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習俗知識

2021-02-13 首都醫科大學離退辦

九月初九重陽節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早在戰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關於重陽節的記載,這一天親人相伴老人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

重陽節,因於一個吉祥的數字。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的「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舉行祭祖與敬老活動。重陽節與除夕、清明、中元三節並列為中國傳統裡祭祖的四大節日。相傳重陽節的風俗始於東漢,其中的茱萸和菊花又有「闢邪翁」和「延壽客」的雅稱。在重陽節裡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重陽節,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小夥,他聽老人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禍害。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於是他拜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為師,一年又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桓景回到家鄉,帶領妻子兒女、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高山。他把茱萸葉子分給每人一片,又把菊花酒倒出來分給每人一口,說這樣瘟魔便不敢近身,方可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好,隻身降妖。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那瘟魔出水走上岸來,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桓景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了重陽節,有了重九登高的習俗。

重陽節還得於德孝文化的傳承弘揚。九月初九,「九九」諧音「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民間在重陽節開展敬老愛老的活動。重陽節敬老,最能體現古人德孝這一獨特而樸素的自然道德觀。在古代,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人們祭天、祭祖,向天地、先祖表達感恩之情與崇敬之意。如今,祭祖這一傳統禮制還在一些地方延續,謹守「秋祭」習俗。而「敬老」傳統,不僅得到保留,還被當代人發揚光大。

今天的重陽節,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2013年7月1日實施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更是明確規定,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為全國「老年節」。

傳統與現代的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在這一天許多晚輩會帶家中長輩到郊外遊玩或為老人準備美味可口的食物,充分展現和傳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再過不久,又是重陽登高日,讓祥和與溫暖常伴老人左右,讓我們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所有的老人,祝福他們健康快樂,福壽綿長。

