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國實際利用外資9415億元
2019年,我國全年實際利用外資9415億元,同比增長5.8%,新設外資企業超過4萬家,保持第二大外資流入國地位。
2019年,外資大項目加快落地,1億美元以上外資項目數量達834個,同比增長15.8%。外資結構持續優化,高技術產業利用外資增長25.6%,佔比升至28.3%。部分發達經濟體對華投資較快增長,新加坡、荷蘭、韓國對華投資分別增長51.1%、43.1%、21.7%。自貿試驗區引資作用增強,新設6個自貿試驗區和增設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18個自貿區落地外資企業6242家、利用外資1436億元。
1.產經動態
2019年央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6%
2019年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6%,增速較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
分行業看,石油石化企業完善天然氣產、供、銷、儲基礎設施,加大油氣勘探投入力度,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3.9%;汽車企業加快新能源汽車研發,壓縮車型更新換代時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7.3%;煤炭企業加大冬季供暖保供、安全高效智能化開採和清潔高效集約化利用等方面的投入,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5%。
中國老年用品產業規模將超5萬億元
近日,《關於促進老年用品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到2025年,老年用品產業總體規模超過5萬億元,產業體系基本建立,市場環境持續優化,形成技術、產品、服務和應用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特別提出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供給水平明顯提高,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產品質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體系逐步與國際接軌。
老年用品產業是以老年人為服務對象,提供老年服裝服飾、日用輔助產品、養老照護產品、康復訓練及健康促進輔具、適老化環境改善等產品的製造業。
中國首次成為泰國最大外商投資國
2019年,中國首次超過日本成為泰國的最大外國投資國。
2019年泰國的投資申請總額達到了7560億泰銖(250.7億美元),比上年下降約16%,但略高於目標。該機構去年的目標投資承諾為7500億泰銖,低於2018年的9020億泰銖。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在一份聲明中表示,2019年,泰國和外國公司提交了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中的1624個項目。其中,約有4450億泰銖的計劃項目用於東部經濟走廊,這是政府刺激經濟增長並吸引機器人技術和航空業等高科技產業的政策核心。
2.城市招商
來源:中產網公眾號
76個億級項目落戶北京助推高質量發展
日前,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召開首場新聞發布會,主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2019年1月國務院批覆北京新一輪試點方案以來,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成果顯著,有力助推了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中,開放創新舉措的落地推動了一批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項目落地。納入試點項目庫的493個項目已落地272個,落地率達55%,近四成為外資項目。其中,投資額超過1000萬的項目有132個,超過1億的項目有76個。2019年1-11月,服務業新設外商投資企業1417家,佔北京市新設企業的96%;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134 億美元,佔北京市的95%。
據了解,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全球第一家法人機構、貝寶支付、德國安顧集團中國區總部、佳能醫療獨立醫學影像中心項目、西門子公司工業物聯網賦能中心項目、豐田氫燃料電池研發中心等一批首創及有影響力項目在京落戶,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北京朝陽區CBD等7個商圈將升級改造
日前,北京市商務工作會議召開,北京市商務局局長閆立剛介紹,今年將織密「夜京城」地標、商圈、生活圈網絡布局,策劃實施高品質夜遊、夜展、夜讀、夜市等活動。
其中,在消費載體升級方面,以爭創全國示範步行街為引領,繼續提升王府井、前門大柵欄等重點商圈的活力和品質,啟動朝陽CBD、昌平龍德等7個商圈的改造升級。
繼續推動首批試點傳統商場升級改造,擴大「一店一策」試點範圍,鼓勵國際零售服務商和新零售企業與傳統商場對接,制定促進傳統商業「一店一策」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
海利爾人工智慧製造總部基地落戶成都
近日,成都市金牛區迎來新年首個百億項目落地——海利爾人工智慧製造總部基地項目籤約落戶,將在未來5年打造一個總投資、年產值均過百億,集聚人工智慧領域企業超過300家,西部最大的人工智慧製造總部基地。
該基地由青島海利爾投資集團聯合世界500強、行業領軍企業以及青島科技大學研究院等打造,規劃投資額約100億元,將圍繞人工智慧與智能製造的深度融合,發展區域智能製造產業中心、科技研發中心、全球結算中心、現代服務業中心、產業金融中心「五大中心」。規劃3-5年內,基地入駐企業達300家左右,年產值將超過120億元,構建西部最大和全國重要的人工智慧製造「產業方陣」。
天津努力打造國內最大海上能源生產基地
日前,天津市政府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籤署深化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已有良好合作基礎上,深化在油氣勘探開發、天然氣資源保障、油氣產品終端銷售等領域的合作,努力將天津區域打造成國內最大的海上能源生產基地、海洋工程高端製造基地、國內一流的安全環保服務中心、國際一流的油田服務平臺。
