「chuo」,把「水」讀成「fen」,把「雞蛋」的「蛋」讀成「tan」等等。語氣語調相近,那腔調仿佛是從喉頭直接發出,沒有拐彎,沒有裝飾的「直腔子」,豁達豪爽,高喉嚨大嗓門,與人交談跟吵架似的。飲食習慣相近,喜麵食,多以麵條、蒸饃為主。外貌特徵相近,男人的臉部表情多似兵馬俑,女人多顯臀大。在商洛境內有戲謔形容女人「丹風女子的眼、山陽女子的臉,洛南女子的屁股賽蒲藍」,說的是丹鳳縣的女子眼睛長的好看,像鳳凰的眼睛;山陽女子臉生的漂亮,像西施、像貴妃一樣嬌美;而洛南女子屁股像蒲藍(一種家具)一樣大。當然這些都是舊話,現在洛南女人個頂個苗條美麗,柳腰細眉滿街都是林妹妹。
洛南人崇文厚道,文化底韻深厚。洛南歷史悠遠,積澱源遠流長。有花石浪猿人遺址,距今大約50萬年;相傳黃帝的史官倉頡在洛南造28個漢字。史書記載倉頡「登陽虛之山,臨於玄扈洛汭之水,指掌而創文字」。倉頡開創漢字文化,結束了遠古時期結繩記事時代,因而洛南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現如今,洛南文化藝術家層出不窮,湧現出一批如石子玉、原康生、何伯群、劉劍峰等一批有名氣的文人墨客。著名書法家原康生曾獲中國書法界最高獎項「蘭亭獎」。
當你想吃到純天然的營養豐富無汙染的乾果和水果時,你就來洛南。這裡有核桃、板慄、柿子、櫻桃等品質優良的經濟林作物。尤以核桃為名,是中國「十大金牌核桃縣」之一。又是紅仁核桃培養種植基地。2018年,「紅仁核桃」順利通過陝西省林木品種委員會初審,填補了美國紅仁核桃在國內種植空白。2019年,紅仁核桃被陝西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為陝西良種,適宜我省核桃產區推廣種植。核桃種植與科管也是洛南縣脫貧攻堅的主打項目,種植面積到村到組到戶。你若到村裡走走,隨處可見核桃樹林蔭覆蓋,一進村你就可以嗅到核桃樹散發出特有的香味。
當你想品嘗到舌尖上的美味,就來洛南。洛南不乏美食,傳統的農家食品美味誘人,食之令人回味悠長。有豆腐、橡籽涼粉、軟棗葉涼粉、金色的漏魚兒、漿水酸菜、然飯、餜子、槲葉粽子等。尤以洛南豆腐出名。早在數百年前的明清時代就負有盛名,被明清時代御為御善貢品。其製作工序精細,表象乳白透亮,內涵筋道耐煮,口感溫潤細滑,味道醇香,營養豐富。常食之,可以改善人體脂肪結構,可以防癌,預防骨質疏鬆,提高人的記憶力。隨著交通條件改變,洛南豆腐快銷西安等地。2010年10月份,洛南豆腐被空運到北京人民大會堂作為特殊營養食品。如今洛南豆腐已走出商洛,走進省城,走向全國。那橡籽涼粉、軟棗葉涼粉、金色的漏魚兒等小吃更是一絕,不論春夏秋冬,食其一,便感清涼爽口、滑潤沁心,欲仙欲醉,吃過一碗,你會情不自禁的喊:「老闆,再來一碗。」
洛南,更是一片紅色沃土。洛南地理位置特殊,北望潼關、南達武關、東扼鐵鎖關、西連關中平原,地險而居衡,素有陝西「東南門戶」之稱,自古乃兵家必爭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在中國紅色革命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李先念、賀龍、劉華清、徐向前、程子華、汪鋒、徐海東、唐澍、劉志丹等先後揮戈秦蟒、輾轉洛水,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特別是紅二十五軍在洛南的轉戰歷程中有著顯赫的地位,在開闢鄂豫陝革命根據地中做出巨大貢獻,在中國文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我的洛南,山美、水美、情更美。除了工業底子薄弱外,洛南人發揚了自強不息的精神,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大力營造洛南旅遊品牌,建設美麗鄉村,擴大對外宣傳。經過一代又一代洛南人奮鬥拼搏,洛南擁有了雲蒙觀華盛景、老君山風景區、饅頭山生態園、倉頡園、秦唐公園、周灣蒼鷺和韃子梁石板房村落等宜居、宜遊、宜賞、宜寫生、宜採風的美麗風景。近年來,政府大力招商引資,修建了古城玫瑰小鎮、縣城音樂小鎮、永豐的錦秀大地、保安的倉頡小鎮等,更增添了洛南的亮麗與美好。
我的洛南,我的家,我的祝福!
【作者簡介】 李根懷 ,陝西省散文協會會員,商洛作家協會會員,商洛寫作協會理事,商洛詩歌協會會員,洛南作協理事。 作品見於《當代陝西》、《文學月刊》、《陝西詩歌》、《商洛日報》、《丹水文學》、《商洛詩歌》、《秦川文化》等網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