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大汶口盆地發現新「鹽盆」
中國大汶口盆地發現新「鹽盆」 50次閱讀 作者:未知 來源:中國非金屬礦網
-
河南濮陽發現一特大型巖鹽礦 有望提交825億噸巖鹽礦
河南濮陽發現一特大型巖鹽礦 有望提交825億噸巖鹽礦時間:2015-09-05 18:05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濮陽發現825億噸特大型巖鹽礦 分布約600平方千米----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9月2日,記者從河南省地礦局獲悉,該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在濮陽發現一特大型巖鹽礦
-
我省發現825億噸特大型巖鹽礦
本報訊(記者譚勇通訊員周強邵蘭芳)9月2日,記者從省地礦局獲悉,該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在濮陽發現一特大型巖鹽礦,提交巖鹽礦遠景資源量825億噸。 「河南省東濮凹陷巖鹽礦普查」項目從2008年開始工作,調查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
-
儲量接近六億噸 山東泰安大汶口發現大型鹽礦
本報泰安11月2日訊(通訊員李先波秦幸福記者高祥森)由山東省地礦局第五地質礦產勘察院完成提交的《山東省大汶口盆地馬莊礦段巖鹽補充勘探報告》,日前通過國土資源部儲量評審中心組織的專家評審,報告求得巖鹽資源儲量5.96億噸。按25%的回採率計算,這個巖鹽礦可供一家設計年產45萬噸氯化鈉的化工企業連續生產330年,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
-
巖鹽儲量接近六億噸 山東泰安大汶口發現大型鹽礦
本報泰安11月2日訊(通訊員李先波秦幸福記者高祥森)由山東省地礦局第五地質礦產勘察院完成提交的《山東省大汶口盆地馬莊礦段巖鹽補充勘探報告》,日前通過國土資源部儲量評審中心組織的專家評審,報告求得巖鹽資源儲量5.96億噸。按25%的回採率計算,這個巖鹽礦可供一家設計年產45萬噸氯化鈉的化工企業連續生產330年,具有較好的開發前景。
-
山東鄄城縣發現11億噸大巖鹽礦
來自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和山東省地質科學研究院的消息說,在山東鄄城縣夏莊地區成功發現了蘊藏量超過11億噸的巖鹽礦。近日,這一巖鹽礦目前已通過了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的野外驗收。鄄城縣夏莊地區是我省礦產資源最為貧乏的地區之一。
-
禮出東方:從大汶口文化看禮制起源
大汶口文化早期就發現了陶棺和石棺。如大汶口遺址M1030,用兩件陶盆上下相扣,內斂嬰兒屍體,當為陶棺葬;大汶口遺址M1018,底部殘存有鋪砌石板,推測該墓原有石框,應系石棺墓。在大汶口文化中期階段,木質葬具明顯增多。野店遺址M49發現呈匣狀的原始木槨;呈子遺址M7為5人合葬墓,每個死者都有單獨的木槨。至大汶口文化晚期,在野店遺址發現類似一棺一槨的痕跡。
-
河南省濮陽縣發現一超大巖鹽礦資源量約43億噸
記者從河南省地礦局獲悉,河南省地礦局水文一隊日前在濮陽縣發現一規模超大型巖鹽礦,資源量約43億噸。據專家分析,該礦區內巖鹽層最厚可達90米,礦石平均品位超過90%,據初步估算,巖鹽資源量約為43億噸,厚度大、質量好,可為中國鹽化工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
黃河流域文明大起底(一):山東煎餅、肥城巖鹽和大汶口文化
三、 肥城巖鹽和大汶口文化接著,《職方外紀》裡還說:「其南有銀河,水味甘美,嘗湧溢平地,水退,布地皆銀沙肥城,除了桃子有名外,還有一樣有名,那就是巖鹽,這裡有山東省最大的巖鹽礦,是謂「滷味」。然後,看到「大汶河」三個字,有些歷史常識的朋友都會想到「大汶口文化」。沒錯,伯爾西所在的泰安市,正是大汶口文化的發掘地。
-
河北省寧晉-辛集探獲資源量128.78億噸的巖鹽礦
河北省寧晉-辛集探獲資源量128.78億噸的巖鹽礦 河北一項歷時3年的找礦工作有重大發現。 昨日,記者從河北省地質找礦成果發布會上獲悉,寧晉-辛集探獲資源量128.78億噸的巖鹽礦(巖鹽是氯化鈉礦物,通常又叫鹽或石鹽)。
-
一串「雞腳印」竟是恐龍足跡 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大型...