掃碼關注我們

微信號 :sydltb

首都醫科大學離退辦

相關焦點

  • 重陽節習俗及演變
    在其逐漸形成的過程中,同時逐漸向周圍地區傳播,接受的人越多,擴展的地域亦越大,節日習俗也隨之逐漸發生。  最早明確記述九月九日風俗的是三國(220—265)初期魏文帝曹丕的《九日與鍾繇書》。  那時的習俗是「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這種重陽求長壽的涵義與設宴享樂的習俗以後一直很流行。  三國後是西晉(265—316)、東晉(317—420)。
  • 民俗專家詳解重陽節習俗
    自古以來,每逢重陽,我國民間許多地方都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的習俗。民俗專家認為,這些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習俗,雖然大多是古代農業社會的產物,帶有鮮明的農業文明特點,但習俗背後卻有深刻的科學內涵,有的習俗即使在今天也很適用。     重陽節又名「登高節」,許多地方重陽登高必不可少。上海社科院民俗文化研究中心蔡豐明研究員認為,從科學角度看,秋季登高有益於健身。
  •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那些孩子們不得不知的重陽節英語小知識
    祝福 今天是重陽節(Double Ninth Festival),農曆九月初九,民間在這一天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稱作是登高節。今天,小易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關於重陽節的一些英語表達~
  • 最全的重陽節習俗,很珍貴!值得收藏
    今天是九月九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 因「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所以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 重陽節有哪些你可能不知道的習俗 描寫重陽節習俗的古詩有哪些
    重陽節,這個仿佛黃昏色調、染盡秋意菊香的節日,是祭祖節、是登高節、是敬老節、是菊花節。而這個節日都有哪些習俗活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祭祖重陽節幾乎是處在年尾時段最後一個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它與除夕、清明、中元,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由此也可看出重陽節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 2015重陽節放假安排
    熱衷傳統文化的人都會很積極地了解重陽節的相關習俗等知識,那麼重陽節的放假安排是怎樣的呢?2015重陽節放假安排    從出國留學網萬年曆上來看,2015年重陽節是10月21日 農曆 九月初九 星期三,一個適合踏秋的傳統節日。
  • 九月九,重陽節!
    重陽節,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 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
  • 九九重陽節習俗?重陽節是幾月幾日?
    九九重陽節習俗?重陽節是幾月幾日?2020年重陽節為10月25日,農曆9月初九。九是奇數,因此屬陽,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陽相重,故稱「重陽」。這一天,正值仲秋季節,天高氣爽,是登高遠眺,舒暢胸懷的好時光。中國歷代許多文人雅士,每當此時,登上高處,一面飲菊花酒,一面吟詩取樂,留下無數詩篇。九月,嚴寒的冬關即將降臨,人們開始添置冬裝,他們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時燒紙衣,讓先人在陰間過冬。這一來,重陽節便演變為掃墓及為先人焚化冬衣的節日。
  • 北京市屬公園同慶重陽節 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本報記者 潘之望攝   本報記者 王諶   登高、賞菊、納福壽……昨天是重陽節,各大市屬公園舉辦豐富多彩的重陽敬老愛老活動,為老年遊客們送上萬餘張「福」「壽」字,祝福老人健康長壽。   「祝您福壽安康」   重陽登高,景山公園人氣旺。
  • 朱文杰:重陽節食俗
    重陽節食俗朱文杰    農曆九月九,是中國傳承千年的古老節日重陽節。重陽節的習俗主要有登高、賞菊、插茱萸、吃糕、喝菊花酒等。吃糕作為重陽節食品,其實應始於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時,以後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之食俗。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最為興盛。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陝西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闢邪延壽。食蓬餌之俗,即最初的吃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
  • 重陽登高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有登高的習俗,而不論是古代還是今天,重陽登高多以登山為主,但萬一是地勢平坦的地方,北宋時期的首都開封,重陽沒有高山可登怎麼辦呢,就不登了嗎?一、重陽節為什麼要登高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重陽登高,人們為驅邪避禍而於九月初九這天爬山登高以闢邪延壽,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有一種說法是登高闢邪,在古代,有著重九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的說法。
  •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2021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公共基礎知識考點:中國傳統節日及習俗 2021年甘肅三支一扶考試已進入備考狀態,根據往年信息可知,三支一扶考試內容主要主要是公共基礎知識,包括時事、政治、法律、經濟、管理、扶貧、科技、人文、計算機應用
  • 九月初九重陽節
    因為《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九九」兩陽數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九九歸真,一元肇始,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於重陽之日享宴高會,感恩敬老。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日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 賞「福壽雙全」壺 看秋山玉之美——文物珍品藏著重陽習俗
    登高踏秋、祈壽、賞菊......10月25日是重陽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武漢博物館館藏文物,發現不少文物珍品裡藏著重陽習俗。「流雲百蝠」圖寓意長壽安康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等。據介紹,重陽習俗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發展中雜糅多種民俗。初時,古人秋季拜神祭祀、慶祝豐收;後來人們佩戴茱萸,祈求長壽;魏晉時,出現賞菊、飲酒等習俗;至唐代,重陽被定為正式節日,並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隨著時代發展,重陽節文化內涵不斷豐富,逐漸被賦予感恩敬老的內涵。
  • 重陽節英語作文:重陽節英文介紹
    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
  • 重陽節丨歲歲重陽,今又重陽
    的來源、習俗你們知道多少呢?屈原的《遠遊》裡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這裡的「重陽」是指天,還不是指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九日與鍾繇書》中,則已明確寫出重陽的飲宴了:「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九為陽數,而日月並應,俗嘉其名,以為宜於長久,故以享宴高會。」晉代文人陶淵明在《九日閒居》詩序文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
  • 重陽節習俗
    九月初九重陽節,丹東鳳凰山風景區尊重傳統習俗,對鳳城人民實行免門票登山,鳳城人民按照傳統習俗,登山祈福、尋吉祥!登高遠眺尋吉樂,九九重陽敬老恩。賞菊秋遊先拜祖,內涵深邃古傳今。
  • 九月九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 重陽節由來簡介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古代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被大家淡忘,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關重陽節習俗以及由來介紹,節日到來之際,來文中長知識吧。  重陽節來歷  有關於重陽節的來歷,有傳聞記載,這一天是九月初九,在古代奇數為陽,「九」代表著陽書最大,雙「九」代表著雙陽也就是重陽的意思。這也是重陽節名字的由來。
  • 重陽節放假嗎?
    重陽節放假嗎?  2015年10月21日 農曆 九月初九 星期三 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 番禺蓮花山將於重陽節前夜亮燈迎客
    「當晚市橋至蓮花山公交車通宵營運,景區各營業網點通宵營業」登高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記者10月16日了解到,蓮花山金秋登高文化旅遊節已於國慶節前開幕,蓮花山作為廣州地區為數不多的登高點之一,將於重陽前夜(10月24日)亮燈迎客。當晚,番禺市橋至蓮花山的公交車通宵營運,蓮花山旅遊區各營業網點通宵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