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_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2020-12-21 中國內蒙古

(2000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 31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 2000年3月15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江澤民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立法活動,健全國家立法制度,建立和完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障和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根據憲法,制定 本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 改革開放。
  第四條 立法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第五條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第六條 立法應當從實際出發,科學合理地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權力與責任。


  第二章 法 律
第一節 立法權限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 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牴觸。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
  (七)民事基本制度;
  (八)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稅收、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九)訴訟和仲裁制度;
  (十)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第九條 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對其中的部分事項先制定行政法規,但是有關 犯罪和刑罰、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司法制度等事項除 外。
  第十條 授權決定應當明確授權的目的、範圍。
  被授權機關應當嚴格按照授權目的和範圍行使該項權力。
  被授權機關不得將該項權力轉授給其他機關。
  第十一條 授權立法事項,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及時制定法律。法律制定後,相應立法事項的授權終止。


  第二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程序


  第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主席團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 定列入會議議程。
  第十三條 一個代表團或者三十名以上的代表聯名,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法律案,由主席團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入會議 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十四條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先向常務委員會提出,經常務委員會會議依照本法第二章第三節規定的有關程序審議後,決定 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由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全體會議作說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會全 體會議作說明。
  第十五條 常務委員會決定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一個月前將法律草案發給代表。
  第十六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大會全體會議聽取提案人的說明後,由各代表團進行審議。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各代表團審議法律案時,根據代表團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十七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意見,並印發會議。
  第十八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向主席團提出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 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審議結果報告中予以說明,經主席團會議審議通過後, 印發會議。
  第十九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必要時,主席團常務主席可以召開各代表團團長會議,就法律案中的重大問題聽取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討論,並將討 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主席團常務主席也可以就法律案中的重大的專門性問題,召集代表團推選的有關代表進行討論,並將討論的情況和意見向主席團報告。
  第二十條 列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主席團同意,並向大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二十一條 法律案在審議中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經主席團提出,由大會全體會議決定,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作出決定,並將決定情況向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報告;也可以授權常務委員會根據代表的意見進一步審議,提出 修改方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下次會議審議決定。
  第二十二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各代表團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主席團提請大會全體會議表決,由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通 過。
  第二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籤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三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立法程序


  第二十四條 委員長會議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 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報告,再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如果委員長會議 認為法律案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可以建議提案人修改完善後再向常務委員會提出。
  第二十五條 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十人以上聯名,可以向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或者先交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提出是否列 入會議議程的意見,再決定是否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不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 應當向常務委員會會議報告或者向提案人說明。
  專門委員會審議的時候,可以邀請提案人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二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況外,應當在會議舉行的七日前將法律草案發給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
  第二十七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一般應當經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再交付表決。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一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提案人的說明,由分組會議進行初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二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修改情況和主要問題的匯報,由分組會議進一步審議。
  常務委員會會議第三次審議法律案,在全體會議上聽取法律委員會關於法律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由分組會議對法律草案修改稿進行審議。
  常務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根據需要,可以召開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對法律草案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討論。
  第二十八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各方面意見比較一致的,可以經兩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後交付表決;部分修改的法律案,各方面的意見比較一致的,也可以經 一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即交付表決。
  第二十九條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提案人應當派人聽取意見,回答詢問 。
  常務委員會分組會議審議法律案時,根據小組的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應當派人介紹情況。
  第三十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議,提出審議意見,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可以邀請其他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一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審議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對法律案進行統一審議,提出修改 情況的匯報或者審議結果報告和法律草案修改稿,對重要的不同意見應當在匯報或者審議結 果報告中予以說明。對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重要審議意見沒有採納的,應當向有關的專門委 員會反饋。
  法律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可以邀請有關的專門委員會的成員列席會議,發表意見。
  第三十二條 專門委員會審議法律案時,應當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根據需要,可以要求有關機關、組織派有關負責人說明情況。
  第三十三條 專門委員會之間對法律草案的重要問題意見不一致時,應當向委員長會議報告。
  第三十四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法律委員會、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 種形式。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將法律草案發送有關機關、組織和專家徵求意見,將意見整理後送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五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議議程的重要的法律案,經委員長會議決定,可以將法律草案公布,徵求意見。各機關、組織和公民提出的意見送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
  第三十六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應當收集整理分組審議的意見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見以及其他有關資料,分送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 ,並根據需要,印發常務委員會會議。
  第三十七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的法律案,在交付表決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應當說明理由,經委員長會議同意,並向常務委員會報告,對該法律案的審議即行終止。
  第三十八條 法律案經常務委員會三次會議審議後,仍有重大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由委員長會議提出,經聯組會議或者全體會議同意,可以暫不付表決,交法律委員會和有關 的專門委員會進一步審議。
  第三十九條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的法律案,因各方面對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問題存在較大意見分歧擱置審議滿兩年的,或者因暫不付表決經過兩年沒有再次 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審議的,由委員長會議向常務委員會報告,該法律案終止審議。
  第四十條 法律草案修改稿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修改,提出法律草案表決稿,由委員長會議提請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 決,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
  第四十一條 常務委員會通過的法律由國家主席籤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第四節 法律解釋


