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泰山古鎮大汶口文化

2020-12-12 山前的紅葉

歷史的長河,翻越了多少個朝代,流經了多少的歲月,每一次到大汶口,都去大汶口遺址、大汶口古鎮、大汶口古橋看看。

大汶口文化博物館

有時候在大汶河的河岸上,面對奔流的汶河水,遙想著那忙碌繁榮的大汶口碼頭,它是那麼的繁華,那麼的生機。大汶河碼頭曾經是北來南去的商貿通道,那放光四射的大汶口文化孕育了這一方的文明,大汶口的石器,大汶口的陶瓷,大汶口的古屋,昭示著先人的智慧。

古汶口碼頭遺址

2016年的夏天,帶著對大汶口文化的敬仰,和同行的山西的姜老師,佛家的道勇師父,還有同事小田來到大汶口鎮,開始了大汶口文化追夢之旅。

大汶口遺址一角

大汶口是泰山腳下的一個古鎮,在泰山的東麓。來到古鎮大汶口,首先去看大汶口古人類文化遺址。遺址在北辛莊,面積有82萬平米,已發掘5400平米,遺址內涵豐富,共發現墓葬、房址、陶窯等遺蹟100餘處。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產生活用具。

大汶口遺址發掘一角

大汶口遺址的文化堆積層,歷經2000多年的歷史,一般認為:早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向父系氏族社會過渡階段,中、晚期已進入父系社會,階級社會的萌芽已出現。

大汶口遺址保護碑

1982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在汶河北岸、京滬鐵路旁樹立標誌碑。大汶河遺址包括大汶口文化的發展的各個階段,距今6400年——4600年前左右的新石器中期文化遺存,以翔實的資料揭示原始社會解體、階級社會產生的全過程。

做陶器的古代藝人

龍山文化,北辛文化遺存,東夷族系列文化的發現和發掘有力的佐證了大汶口文化的真是演變和發展進程。

大汶口遺址發現碑說明

參觀完大汶口文化遺址,開車去下一個行程——大汶口古鎮,車行30分鐘,到達古鎮的前門,走進大汶口古鎮,那古老的街道,全部是石頭鋪路,兩邊石牆,石屋,街道的寬處大樹旁還有石碾。

大汶口古鎮古街

有名的山西會所就在前面,它是一處獨立的院落,房子是小瓦古建築,院落式階構,會所裡面有關公廟,有供人商談貿易喝茶的地方,有唱戲的戲臺,有孩子們上學的學校,好多的院落,共計有98套四合院落,看的出當時的山西商人在這裡的貿易發達。

山西會館一角

山西會館佔地上百畝之多,看出當年的投資很大,從這裡推出當年大汶口古鎮的繁榮和商貿的發達。

關帝廟一角

山西會所的建築,保持了山西人的建築風格,小瓦屋頂,挑簷屋角,前廈屋柱結構,成為古鎮一座保留下來的文物古建築群。

山西會所一角

據考證大汶口山西會所建築群,始建於明朝年代,是山西人在大汶口貿易發達的歷史見證。出了古鎮大門,到汶河北岸,放眼前方,就是汶河古橋了,大汶河的流水,晝夜不息,千年古老的汶河橋默默的躺在河上。

大汶口古橋全景

橋上的石板,石墩,橋墩上的龍首,花紋圖案,都顯示出古人的智慧,古老的大汶河橋承載了幾個朝代一方的商貿興衰。

古老的大汶河古橋

據考證大汶河古橋,名明石橋,始建於隆慶年間1567年——1572年間距今,古人曾賦詩一首:「汶河倒流水泱泱,兩岸杏柳吐芬芳」。古橋往北行半裡地就是古汶河碼頭了,汶河兩岸的樹木蔥蔥,而碼頭在無聲的安靜,昔日的船塢,拉船的船夫,都如幻昨天,大汶河碼頭繁榮的景像一去雲煙。

大汶口古碼頭一角

如今碼頭盡存一點過去的遺址影像了,站在碼頭上,望著潺潺的大汶河水,心慮萬千,世事滄桑,人間變化,歷史的大汶口已經過去,現在的大汶口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祝願大汶口鎮人民生活,新的歲月更加美好。