天津港建設世界一流智慧樞紐港口
2019年,天津港完成貨櫃吞吐量1730萬標準箱,同比增長8.1%,增幅位居全國港口前列。貨櫃船舶直靠率超過90%,最高在泊船時效率達到每小時312自然箱,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對標國際一流,天津港集團推出「一站式陽光價格」升級版,外貿裝卸費率達到沿海港口最低水平,2019年累計受益箱量284萬標準箱,減免相關費用超過3.9億元,為腹地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加油減負。深化「雙優化」改革,推廣「精品航線」做法和「碼頭運抵」模式,實施「跨境貿易綠色通道」「外貿進口重箱船邊直提」等流程再造模式常態化運轉,實現陸運作業24小時不停工,推動京津口岸進出口合規時間大幅下降、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明顯提升。
江蘇省兩園區入選「國字號」示範基地
近日,第三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名單發布,江蘇省的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溧陽經濟開發區兩個基地入選,這也是江蘇省園區首次入選。
新入選的示範基地培育期為3年,培育期滿後,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三部門將組織專家對示範基地進行評估,評估不合格的撤銷示範基地命名。2015年起,我國評選首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算上此次入選的8個基地,我國已有20個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獲批。
衡陽承接產業轉移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新松機器人、氮化矽新材料、光學玻璃及鋼化膜3大項目同時籤約落戶衡陽市,項目擬投資總額達2.3億元,為該市承接產業轉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近年來,衡陽市加快推進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承接產業轉移亮點頻現。
2017年至2019年,衡陽市共承接產業轉移企業703家,新增企業主營收入163.58億元。2019年,全市承接引進重點產業項目122個,新引進順豐集團、杉杉集團、華泰汽車等「三類500強」企業21家,工業稅收近四分之一來自承接的產業轉移企業。
泉州國家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首破2000億元
2019年,泉州市持續推進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泉州片區建設,打造創新要素集聚區,取得較好成效。其中,泉州國家高新區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2277億元,比增16%;泉州半導體省級高新區已引進重點項目超30個,總投資規模超千億元。
2019年,泉州市圍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七大改革任務,推出45項全國、全省首創的創新舉措,其中三批共19項被省裡列入向全省推廣清單,總數位居全省首位。在創新載體建設方面,以「一院一策」模式引進國家授時中心落地建設我省首個大科學裝置和國內唯一的「海上絲綢之路時間中心」;與天津大學、雲箭集團等單位籤約共建集成電路及人工智慧研究院、測控與感知技術創新研究院等高端科研平臺;創新「校地+央企」模式,建設福建化學工程科學與技術創新實驗室。
環首都·南山信息技術產業基地落戶宣化
近日,秦淮數據集團環首都·南山信息技術產業基地籤約儀式在張家口市宣化區舉行,不僅標誌著秦淮數據將進一步協助張家口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也為張家口市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帶來強大的推動力。
據悉,此次籤約的環首都·南山信息技術產業基地位於宣化區,毗鄰京張高鐵張家口站,佔地面積約12.6萬平方米,成為2020年河北省關於數字經濟產業的第一項籤約。環首都·南山信息技術產業基地是秦淮數據集團在張家口地區縱深發展、 向上輻射,完成環首都新一代信息技術示範區規劃的一塊重要拼圖,將助力張家口打造「中國數壩」從1到N的突破。
3.招商會速遞
山西省萬榮縣在京招商引資籤約10億元
新春佳節來臨之際,山西省萬榮縣在京舉辦了農邦新城、民康文化城招商引資活動。據悉,該縣與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兩家科研機構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現場籤約了4個項目,總投資約10.6億元。
據了解,現場籤約的4個項目包括火車站儲煤中心建設、康養基地建設、水果加工副產物資源化綜合利用、水果深加工等方面。萬榮縣擁有果桃、中藥材、糧食等六大農業產業基地和30多個特色農業產區,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將在挖掘地域特色產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等多個方面與萬榮縣開展全方位合作,並提供人才、科技等支撐;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將在農邦新城、民康文化城項目規劃與設計等方面與萬榮縣開展深度合作。
上海長寧全力打造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
近日,上海長寧區優化營商環境暨投資促進大會舉辦,中國大飛機產業投資基金、東航申宏股權投資基金等8個項目集中與長寧區籤約,總投資額約100億元,將通過產業引導基金加快培育長寧航空服務業和其他配套產業發展,標誌著長寧航空服務業產業布局進入新階段。
目前,長寧區基地航空公司總部數量已佔上海全市60%。位於長寧區西側、面積僅13.89平方公裡的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是全國14家臨空經濟示範區中產業功能定位最為高端的園區,承載了打造國際航空樞紐、全球航空企業總部基地、高端臨空產業集聚區、全國國內公務機運營基地和低碳綠色發展區等五大任務。
《河北省重點項目建設落實年活動推進方案》