  第四十二條 法律解釋權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法律有以下情況之一的,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解釋:
  (一)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的;
  (二)法律制定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的。
  第四十三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專門委員會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向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法律解釋要求。
  第四十四條 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研究擬訂法律解釋草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列入常務委員會會議議程。
  第四十五條 法律解釋草案經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由法律委員會根據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進行審議、修改,提出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
  第四十六條 法律解釋草案表決稿由常務委員會全體組成人員的過半數通過,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四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節 其他規定


  第四十八條 提出法律案,應當同時提出法律草案文本及其說明,並提供必要的資料。法律草案的說明應當包括制定該法律的必要性和主要內容。
  第四十九條 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提出的法律案,在列入會議議程前,提案人有權撤回。
  第五十條 交付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全體會議表決未獲得通過的法律案,如果提案人認為必須制定該法律,可以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主席團、委員長會 議決定是否列入會議議程;其中,未獲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法律案,應當提請全國人 民代表大會審議決定。
  第五十一條 法律應當明確規定施行日期。
  第五十二條 籤署公布法律的主席令載明該法律的制定機關、通過和施行日期。
  法律籤署公布後,及時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法律文本為標準文本。
  第五十三條 法律的修改和廢止程序,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法律部分條文被修改或者廢止的,必須公布新的法律文本。
  第五十四條 法律根據內容需要,可以分編、章、節、條、款、項、目。
  編、章、節、條的序號用中文數字依次表述,款不編序號,項的序號用中文數字加括號依次表述,目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依次表述。
  法律標題的題注應當載明制定機關、通過日期。
  第五十五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可以對有關具體問題的法律詢問進行研究予以答覆,並報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三章 行政法規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第五十七條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第五十八條 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
  第五十九條 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
  第六十條 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
  第六十一條 行政法規由總理籤署國務院令公布。
  第六十二條 行政法規籤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準文本。


第四章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


第一節 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第六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本市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的地方性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報請批准的地方性法規,應當對其合法性進行審查,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 治區的地方性法規不牴觸的,應當在四個月內予以批准。
  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對報請批准的較大的市的地方性法規進行審查時,發現其同本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的規章相牴觸的,應當作出處理決定。
  本法所稱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經濟特區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准的較大的市。
  第六十四條 地方性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作具體規定的事項;
  (二)屬於地方性事務需要制定地方性法規的事項。
  除本法第八條規定的事項外,其他事項國家尚未制定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根據本地方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可以先制定地方性法規。在國家制 定的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生效後,地方性法規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相牴觸的規定無效,制定機 關應當及時予以修改或者廢止。
  第六十五條 經濟特區所在地的省、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授權決定,制定法規,在經濟特區範圍內實施。
  第六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 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 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可以依照當地民族的特點,對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但不得違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基本原則,不得對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以及其他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專門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規定作出變通規定。
  第六十七條 規定本行政區域特別重大事項的地方性法規,應當由人民代表大會通過。
  第六十八條 地方性法規案、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案的提出、審議和表決程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參照本法第二章第二節、 第三節、第五節的規定,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規定。
  地方性法規草案由負責統一審議的機構提出審議結果的報告和草案修改稿。
  第六十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大會主席團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經批准後,由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經批准後,分別由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七十條 地方性法規、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公布後,及時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和在本行政區域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在常務委員會公報上刊登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文本為標準文本。


  第二節 規 章


  第七十一條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權限範圍內,制定規章 。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
  第七十二條 涉及兩個以上國務院部門職權範圍的事項,應當提請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或者由國務院有關部門聯合制定規章。
  第七十三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和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地方性法規,制定規章。
  地方政府規章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的規定需要制定規章的事項;
  (二)屬於本行政區域的具體行政管理事項。
  第七十四條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程序,參照本法第三章的規定,由國務院規定。
  第七十五條 部門規章應當經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決定。
  地方政府規章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或者全體會議決定。
  第七十六條 部門規章由部門首長籤署命令予以公布。
  地方政府規章由省長或者自治區主席或者市長籤署命令予以公布。
  第七十七條 部門規章籤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或者部門公報和在全國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地方政府規章籤署公布後,及時在本級人民政府公報和在本行政區域範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登。
  在國務院公報或者部門公報和地方人民政府公報上刊登的規章文本為標準文本。