據悉,這些「大腳印」最終被確認為晚侏羅世晚期的肉食恐龍足跡化石,這也是在四川盆地內,首次發現侏羅紀晚期的大型食肉恐龍足跡。調查小組建議,對腳印採取標本採集、異地保護的方法,經科學研究和保護處理後再對外展出,在有效保護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其科普教育價值。
-
追夢泰山古鎮大汶口文化
大汶河碼頭曾經是北來南去的商貿通道,那放光四射的大汶口文化孕育了這一方的文明,大汶口的石器,大汶口的陶瓷,大汶口的古屋,昭示著先人的智慧。古汶口碼頭遺址2016年的夏天,帶著對大汶口文化的敬仰,和同行的山西的姜老師,佛家的道勇師父,還有同事小田來到大汶口鎮,開始了大汶口文化追夢之旅。
-
墊江探明大型巖鹽礦 儲量超過20億噸
(原標題:墊江探明大型巖鹽礦 儲量超過20億噸)
-
...兩名中國公民 在沙特塔吊倒塌事故中受傷河南發現特大型鹽礦
(記者付光宇劉林)兩名中國公民在沙特塔吊倒塌事故中受傷據新華社利雅得9月13日電中國伊斯蘭教協會副會長、中國朝覲工作總團團長阿地裡江·阿吉克力木13日對新華社記者確認,經過再次核查,發現有兩名中國朝覲穆斯林在沙烏地阿拉伯麥加大清真寺的塔吊倒塌事故中受傷。
-
大汶口遺骨上面發現有個箭頭,解密了幾千年前,青銅製造的謎團
1959年6月,當地文物局接到群眾舉報,稱在汶河南岸的磁窯鎮堡頭村西附近,發現大批文物,懷疑此地可能是一處古代遺址。考古專家團隊趕到現場後,立即對該處進行了有效發掘,結果不出所料,一大批文化遺物相繼出土,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
-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上古時期:大汶口文化興起
中國黃河下遊地區是新石器時期的發源地,因為發現在山東省泰安大汶口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山東省及江蘇省淮北地區,包括北辛文化和龍山文化,主要分布區在山東,蘇北,皖北和豫東地區,淮河下遊地區。大汶口時期的彩陶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考古界將大汶口遺址和相同類的文化遺址都命名為大汶口文化。之後的幾年又進行過多次的挖掘,遺址內存在著許多的墓葬、房址等。
-
濮陽發現825億噸特大型巖鹽礦 分布約600平方千米
央廣網河南分網消息 9月2日,記者從河南省地礦局獲悉,該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在濮陽發現一特大型巖鹽礦,提交巖鹽礦遠景資源量825億噸。 「河南省東濮凹陷巖鹽礦普查」項目從2008年開始工作,調查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本次發現的巖鹽礦資源分布面積約600平方千米,主要賦存於地下2000米深的地層內,下部與油氣資源共處。
-
河南發現825億噸特大型巖鹽礦 面積約600k㎡
9月2日,記者從省地礦局獲悉,該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在濮陽發現一特大型巖鹽礦,提交巖鹽礦遠景資源量825億噸。 「河南省東濮凹陷巖鹽礦普查」項目從2008年開始工作,調查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
-
河南發現825億噸巖鹽礦 存地下2000米深
9月2日,記者從省地礦局獲悉,該局第一地質環境調查院在濮陽發現了一特大型巖鹽礦,提交巖鹽礦遠景資源量825億噸。 「河南省東濮凹陷巖鹽礦普查」項目從2008年開始工作,調查面積約1000平方千米。
-
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
原標題:中科院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世界最大的亞洲足跡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汪筱林團隊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新發現的獸腳類恐龍足跡取得最新研究進展:新發現的大型、中型兩類恐龍足跡均被歸入亞洲足跡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