美麗的大汶河一景

沒有什麼遺憾,今天也完成了大汶口文化追夢之旅。再見大汶口遺址公園,再見大汶口古鎮、山西會館、大汶河古橋,再見大汶河那古老的碼頭。

相關焦點

  • 泰山民俗文化
    「泰山巖巖,魯邦所瞻」,「汶水滔滔,行人儷儷」,億萬年來泰山與汶水共同孕育獨具特色的泰山文化,澤被萬千聖賢先哲、高官巨賈與黎民百姓。泰安地處齊魯文化交接部,黃河運河匯瀾,九省御道穿城而過。先秦楚人北上,魏晉魯人南遷,明初晉人西來,南北東西文化在此多次碰撞、融合與更生,逐漸形成獨特而又豐富的泰山文化。
  • 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第14集 大汶口文化
    陶器以紅色為主,兼灰色、彩色和白色,一些陶器的造型不同於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被稱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遺址的面積超過80萬平方米。從大汶口墓葬中發現,墓的大小區別很大。大墓長4米,寬3米,用數十根原木橫豎咬合,壘成「井」字形棺槨,隨葬品眾多,有的隨葬陶器多大百件,還有精美的鏤花象牙筒、鱷魚鱗板、龜甲和玉器等,以示其生前的富足貴重。
  • 禮出東方:從大汶口文化看禮制起源
    關於禮制的起源,多數學者認為,龍山文化時期禮制已經初步形成。但早在大汶口文化時期,從制度和器物層面已能見到禮制因素,中華禮制可能在大汶口文化時期已經萌生。大汶口文化早期就發現了陶棺和石棺。如大汶口遺址M1030,用兩件陶盆上下相扣,內斂嬰兒屍體,當為陶棺葬;大汶口遺址M1018,底部殘存有鋪砌石板,推測該墓原有石框,應系石棺墓。在大汶口文化中期階段,木質葬具明顯增多。野店遺址M49發現呈匣狀的原始木槨;呈子遺址M7為5人合葬墓,每個死者都有單獨的木槨。至大汶口文化晚期,在野店遺址發現類似一棺一槨的痕跡。
  • 大汶口文化全追蹤!
    眾所周知,原始氏族社會是典型的母系社會,直至大汶口文化時期,中華文明正式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大汶口文化是黃河下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距今約6500—4500年,持續了約2000多年。因1959年在山東省泰安大汶口被發掘而得名。大汶口文化遺址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泰山周圍地區,延及山東中南部和江蘇淮北一帶。
  •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後期父系氏族社會的典型文化形態。以泰山地區為中心,東起黃海之濱,西到魯西平原東部,北至渤海南岸,南及今江蘇淮北一帶,安徽和河南省也有少部分這類遺存的發現。
  • 泰山文化象徵意義漫談(七)歷史之東方文明(音頻)
    而隨後的五帝時代,大體與此相一致的就是大汶口文化時期,大約距今4000年—6000年前。汶水是黃河的重要支流,泰山之陽即是汶水。大汶口遺址的發掘就反映了泰山南北、汶水流域在上古時期文明狀況。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都與泰山發生了密切的關係,《史記.封禪書》云:「古者封泰山禪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正史的記載說明了三皇五帝曾封禪泰山,泰山是上古時期帝王重要的活動中心。
  • 大汶口文化中這個神秘符號究竟何意?專家這樣解釋,他說的最靠譜
    在泰山腳下的大汶口文化遺址公園,有這樣一個神秘的符號:它的上面是太陽,中間是火,下面是山。這個神秘的符號應該是人類最早的圖像文字。這些符號把中國有記載的歷史上溯了4000多年前,對其內涵至今無法解讀清楚。
  • 中國大汶口盆地發現新「鹽盆」
    中國大汶口盆地發現新「鹽盆」 50次閱讀 作者:未知   來源:中國非金屬礦網
  • 泰山腳下新景:「酷玩」太陽部落主題公園(圖)
    「聚焦美麗山東——第九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南線採訪團採訪團記者於22日來到位於泰山南麓的太陽部落旅遊區,認知大汶口文化,了解大汶口古人的生活起居、穴居狩獵、彩陶藝術、文字起源和圖騰崇拜等,感受史前氏族部落生活風貌。太陽部落旅遊區是國內首家體驗史前文明的文化主題公園,地點位於泰山南麓,徂徠之側,汶河之濱。
  • 看大汶口文化遺址就知道
    看清大汶口文化的重現【原創文章,切勿抄襲,全網監測,違者必究】(本文在《龍觀歷史》編號:1--24,文化奇葩--原始社會--華夏五千年)歡迎朋友們來看《龍觀歷史》,在本期老龍要和朋友們說一說的是,大汶口文化,它再現了原始人類由母系社會過渡到父系社會的轉型,原始氏族公社解體和崩潰等一些列的生活場景。
  • 大汶口古鎮將打造國際化生態旅遊特區
    與投資公司合作,打造國際化生態旅遊特區大汶口鎮位於泰山南麓,大汶河北岸,是大汶口文化的發祥地和命名地,歷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鎮。據了解,最受中國報業關注的十大古鎮評選活動於近日啟動,大汶口古鎮衝擊該獎項。大汶口古鎮如何能有這樣的實力呢?