第五章 適用與備案


  第七十八條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
  第七十九條 法律的效力高於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行政法規的效力高於地方性法規、規章。
  第八十條 地方性法規的效力高於本級和下級地方政府規章。
  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的效力高於本行政區域內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
  第八十一條 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依法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適用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規定。
  經濟特區法規根據授權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變通規定的,在本經濟特區適用經濟特區法規的規定。
  第八十二條 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的權限範圍內施行。
  第八十三條 同一機關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特別規定與一般規定不一致的,適用特別規定;新的規定與舊的規定不一致的,適用新 的規定。
  第八十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不溯及既往,但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別規定除外。
  第八十五條 法律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行政法規之間對同一事項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裁決。
  第八十六條 地方性法規、規章之間不一致時,由有關機關依照下列規定的權限作出裁決:
  (一)同一機關制定的新的一般規定與舊的特別規定不一致時,由制定機關裁決;
  (二)地方性法規與部門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國務院提出意見,國務院認為應當適用地方性法規的,應當決定在該地方適用地方性法規的規 定;認為應當適用部門規章的,應當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三)部門規章之間、部門規章與地方政府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時,由國務院裁決。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與法律規定不一致,不能確定如何適用時,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裁決。
  第八十七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機關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條規定的權限予以改變或者撤銷:
  (一)超越權限的;
  (二)下位法違反上位法規定的;
  (三)規章之間對同一事項的規定不一致,經裁決應當改變或者撤銷一方的規定的;
  (四)規章的規定被認為不適應,應當予以改變或者撤銷的;
  (五)違背法定程序的。
  第八十八條 改變或者撤銷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權限是: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不適當的法律,有權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 單行條例;
  (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同憲法和法律相牴觸的行政法規,有權撤銷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地方性法規,有權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 會常務委員會批准的違背憲法和本法第六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三)國務院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不適當的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四)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改變或者撤銷它的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適當的地方性法規;
  (五)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撤銷本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六)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下一級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適當的規章;
  (七)授權機關有權撤銷被授權機關制定的超越授權範圍或者違背授權目的的法規,必要時可以撤銷授權。
  第八十九條 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三十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一)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 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 備案;
  (三)自治州、自治縣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四)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五)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
  第九十條 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 法或者法律相牴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要求,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分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牴觸的,可以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 會書面提出進行審查的建議,由常務委員會工作機構進行研究,必要時,送有關的專門委員會進行審查、提出意見。
  第九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在審查中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牴觸的,可以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也可以由法 律委員會與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召開聯合審查會議,要求制定機關到會說明情況,再向制定機關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制定機關應當在兩個月內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見,並向全國人民代 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反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法律委員會和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審查認為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同憲法或者法律相牴觸而制定機關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員長會議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和予以撤銷的議案,由委員長會議決定是否提請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決定。
  第九十二條 其他接受備案的機關對報送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的審查程序,按照維護法制統一的原則,由接受備案的機關規定。