方案提出,以重點項目建設落實為核心,聚焦12個省級主導產業和各市縣優勢產業、特色產業,按照分級負責、分級推進、分級保障的原則,實施省市重點項目「538」工程,計劃安排省重點項目536項,市重點項目3000項左右,年度計劃投資8000億元左右(含雄安新區項目投資)。
方案明確了「重點項目建設落實年」活動的重點任務,即圍繞提升項目質量,加快建設速度,聚焦主攻方向,突出抓好「五個一批」。
《天津和平區引育新動能 推動科技創新發展若干措施》
《措施》聚焦六個方面內容:一是注重梯度培育,大力實施科技領軍企業計劃;二是注重孵化成長,打造高水平創新載體平臺;三是注重科研創新,鼓勵科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四是注重專利效應,鼓勵企業積極申報科技專利;五是注重產業聚集,鼓勵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六是注重綜合服務,打造科技創新發展高地。
2019年福建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948億
2019年,福建省1200個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94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8%。從行業看:農林水利完成投資181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14%;交通完成776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1%;能源完成42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96%;城建環保完成1048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13%;工業完成1721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09%;服務業完成541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15%;社會事業完成252億元,佔年度計劃的110%。
據悉,今年福建省將按照推進閩東北、閩西南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和「五個一批」項目工作要求,不斷增強項目建設對擴大有效投資的示範帶動作用。2020年省重點項目數基本與去年持平,年度計劃投資有望首次突破5000億元。
2019河北民企享受減免稅費超945億
截至2019年12月底,河北省享受稅費優惠的民營企業達168.6萬戶,去年共減免稅費945.43億元。
在扶持民營經濟發展、切實降低民營企業稅費負擔上,河北省稅務局出臺了《進一步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行動實施方案》,制定了便民辦稅繳費20條、小微企業辦稅繳費8條新舉措,發布《小微企業辦稅指南》,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辦稅繳費堵點問題。對新辦民營企業,推出「套餐式」服務,實現11個涉稅事項一次性集中辦理。同時,河北省稅務局對辦稅民營企業分3批取消證明事項60個,2019年底實現了80%以上涉稅事項一次辦結。對出口民營企業,提高退稅效率,將一、二、三類企業平均退稅時間縮短至6個工作日內,2019年1至11月共為1.06萬戶民營企業辦理出口退稅163.13億元。
2019年貴州招商引資總量達7523億
近日,貴州省2020年產業大招商暨營商環境優化大提升工作會召開。
2019年,貴州引進省外重點產業項目5210個,合同投資額7523億元,新增重點產業項目到位資金5000億元。新引進技術含量高、成長性好、帶動性強的優強企業1078家,投資產業項目1124個、合同投資額2519.6億元。
自2018年開展「兩大行動」以來,貴州省實現了從「撿到籃子都是菜」到產業鏈招商、從招商為主到招商營商「兩手抓」的轉變。
2019年,貴州省投資促進局策劃編制產業鏈招商推介項目8408個,省級層面對外發布產業招商項目11批2842個,引資金額1.89萬億元,發布項目和引資金額同比分別增長153%、76%,為企業和投資商提供廣泛的投資參考和指引。
吉林利用外資招商引資增長雙雙超20%
2019年,吉林省投資促進工作取得豐碩成果,利用外資、招商引資增長雙雙超過20%,對外投資合作增幅全國第一。
利用外資實現新高度。2019年前11個月,全省實際利用外資5.34億美元,增長21.2%,增速高於全國18.3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八位。
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2019年,全省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488.5億元,增長20.2%,其中當年新籤約項目到位資金1684.6億元,增長41.4%。
境外投資達到新水平。2019年,全省對外直接投資7059萬美元,增長125.5%,增幅位列全國第一。
長沙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
據星沙海關統計,2019年,長沙市進出口總值達2002億元,佔全省46.1%,比上年增長56.4%,增速居全國省會城市首位。其中出口1396.4億元、進口605.6億元,分別增長69.9%、32.1%,實現貿易順差790.8億元。
在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長沙市新興貿易方式快速發展。去年,長沙市場採購貿易方式試點獲批,當年實現出口44.9億元,在中西部試點城市中排名第一;中國(長沙)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成功啟動,跨境電商企業總數達到129家,全年交易額突破68億元。
第一期 對話浙江省長興縣駐深招商局局長施瑋——長興縣優勢產業及2020年產業布局、招商政策解讀
長興作為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之一,2018年,長興縣規模以上企業729家,規上產值1133億元,完成財政總收入102.68億元,成為湖州市首個財政突破百億的縣區;2019年一季度,長興縣完成財政總收入42.06億元,居全市第一。在項目引進上,2018年長興縣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01個,總投資1028億元,今年截至11月底,長興縣共引進億元以上簽約項目73個。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