  • 中華上下五千年之上古時期:大汶口文化興起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具有代表性的一種文化,現在已經發掘出來的典型遺址有:泰安大汶口、滕縣崗上、曲阜西夏侯、鄒縣野店、兗州王因、邳縣劉林、大墩子、諸城縣呈子、日照縣東海峪和膠縣三裡河等遺址。大汶口時期的彩陶大汶口文化於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考古界將大汶口遺址和相同類的文化遺址都命名為大汶口文化。之後的幾年又進行過多次的挖掘,遺址內存在著許多的墓葬、房址等。
  •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6:泰山
    ,在古代被稱為岱山,直到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476年)改稱泰山,並被認為是泰山。來自不同朝代的七十二位中國皇帝前往泰山朝聖,以進行祭祀和其他禮儀。其中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唐玄宗和清乾隆。泰山是一個巨大而令人印象深刻的巖體,佔地25,000公頃,高出周圍高原1,545m,被認為是中國最美麗的風景區之一。
  • 五嶽獨尊酒傳承泰山文化
    五嶽獨尊酒傳承泰山文化本報訊 (王金山 記者王婭莉)近日,山東省食品工業協會公布了2015年度山東省白酒感官質量金獎、銀獎名單,泰山酒業集團生產的五嶽獨尊酒榮獲感官質量金獎,並位列濃香型第一名,這是該產品連續四年榮獲該榮譽。四年四奪第一,這背後,究竟有怎樣的力量支撐五嶽獨尊酒書寫如此傳奇?
  • 泰山,文化之山,人民心中的「國山」
    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泰山匯集形成了帝王文化、封禪文化、儒釋道文化、民俗文化、碑刻文化、文人墨客文化等泰山文化。1、泰山文化稟賦泰山文化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縮影,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相比於其他山嶽型旅遊景區,泰山具有明顯的文化優勢,從盤古開嶽的傳說到大汶口文化興盛,從焚柴祭天到封禪祭祀,從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抒懷到文人騷客詠頌泰山的不朽名作,從達官貴人到民間百姓香社祭祀祈福,泰山文化歷經5000年不斷積澱,成為齊魯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代帝王對泰山的封禪和崇拜,使得泰山的神聖地位無以復加,難以超越。
  • 大眾網邀您領略大汶口文化 玩轉太陽部落攝影贏現金
    你想體驗神秘而遙遠的大汶口文化嗎?你想乘坐時光隧道穿越去遠古嗎?23日,大眾網邀請您前往泰安市太陽部落景區,一探究竟。   冬去春來,網友們紛紛表達想要外出踏青的想法。網友「文文苑苑」說,在家寒冷了一個冬天,終於可以出去曬曬太陽和心情了。「寬帶好慢」表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自己玩肯定不如大家一起去玩更熱鬧,還能結交新朋友。
  • 聚焦泰安看發展丨大汶口古鎮煥發勃勃生機
    位於泰山南麓、大汶河北岸的大汶口鎮,因五汶匯聚之口而得名,因大汶口文化而名揚於世,自古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商業重鎮。6月25日,「聚焦泰安看發展」2019全國網絡媒體泰安行採訪團來到大汶口古鎮,近距離感受汶水畔古韻猶存裡,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 文旅融合創新:走進太陽部落,夢回五千年大汶口文明
    8月10日,湘潭大學赴山東泰安關於疫情後文化旅遊經濟復甦主題調研團走進以大汶口文化為主題的太陽部落,調研太陽部落的開放恢復情況,以及進一步感受泰安文旅融合主題公園開發的現狀!大汶口文化因山東泰安大汶口遺址的發掘而聞名。大汶口遺址涵蓋了大汶口文化早中晚各期,屬於新石器時期文化。泰安太陽部落景區是以大汶口文化為主題開發建設的特大型主題公園。分為時光穿越、夢回大汶口、洪荒探秘、洪荒歷險、情定大汶口、金烏古鎮六大主題區域,共設置了40多項遊樂項目,帶有濃鬱大汶口文化特色。
  • 泰安市泰山等73家景區向全國醫務工作者免費開放
    魯網2月17日訊 為致敬抗擊新冠肺炎的醫務工作者,2月16日,泰安市文化和旅遊局發起倡議,全市73家景區自疫情結束恢復運營起一年內,對全國醫務工作者實行門票免費優惠政策。中華泰山,天下泰安!待到捷報傳來時,讓我們相約泰安,共享祖國大好河山!
  • 泰安大汶口古鎮:在保護性建設中打造中國典範鄉村
    齊魯網泰安9月20日訊泰山之陽,汶水湯湯,通貫古今,源遠流長,浸潤千萬頃沃土,孕育六千載文明。這份跨越千年的文化情懷,正是大汶口古鎮所特有的。20日下午,「轉型發展·聚焦泰安」——2018全國網絡媒體泰安行採訪團來到大汶口古鎮,感受穿越千年的大汶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