第六章 附 則


  第九十三條 中央軍事委員會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軍事法規。
  中央軍事委員會各總部、軍兵種、軍區,可以根據法律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軍事法規、決定、命令,在其權限範圍內,制定軍事規章。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在武裝力量內部實施。
  軍事法規、軍事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照本法規定的原則規定。
  第九十四條 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焦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_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1996年5月15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六十九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於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文化和旅遊廳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
    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召開首屆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創意旅遊商品大賽新聞發布會 發布日期:2019-07-23 18:58 瀏覽次數
  • 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關於報送2017年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的函
    本報告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電子版可在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網站(www.imwb.gov.cn)上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於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辦公室聯繫(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大街49號;郵編010051)。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財政信息 關於印發《內蒙古自治區財政...
    自治區人民政府也就此提出了具體貫徹意見,對進一步精簡會議和文件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我廳領導對此十分 重視。根據廳領導同志的批示精神,結合我廳的工作實際,經各處室討論,現將《內蒙古自治區財政廳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並在今後的工 作中逐步加以完善。
  • 區內動態_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自治區郵電管理局與蒙古國郵政公司就互辦郵購業務和開闢航空郵路達成協議 自治區郵電管理局與蒙古國郵政公司就互辦郵購業務、開闢航空郵路等事項達成一致意見。發運的範圍為:寄往內蒙古的航空函件、包裹可直發呼和浩特,寄往內蒙古的特快專遞,除呼盟、興安盟、哲盟、赤峰市的發北京外,其它盟市的可直發呼和浩特。航空郵路已於8月1日開通。    錫盟牧民手中尚有1371萬公斤絨毛積壓待售 據6月末對錫盟7個牧業旗72戶牧民家庭的抽樣調查測算,目前錫盟牧民手中仍有1371萬公斤絨毛積壓待售。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其他 新建包頭至滿都拉鐵路巴音花至...
    經審查,該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水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決定準予行政許可。新建包頭至滿都拉鐵路巴音花至滿都拉段工程位於包頭市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境內,正線長26.133公裡。2014年10月9日,自治區水利廳以內水保〔2014〕230號文批覆了該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業務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
    各處室、單位:  經局領導同意,現將《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文件制發規定(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執行。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                                                      2016年9月8日   內蒙古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文件制發規定(試行)  本規定所稱文件,指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和局黨組制發的各類文件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第22期(總期第420期) 政府大事記
    自治區副主席包鋼出席會議並講話。民族舞劇《騎兵》座談會在呼和浩特市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舉行。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自治區副主席鄭宏範出席座談會並講話。自治區黨委、人大常委會、政府、政協有關領導同志和人民檢察院檢察長,中央統戰部、國務院扶貧辦有關同志,自治區直屬各部門、駐呼各企事業單位和中央駐區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自治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業務處室負責同志及扶貧辦全體幹部在主會場聆聽報告。報告會以視頻形式舉行。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錫林郭勒盟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2019年...
    文化旅遊產業向好發展,元上都遺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工作有序推進,忽必烈影視基地完成基礎設施建設及周邊環境治理,電影《海琳都》、電視劇《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在我旗完成拍攝,《正藍旗文化旅遊產業園發展總體規劃》形成初稿;對百格利、汗八裡等4家標準化「牧人之家」實施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承辦了2018年內蒙古花季旅遊金蓮川賞花節暨錫林郭勒「兩都馬道」穿越旅遊活動、內蒙古元上都貴由赤國際長跑賽等自治區級活動;舉辦了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建設成效顯著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建設成效顯著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11 09:41 來源: 內蒙古日報    記者從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3月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4年以來,自治區政府行政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其他 烏海市宏陽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年產...
    經審查,該申請符合法定條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水行政許可實施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項,決定準予行政許可。烏海市宏陽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0萬噸搗固焦聯產10萬噸甲醇項目位於烏海市海南經濟開發區西來峰工業園區內,行政區劃隸屬於烏海市海南區。
  • 內蒙古15家旅遊景區晉級_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從自治區文旅廳了解到,近日,呼和浩特市黃河麥野谷等15家旅遊景區達到了國家4A級和3A級旅遊景區標準的要求,被評定為國家4A級和3A級旅遊景區。這15家旅遊景區中,國家4A級景區為:黃河麥野谷生態休閒旅遊區、赤峰博物館。
  • 農牧廳 -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門戶網站 機構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廳是自治區人民政府組成部門,為正廳級。自治區黨委農村牧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自治區農牧廳。  自治區農牧廳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自治區黨委相關決策部署,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三牧」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 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獲取教育部政府信息,進一步提高教育工作透明度,促進依法行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以下簡稱條例)和《 教育部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有關規定,制定本指南。
  • 2020年度國檢湖南省政府門戶網站名列全國前茅
    共檢查政府網站328個(含153個門戶網站),佔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總數的2.3%,總體合格率91.8%。由湖南日報社代運維的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綜合排名全國第三名。 92個地方政府門戶網站中,廣東、北京、湖南、四川、安徽、吉林6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茂名、密雲、合肥3個市(區)政府門戶網站得分靠前,江西、重慶、貴州、內蒙古、陝西、浙江、廣西7個省級政府門戶網站和廣元、長沙2個市級政府門戶網站得分較高。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安徽、廣東、重慶7個地區的省、市、縣三級政府門戶網站均達到良好。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英文版上線試運行
    2018-09-11 18:14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 教育督導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附一全國第七批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市、區)名單河北省 11  雞澤縣 南宮市 巨鹿縣 內邱縣 隆堯縣 鹽山縣 阜平縣 淶源縣 曲陽縣 廣宗縣 海興縣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0   4團 16團 24團 44團 53團 144團 152團 161團 169團 哈密農場管理局紅山農場 附二全國第四批基本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縣(市)名單內蒙古自治區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內政辦發〔2017〕131號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區各委、辦、廳、局:現將《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
  • 廣西政府門戶網站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四強
    全區有11個設區市政府門戶網站挺進全國百強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北京電 (記者/趙超 通訊員/吳川)12月15日,2020數字政府服務能力暨第十九屆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結果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廣西政府門戶網站以87.2的評估總分排全國省級政府網站第4位,連續兩年躋身全國四強。
  •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釋義-第三章 行政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釋義-第三章 行政法規 時間:2008-03-25 12:13   來源:中國人大網         行政法規是我國最高行政機關,即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或者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決定,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